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部编版初中语文七年级上册第二单元复习检测卷 试卷 57 次下载
- 部编版初中语文七年级上册第三单元复习检测卷 试卷 52 次下载
- 部编版初中语文七年级上册第五单元复习检测卷 试卷 55 次下载
- 部编版初中语文七年级上册第六单元复习检测卷 试卷 52 次下载
- 部编版初中语文七年级上册期中检测卷 试卷 76 次下载
部编版初中语文七年级上册第四单元复习检测卷
展开第一学期第四单元检测题
七年级语文试题
注意事项:
1.本试卷满分120分,考试时间为120分钟。
2.用黑色字迹的钢笔、签字笔或水笔答题,要求字迹工整。
一、基础知识(20分)
1.下列加点字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殉职(xùn) 热忱(chén) 晕眩(xuàn) 拈轻怕重(zhān)
B.干涸(gù) 坍塌(tān) 戳坑(chuō) 刨根问底(páo)
C.恍惚(huǎng) 抽噎(yē) 淫慢(yín) 参差不齐(cēn)
D.灼人(zhuó) 狭隘(yì) 附和(hé) 山毛榉(jǔ)
1.C
【详解】A.“拈”应读“niān”,;B.“涸”应读“hé”;D.“隘”应读“ài”,;故选C。
2.选出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派遣 恍惚 废墟 消耗 精益求精 B.慷慨 凌乱 微博 鄙薄 麻木不人
C.帐蓬 硬朗 酷热 琢磨 沉默寡言 D.废墟 纯粹 慷慨 酬劳 见义思迁
2.A
【详解】B.麻木不人——麻木不仁; C.帐蓬——帐篷;D.见义思迁——见异思迁 故选A。
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2分)
A.“提案大王”马志伟曾对媒体感慨:“委员履职过程中不能见异思迁,要把久久为功当作一种追求。”
B.开拓者们毅然选择扎根这不毛之地,用他们独有的热情和生命力不断向前推进,最终将这片“无人区”变成了产业新城。
C.对于医务工作者防控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工作来说,还要精益求精,因为责任使命重于泰山!
D.一样米养百样人,所以人有好有坏,参差不齐是正常现象。
3.D
【详解】 参差不齐:长短、高低不齐。形容水平不一或很不整齐。对象使用错误;故选D。
4.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2分)
A.一个人能否成为真正的读者,关键在于青少年时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B.作家曹文轩获2016年国际安徒生奖,对中国儿童文学走向世界意义重大。
C.一个人的成长,不仅仅是思想的成长、能力的成长,更重要的是身体的成长。
D.通过“教育现代化”的创建,使得不少学校的办学条件有了明显的改善。
4.B
【详解】A.两面对一面,去掉“能否”;C.语序不当,将“思想的成长、能力的成长”和“身体的成长”交换顺序;D.缺主语,去掉“通过”或“使”。故选B。
5.下列句子组成一段意思连贯的话,语序排列最恰当的一项是( )(2分)
①我们只能迎难而上,努力向前方挺进。②因为退缩解决不了问题。③人走在路上,是可以停歇一下,却不可能停一辈子。④纵使前路布满荆棘,却也不能退缩。⑤前方的路还是需要自己去探索,去经历。
A.④②①③⑤ B.③⑤④②①
C.③⑤①④② D.①④②⑤③
5.B
③句引出论述,应为首句。⑤句中的“前方的路”与③句中的“走在路上”紧密承接,应为次句。④句中的“前路”紧承⑤句中的“前方的路”,应为第三句。②句与④构成了先果后因的关系,应为第四句。①句为末句。故选B。
6.下列传统文化常识有误的一项是( )(2分)
A.《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中“左迁”指降职贬官,中国古代大多以“右”为尊。
B.古人称谓有谦称和敬称之别。“鄙人”“寒舍”“贵姓”属于谦辞,“惠顾”“赐教”“家父”属于敬辞。
