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冀少版七上生物 4.7两栖类和爬行类 教案01](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11/13460029/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冀少版七上生物 4.7两栖类和爬行类 教案02](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11/13460029/0/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初中生物冀教版七年级上册第一单元 我们身边的生命世界第四章 多种多样的动物第七节 两栖类和爬行类教学设计
展开【课标要求】
1.说出两栖动物和爬行动物的主要特征。
2.举例说出两栖动物和爬行动物与人类生活的关系。
【学习目标】
(一)知识目标
1.说出两栖动物和爬行动物的主要特征。
2.举例说出两栖动物和爬行动物与人类生活的关系。
(二)能力目标
1.尝试通过归纳总结出两栖动物、爬行动物类群的主要特征。
2.在生活中运用两栖动物和爬行动物与人类生活的关系。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形成热爱大自然,保护野生动物,保护环境的意识。
二、教学重点:
1.两栖动物和爬行动物的主要特征;
2.两栖动物和爬行动物与人类生活的关系。
三、教学难点:
两栖动物和爬行动物的主要特征。
四、突破方法:
用直观的方法观察动物、触摸动物,将动物的特征更直观明显的展现在学生眼前,让学生自己动手,主动参与,再结合对比、讨论、归纳总结观察到的结果,学习两栖动物和爬行动物的特征。
五、学情分析:
本节课的授课对象是初二学生。初二学生已具备了初步的观察事物、收集整理信息、独立思考和与他人合作的能力。在教学中,教师倡导学生主动参与,勤于动手,进一步培养学生主动获取新知识的能力。
六、教具和教法:
教具:多媒体课件、青蛙、乌龟、教学视频
教法:讲授法、对比法、讨论法、练习法
七、教学过程及内容:
八、作业设计:
课下思考题1、2
尝试养殖小蝌蚪和小乌龟,观察小蝌蚪变成青蛙的生长过程和小乌龟的生活习性
九、板书设计:
第五节 两栖动物和爬行动物
十、教学反思:
教学内容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教学意图
导入新课
分一分:
动物园新来的一批动物,我们要把他们分别送到两栖馆和爬行馆,你可以吗?
请两位同学将常见的几种两栖动物和爬行动物进行分类:
动物有:青蛙、龟、蜥蜴、娃娃鱼、蟾蜍、变色龙、蛇、鳄、蝾螈
学生到白板上完成分类。有学生会将常见的一些动物分错,例如龟和鳄。也会有一部分学生已经具备区分两栖动物和爬行动物的基本知识。
让学生主动思考两种动物的不同,进行分类。这个试错过程,请学生纠正错误的过程,学生印象更加深刻。
新课教学
(一)两栖动物
1.观察青蛙的形态特征
阅读教材结合观察青蛙、触摸青蛙,讨论青蛙以下特征:
①青蛙身体的颜色,这与它们的生活环境有什么关系?
②触摸蛙的皮肤有什么感觉。
③比较青蛙前肢和后肢形态上的差别,这与前后肢的功能有什么关系?
④除蛙外,还有哪些两栖动物,能简单介绍吗?
(1)自主学习,尝试自己找出问题的答案。
(2)小组讨论交流:
①青蛙皮肤裸露,体色与环境相近。
②蛙的皮肤湿润、黏滑。
③前肢短小,可支撑身体;后肢发达,能跳跃也能划水。
④其他的两栖动物:蟾蜍、蝾螈、大鲵。
此部分可以根据学生已有知识进行简要介绍,也可以布置网络查询检索任务,进行交流。
在观察中尝试解决问题,通过分次出示的资料不断纠正学生对青蛙和蝌蚪的结构特征的认识,锻炼学生的观察能力、利用资料的能力、合作探究能力、表达交流的能力。
2.观看小蝌蚪找妈妈动画片段,讨论蝌蚪和青蛙的区别(提示:外部形态、呼吸器官、运动方式)
在学生表述时追问:
青蛙能完全脱离开水到陆地生活吗?
小组讨论交流:
蝌蚪:外形、游泳姿态、呼吸方式都与鱼类相似。
青蛙:外形与蝌蚪区别很大,在陆地上善于跳跃,也可在水中划水,用肺呼吸,皮肤辅助呼吸。
通过以上的问题尝试归纳
学生回答:
青蛙不能脱离开水在陆地生活。
利用观察、对比,归纳出两栖动物的特征,锻炼学生的归纳总结能力。
3.与人类的关系
出示图片及视频,请学生谈感受,鼓励学生提出视频或图片中未呈现的两栖动物与人类的关系。
两栖动物与人类生活密切相关。
(1)两栖类是食物链中的组成部分,对人类的农业生产有重要意义。
(2)猎食野生动物存在危险,也破坏环境。
(3)保护两栖类赖以生存的环境……
认识两栖动物与人类的关系、形成环保的意识。(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二)爬行动物
提问:我们了解以青蛙为代表的两栖动物,那么龟、鳄这些也能在水中游动的动物为什么属于爬行动物呢?
