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人教版第1节 两种电荷教案及反思
展开《 两种电荷》教学设计
一、教学分析
1.教学内容分析
本节课是九年义务教育九年级全一册中学物理第十五章第一节。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有:摩擦起电现象、两种电荷及其作用规律、验电器、电量及其单位。其中两种电荷及其作用规律是教学重点,而认识自然界只有两种电荷同时又是教学难点。摩擦起电是人类最早发现的电现象,两种电荷及其相互作用规律是进一步深入学习电学、理解许多电现象的基础,电量的概念是后面理解电流概念的关键,因此本节课作为初中电学起始课,具有很重要的地位。
本节课的教学内容重点在实验,通过与生活密切联系的电,引导学生进入静电世界,研究如何使物体带电,如何通过实验探究推理出自然界只有两种电荷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作用。然后认识静电的利与弊。体现由生活走向物理,又从物理走向社会的新课程理念。同时在实验探究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信息处理能力,通过已有的实验现象分析出隐含的知识逻辑推理能力。
2.教学对象分析
本节课中的摩擦起电现象,两种电荷及其作用规律,学生在小学曾经学过,但是时间已久,学生印象不深。因此本节课主要任务就是唤起学生的记忆,通过实验使他们认识两种电荷以及电荷间的相互作用。通过多媒体的展示,使学生对电学有一个初步的了解。
由于电荷的抽象性,所以学生对两种电荷的认识特别是如何推断出只有两种电荷是一个难点。
3.教学环境分析
鉴于本节课以实验为主的教学特点,所以我选择多媒体教学环境:既可以做常规的物理实验,也可以运用多媒体辅助教学。把一些无法清楚演示的实验现象,以及无法带到课堂的生活现象,通过多媒体展示给学生,让他们学得轻松,愉快。
二、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认识摩擦起电的现象,了解电荷的种类及电荷间的相互作用;
(2)了解验电器的原理及其作用,了解电荷量及其单位。
2.过程与方法
(1)通过实验活动感受摩擦起电现象,培养初步的观察能力;
(2)在认识自然界只有两种电荷的过程中,感受人们所用的推理方法,培养初步的信息处理和分析概括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注意观察静电实验现象,对电荷的种类的试验产生兴趣,能主动利用简易器材动手做静电小实验。
(2)感受静电在生活中的应用,关注科学技术的发展给社会带来的正负面效应,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尊重客观规律的科学态度。
三、教学重点、难点
1.教学重点
引导学生了解摩擦能使物体带电,了解电荷的种类及电荷间的相互作用。
2.教学难点
认识自然界只有两种电荷
四、教学过程
(一)教学流程
(二)教学环节说明
1.新课引入
(1)播放生活中的电的视频。
(2)学生说出生活中对电的认识。
(3)教师对电学有一个整体的描述,使学生对所学知识所处的位置有所了解。
[教学设计意图:通过播放生活中的电的视频,利用多媒体使他们了解将要学习的内容,强烈的视觉刺激,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使他们产生学习电学的渴望。同时,通过学生说出生活中对电的认识以及通过教师的概括引导,引领他们自然走入电学专题。]
2.新课教学
(1)初步感知
①演示气球在手上掉不下来,引起学生的兴趣。
②介绍桌上的器材。请同学想办法吸起盒中的泡沫和纸屑。请成功的同学谈如何实现的。引出摩擦后的物体有了吸引轻小物体的性质,就是物体带电。
③请学生举出生活实例。
④放视频,让学生看到水流被吸引。
[教学设计意图:从气球掉不下来入手,引出实验探究。让学生看到水流被吸引,这个实验具有震撼力,但在教室里不易演示,所以用多媒体展示使学生在兴趣中感知摩擦起电现象。]
(2)实验探究
教师引导:摩擦过的物体带了电荷,那么它们所带的电荷有几种?
实验操作:
将被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放在支架上,用另一根被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去靠近它,看到的现象:_____________________。
将被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放在支架上,用另一根被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去靠近它,看到的现象:_____________________。
将被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放在支架上,用被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去靠近它,看到的现象:__________________。
将现象填到对应的表格1中。
表1
摩擦过的物体 | 现象 | |
玻璃棒 | 玻璃棒 |
|
橡胶棒 | 橡胶棒 |
|
玻璃棒 | 橡胶棒 |
|
第三次与前两次的现象为什么不同呢?启发引导学生进行分析推理,实验将现象填到表格2中。
表2
摩擦过的物体 | 现象 | |
气球摩擦毛皮 | 玻璃棒 |
|
橡胶棒 |
|
师生总结:通过现象得到只有两种电荷。给出正、负电荷的规定。并得出电荷的相互作用规律。
[教学设计意图:探究自然界中只有两种电荷及电荷间的相互作用规律。]
(3)规律应用
①由同种电荷互相排斥引入验电器。
②轻摩一次,接触,观察张角。问学生观察到了什么现象?
③闭合张角,再用力摩一次,接触,观察张角的变化。为什么会变大了?
④介绍验电器及电荷量,单位。验电器工作原理用多媒体演示,清晰、明了。
[教学设计意图:使学生了解验电器的工作原理,会使用验电器。]
(4)拓展延伸
通过介绍电量的多少,引入生活中静电的利与弊。
①请同学谈谈生活中遇到哪些静电现象。
②播放视频,静电的利与弊。
[教学设计意图:播放多媒体,让学生真切地感受到科学技术的发展给社会带来的正负面效应,并能树立为社会服务的意识。]
3.小结,课外延伸
①请同学谈谈本节课你学到了什么。
②教师提问摩擦后的橡胶棒接触小球后会有什么现象?请同学们回去实验思考。
[教学设计意图:通过课堂回顾,使学生对本节课有个整体了解,教师以一个实验现象引导学生在课后继续研究。实验简单易做,效果明显。呼应了整个课堂教学,也体现了回到生活的物理理念。]
初中物理人教版九年级全册第1节 两种电荷教学设计: 这是一份初中物理人教版九年级全册<a href="/wl/tb_c99073_t8/?tag_id=27" target="_blank">第1节 两种电荷教学设计</a>,共14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播放视频并提问,学生实验,演示实验,问题导引,猜想与假设,实验设计,进行实验,第1组实验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物理九年级全册第1节 两种电荷教学设计及反思: 这是一份物理九年级全册<a href="/wl/tb_c99073_t8/?tag_id=27" target="_blank">第1节 两种电荷教学设计及反思</a>,共3页。
初中物理人教版九年级全册第十五章 电流和电路第1节 两种电荷教案: 这是一份初中物理人教版九年级全册<a href="/wl/tb_c99073_t8/?tag_id=27" target="_blank">第十五章 电流和电路第1节 两种电荷教案</a>,共4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分析,教学过程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