C.中国文化中,有许多与“三”有关的称谓,如“岁寒三友”“三教九流”“无事不登三宝殿”等,其中“岁寒三友”指“松、竹、梅”。
D.古代年龄都有特定的别称,未满周岁的婴儿被称为“襁褓”。
6.B
【详解】B.“贵姓”属于敬辞,“家父”属于谦辞。故选B。
7.按要求填空。(6分)
(1)__________,不亦君子乎?(《<论语>十二章》)
(2)夜发清溪向三峡,__________。(李白《峨眉山月歌》)
(3)晴空一鹤排云上,___________。(《秋词》刘禹锡)
(4)何当共剪西窗烛,___________。(《夜雨寄北》李商隐)
(5)乡愁,是萦绕在诗人心中挥之不去的情愫。王湾行舟江上,把乡愁寄予远飞的大雁,轻吟:“___________?___________。”(《次北固山下》)
7.(1)人不知而不愠(2)思君不见下渝州(3)便引诗情到碧霄。 (4)却话巴山夜雨时 (5)乡书何处达 归雁洛阳边
8.阅读名著片段,回答问题。 (2分)
那人趁着机会,滚下山崖,伏在那里又变,变一座土地庙儿。大张着口,似个庙门,牙齿变做门扇;舌头变做菩萨;眼睛变做窗棂。只有尾巴不好收拾,竖在后面,变做一根旗杆。真君赶到崖下,不见打倒的鸨鸟,只有一间小庙。急睁凤眼,仔细看之,见旗杆立在后面,笑道:“是这猢狲了!他今又在哪里哄我。”
上文中的“那人”是_______,“真君”是_______。
8.孙悟空 二郎神 孙悟空大闹天宫,十万天兵天将降服不了他,于是玉皇大帝派二郎神来捉拿孙悟空。
二、阅读(50分)
(一)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下面问题(5分)
江南逢李龟年
杜甫
岐王宅里寻常见,崔九堂前几度闻。
正是江南好风景,落花时节又逢君。
9.诗中的“落花时节”有什么特殊含义?(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①点明故人重逢的时令是暮春;②暗寓诗人衰病漂泊、人生落魄之悲;③隐喻国运衰微、盛时不再、社会动荡、民生调敝的现实。
10.这首诗后两句采用了怎样的表现手法?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这两句用江南美景反衬离乱世事和自己的沉沦身世,表达了诗人对国运衰微的现实的无限感慨和自身身世飘零的深切感伤。
(二)阅读甲乙两文,完成下面问题(15分)
(甲)诫子书
诸葛亮
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淫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治性。年与时驰,意与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穷庐,将复何及!
(乙)谕儿书
吴汝纶①
忍让为居家美德。不闻孟子之言,三自反乎?若必以相争为胜,乃是大愚不灵,自寻烦恼。人生在世,安得与我同心者相与共处乎?凡遇不易处之境,皆能掌②学问识见。孟子“生于忧患”“存乎疢③疾”,皆至言也。
【注释】①吴汝纶:清代作家。②疢(chèn)疾:疾病,比喻忧患。
1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3分)
(1)静以修身,俭以养德( )
(2)淫慢则不能励精( )
(3)皆能掌学问识见( )
11.屏除杂念和干扰,宁静专一 放纵懈怠 掌:同“长”,增长。
12.根据文意,选出(乙)文标题中“谕”最恰当的义项。(2分)
谕( )
A上对下的文告、指示 B.告诉 C.知道 D.比喻
12.B
13.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句子的意思。(4分)
(1)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凡遇不易处之境,皆能掌学问识见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1)爱惜书本是有能力的人家(富贵人家)藏书的人所做的事,我们贫穷人家没有空闲(余力)效仿这种做法。(2)凡是遇到逆境(不顺的处境),都能增长学问和见识。
