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2022学年福建省莆田第一中学高一下学期期初学科素养能力考试化学试卷含答案
展开相对原子质量:H1 O16 Cl35.5 Na23 Fe56 S32 Cu64 Ba137 Ca40 C12
第I卷(共48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48分。
1. 我国南朝(梁)陶弘景著《本草经集注》中记叙药物730种,其中“消石”条目下写道:“…如握雪不冰。强烧之,紫青烟起,仍成灰…”。这里的“消石”是指
A. 氯化钠B. 硝酸铵C. 硝酸钾D. 高锰酸钾
2. 下列有关物质的性质与用途不具有对应关系的是
A. CaO能与水反应,可用作食品干燥剂
B. ClO2具有较强的氧化性,可作为自来水的消毒剂
C. NaHCO3能与碱反应,因此食品工业用小苏打做焙制糕点膨松剂
D. 还原铁粉具有较大的表面积和较强的化学活性,可用作富脂类食品的脱氧剂
3. 我国科学家在世界上第一次为一种名为“钴酞菁”的分子(直径为1.3×10-9m)恢复了磁性。“钴酞菁”分子结构和性质与人体内的血红素及植物体内的叶绿素非常相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它在水中所形成的分散系为乳浊液。
B. 它的分子既能透过滤纸,也能透过半透膜
C. 它在水中形成的分散系与雾的分散系相同
D. 它的分子直径比Na+小,溶于水后有丁达尔现象
4. KClO3 在酸性溶液中可将 VO2+氧化成 VO2+ ,而自身被还原为 Cl-。欲使 3 ml VO2+成 VO2+ ,则需要氧化剂KClO3 的物质的量是( )
A. 0.2 mlB. 0.5mlC. 1 mlD. 3ml
5. 下列化学用语表示正确的是
A. HClO的结构式:H-Cl-O
B. 硫原子的原子结构示意图:
C. 过氧化钠的电子式为:Na+[ :O:: O: ]2-Na+
D. R2+离子核外有a个电子,b个中子,R原子表示为:
6. 对下列各组物质的分类正确的是
①混合物:钢铁、水银、冰水混合物 ②电解质:胆矾、氯化氢、硫酸钡 ③酸性氧化物:CO、Al2O3、SO2 ④同位素:1H、2H2、3H ⑤同素异形体:C60、金刚石、石墨⑥干冰、液氯都是非电解质
A. ①②③④⑤⑥B. ④⑤⑥
C. ②⑤D. ②④⑤
7. 2019年是元素周期表发表150周年,期间科学家为完善周期表做出了不懈努力。中国科学院院士张青莲教授曾主持测定了铟(49In)等9种元素相对原子质量的新值,被采用为国际新标准。铟与铷(37Rb)同周期。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In是第五周期第ⅢA族元素
B. 11549In的中子数与电子数的差值为17
C. 原子半径:In>Al
D. 碱性:In(OH)3>RbOH
8. 1L 1ml/L NaOH溶液吸收0.8ml CO2,所得溶液中CO32-与HCO3-的物质的量浓度之比为
A. 1∶3B. 2∶1C. 2∶3D. 3∶2
9. 用N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4.0g重水(D2O)中所含质子数为0.4NA
B. 4.48L N2与CO的混合物中所含分子数为0.2NA
C. 常温下,7.1g Cl2与足量NaOH溶液反应转移的电子数约为0.1NA
D. 0.2ml Na2O2中含有离子总数0.8NA
10. 下列各组离子在指定溶液中一定能大量共存的是
A. 无色溶液中:K+、Na+、、
B. 使无色酚酞试液显红色的溶液:S2-、K+、、Na+
C 酸性溶液中:Na+、Al3+、、Cl-
D. 0.1ml/L的KMnO4溶液中:Na+、H+、S2-、I-
11. 下列有关新制氯水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 将硝酸银溶液滴到新制氯水中,再加稀硝酸,产生白色沉淀,说明氯水中含有Cl-
