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部编版四年级上册扁鹊治病教学设计及反思
展开《扁鹊治病》是人教版小学语文教材四年级下册《寓言两则》中的一篇。本文取材于战国时名医扁鹊的传说故事。主要写扁鹊几次指出蔡桓公病在何处,劝他赶快治疗,蔡桓公坚信自己没有病,致使延误了病情,小病酿成了大病,病入膏肓,无药可医。
这篇寓言故事耐人寻味,有着多元的寓意,从蔡桓公的身上,我们分析出:刚愎自用、太过固执就没有好的结果;还可以读出应该防微杜渐,把“毛病”扼杀在萌芽状态。否则,它会像滚雪球一样,越来越严重。
一次次通读课文后,文章中的两条主线显现出来:一条是扁鹊劝蔡桓公的句子,一条是蔡桓公明知扁鹊是名医却不倾听别人建议的几次语言和神态的表现。教学中,两条主线并进,更能深入理解文章所蕴涵的道理,对于文本,也做到了多元化解读。
学情分析: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中年级的阅读教学要能够引导学生“联系上下文,体会课文中关键词句在表情达意方面的作用”,“能初步把握文章内容,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四年级下学期,学生已经基本达到要求,因此,在理解课文的基础上,在学习课文的最后引入古文原文,让学生和古文来一次“亲密接触”,让学生对学习古文充满期待。
四年级的学生已经有了一定的学习能力,在学习生字词和阅读方面已经掌握了一定的学习方法,所以生字词以自学为主。本篇寓言浅显易懂,学生在理解上不会有太大的障碍。指导学生有感情的朗读,是学生体会人物心里的重要手段。教学中要突出道理,就要把二、三、四、五自然段作为重点,通过阅读,小组合作学习,让学生自学自悟,并通过情景朗读,体会人物的内心想法,读出人物心情、态度的变化。
教学目标:
1.正确认读并规范书写本课9个一类字,认读4个二类字,正确读写“拜见、理睬、肠胃、汤药、医治、扁鹊治病、无能为力”等词语并能用关键词语把课文主要内容补充完整。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通过范读、分角色朗读,能说出人物的内心想法,读出扁鹊劝说时的诚恳耐心,读出蔡桓公态度的变化。
3.结合课文内容,说一说从寓言中受到的启发,并结合生活中的事例来谈一谈。
4.引入古文《扁鹊见蔡桓公》,体味文言之美,感受学古文的乐趣。
教学重点:自读自悟了解蔡桓公“讳疾忌医”的语言神情,体会人物的心理;反复地读扁鹊的解释,明白寓意。
课时:1课时
教学准备:导学案、课堂小练笔、多媒体课件
一)导入课题
故事引入
师:上课前,我们先来读一个小故事,这是讲的谁的故事?
认识扁鹊
师:这就是能起死回生,医术高超的扁鹊,一起来认识一下。
3、预读课文
师:一起来看一段动画,看懂了什么?
师: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寓言故事《扁鹊治病》,书空课题。
4、质疑
师:善于质疑是一种学习品质,看着课题有什么疑问?
学生生看课题质疑:给谁看病,怎样看病,劝告了几次,结果怎样……
二)初读课文,回顾导学单
1、自读课文
师:让我们带着刚才的疑问来学习课文,请同学们自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思考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2、学习本课生字词
指名领读,评价,质疑,理解“敷烫、 理睬、几剂汤药”
3、指导生字学习、书写
看课后生字,分类,重点指导:蔡、肠 (学生现场书写,评价)略
4、回顾导学单名医出诊环节
师: 故事的主人公是 扁鹊 和 蔡桓公 板书
主要内容:蔡桓公不听扁鹊劝告,耽误治病,结果病死了。
三)学习课文
1、合作学习
师: 指名读自读提示 小组合作学习。
学生合作学习 (音乐)
2、汇报:
第一组:师指导学生汇报及评价 第二组:再次汇报
3、探究成果
师:仔细观察表格,你有什么发现?纵向观察
蔡桓公的病越来越重;
扁鹊三次劝说,然后放弃,逃跑;
蔡桓公根本没有觉察出自己有病,不相信扁鹊;而且忌讳别人说他有病,非常生气
四)情景再现,指导朗读。(音乐)
师:让我们也像动画中人物一样(让我们再现当年情景),感受人物内心世界。
1、感悟第一次劝说
同桌分角色练读 指名 评价 蔡 (傲慢);扁鹊 (诚恳) 再次练读。男女分角色齐读
师:这时,蔡桓公心里是怎么想的呢? 指导看插图(蔡桓公的动作)
师:他不仅这样想的,还对左右说。指读或师范读:你听出了什么?