14.结合加点词语赏析下面句子,体会文中父亲说话时的语气和情感。(3分)
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须”是必须的意思,连用两个“须”表达了肯定、不容置疑的语气。“非……无以……”双重否定,强调了“学习”和“立志”的重要,表现了诸葛亮对儿子的殷切期望。
15.下面是从三则家书中摘录的蕴含着修身治学智慧的话,根据语境把合适的内容填在相应的横线上。(填序号)(3分)
①静以修身,俭以养德 ②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③淫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治性 ④便须动圈点为是,看坏一本,不妨更买一本 ⑤忍让为居家美德 ⑥若必以相争为胜,乃是大愚不灵,自寻烦恼 ⑦生于忧患,存乎疢疾
面对困境,可以用古人的话“_________”来勉励自己;当我们放纵懈怠、内心浮躁时,可以提醒自己“_______”;当我们追逐名利、失去目标时,可以告诫自己“____________”。
15.⑦ ③ ②
译文:忍让是居家的一种美德,你没听到过孟子说的,假如有人对我横蛮无理,一定要反躬自问,自己是不是不仁,是不是不礼,是不是不忠?如果认为只有和人争竟短长才算赢,那么就是最不聪明而自寻烦恼的。人生在世,哪里能总是和自己志同道合的人在一起呢?只要遇到逆境,都能增长学问和见识。孟子说过,“生于忧患会使人增长才干”,“存乎疢疾会使人经受锻炼”,这些都是至理名言。
(三)阅读下文,完成第14~17题(15分)
雪一化,就有路了
张抗抗
⑴每年下第一场雪的日子,我总会想起多年前,一个雪天的经历。
⑵那些日子我始终被一件事情烦恼着,烦恼的起因似乎是为了一些闲言碎语。那时我初涉文坛,很容易被那些谣言困扰。当事情渐渐平息时,我偶尔听说某某人在其中做了手脚,心里顿时对此人充满了愤恨。我发誓要当面去质问她。
⑶很快便有了一个机会,我出差去某地,恰好要路过那人所在的城市。我向朋友要来了她的地址,决定在那个城市作短暂的停留;去义正词严地指责、声讨她,然后同她拜拜。
⑷到达那个城市时,已是傍晚时分了。当我走出车站时,发现空中已飘起了雪花。那场雪似乎来得很猛。我看着地址打听路线,乘坐了几站电车。下车时,天色很快暗了下来,完全陌生的街名和异样的口音,令我不知自己置身何处。但我只能继续去寻找那个记录在怨恨的纸条上的地址。
⑸雪下得越来越大,风也越发凛冽,四下皆白,分不清天上地下,只是混混沌沌跌跌撞撞地朝前走着……街上几乎已没有行人,那时我发现,自己一定是迷路了。
⑹就在那个时候,我看见了街边一间简陋的平房,窗口露出一线微弱的灯光。我敲打了那家人的房门。门开了,灯光的暗影中,站着一位上了年纪的老妇,她接过我那张写着地址的纸条,在灯下看了看,又低头仔细地打量着我,说:“那地方太难找,跟你说不明白,还是我领你去吧!”不容我谢绝,她已经跨出门槛,踩在了雪地里。
⑺“这大雪天儿出门,一定是有要紧事吧?”她回过头大声喊。我含糊地应了一声。
⑻“你是去看望病人吧?看把你累的急的,是亲戚,朋友?”她放慢了脚步,一边拍掸着肩上的雪花,一边等着我。
⑼我心里咯噔一下。亲戚?朋友?病人?……我沉默着,无言以对。我怎能对她坦言相告,自己其实是去找一个“仇人”兴师问罪的!
⑽似乎就在那一刻,我忽然对自己此行的目的和意义发生了一丝怀疑。我不知道自己来这个城市干什么,甚至也不知道我要去寻找的那个人究竟是谁。那个人隐没在漫天飘飞的雪花中,随风逐流而去。也许出于无知,也许出于一时的利益之需,她才那样做。那也许真的是一个需要救治而不是鞭笞的“病人”呢!
⑾脚底突然在一个雪窝里滑了一下,大娘一把将我拽住。
⑿“这该死的雪,真讨厌……”我忍不住嘟囔。
⒀“不碍事,不碍事,就快到了。”她说,“前面那个电线杆子右拐,再往前数3个门就是。”
⒁“大娘,请回吧,这回我认得路了……”我说着,声音忽然喑哑了。
⒂她又重复指点了一遍,便转身往回走。刚走几步,又回过头,大声说:“不碍事,明儿太阳出来,这雪化一化,就有路了!”那个苍老的声音,被纷扬的雪花托起,在空荡荡的小街上蹒跚。
⒃我在雪地上久久伫立着。雪化一化,就有路了。那么,就把冷雪交给阳光去处理。雪不能永远覆盖道路,因为路属于自己的脚。
