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第三单元基础练习(全国通用)第1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2/13437567/0/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第三单元基础练习(全国通用)第2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2/13437567/0/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第三单元基础练习(全国通用)第3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2/13437567/0/3.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第三单元基础练习(全国通用)
展开
这是一份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第三单元基础练习(全国通用),共12页。
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第三单元基础练习(全国通用) 一、选择题1.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一带一路”建设不仅能为区域内国家带来所需的发展资金,还将为各国提供新的发展机遇。B.博学的爷爷的刚才还有说有笑,突然收敛起笑容,我和弟弟妹妹一脸茫然,不知道哪儿冒犯了他。C.这次活动失败了并不可怕,但应认真分析其原因,吸取教训,把它当作借鉴,以免重蹈覆辙。D.针对那样的做法,我们曾经对他作过多次劝告,但是他依旧恍然大悟,结果落得了如此下场。2.下列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A.《朝花夕拾》中《狗·猫·鼠》《二十四孝图》《无常》《琐记》以议论为中心,将散文和杂文糅合在一起,穿插作者童年时的生活经历和感受,讽刺和批判了旧道德。B.《海底两万里》故事情节跌宕起伏,悬念丛生,场面描写惊险紧张,一波三折。比如小说开头人们对“海怪”的种种猜测,充满了悬念;在海底遨游时历经章鱼、鲨鱼搏斗等场面惊心动魄,扣人心弦。C.被毒蜘蛛咬伤的小麻雀会“愉快地进食,如果我们喂食的动作慢了,它甚至会像婴儿般啼哭”,像这样以夸张的手法表现昆虫世界的片段在《昆虫记》里常常出现,视角独特,文笔优美,行文活泼。D.《儒林外史》也和众多小说一样,其中人物的肖像描写是脸谱化的,如“面如冠玉,唇若涂脂”“虎背熊腰,体格魁梧”等。3.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A.宋濂求学的经历说明,是否学有所成,关键在于自己学习的不求甚解和勤奋与否。B.元宵节到了,街头人声鼎沸,大家都急着看花灯呢!C.西湖风光美不胜收,那里是中外游客旅游的好去处。D.众多市民纷纷呼朋引伴,上山赏雪。4.下列有关文学名著的说法,选出有误的一项( )A.《水浒传》中的花和尚鲁智深是一个经典人物,他疾恶如仇,粗中有细,豁达明理,与他相关的情节有拳打镇关西、大闹五台山、倒拔垂杨柳等。B.《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主人公保尔•柯察金被调去修铁路,工作条件非常艰苦,他不幸染上了伤寒病和大叶性肺炎,仍坚持和别人一道去上工,最终晕倒在地。