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 (2019)选择性必修1第2节 内环境的稳态当堂检测题
展开1.2 内环境的稳态
1、下列关于人体内环境及其稳态的叙述,正确的是( )
A.葡萄糖以自由扩散方式从消化道腔中进入内环境
B.H2CO3/NaHCO3对血浆pH相对稳定有重要作用
C.内环境的温度随气温变化而变化
D.人体的内环境即指体液
【答案】B
【解析】葡萄糖被小肠吸收的方式是主动运输;人体的体温是相对恒定的,不会随环境气温的变化而发生明显的变化;人体的体液包括细胞内液和细胞外液,细胞外液主要包括组织液、血浆和淋巴等,人体内的细胞外液构成了体内细胞生活的液体环境,这个液体环境叫做人体的内环境;人体血浆pH通常在7.35~7.45之间,而且相对稳定,这主要依靠血浆中的缓冲物质(如H2CO3/NaHCO3、NaH2PO4/Na2HPO4等)的调节。
2、下列关于内环境及稳态的叙述,正确的有( )
①正常情况下糖原不出现在内环境中
②组织液渗回血浆和渗入淋巴的量相差较大
③血浆成分稳定时机体保持稳态
④腹泻会引起体液中水和蛋白质大量丢失
⑤蛋白质长期摄入不足会出现组织水肿
A.二项 B.三项 C.四项 D.五项
【答案】B
【解析】糖原是动物细胞中的储能物质,正常情况下不出现在内环境中,①正确;组织液大部分渗回血浆,少部分渗入淋巴,②正确;内环境稳态的实质是:健康人的内环境每一种成分和理化性质都处于动态平衡中,渗透压、酸碱度和温度是内环境理化性质的三个主要方面,可见,血浆成分稳定时机体不一定保持稳态,③错误;腹泻会引起体液中水和无机盐大量丢失,④错误;蛋白质长期摄入不足会引起血浆蛋白含量减少,血浆渗透压下降,由血浆渗透到组织液中的水分增加,因此会出现组织水肿,⑤正确。综上分析,B正确,A、C、D均错误。
3、下列各项中,在维持内环境稳态上不起直接作用的是( )
A.肝脏根据体内需要增加或减少释放进入血液中的葡萄糖量
B.肺根据需要按一定速率呼出CO2和吸入O2
C.肾把代谢终产物不断排出体外
D.红骨髓源源不断地造出新的血细胞
【答案】D
【解析】肝脏是调节血糖的重要器官,它参与维持人体内环境中血糖的稳态,A不符合题意;肺根据需要按一定速率呼出CO2和吸入O2,能够维持内环境中二氧化碳和氧气量的相对稳定,B不符合题意;肾把尿素等代谢终产物不断排出体外,维持了内环境稳态,属于内环境稳态的调节,C不符合题意;血细胞属于组织细胞,不属于内环境的成分,D符合题意。
4、为了探究血浆pH维持稳定的机制,设计实验比较:①蒸馏水、②人工配制的缓冲液、③血浆,分别滴加0.1 mol/LNaOH和0.1 mol/L HCl后pH变化的情况。下列关于实验的设计和分析不正确的是( )
A.①加入酸或碱后pH变化明显
B.每组中所加酸或碱的浓度和量是相同的
C.本实验缺乏对照
D.血浆和②在加入酸或碱后pH都不会发生很大变化
【答案】C
【解析】①蒸馏水中没有缓冲物质,因此加入酸或碱后pH变化明显,A正确;探究实验需要遵循单一变量原则,该实验的自变量为是否含有缓冲物质,每组中所加酸或碱的浓度和量都属于无关变量,需相同,B正确;本实验中已经设置了对照组,如①蒸馏水,C错误;血浆和②中都含有缓冲物质,因此在加入酸或碱后pH都不会产生很大变化,D正确。
5、以下相关叙述中正确的是( )
A.人体的组织细胞能直接与内环境进行物质交换
B.人的血浆pH<7,主要是由于血浆中有HCO和HPO
C.人体与外界环境进行气体交换要通过消化、呼吸、循环、泌尿系统等共同完成
D.细胞外液渗透压的维持主要依赖于蛋白质
【答案】A
【解析】组织细胞生活在内环境中,可以与内环境直接进行物质交换;B项错误,人体血浆的pH近中性;C项错误,组织细胞与外界进行气体交换主要与呼吸系统和循环系统有关;D项错误,细胞外液渗透压的维持主要依赖于Na+和Cl-。
6、下图为人体内环境三种主要组成成分之间的相互转化模式图,据图分析正确的是( )
A.就所含成分而言,乙比甲更相似于淋巴
B.甲中含有血红蛋白、O2和葡萄糖等成分
C.与甲相比,乙和淋巴的蛋白质浓度较高
D.组织细胞代谢废物经细胞膜进入甲
【答案】A
【解析】题图中的甲为血浆,乙为组织液。血浆中有无机盐、蛋白质、各种营养物质(如葡萄糖、氨基酸等)、各种代谢废物、气体、激素、抗体等,组织液和淋巴的成分及含量与血浆相近,但血浆中含有较多的蛋白质,而组织液和淋巴中的蛋白质含量很少,血红蛋白存在于红细胞中;组织细胞代谢废物透过细胞膜进入组织液(乙)。
7、人在发高烧时食欲降低,感觉食之无味,其原因是( )
A.体温升高,导致肠胃不能及时排空
B.体温升高,完全抑制了消化酶的分泌
C.体温升高,消化酶的活性受到影响
D.体温升高,破坏了体温恒定,从而影响了肠胃的吸收
【答案】C
【解析】肠胃及时排空与体温变化没有直接关系,A错误;体温升高,不会完全抑制消化酶的分泌,只能降低消化酶的活性,导致消化不良,食欲减退,感觉食之无味,B错误,C正确;人体发高烧时,并没有破坏体温调节系统,D错误。
8、正常人大量饮用纯净水后,胃肠腔内的渗透压下降,血浆的变化是( )
A.血浆渗透压稍微下降
B.血浆渗透压升高
C.血浆pH升高
D.血浆pH降低
【答案】A
