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化学沪教版 (上海)九年级第一学期第二单元 浩瀚的大气2.1 人类赖以生存的空气课文配套课件ppt
展开你有办法证明空气的存在吗?
1、空烧杯在盛满水的水槽中向下压 ——烧杯内的水无法上升到顶部2、扁的密封袋开袋后抖动,然后封好 ——双手挤压有压力3、扇子朝脸扇、树叶在动 ——有风4、给车胎打气 ——鼓起来
很久以前,人们认为空气只是单一的某种物质
18世纪70年代,瑞典科学家舍勒和英国化学家普利斯特里分别制得了氧气,但他们并没有意识到自己发现了氧气。
1774年法国化学家拉瓦锡第一次用实验证明了空气中有氧气和氮气。
19世纪末英国物理学家瑞利发现了稀有气体氩气,之后各个稀有气体陆续被发现。
汞 + 氧气 氧化汞
结论:空气由氧气和氮气组成,其中氧气约占空气总体积的五分之一。(有相关资料表明当时拉瓦锡在前人实验基础上,把剩下的五分之四取名为氮气,稀有气体等是后来发现的)
氧化汞 汞 + 氧气
实验现象:部分银白色的液态汞变成红色粉末,容器里空气的体积约减少了1/5。
实验现象:红色粉末又变成了银白色物质,得到的气体的体积恰好等于密闭容器里所减少的体积。
拉瓦锡对空气成分的测定
仿照拉瓦锡的实验原理,设计实验测定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实验视频如下:
①仪器:集气瓶、橡胶塞、燃烧匙、导气管、乳胶管、 弹簧夹、烧杯、酒精灯及火柴②药品:红磷、水
①连接装置并检查装置的气密性;②在集气瓶内装入少量的水,再把剩余的容积分成五等份, 并用橡皮筋做上记号;③用弹簧夹夹紧胶皮管,点燃燃烧匙内的红磷,立即伸入瓶 中,并把塞子塞紧;④燃烧结束并冷却至室温后,打开弹簧夹。
红磷在密闭容器内充分燃烧,消耗空气中的氧气,生成五氧化二磷固体。容器内压强减小,大气压将烧杯中的水压入集气瓶中,水的体积即为消耗氧气的体积,从而确定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
红磷 + 氧气
1、红磷燃烧,产生大量白烟,放热;
2、冷却后,打开弹簧夹,烧杯中的水沿导管进入集气瓶内,进入瓶内的水的体积约占瓶内原空气总体积的1/5。
(1)氧气约占空气总体积的五分之一。(2)氮气不能燃烧,也不支持燃烧且不易溶于水。
(1)装置气密性要好;(2)红磷需过量;(3)点燃后迅速伸入集气瓶,立即塞紧瓶塞;(4)待集气瓶冷却到室温后才能打开止水夹进行读数。
1.点燃红磷前打开止水夹,水不会倒流,为什么?2.燃烧停止后,烧杯中的水进入集气瓶说明了什么?3.是什么导致了集气瓶中的气体减少?减少的气体是什么?4.减少的气体有多少?说明什么?
因为反应未发生,没有产生压强差。
说明产生了压强差,进而说明集气瓶中的气体减少。
减少的气体约占集气瓶体积的1/5,说明氧气约占空气总体积的1/5。
红磷燃烧消耗氧气导致了集气瓶中的气体减少,所以减少的气体是氧气。
实验中进入水的体积小于或大于空气总体积的1/5,可能的原因有哪些?
(1)装置漏气;(2)红磷的量不足;(3)未冷却到室温就打开止水夹。
(1)未夹紧弹簧夹,红磷燃烧时气体从导管逸出;(2)燃烧匙伸入过慢,瓶内空气受热逸出。
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其他方法
物理性质无色、无味的气体,在标准状况下密度比空气略小,难溶于水。
化学性质不活泼,一般情况下,它不支持燃烧也不供给呼吸。
空气中的氮气(78%)
①用氮气做灯泡或食品包装的填充气;②液态氮气用于医疗手术上的冷冻剂(冷冻细胞,杀伤细胞,防止癌细胞扩散);③焊接金属时用氮气做保护气,防止金属被氧化(和①原理一样)④用氮气制化肥的重要原料(氮肥)。
物理性质无色、无味的气体,难溶于水。
化学性质很不活泼,但在一定条件下也能与某些物质发生化学反应。
空气中的稀有气体(0.94%)
①作为保护气;②制成多种电光源,如航标灯、强照明灯、闪光灯、霓虹灯等;③用于激光技术或医疗麻醉;④用氦气代替氢气填充气球,不会发生爆炸。
以上用途均是利用物理性质,注意会出现选择或填空题中,氮气的那四个主要用途分别是利用物理还是化学性质呢?