C.《海底两万里》是法国作家儒勒•凡尔纳创作的科幻小说,讲述了尼摩船长自己设计制造的潜水艇“诺第留斯号”在大海中自由航行的故事。D.1928年,鲁迅将撰写的十篇回忆性散文结集出版,更名为《朝花夕拾》,其中《琐记》《五猖会》《藤野先生》叙述了他远离故乡之后,到南京、日本的求学经历。5.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使用错误的一项是( )A.南岳山的石、雾、松是大自然的造化,无不巧夺天工,今人赞叹不已。B.5月1日,东洲公园全新开放,从岛上纵目四望,长提拂柳,碧波荡漾,美不胜收。C.“朗读者”播出后好评如潮,董卿精美的语言和睿智的思想,让很多观众受益匪浅。D.我们必须以艰苦奋斗的精神,去实现全民族梦寐以求的伟大理想6.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能否更加有效地推动校园扫黑除恶工作,是实现平安校园的重要前提和保障。B.我们应提倡全民阅读,因为阅读是每一个公民应该享受并受到保护的最基本的。C.运载火箭海上成功发射,探询了我国海上发射管理模式,验证了海上发射能力。D.地铁3号线6月6日试运营,标志着南宁市正式迈入站城一体化的3.0时代。7.依次填入下列句子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端午时节,珠三角各地都会 组织龙舟竞赛,广州市也会举办国际龙舟邀请赛。邀请赛当日,竞赛河段封航,起点处的龙舟成队依次排列,等候比赛。一声锣响,早已_ 的龙舟如离弦之箭,向终点飞驰。河岸上锣鼓喧天,人们 ,好不热闹!A.因地制宜 迫在眉睫 拍手称快B.因地制宜 迫不及待 欢声雷动C.因人而异 迫在眉睫 欢声雷动D.因人而异 迫不及待 拍手称快8.下列有关文学名著内容的表述,错误的一项是( )A.“这是一个高大身材,长头发,眼球白多黑少的人,看人总像在渺视。”这段文字是鲁迅先生对范爱农的外表印象。B.《骆驼祥子》中祥子不小心摔坏了车子,跌伤了曹先生,曹先生让祥子赔偿并把车收拾好,祥子无奈之下离开了曹府。C.《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中的保尔完全瘫痪,双目失明后,虽然产生过自杀的念头,但坚强的革命信念激励他用文学创作跟病魔与困难作斗争。D.《名人传》记的是德国音乐家贝多芬,意大利雕塑家米开朗琪罗、俄国作家列夫•托尔斯泰。9.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美国军舰擅自闯入中国海域,我方对其识别查证,并予以警告驱离。B.钙质可从食物中摄取,只有人们注重食物的合理搭配,就能获得相应的钙质。C.为了提高传统优秀文化特色,学校举办了“寻找家乡名人名画”的活动。D.性格懦弱的李娟的母亲,面对突如其来的家庭变故,表现出了异常的坚韧。10.下面关于初中生阅读的名著的知识说法有误的一项是A.《藤野先生》出自鲁迅的散文集《朝花夕拾》,在此文中,鲁迅通过“讲义事件”和“幻灯片事件”不仅揭露了日本“爱国青年”的丑恶嘴脸,也写出自己“弃医从文”的原因。B.儒勒·凡尔纳的《海底两万里》是一部科幻小说,小说讲述了尼摩船长驾驶自己制造的潜艇“诺第留斯号”从太平洋出发到北冰洋的航行的奇特故事。C.《骆驼样子》是老舍创作的一部京味十足的现实主义小说。