【解析】正常人大量饮用纯净水,经胃肠吸收后进入血浆,使血浆的含水量略微增加,导致血浆渗透压稍微下降,但不会引起血浆pH升高或降低,故A项正确,B、C、D项均错误。
9、正常人的血浆pH通常为7.35~7.45,血浆pH变化不大的原因是( )
①H2CO3/NaHCO3、NaH2PO4/Na2HPO4等多对缓冲物质对血浆酸碱度起缓冲作用 ②通过呼吸系统可不断排出CO2 ③血浆中过多的碳酸氢盐可以由肾脏随尿排出体外 ④神经系统对呼吸运动强度的调节有利于维持血浆pH的相对稳定 ⑤食物中的碱性物质与新陈代谢产生的酸性物质所构成的缓冲对调节了血浆pH
A.① B.①②③④
C.①②③ D.①②③⑤
【答案】B
【解析】血浆中含有许多对对酸碱度起缓冲作用的物质,每一对缓冲物质都是由一种弱酸和一种相应的强碱盐组成的。血液中的CO2会刺激控制呼吸活动的神经中枢,促使呼吸运动增强,增加通气量,从而将CO2排出体外,使血浆pH变化不大;当碳酸钠进入血浆后,可与血浆中的碳酸发生作用形成碳酸氢盐,而过多的碳酸氢盐可以由肾脏排出,使血浆pH不会发生很大的变化。
10、在日常生活中,很多因素会引起内环境发生变化。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剧烈运动中,内环境的pH有下降趋势
B.食物中长期缺少蛋白质会导致血浆蛋白含量下降,进而引起组织水肿
C.中暑是神经调节紊乱造成的,与体液调节无关
D.佝偻病与内环境的稳态失衡有一定的关系
【答案】C
【解析】根据稳态的定义可知,机体的稳态是在神经、体液和免疫的共同调节下得以维持的。剧烈运动中机体产生的乳酸会使内环境的pH略有下降;食物中长期缺少蛋白质会导致血浆蛋白含量下降,进而使从血浆进入组织液的水分多于回流的水分,引起组织水肿;中暑是外界环境温度过高引起代谢紊乱造成的,与体液调节有关;佝偻病是机体缺少钙盐引起的。
11、如图为哺乳动物的某组织,其中①毛细血管壁、②红细胞、③血浆、④细胞内液、⑤组织液,据图推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③和⑤的成分完全相同,都是一种盐溶液
B.葡萄糖由③到达②的过程,依靠主动运输来完成
C.②中的氧气到达④需要经过4层膜,②处的氧气浓度高于④处
D.③与④相比,③中含有蛋白质而④中不含蛋白质
【答案】C
【解析】③和⑤的成分有区别,③中蛋白质含量相对多;葡萄糖通过协助扩散的方式进入红细胞中;血浆中含有大量的血浆蛋白,细胞内也有大量的蛋白质,如细胞质基质中的酶。因此A、B、D项均错误。
12、(2017年高考·课标全国卷Ⅰ)血浆渗透压可分为胶体渗透压和晶体渗透压,其中,由蛋白质等大分子物质形成的渗透压称为胶体渗透压,由无机盐等小分子物质形成的渗透压称为晶体渗透压。回答下列问题:
(1)某种疾病导致人体血浆蛋白含量显著降低时,血浆胶体渗透压降低,水分由________进入组织液,可引起组织水肿等。
(2)正常人大量饮用清水后,胃肠腔内的渗透压下降,经胃肠吸收进入血浆的水量会________,从而使血浆晶体渗透压________。
(3)在人体中,内环境的作用主要为:①细胞生存的直接环境,②________________。
【答案】(1)血浆(2)增加 降低 (3)细胞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媒介
【解析】(1)当人体血浆蛋白含量显著降低时,血浆胶体渗透压降低,水分由血浆经毛细血管壁进入组织液,引起组织水肿。(2)大量饮用清水后,胃肠腔内的渗透压下降,增加了胃肠腔与血浆的渗透压差,经胃肠吸收进入血浆的水量会增加,从而使血浆晶体渗透压降低。(3)内环境是细胞生存的直接环境;细胞作为一个开放的系统,可以直接与内环境进行物质交换,不断获取进行生命活动所需要的物质,同时又不断排出代谢产生的废物,从而维持细胞正常的生命活动,因此,内环境是细胞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媒介。
苏教版2019 高中生物 选择性必修一2.1 内环境与稳态(同步练习): 这是一份苏教版2019 高中生物 选择性必修一2.1 内环境与稳态(同步练习),文件包含苏教版2019高中生物选择性必修一21内环境与稳态同步练习学生版docx、苏教版2019高中生物选择性必修一21内环境与稳态同步练习教师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35页, 欢迎下载使用。
高中生物人教版 (2019)选择性必修1第2节 内环境的稳态当堂检测题: 这是一份高中生物人教版 (2019)选择性必修1第2节 内环境的稳态当堂检测题,共8页。
2020-2021学年第2节 内环境的稳态同步测试题: 这是一份2020-2021学年第2节 内环境的稳态同步测试题,共10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内环境稳态的实质,内环境稳态的意义,内环境稳态应澄清的两种误区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