⒄那个风雪之夜,当我终于站在那费尽周折才到达的门牌下面时,我已经全然没有跳下火车时那种激愤的心情。我平静地站了一会儿,将那张被雪水洇湿揉皱的纸条撕碎,然后慢慢朝火车站方向走去。
16.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作者“多年前一个雪天的经历”。(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我”去陌生的城市质问一个人,但遭遇大雪迷路,一个大娘冒雪把“我”领到这个人家门前,“我”受大娘行为的感动并没有进去,而是又返回了火车站。
17.文中的画线句属于什么描写,有何作用?(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环境描写。点明了人物活动的背景,烘托了“我”内心的怨恨之情,为下文“我”迷路、老妇引路等情节作铺垫。
18.选文中的“老妇”是一个内心充满爱的形象,那么作者是如何刻画“老妇”的形象的?(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运用正面描写(或动作、语言)与侧面描写(恶劣的环境和“我”的态度转变)来侧面烘托“老妇”的形象。
19.下面的句子有何深刻含义?(3分)
雪不能永远覆盖道路,因为路属于自己的脚。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1)不要为世间的纷纷扰扰所困扰; (2)要学会用宽容去化解人与人之间的嫌怨; (3)只要自己努力去做,一切怨恨都能被化解; (4)懂得宽容的心灵会使生活的天地变得开阔。(4分)(答出两点即可)
20.联系全文来看,作者以“雪一化,就有路了”为题目有何作用?(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1)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2)交代了故事发生的环境(背景);(3)与文中大娘的话相照应(前面3点答出2点可得2分)(4)暗示了文章的主旨:人与人之间的嫌怨一旦消除,心灵就会相通,生活的天地就会变得开阔(2分)。
(四)阅读下文,回答问题(15分)
卖菜的女大学生
胡双连
因为待岗在家,所以承包了全家的后勤工作,每天的一项重要任务就是到菜市场转转。
一天,我早早就进入菜市场,因为早上可以买到新鲜的菜,品种也多。到了市场,我才发现自己常去的那个摊位上,卖青菜的中年妇女今天没来。她的摊位站着一个女孩,看上去20岁左右,穿着很简朴,却很得体,衣服的大小确实可以说是量身定做,显得简洁、干净、利索。她不是很漂亮的那一类,气质却显得卓尔不群,与其他那些卖菜的女孩完全不一样。
我在考虑今天该买什么菜。怎么搭配。这是个烦心的事,我站在那里犹豫。这时走来一对外国男女,他们在女孩旁边停下了,用英语跟旁边的摊主说话。摊主是位卖青蛙的老头。青蛙又大又肥,被老头用一个大网袋装着,活蹦乱跳。
老头尽管听不懂英语,却兴奋地叫着:“18元一斤!”然后右手拿着一张10元、一张5元、一张2元和一张1元的票子,叠放着让每张票子都露出阿拉伯数字,在老外面前扬着,左手伸出食指。他们经常这样交易,而且很容易被老外理解。老外摇摇头,又用英语说了一大通,老头以为嫌贵,赶紧说:“15元1斤,怎么样?”右手只举着一张10元和一张5元的票子,老外还是满脸无奈地摇摇头。
“这可是货真价实的青蛙,一般人根本提不到,15元还嫌贵,哪里捡得到啊!”老头见这两个老外不懂行情,还挺抠打儿,显得有些不高兴。
“老人家,他们说愿意全部买你的,但你要把它们放回田里去。”
女孩终于忍不住说话了。这女孩竟懂英语!
“放回田里,他们给钱?”老头惊奇得不敢相信。
“是的,他们说,抓青蛙是破坏生态,这些有益的动物和我们一起生活在地球上,就像你和你家里的人生活在一起一样,应该爱护它们。”女孩尽可能用浅显的语言解释老外说的话。
“什么?我们和青蛙就像家里人一样,那不是发癫了?”老头更觉得云里雾里。
“这样吧,小姑娘,麻烦你告诉他们,我卖给他们,只要他们给钱,我马上就把这些青蛙放回田里。”老头不管理解不理解,也许在想,不就是为了卖钱吗,这样的生意怎么不做?