它通过祥子“三起三落”的人生经历告诉我们在战乱频繁、黑暗混乱的旧社会,单靠个人力量奋斗是没有出路的。D.《钢铁是怎样炼成的》是奥斯特洛夫斯基写的自传体小说,小说写人物以叙事和议论为主,同时穿插内心独白、格言警句、书信和日记等等,使人物有血有肉。 二、综合性学习11.为继承和弘扬传统文化,班级开展“走近孔子”主题实践活动,请你参加,并完成下面的任务。(1)假如你到曲阜孔庙参观,请根据所学,补充完整孔子的简历表。年龄十五三十四十五十六十思想①_____而立②_____③______耳顺 (2)祭孔大典是中华民族尊崇与怀念至圣先师孔子而举行的隆重祭奠。孔子诞生地曲阜准备举行祭孔大典,请你为这次大典选取一句最能体现孔子思想的经典名句作为迎宾语。(3)在祭孔大典过程中,参观的人群中有一个中年男人在大声打电话,如果你在他身边,你会怎么做?(4)阅读下面的新闻,从中提取重要信息。当地时间2020年1月24日晚除夕夜,由比利时西弗兰德大学孔子学院主办的鼠年春节联欢晚会在滨海城市奥斯坦德举行。西弗兰德大学孔子学院外方院长菲利普。方汉勒米尔斯表示,早在1722年,比利时驶往中国的第一批商船从奥斯坦德出发。“鼠是十二生肖之首,为了纪念古代海上丝绸之路,更是为了谱写‘一带一路’合作篇章,我们特意选在这里隆重庆祝中国农历鼠年新春。” 三、语言表达12.【学公约,爱护家乡】余杭良渚文化村居民制订的“村民公约”,有“我们不往窗外抛撒物品,晾晒浇灌防止滴水”“在小镇公共场所,我们放低谈话音量”“我们在乘车、购物时依次排队,尊老爱幼”等内容。某小区的公约,有“不得随地吐痰,乱扔烟蒂”“严禁攀折花木,违者罚款”“公共场所禁止大声喧哗”等内容。两相比较,“村民公约”在表达上有什么特色? 四、现代文阅读父亲的病鲁迅①我曾经和这名医周旋过两整年,因为他隔日一回,来诊我的父亲的病。那时虽然已经很有名,但还不至于阔得这样不耐烦;可是诊金却已经是一元四角。现在的都市上,诊金一次十元并不算奇,可是那时是一元四角已是巨款,很不容易张罗的了;又何况是隔日一次。他大概的确有些特别,据舆论说,用药就与众不同。我不知道药品,所觉得的,就是“药引”的难得,新方一换,就得忙一大场。先买药,再寻药引。“生姜”两片,竹叶十片去尖,他是不用的了。起码是芦根,须到河边去掘;一到经霜三年的甘蔗,便至少也得搜寻两三天。可是说也奇怪,大约后来总没有购求不到的。②据舆论说,神妙就在这地方。先前有一个病人,百药无效;待到遇见了什么叶天士先生,只在旧方上加了一味药引:梧桐叶。只一服,便霍然而愈了。“医者,意也。”其时是秋天,而梧桐先知秋气。其先百药不投,今以秋气动之,以气感气,所以……。我虽然并不了然,但也十分佩服,知道凡有灵药,一定是很不容易得到的,求仙的人,甚至于还要拼了性命,跑进深山里去采呢。③这样有两年,渐渐地熟识,几乎是朋友了。父亲的水肿是逐日利害,将要不能起床;我对于经霜三年的甘蔗之流也逐渐失了信仰,采办药引似乎再没有先前一般踊跃了。正在这时候,他有一天来诊,问过病状,便极其诚恳地说:“我所有的学问,都用尽了。这里还有一位陈莲河先生,本领比我高。我荐他来看一看,我可以写一封信。可是,病是不要紧的,不过经他的手,可以格外好得快……”④这一天似乎大家都有些不欢,仍然由我恭敬地送他上轿。进来时,看见父亲的脸色很异样,和大家谈论,大意是说自己的病大概没有希望的了;他因为看了两年,毫无效验,脸又太熟了,未免有些难以为情,所以等到危急时候,便荐一个生手自代,和自己完全脱了干系。但另外有什么法子呢?本城的名医,除他之外,实在也只有一个陈莲河了。明天就请陈莲河。⑤陈莲河的诊金也是一元四角。但前回的名医的脸是圆而胖的,他却长而胖了:这一点颇不同。