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标】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素养提升专项训练-常识篇01](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1/2/13450094/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新课标】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素养提升专项训练-常识篇02](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1/2/13450094/0/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新课标】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素养提升专项训练-常识篇
展开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素养提升专项训练
常识篇
一、选择题
1.下列叙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落花生》一文运用了借物喻人的写作手法。
B.《珍珠鸟》一文中,作者把小珍珠鸟称为“小家伙”,是因为不喜欢小珍珠鸟打扰他写作。
C.《蝉》是一首托物寓意的古诗。
D.《桂花雨》的作者是琦君,课文通过写桂花给“我”带来的美好回忆,表达了作者对美好生活的怀念。
2.下列关于班级公约的说法,不正确的一组是( )
A.班级公约是同学们共同制定.认可的规则。
B.班级公约应根据班级的实际情况来制定。
C.班级公约应该由班级干部共同讨论,逐条表决,形成班级公约。
D.班级公约应针对学习.纪律.卫生等方面来制定。
3.下列对本单元课文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是哪一项?( )
A.《白鹭》是一篇寓情于物的散文,表达了作者对白鹭的喜爱和赞美之情。
B.冯骥才写的《珍珠鸟》告诉我们人与动物要和谐相处,才能创造出美好的境界。
C.“这里的桂花再香,也比不上家乡院子里的桂花”与“月是故乡明”表达的意思是一样的。
D.《落花生》这篇散文借景抒情,体现了作者不为名利,只求有益于社会的人生观与价值观。
4.下列内容是五(1)班学生制定的班级公约,你认为不合理的一项是( )
A.尊敬师长,懂礼貌,关爱同学,不欺负弱小。
B.按时上学,不迟到,不早退,有事要请假,放学按时回家。
C.课前准备好学习用品,上课专心听讲,大胆举手发言。
D.积极参加有意义的活动,只需要认真做好广播体操、眼保健操。
5.在共同制定班级公约时,下列做法不恰当的是哪一项?( )
A.班级公约应该根据班级的实际情况来制定。
B.讨论发言时应畅所欲言,不用在乎发言时间的长短。
C.讨论后作小结,既要总结大家的共同意见,也说明不同意见。
D.制定好的班级公约贴在教室里,班里的每一位同学都要自觉遵守。
6.下面叙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落花生》一文运用了借物喻人的写作手法。
B.《珍珠鸟》一文中,作者把小珍珠鸟称为“小家伙”,是因为不喜欢小珍珠鸟打扰他写作。
C.《蝉》是一首托物寓意的古诗。
D.《桂花雨》的作者是琦君,也的主要作品有《烟愁》《家乡味》等。
7.《白鹭》开头写“白鹭是一首精巧的诗”,末尾写“白鹭实在是一首诗,一首韵在骨子里的散文诗”,这种写作方法是( )
A.点明中心 B.首尾呼应 C.总结上文 D.承上启下
8.下列四组作品与作者的搭配,错误的一组是( )
A.《白鹭》—郭沫若 B.《落花生》—许地山
C.《珍珠鸟》—冯骥才 D.《蝉》—白居易
9.以下说法与课文内容不相符的一项是( )
A.在收获节的谈话中,“父亲”希望我们要像花生,做有用的人。
B.《桂花雨》表达了作者琦君对故乡的思念和对童年的怀念。
C.流星体是人们所能见到的速度最快的物体,没有什么比它速度更快。
10.下列对课文分析错误的一项是( )
A.《白鹭》通过对白鹭的描写,突出了白鹭的平凡而美好、朴素而高洁的特点,赞颂了白鹭的美。
B.《落花生》采用了借物喻人的写法,赞美了花生不图名利,默默奉献的品格,说明做人要做有用的人,不要做只讲体面,而对别人没有好处的人。
C.《桂花雨》表现了儿时生活的乐趣,字里行间充满了对家乡、对童年生活的无比怀念。
D.《珍珠鸟》一文写出了珍珠鸟由怕人到信赖人的变化过程,让我们深刻地体会到:人与鸟,除了人与人之外,都需要真诚的信赖。信赖,是创造美好境界的基础。
11.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
A.“白鹭实在是一首诗,一首韵在骨子里的散文诗。”这句话表达出作者对白鹭的喜爱、赞美之情。
B.《落花生》告诉我们要做一个默默无闻的人,不要做一个体面的人。
C.《桂花雨》既流露出作者对童年生活的留恋,又表达出对家乡的思念之情。
D.作者冯骥才在和珍珠鸟相处了一段时间后,写下了这样的感受:信赖,往往创造出美好的境界。作者主要想告诉我们,人与动物要和谐共处。
二、填空题
12.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1)《白鹭》的作者是现代著名作家__________。《落花生》是作家__________的作品,文中“我”说了一句话“__________________”,父亲说:“对。这是我对你们的希望。”
(2)古诗《蝉》中,“藉”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____,“非是藉秋风”的前一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
13.根据课本内容填空。
(1)虞世南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借蝉抒情:品格高洁者,不需借助外力,自能声名远播。
(2)著名作家___________在《落花生》一文中告诉我们,人要做___________的人,不要做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人。
(3)《白鹭》为我们描写了三幅画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篇文章说明寻常的事物中蕴含着___________的道理。
14.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1)那______的蓑毛,那______的流线型结构,那______的长喙,那______的脚,增之一分______,减之一分______,素之一忽______,黛之一忽______。
(2)花生的好处很多,有一样最可贵。它的果实______,不像桃子、石榴、苹果那样,把______的果实______地挂在枝上,使人一见就生______。你们看它______长在地上,等到成熟了,也不能______它有没有果实,必须______才知道。
(3)于是,我又想起了在故乡童年时代的_______,还有那__________________。
(4)信赖,往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1.B
2.C
3.D
4.D
5.B
6.B
7.B
8.D
9.C
10.D
11.B
12.(1)郭沫若 许地山 那么,人要做有用的人,不要做只讲体面,而对别人没有好处的人
(2)凭借,依靠 居高声自远
13.(1) 居高声自远 非是藉秋风
(2)许地山 有用 只讲体面 而对别人没有好处
(3)白鹭钓鱼图 白鹭瞭望图 白鹭低飞图 内在美
14.(1)雪白 全身 铁色 青色 则嫌长 则嫌短 则嫌白 则嫌黑
(2)埋在地里 鲜红嫩绿 高高 爱慕之心 矮矮 立刻分辨出来 挖起来
(3) “摇花乐” 摇落的阵阵桂花雨
(4) 创造出美好的境界
![语文朗读宝](http://img.51jiaoxi.com/images/5dd06cfaa1fe0fadf633abb41c796edd.p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