女孩把老头的话照直翻译过去。 我发觉这女孩的发音很标准,说得也很流畅。男老外掏出100元人民币递给老头,对女孩说,请你告诉他,让他把这些青蛙放回田里去。
“我这里就6斤,钱也不用找了。”老头自言自语地说,拿着钱,背起那袋青蛙就往出口处走了。
“Hello,买我的鸟。”一个头发染成黄色的男青年用鸟笼装着一只羽毛五颜六色的鸟,一只手把鸟笼举得高高的,急匆匆地朝这边走来。
老外满脸无奈地摇着头。
“小姐,帮我一把,跟他们说,只要他们给我钱,我马上就可以把鸟放飞。”黄毛急切地求女孩。
“女士、先生,你们去买菜吧,我会试着说服他。”女孩用英语告诉老外,老外满脸狐疑地走了。
“嗨,他们说,他们不会买你的鸟,这是一只很珍贵的鸟,你应该把它放回大自然!”女孩冲着黄毛说。
“唉,不走运!”黄毛慎恼地提着鸟笼要走,看他的神情,他是绝对不会放飞这只鸟的。
“等一下,你这只鸟多少钱?”女孩说。女孩的这一举动让我猜不透,她要买这只鸟?买来观赏还是……
“你买,便宜给啦,20元吧!”黄毛好像要送一个天大的人情给她似的。
“好吧!”女孩拿出一个小包,从里面拿出那些叠得很整齐的一毛、两毛的毛票和一些1元、2元的票子,很利索地数给黄毛。
啪,一样东西掉在地上,好像是一张卡片,我仔细看了看,是一张大学的学生牌,上面还有女孩的照片。
女孩从鸟笼中小心地捧出鸟,很爱惜地用手抚摸着鸟的羽毛。
“谢谢啦!”黄毛接过钱,喜滋滋地走了。
女孩让鸟站在自己的手上,也许是鸟还没有反应过来,竟然没飞,直到女孩把手往上一扬,鸟才扑腾着翅膀,头也不回地向天空飞去。
回家的路上,我心里好像打翻了五味瓶,有一种说不出的滋味……
中午,一位客人临时到来,家里的菜不够,只好又往菜市场跑一趟。我赫然发现那老头还在那里卖青蛙,似乎青蛙也是原来的那些。我很震惊,也感到一种极度的悲哀。旁边的女孩却不见了,或许是卖完菜回家了。
“你那些青蛙不是放回田里了吗,怎么还在卖?”我实在憋得难受,忍不住问道。
“放回田里?谁有那么傻?老外有钱,我不过是骗骗他们!”老头觉得我少见多怪。
我无话可说!
我真的无话可说!我只是在默默地祈祷,这事不要让那女孩知道,永远!
21.在老外想要花钱买下全部的青蛙去放生时,卖青蛙的老头非常高兴,但是老头对外国人说的“青蛙就像你和你家里的人生活在一起一样,应该爱护它们”,却十分不解,并且认为两位老外是“发癫了”,你怎么看待这一现象?(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1.这件事说明一些中国人的素质太差,不但没有保护生态环境的意识,而且还嗤笑热爱环境的外国人,像这样的事在中国屡见不鲜,和那些外国人相比我们真的应该好好反思自己。
22.当那两个老外买下了那一袋子青蛙后,一个头发染成黄色的男青年,“急匆匆”地朝这边走来,希望老外能买他的鸟,试揣摩一下此刻那个男青年的心理。(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2.这位男青年一定在想,今天可真是发了,碰上了这么傻的老外,可以好好地敲他们一笔了。像这样的事要是天天都有该多好。
23.并不富裕的女孩居然要买那个黄发青年手里的鸟,原因是什么?她为什么不劝那两个老外去买这只鸟?(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3.因为她受了那两个外国人的影响和感染,也希望为环境保护做点贡献,从她把两个外国人劝走这一举动可以看出她的民族荣誉感很强,看到那位青年要占外国人的便宜,她很气愤,不希望再有人丢中国人的脸。
24.文中的“我”看到市场上这幕情景,“心里好像打翻了五味瓶,有一种说不出的滋味”,请你分析一下“我”此刻的心情,并说说“我”是个怎样的人。(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4.“我”既为卖青蛙的那个老头和卖鸟的那个青年感到难过,因为他们很丢中国人的脸,也为那个女孩的举动骄傲,因为她有良知。当然也为女孩担心,她并不富裕,一下子要拿出二十元钱去买一只鸟放飞,真是难为她了。“我”是个有良知的人。
25.当“我”中午回到市场又看到了那个卖青蛙的老头,又看到了那些青蛙时,感到了一种极度的悲哀,“我只是在默默地祈祷,这事不要让那女孩知道,水远”。说说“我"为什么不希望那女孩知道。(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5.因为那个女孩太善良了,“我”担心那个女孩子。当初女孩为了不让那位青年欺负老外,而把老外支走,自己花钱买了那鸟,如果她知道那老头也欺骗了老外,会很伤心的,所以“我”希望她不知道。
三、写作(50分)
26.请以“冬日里的暖阳”为题写一篇作文。
要求:(1)行文要有真情实感;(2)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3)不少于600字。
26.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