还有用药也不同。前回的名医是一个人还可以办的,这一回却是一个人有些办不妥帖了,因为他一张药方上,总兼有一种特别的丸散和一种奇特的药引。⑥芦根和经霜三年的甘蔗,他就从来没有用过。最平常的是“蟋蟀一对”,旁注小字道:“要原配,即本在一窠中者。”似乎昆虫也要贞节,续弦或再醮,连做药资格也丧失了。但这差使在我并不为难,走进百草园,十对也容易得,将它们用线一缚,活活地掷入沸汤中完事。然而还有“平地木十株”呢,这可谁也不知道是什么东西了,问药店,问乡下人,问卖草药的,问老年人,问读书人,问木匠,都只是摇摇头,临末才记起了那远房的叔祖,爱种一点花木的老人,跑去一问,他果然知道,是生在山中树下的一种小树,能结红子如小珊瑚珠的,普通都称为“老弗大”。⑦“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功夫。”药引寻到了,然而还有一种特别的丸药:败鼓皮丸。这“败鼓皮丸”就是用打破的旧鼓皮做成;水肿一名鼓胀,一用打破的鼓皮自然就可以克伏他。清朝的刚毅因为憎恨“洋鬼子”,预备打他们,练了些兵称作“虎神营”,取虎能食羊,神能伏鬼的意思,也就是这道理。可惜这一种神药,全城中只有一家出售的,离我家就有五里,但这却不像平地木那样,必须暗中摸索了,陈莲河先生开方之后,就恳切详细地给我们说明。⑧“我有一种丹,”有一回陈莲河先生说,“点在舌上,我想一定可以见效。因为舌乃心之灵苗……价钱也并不贵,只要两块钱一盒……”⑨我父亲沉思了一会,摇摇头。⑩“我这样用药还会不大见效,”有一回陈莲河先生又说,“我想,可以请人看一看,可有什么冤愆(qiān)……医能医病,不能医命,对不对?自然,这也许是前世的事……”⑪我的父亲沉思了一会,摇摇头。⑫凡国手,都能够起死回生的,我们走过医生的门前,常可以看见这样的扁额。现在是让步一点了,连医生自己也说道:“西医长于外科,中医长于内科。”但是S城那时不但没有西医,并且谁也还没有想到天下有所谓西医,因此无论什么,都只能由轩辕岐伯的嫡派门徒包办。轩辕时候是巫医不分的,所以直到现在,他的门徒就还见鬼,而且觉得“舌乃心之灵苗”。这就是中国人的“命”,连名医也无从医治的。⑬不肯用灵丹点在舌头上,又想不出“冤愆”来,自然,单吃了一百多天的“败鼓皮丸”有什么用呢?依然打不破水肿,父亲终于躺在床上喘气了。还请一回陈莲河先生,这回是特拔,大洋十元。他仍旧泰然地开了一张方,但已停止败鼓皮丸不用,药引也不很神妙了,所以只消半天,药就煎好,灌下去,却从口角上回了出来。⑭从此我便不再和陈莲河先生周旋,只在街上有时看见他坐在三名轿夫的快轿里飞一般抬过;听说他现在还康健,一面行医,一面还做中医什么学报,正在和只长于外科的西医奋斗哩。⑮中西的思想确乎有一点不同。听说中国的孝子们,一到将要“罪孽深重祸延父母”的时候,就买几斤人参,煎汤灌下去,希望父母多喘几天气,即使半天也好。我的一位教医学的先生却教给我医生的职务道:可医的应该给他医治,不可医的应该给他死得没有痛苦。——但这先生自然是西医。父亲的喘气颇长久,连我也听得很吃力,然而谁也不能帮助他。我有时竟至于电光一闪似的想道:“还是快一点喘完了罢……”立刻觉得这思想就不该,就是犯了罪;但同时又觉得这思想实在是正当的,我很爱我的父亲。便是现在,也还是这样想。⑯早晨,住在一门里的衍太太进来了。她是一个精通礼节的妇人,说我们不应该空等着。于是给他换衣服;又将纸锭和一种什么《高王经》烧成灰,用纸包了给他捏在拳头里……⑰“叫呀,你父亲要断气了。快叫呀!”衍太太说。⑱“父亲!父亲!”我就叫起来。⑲“大声!他听不见。还不快叫?!”⑳“父亲!!!父亲!!!”