化学八年级全册课题2 原子的构成教案及反思
展开“相对原子质量”是人教版初三化学第三单元课题2的内容。本课时内容也是原子结构的一部分,它使原子的知识体系更加完整。本课时是从量的角度,继续构建微观与宏观的联系, 继续形成微粒观。同时,对相对原子质量的深刻理解也是后续的定量研究化学物质和化学反应的基础。通过学习相对原子质量,让学生体会衡量原子质量的大小,要用特定的标准,简化用宏观的单位进行计量带来的复杂,进而感悟科学计量的重要性,形成科学的计量观念和计量意识。
二、教学对象分析
通过前面的学习,学生已经建立了分子、原子的微观概念,认识了原子的结构,并且知道原子质量很小,这是本课时的知识基础。在前面的学习中, 学生已经形成了“原子质量到底有多小”、“怎么表示这么小的质量”、“用常见的方法行不行”等潜在疑问,这是本课时的生发点。学生之前并没有接触微观粒子的计量,而相对原子质量又比较抽象,对一般学生来讲理解起来有一定困难。
三、教学设计思想
1.科学创设问题情境,增强学习的针对性。从学生已有的原子结构的知识入手,引领学生根据原子结构分析、猜测原子质量的大小,再根据原子的实际质量比较原子质量的大小,最后通过相对原子质量比较原子质量的大小。通过几次有针对性的比较,让学生建立起原子、原子质量与相对原子质量之间的联系,突破本节课的难点。
2.重视科学观念的形成。通过学习相对原子质量,让学生把原子与原子质量、相对原子质量联系起来,体会衡量原子质量的大小,要用特定的标准,从而简化用宏观的单位进行计量带来的复杂,进而感悟科学计量的重要性,形成科学的计量观念和计量意识。
四、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目标
1.能应用概念计算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
2.能说出原子的实际质量与相对原子质量的区别与联系;
3、会查相对原子质量表。
(二)过程与方法目标
1.学习用相对值代表实际值的方法;
2.会用查阅资料、观察分析、整理与归纳数据、推断与假设的科学探究方法。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1.体会科学计量的重要性,培养学生科学的计量观和计量意识以及敢于向权威质疑的科学精神。
2.结合张青莲教授的卓越贡献资料,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五、教学重点和难点
1.教学重点:相对原子质量的概念和计算;
2.教学难点:相对原子质量和原子的实际质量的比较。
六、教学过程
教学
程序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
意图
技术
应用
时间安排
知
识
准
备
指导学生简述原子的结构。
2.原子有哪些性质?
思考并交流上述问题
回顾有关原子的知识,为本节课的学习做好知识迁移的准备
投影
3分 钟
过
渡
上节课我们研究的是原子的结构,这节课我们研究原子的质量。原子的质量很小,究竟有多小呢?我们通过一组数据来看看。
认识原子的质量,将原子与原子质量联系起来
PPT
1分钟
创
设
情
境
引
入
新
课
设疑:科学家们经过实验,测定出三种原子的实际质量:
氢 1.67×10-27kg
碳 1.993×10-26kg
氧 2.657×10-26kg
思考: = 1 \* GB2 ⑴以小数的形式书写氢原子的质量。
= 2 \* GB2 ⑵你对原子的质量有何感受?
观察原子的实际质量,
不用科学计数法表示原子的质量,感悟原子的质量很小
交流对原子质量的认识
体会原子的质量很小,书写和记忆都很不方便,为相对原子质量的学习做好铺垫
PPT
3分钟
设疑:伟大的思想家爱默生说过:简单即伟大。原子的实际质量很小,使用和书写都很不方便。那我们能否找到一种简便的方法来表示原子的质量呢?
点拨:在物理上,我们学过哪些表示长度的单位?
一米是多长?(展示一米的丝带。这是国际上定的1米的标准。)
你的身高是多少?这个数值是怎么来的?(用身高去和1米相比,得到的比值)选定标准之后的好处在于,任何物体的高度都可以表示出来,并可以相互比较。
原子的质量可否采用相同的方法简化呢?能否找到一个合适的标准,然后用原子的实际质量去和它相比呢?此时的质量还是实际质量吗?这个问题科学家帮我们解决了--相对原子质量。
通过熟悉的宏观世界中合理的选择单位,可以简化计量结果的事实,体会科学计量的重要性
渗透科学方法教育,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板
书
3分钟
学
习
新
知
及
时
反
馈
课
堂
小
结
相对原子质量
请同学们阅读教材56页,思考:
= 1 \* GB2 ⑴什么是相对原子质量?
⑵概念中的关键词有哪些?
能否把文字转化为公式?
相对原子质量是否有单位?与原子质量单位是否相同?
点拨:注意:只是“比值”,不是真实质量,有单位为“1”省略不写
阅读课本,思考,交流,书写
认识相对原子质量
教材内容P56
5分钟
请根据公式计算氢原子、氧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
原子种类
原子质量
氢
1.67×10-27 Kg
氧
2.657×10-26Kg
碳
1.993×10-26Kg
学生分组计算氢、氧、的相对原子质量,两位同学上黑板演算。
熟悉相对原子质量的计算方法
PPT
5分钟
原子种类
质子数
中子数
核外电子数
一个原子的质量/Kg
相对原子质量
氢
1
0
1
1.674×10-27
1
碳
6
6
6
1.993×10-26
12
氧
8
8
8
2.657×10-26
16
铁
26
30
26
9.288×10-26
56
= 5 \* GB2 ⑸这样算起来还是太复杂了,还有没有更简单的方法呢?观察表格中的数据,从中还能发现什么规律?
点拨:
1.质子数=核外电子数。
2.并不是所有原子都有中子数。
3.相对原子质量=质子数+中子数。
想一想:
已知硫原子的质量是5.31×10—26Kg,
则硫的相对原子质量是( )
×10—26Kg B.
你会怎么来设计其他选项?
当堂检测:学案1-6
通过本课,你有哪些收获?还有哪些疑惑?
指导学生归纳本节课的重点内容
观察表格,独立思考
小组合作讨论,交流,整合
自主设计,投影展示,分享交流
独立思考完成,小组讨论,订正
总结本节课的收获
进一步理解相对原子质量,体会科学的计量为我们带来的方便,形成科学计量的意识
学会站在不同的角度思考问题,加深对相对原子质量的理解
通过练习题,巩固当堂知识
明确自己的所获和疑惑,学会知识的积累
PPT
PPT
学案1-6
学案7
6分钟
5分钟
6分钟
3分钟
《相对原子质量》教案-九年级上册化学人教版: 这是一份初中人教版本册综合教案及反思,共3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与学的过程设计,板书设计,教学反思,相对原子质量含义,相对分子质量计算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课题2 原子的结构教案设计: 这是一份人教版九年级上册课题2 原子的结构教案设计,共5页。
初中化学人教版九年级上册课题2 原子的结构教案设计: 这是一份初中化学人教版九年级上册课题2 原子的结构教案设计,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