(傲慢 满不在乎 瞧不起扁鹊) 生再齐读
2、感悟第二次劝说
师:尽管如此,过了十来天,扁鹊还是来见蔡桓公。
指名读,你说这句话的时候,心里怎么想的?(病发展到皮肉之间了 着急)
蔡桓公的态度,很不高兴。齐读。这表现出什么?(不信任,不屑) 再读
3、感悟第三次劝说
师:可是扁鹊放弃了吗?十来天后,扁鹊再次来见蔡桓公。
练读 同学们读这句话的时候,心里是怎么想的?
(这都火烧眉毛了,病都发展到肠胃里了,心急如焚,再不治,命都保不住了……担忧)此时蔡桓公的态度,非常不高兴。
五)总结全文
1、师:此时,你认为扁鹊是一个怎样的人? 从哪看出来?
生:医德高尚(三劝蔡桓公),医术高明(站了一会、远远望去)
2、师:我们来看看扁鹊对蔡桓公病状的解释:课件 指明读。
师:引导看蓝色、红色的字体,发现了什么?
蓝色的字 病的位置,病越来越重
红色的字 医治的方法 能治好
师:蔡桓公一开始的皮肤病微小,但他不听劝告导致病情渐渐加重而死。如果对细微的小病能积极防治,就能杜绝病情深入发展,不至于酿成恶果。这就是“防微杜渐”。
4、师:扁鹊医术高明,医德高尚,最终没有挽回蔡桓公的性命,究竟是为什么?
生:蔡桓公不听劝,不相信名医,
师:怕别人说自己有病,有问题,怕别人批评而掩饰自己的缺点和错误,这就是讳疾忌医。
生活中,(要)防微杜渐,(不要)“讳疾忌医”。
六)拓展练习
1、师:这就是寓言:通过有趣的故事,告诉我们一个道理。
聪明的人会把这些道理应用到生活中,同学们联系学习、生活实际说一说。
生:不正确的书写姿势,导致眼睛近视;
2、师:蔡桓公错在:(回顾板书)讳疾忌医,而不是防微杜渐
他要是也和同学们一样早点明白这个道理,悲剧就不会发生了。
让我们来一次跨越时空的对话,此时你想对蔡桓公说些什么?
小练笔 (音乐)
3、拓展阅读
师:这篇课文原名叫做《扁鹊见蔡桓公》,出自《韩非子》。今天我们学习的课文是跟据原著翻译出来的白话文。下面请同学们来领略一下原文的风采。
生自读尝试理解翻译、齐读
4、总结:古代文言文具有很高的文学价值。同学们要从小诵读国学,体会古代诗词文学的魅力,感悟生活道理。等到了中学,我们就会学习到这篇课文的原文。次数
时间
病情发展
扁鹊的做法
蔡桓公的态度
医治的方法
1
有一天
皮肤上
劝、走
不相信
敷烫
2
过了十来天
皮肉之间
劝、退
很不高兴,没有理睬
扎针
3
十来天后
肠胃里
劝、连忙退
非常不高兴
服几剂汤药
4
又过了十来天
深入骨髓
望、掉头跑
觉得奇怪,派人去问
/
五六天之后
浑身疼痛
跑到秦国
派人请扁鹊
/
不久
死了
/
/
/
小学语文人教部编版四年级上册扁鹊治病教学设计: 这是一份小学语文人教部编版四年级上册扁鹊治病教学设计,共3页。
小学扁鹊治病教案及反思: 这是一份小学扁鹊治病教案及反思,共5页。教案主要包含了谈话导入,激趣揭题,自主学习,合作交流,成果展示,精讲点拨,课堂达标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语文人教部编版扁鹊治病教案: 这是一份语文人教部编版扁鹊治病教案,共8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过程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