㉑他已经平静下去的脸,忽然紧张了,将眼微微一睁,仿佛有一些苦痛。㉒“叫呀!快叫呀!”她催促说。㉓“父亲!!!”㉔“什么呢?……不要嚷……不……”他低低地说,又较急地喘着气,好一会,这才复了原状,平静下去了。㉕“父亲!!!”我还叫他,一直到他咽了气。㉖我现在还听到那时的自己的这声音,每听到时,就觉得这却是我对于父亲的最大的错处。十月七日。(有删改)13.简要概括文中几位“名医”的特点。14.作者在在冷静的叙述中暗含着“言在此而意在彼”的巧妙讽刺。试从文中找出一例并进行赏析。15.文章主要写两位“名医”为父亲诊病的经过,为何在文末加入关于衍太太的叙述?16.现代文学史家王瑶说:“《朝花夕拾》虽然是散文,但它追忆往事,却不忘现实,丝毫没有减少其昂扬斗志,同样是鲁迅用来抨击社会黑暗势力的工具利器。”请你结合《朝花夕拾》的其他篇目谈谈对该评价的理解。 ①在东京的客店里,我们大抵一起来就看报。学生所看的多是《朝日新闻》和《读卖新闻》,专爱打听社会上琐事的就看《二六新闻》。一天早晨,辟头就看见一条从中国来的电报,大概是:“安徽巡抚恩铭被Jo Shiki Rin刺杀,刺客就擒。”②大家一怔之后,便容光焕发地互相告语,并且研究这刺客是谁,汉字是怎样三个字。但只要是绍兴人,又不专看教科书的,却早已明白了。这是徐锡麟,他留学回国之后,在做安徽候补道,办着巡警事务,正合于刺杀巡抚的地位。③大家接着就预测他将被极刑,家族将被连累。不久,秋瑾姑娘在绍兴被杀的消息也传来了,徐锡麟是被挖了心,给恩铭的亲兵炒食净尽。人心很愤怒。有几个人便秘密地开一个会,筹集川资;这时用得着日本浪人了,撕乌贼鱼下酒,慷慨一通之后,他便登程去接徐伯荪的家属去。④照例还有一个同乡会,吊烈士,骂满洲;此后便有人主张打电报到北京,痛斥满政府的无人道。会众即刻分成两派:一派要发电,一派不要发。我是主张发电的,但当我说出之后,即有一种钝滞的声音跟着起来:⑤“杀的杀掉了,死的死掉了,还发什么屁电报呢。”⑥这是一个高大身材、长头发、眼球白多黑少的人,看人总像在藐视。他蹲在席子上,我发言大抵就反对;我早觉得奇怪,注意着他的了,到这时才打听别人:说这话的是谁呢,有那么冷?认识的人告诉我说:他叫范爱农,是徐伯荪的学生。⑦我非常愤怒了,觉得他简直不是人,自己的先生被杀了,连打一个电报还害怕,于是便坚执地主张要发电,同他争起来。结果是主张发电的居多数,他屈服了。其次要推出人来拟电稿。 ⑧“何必推举呢?自然是主张发电的人罗~~~。”他说。⑨我觉得他的话又在针对我,无理倒也并非无理的。但我便主张这一篇悲壮的文章必须深知来。烈士生平的人做,因为他比别人关系更密切,心里更悲愤,做出来就一定更动人。于是又争起来。结果是他不做,我也不做,不知谁承认做去了;其次是大家走散,只留下一个拟稿的和一两个干事,等候做好之后去拍发。⑩从此我总觉得这范爱农离奇,而且很可恶。天下可恶的人,当初以为是满人,这时才知道还在其次;第一倒是范爱农。中国不革命则已,要革命,首先就必须将范爱农除去。⑪然而这意见后来似乎逐渐淡薄,到底忘却了,我们从此也没有再见面。直到革命的前一年,我在故乡做教员,大概是春末时候罢,忽然在熟人的客座上看见了一个人,互相熟视了不过两三秒钟,我们便同时说: ⑫“哦哦,你是范爱农!” ⑬“哦哦,你是鲁迅!”⑭不知怎地我们便都笑了起来,是互相的嘲笑和悲哀。他眼睛还是那样,然而奇怪,只这几年,头上却有了白发了,但也许本来就有,我先前没有留心到。他穿着很旧的布马褂、破布鞋,显得很寒素。谈起自己的经历来,他说他后来没有了学费,不能再留学,便回来了。回到故乡之,又受着( )、( )、( ),几乎无地可容。现在是躲在乡下,教着几个小学生糊口。