更多的爬行动物在陆地环境中生存,有的甚至在干旱的环境下生存,我们来观察一下乌龟
1.观察讨论乌龟以下特征:
①抚摸乌龟的皮肤,皮肤是什么样子的?
②尝试给小乌龟不同方位喂食,观察乌龟的颈部,头部是否可以灵活的转动?
③观察乌龟的四肢,爬行的状态,总结出四肢和运动的特点。
回答:爬行动物
①乌龟皮肤干燥,表面有角质鳞片,背部有角质龟甲。保护身体有减少体内水分的蒸发。
②头部后面有颈,头部可以灵活的转动。
③四肢短小,不能跳跃,但可以贴地面爬行。
在观察中尝试解决问题,锻炼学生的观察能力、合作探究能力、表达交流的能力。
2.乌龟的呼吸
观看乌龟呼吸的视频,请学生总结出乌龟的呼吸器官是什么?
回答:乌龟的呼吸器官是肺。
观看视频,锻炼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归纳总结能力。
3.展示龟、蜥蜴、鳄产卵的图片与青蛙产卵的图片对比:
请学生说出龟产卵的特点和龟卵的特点。
4. 与人类的关系
展示图片:
一个被塑料卡住龟甲的海龟,身体严重变形。很多爬行动物会造福与人类。请思考:爬行动物与人类生活中有哪些关系?
展示大量的鳄鱼皮被制成奢侈品皮包。
回答:
它们将卵产在陆地上,卵外有坚韧的外壳保护。
与青蛙不同,青蛙产卵在水中进行。
学生举例说出:被毒蛇咬伤;捕食虫鼠;蛇毒入药;龟甲入药;龟鳖可食用;蜥蜴、避役捕食害虫。
保护野生动物,没有买卖就没有杀害!!!
认识爬行动物与人类的关系、形成环保的意识。(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激发学生保护野生动物保护环境的感情。
归纳总结
电子白板展示以下各项:
1.体表覆盖角质的鳞片或甲。
2.成体大多生活在陆地上,也可在水中游泳,用肺呼吸,皮肤可辅助呼吸。
3.幼体生活在水中,用鳃呼吸
4.用肺呼吸。
5.在陆地上产卵,卵表面有坚韧的卵壳。
请学生把这打乱的五项分别归到两栖动物和爬行动物的类别,再请三位学生到白板上来操作,
两栖动物
爬行动物
今天我们了解了两栖动物和爬行动物的特征以及它们与人类生活的关系,我们会发现动物的特征与它们功能紧密相关,与它们所处的环境紧密相关,同时它们都与人类有密切的关系。为了生态环境的健康以及我们自身的生存和发展,我们要关注它们的生存现状并加以保护。
布置两个思考题:
1.树蛙可以远离池塘这样的水环境,它们如何繁殖后代呢?
2.某些蛇直接产下小蛇,它们是胎生的吗?
学生把五项归纳到两栖动物和爬行动物的类别中
两栖动物
爬行动物
2
3
1
4
5
归纳出两栖动物和爬行动物的主要特征:
两栖动物:
幼体生活在水中,用鳃呼吸;成体大多生活在陆地上,也可在水中游泳,用肺呼吸,皮肤可辅助呼吸。
爬行动物:
体表覆盖角质的鳞片或甲;用肺呼吸;在陆地上产卵,卵表面有坚韧的卵壳。
总结归纳,回扣目标。思维不封顶,生物中往往有例外。
两栖动物
爬行动物
2
3
1
4
5
初中生物冀教版七年级上册第六节 鱼类教案设计: 这是一份初中生物冀教版七年级上册第六节 鱼类教案设计,共3页。
初中生物第四节 学习探究教学设计及反思: 这是一份初中生物第四节 学习探究教学设计及反思,共5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提出问题;二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生物七年级上册第三节 练习测量教学设计及反思: 这是一份生物七年级上册第三节 练习测量教学设计及反思,共4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引言,讲授新课,小结,放《曹冲称象》课件,课后实践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