(1)污染物: ①可吸入颗粒物 ②有害气体:二氧化硫、一氧化碳、二氧化氮等
易错警示:二氧化碳含量过高会导致温室效应,但二氧化碳不属于空气污染物。
1.空气污染物的主要来源
(2)污染源:①工厂废气:含多种有害气体②汽车尾气:含一氧化碳、二氧化氮等③煤、石油、天然气的燃烧:产生烟尘、二氧化氮、 二氧化硫(引起“酸雨”)
①严重损害人体的健康;②影响作物的生长;③破坏生态平衡;④导致全球气候变暖、臭氧层破坏和酸雨等。
①加强大气质量监测;②减少化石燃料的使用,更多利用清洁无污染的能源;③工厂废气经处理后排放,汽车安装尾气净化处理装置;④积极植树、造林、种草等。
(1)空气质量日报的主要内容: ①空气污染指数; ②首要污染物; ③空气质量级别; ④空气质量状况。
空气污染指数就是将常规监测的几种空气污染物浓度简化成为单一的数值形式,并分级表示空气污染程度和空气质量状况。目前计入空气污染指数的项目暂定为:细颗粒物(PM2.5)、二氧化硫、一氧化碳、二氧化氮、可吸入颗粒物(直径在10微米以下的颗粒物,称PM10,又称飘尘)和臭氧等六项。
(2)空气质量分级标准:
1.人的生存离不开空气。下图为空气成分示意图,其中R指的是( )A.氮气 B.氧气C.稀有气体 D.二氧化碳
2.最先提出“空气是由氧气和氮气组成的”结论的科学家是( )A.道尔顿B.门捷列夫C.阿伏伽德罗D.拉瓦锡
3.夏天从冰箱里拿出一瓶饮料,放在空气中,饮料外壁会潮湿,说明空气中含有( )A.氮气 B.氧气 C.水蒸气 D.二氧化碳
4.下列物质不列入空气质量监测标准的是( ) A. 氮气 B. 一氧化碳 C. 二氧化硫 D. PM2.5
5.如图装置常用来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下列对该实验的认识中正确的是( )A.红磷燃烧产生大量白色烟雾B.燃烧匙中的红磷可以换成细铁丝C.该实验可说明N2难溶于水D.红磷的量不足会导致进入集气瓶中水的体积大于1/5
6.食品保鲜的方法很多,其中包括真空包装或在包装袋中充入不活泼气体。请问:(1) 为什么真空包装能延长食品保质期?(2) 若采用充入气体的保鲜方法,则应选择什么气体?请说明理由。
答:(1)真空中没有氧气,细菌不能生存,食品不易腐烂。 (2)可充入氮气、二氧化碳。使食品与空气隔绝,达到保鲜的目的。
体积分数:氮气78%,氧气21%,稀有气体0.94%,二氧化碳0.03%,其他气体和杂质0.03%
初中化学沪教版 (上海)九年级第一学期第二单元 浩瀚的大气2.2 神奇的氧气教案配套课件ppt: 这是一份初中化学沪教版 (上海)九年级第一学期第二单元 浩瀚的大气2.2 神奇的氧气教案配套课件ppt,文件包含沪教上海版化学九上222制取氧气课件PPTpptx、加热氯酸钾制取氧气实验mp4等2份课件配套教学资源,其中PPT共33页, 欢迎下载使用。
化学九年级第一学期2.2 神奇的氧气教课内容ppt课件: 这是一份化学九年级第一学期2.2 神奇的氧气教课内容ppt课件,文件包含沪教上海版化学九上222制取氧气课件PPTpptx、加热氯酸钾制取氧气实验mp4等2份课件配套教学资源,其中PPT共33页, 欢迎下载使用。
初中化学沪教版 (上海)九年级第一学期2.2 神奇的氧气教案配套ppt课件: 这是一份初中化学沪教版 (上海)九年级第一学期2.2 神奇的氧气教案配套ppt课件,共33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情景引入,新课引入,自学导航,一氧气的用途,急救病人,二氧气的利弊,氧气会令钢铁锈蚀,氧气的用途,无味气体,比空气略大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