但因为有时觉得很气闷,所以也趁了航船进城来。⑮他又告诉我现在爱喝酒,于是我们便喝酒。从此他每一进城,必定来访我,非常相熟了。我们醉后常谈些愚不可及的疯话,连母亲偶然听到了也发笑。(节选自鲁迅《朝花夕拾》)17.在文中括号内依次填入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A.排斥 轻蔑 迫害 B.轻蔑 排斥 迫害C.轻蔑 迫害 排斥 D.迫害 轻蔑 排斥18.“我”和范爱农重逢时,“不知怎地我们便都笑了起来,是互相的嘲笑和悲哀”。为什么“我们”的笑“是互相的嘲笑和悲哀”?19.请赏析下面两段文字。(1)这是一个高大身材长头发、眼球白多黑少的人,看人总像在藐视。(从人物描写的角度)(2)现在是躲在乡下,教着几个小学生糊口。(从词语运用的角度)20.在东京客店,为什么“我”发言范爱农“大抵就反对”?请结合整篇文章分析其中的原因。21.鲁迅的散文集《朝花夕拾》最初在《莽原》杂志发表时,总题目为《________》。在作者笔下,我们认识了那位“给哥儿买来‘三哼经’”、让人尊敬的________________;也认清了那位“总盼着邻家小孩干坏事”、让人厌恶的________________。 五、填空题22.填空。《朝花夕拾》是鲁迅的散文集,在其中____________________这篇散文中提到了“郭巨埋儿”和____________________的故事23.【文段一】以后可忘却了,大概也和现今的国粹保存大家的议论差不多。但我对于这中西学堂,却也不满足,因为那里面只教汉文,算学,英文和法文。功课较为别致的,还有杭州的求是书院,然而学费贵。【文段二】总觉得不大合适,可是无法形容出这种不合适来。现在是发现了大致相近的字眼了,“乌烟瘴气“,庶几乎其可也,只得走开……于是毫无问题,去考矿路学堂引去了。上面两个文段出自名著《________》,讲述的是________(人名)求学期间的两次心理变化,体现了他对新时代、新思想的追求。24.根据提示完成下表。她背后经常怂恿孩子们干不好的事,事后又充当“老好人”的一个角色。她鼓励小孩子吃冰,怂恿“我”去偷母亲的首饰,还散布流言。A.她是__________因为读到这里,他总是微笑起来,而且将头仰起,摇着,向后面拗过去,拗过去。B.他是__________这是一个高大身材,长头发,眼球白多黑少的人,看人总象在渺视。他蹲在席子上,我发言大抵就反对;我早觉得奇怪,注意着他的了。C.他是__________ 25.《朝花夕拾》全书主要涉及六个人物,请你根据阅读积累填写下表。身份中国老师日本老师家人朋友保姆邻居人物寿镜吾①______父亲②______长妈妈③______ 26.今年是鲁迅诞辰140周年,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教育部统编中小学语文教材总主编温儒敏说:“一百多年来,对中国文化有最深入理解的,鲁迅是第一人。”①这学期我们学习了鲁迅先生的《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这篇文章选自回忆性散文集《______》。②这部书中有一个人物,是幼年鲁迅的保姆,她“谋害”过鲁迅心爱的隐鼠,也为他寻买来心心念念的《山海经》,她就是( )。27.鲁迅先生在《朝花夕拾》中屡次提到“长妈妈”:《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中,_______________;《阿长与(山海经》中,她为“我”买到了心爱的宝书;《_______________》中,长妈妈静候“我”背《鉴略》。
