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上册--17.3望洞庭-导学案401](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1/2/13396730/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小学语文人教部编版三年级上册望洞庭学案
展开
《望洞庭》
教材简析: 这篇课文是描写秋夜景色的七言古诗。这首诗选择了月夜遥望的角度,通过丰富的想象和形象的比喻,描绘了一幅宁静优美的洞庭月夜图,重在表现洞庭湖的柔和秀美。 | |||
所需时间: 一 课时 40 分钟 | |||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2)学习本课的生字,认识一个多音字。3)说出诗句中重点词和诗句的意思。并能写出《望洞庭》一诗的景色。 2、过程方法:走进文本,通过想象,懂得水天一色物象的画面美,从而懂得空灵、缥缈的意境美。 3、情感目标:说出这两首古诗的意思,懂得诗的意境,使学生从中受到美的熏陶。 教学重、难点: 说出这首诗的意思,感悟诗的意境。 | |||
内容提要 (教学环节、时间) | 教学流程 | 所需资源 | |
学生学习事项 | 教师导控事项 | ||
环节一:引入课题(2分钟)
| 齐读课题。
|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是李白眼中的水。“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是苏轼笔下的水,祖国的山山水水,从古到今不知吸引了多少文人墨客,写下了许多美诗佳句,今天我们随唐代大诗人刘禹锡去感受一处山水,板书《望洞庭》。 |
|
环节二:读准古诗,读懂古诗。(10分钟)
| 1、认真倾听。 2、自学古诗,小组交流。
| 1、师配乐范读古诗,提出倾听的要求。2、对小组交流要求:(1)读准字音,读出节奏。(2)借助插图、注释、字典理解古诗的大意。(3)小组合作学习:交流难理解的字、句。 | 音乐
|
环节三:读好古诗,理解古诗(12分钟) | 1、点到的读诗。 2、个别回答。 | 1、指名读诗。 2、指名讲古诗的大意。 |
|
环节四:想象画面,感悟诗境(10分钟) | (一)全班再次朗读古诗。
(二) 1、自由品读前两行诗。
(1)个别回答。 (2)自由发言。
(3)感情朗读前两行诗。
2、 (1)个别回答。 (2)点到的回答。
(3)练习读互相听。 (4)个别读。 (5)点到的回答。
3、全班感情朗读。 4、自由发言。
5、个别背,全班背。 | (一)再读古诗,边读边想象诗中的画面,读到有所感觉时把你的手举起来。(二)美读古诗,想象画面。 1、品读前两行诗,抓住“和”来引导学生想象水天一色的画面美。感悟“和”(1)你从前两行诗中读懂了什么?“和”是什么意思?(2)说说你想象的画面。(引导学生语言描述想象中的美,如:感受银色的光辉撒在湖面,朦胧的月光。)(3)根据学生回答相机引导学生读好诗句。 如: 用你的朗读来表达你的感受。 2、品读后两行诗,从形、色两方面引导学生想象洞庭山水工艺品般的画面美,进一步品味“和”(1) 这洞庭湖是怎样的山,怎样的水?(2) 你能说说,到底从哪里感觉到,诗眼“和”你想象的画面怎么样?(引导感悟比喻用得形象、生动、巧妙。)(3) 你有这样的感受,你觉得应该怎样读?(4)指名读(以评促读,引导学生读出韵味,逐步提升读的质量。)(5)品味独特的比喻:末句改为“君山好像一青螺”好像更清楚,这样改行吗? 3、配乐让学生朗读古诗。 4、体会诗人宽广、豁达的胸怀。(八百里洞庭在诗人的眼中是—— 5、背诵古诗。 | 课件
音乐 |
环节五:总结(3分钟) | 认真倾听。
| 洞庭湖是我国的名胜,前往观光旅游的人很多。我们将来要有机会,可以去看看洞庭湖,好好领略一下祖国的锦绣风光 。 |
|
环节六:布置作业(3分钟) |
| 默写《望洞庭》。 |
|
(板书设计) 望洞庭 光 、色 和 (柔) 形 |
小学语文人教部编版三年级上册第二单元4 古诗三首赠刘景文优秀学案设计: 这是一份小学语文人教部编版三年级上册第二单元4 古诗三首赠刘景文优秀学案设计,共2页。学案主要包含了学习目标,学习重难点,学习过程,学习反思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小学语文人教部编版三年级上册山行优秀导学案: 这是一份小学语文人教部编版三年级上册山行优秀导学案,共2页。学案主要包含了学习目标,学习重难点,学习过程,学习反思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小学语文望洞庭优秀导学案: 这是一份小学语文望洞庭优秀导学案,共2页。学案主要包含了学习目标,学习重点,学习难点,学习过程,学习反思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语文朗读宝](http://img.51jiaoxi.com/images/5dd06cfaa1fe0fadf633abb41c796edd.p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