参考答案:1.D2.B3.A4.D5.A6.D7.B8.B9.A10.D11.(1)①志于学②不惑③知天命(2)(示例)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3)(示例)我会小声提醒说:“叔叔,祭孔大典还在进行,为了表示对先师的尊敬,您打电话小声一点儿,好吗?”(4)(示例)比利时西弗兰德大学孔子学院奥斯坦德举行鼠年春节联欢晚会。12.都以“我们”作主语,强调了居民的主人翁意识;没有出现强制性的词语,语气较亲切、委婉,用语文明;多从正面规范居民自己的言行。13.①医术浅薄,昏庸无能。②喜欢故弄玄虚,花样百出。③以获利为行医目的,贪得无厌。④遇事推诿,毫无责任感。⑤虚荣伪善,谎话连篇。14.示例一:文中叙说“他大概的确有些特别,据舆论说,用药就与众不同”。“起码是芦根,须到河边去掘;一到经霜三年的甘蔗,便至少也得搜寻两三天。可是说也奇怪,大约后来总没有购求不到的。”作者以“特别”一词形容这位“名医”,说他用药“与众不同”,但对病人却没有丝毫效果,以反讽手法表达了对庸医害人的愤恨。示例二:“似乎昆虫也要贞节,续弦或再醮,连做药资格也丧失了。”作者以反讽的手法,批判庸医们糊弄玄虚的“药引”,鞭辟入里。15.①表面上“精通礼节”实质却愚昧迷信的衍太太是当时社会的一种代表人物,也是作者批判的对象。②“衍太太们”构成了“名医”们招摇撞骗的社会背景和条件,正是由于“衍太太们”的愚昧,才滋生出无数的庸医。③衍太太的行为让我反思我的“错处”,让我认识到了迷信的可恶、可怕。④衍太太的出现让当时愚昧、封建社会的展示更加全面和深刻,深化了文章中心。16.示例:《二十四孝图》中揭露了封建孝道的虚伪、丑恶和残忍。作者从当时的儿童读物谈起,忆述儿时阅读《二十四孝图》的感受,揭示封建孝道的虚伪和残酷。作品着重分析了“卧冰求鲤”、“老莱娱亲”、“郭巨埋儿”等孝道故事,指斥这类封建孝道不顾儿童的性命,将“肉麻当作有趣”,“以不情为伦纪,诬蔑了古人,教坏了后人”。作品对当时反对白话文、提倡复古的倾向予以了尖锐的抨击。 17.B18.①嘲笑曾经在东京客店讨论是否发电报时的针锋相对、剑拔弩张;②作为曾经胸怀天下、愤世嫉俗的知识青年,“我”回到故乡教书,范爱农躲在乡下教着几个小学生糊口,生活落寞困顿,对现实的失望和无奈让人感到悲哀。19.(1)这段文字运用了肖像描写(外貌描写),通过对范爱农的外貌尤其是眼睛的描写,突出人物愤世嫉俗、孤傲的性格特征。(2)“躲”字形象地写出了范爱农留学回到家乡之后艰难的处境。20.范爱农对“我”产生了误会,产生了厌恶之情。“我”到横滨去接新来留学的同乡,在税关查检时,关吏从衣箱中翻出一双绣花的弓鞋,“我”很不满,“也许摇了摇头”。范爱农看见“我”摇头认为“我”看不起、讨厌他们。(意思对即可)21. 旧事重提 阿长(长妈妈) 衍太太 22. 《二十四孝图》 “老莱娱亲” 第二空答案不唯一,只要是鲁迅在《二十四孝图》中提到的关于孝的故事均可23. 朝花夕拾 鲁迅(周树人)24. A.衍太太 B.寿镜吾 C.范爱农25. 藤野先生 范爱农 衍太太26. 《朝花夕拾》 长妈妈(阿长)27. 长妈妈给“我”讲美女蛇的故事 《五猖会》
![文档详情页底部广告位](http://img.51jiaoxi.com/images/257d7bc79dd514896def3dc0b2e3f598.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