B. 新制氯水滴在蓝色石蕊试纸上,试纸先变红色后褪色,说明 Cl2 有漂白性
C. 向淀粉碘化钾溶液中加入氯水,溶液变为蓝色,可证明 Cl2 的氧化性强于 I2
D. 新制氯水滴到 Na2CO3 溶液中,有气体产生,说明氯水中含有 H+
12. 如图为元素周期表中前四周期的一部分,若B元素的核电荷数为x,则这五种元素的核电荷数之和为 ( )
A. 5x+10B. 5xC. 5x+14D. 5x+16
13. 下列离子方程式正确的是
A. 过氧化钠投入水中:Na2O2+2H2O=O2↑+2OH-+2Na+
B. AlCl3溶液中加入足量的氨水:Al3++3OH-=Al(OH)3↓
C. 在碳酸氢钙溶液中加入少量苛性钠溶液:Ca2+++OH-=CaCO3↓+H2O
D. 铝粉投入到NaOH溶液中:2Al+2OH-=2+H2↑
14. 几种短周期元素的主要化合价及原子的原子半径数据见下表:
据表中信息判断,下列有关叙述中,正确的是
A. L、M的单质分别与同浓度的稀盐酸反应时,M的单质反应更剧烈
B. M与T形成的化合物能和强酸、强碱反应且产物不同
C. Q、T两元素的氢化物热稳定性比较:Q的氢化物大于T的氢化物
D. L与R两元素形成的化合物中,含有非极性共价键
15. 某研究性学习小组讨论甲、乙、丙、丁四种仪器装置的有关用法,其中不合理的是
A. 甲装置:可用来证明碳的非金属性比硅强
B. 乙装置:可用来探究SO2的漂白性
C. 丙装置:用图示的方法可以检查此装置的气密性
D. 丁装置:从①口进气可集满二氧化碳,从②口进气,可收集氢气。
16. 海水开发利用的部分过程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向苦卤中通入Cl2是为了提取溴
B. 粗盐可采用除杂和重结晶等过程提纯
C. 工业生产中常选用NaOH作为沉淀剂
D. 富集溴一般先用空气和水蒸气吹出单质溴,再用SO2将其还原吸收
第II卷(共52分)
17. 下图是元素周期表的一部分:
I.用化学用语回答下列问题:
(1)①、②、⑥形成的化合物中存在的化学键类型有___________。
(2)④、⑤、⑧的最高价含氧酸的酸性由强到弱的顺序是___________。
(3)写出②的离子结构示意图为___________。
(4)Y由②⑥⑧三种元素组成,它的水溶液是生活中常见的消毒剂。Y的水溶液与洁厕灵混合使用会产生一种有毒气体,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
II.A、B、C、D都是中学化学中常见的物质,其中A、B、C均含有同一种元素,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关系如下(部分反应中的水已略去)。:ABC(提示:2Fe3++Fe=3Fe2+),根据题意回答下列问题:
(5)若A是一种金属单质,C是淡黄色固体,写出C的一种用途___________;
(6)若A、B、C均为化合物且含有同一种金属元素,D是会造成温室效应的一种气体,请写出A的电子式_______,B和D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
(7)若D是一种常见的过渡金属单质,原子核内有26个质子,向C的水溶液中滴加AgNO3溶液,产生不溶于稀HNO3的白色沉淀,又知在酸性溶液中该金属离子能被双氧水氧化,写出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
18. 某市热电厂使用的燃料是含硫较多的煤。该厂附近一所中学的同学经常闻到空气有异味,且空气能见度差。学校研究性学习小组意识到这有可能是该厂排出的废气超标造成的,于是在老师的指导下做了探究实验,请你填写下列空白。
【提出问题】空气里SO2是否超标呢?
【查阅资料】
I.我国关于SO2在风景区、居民区、工厂区的空气质量标准分别见下表:
II.硫酸钡既不溶于水,也不溶于酸(如不与稀盐酸、稀硝酸等反应)。
【设计实验】
同学设计以下步骤来测定空气中SO2的含量。
(1)采集工厂附近的空气样品250L,将空气样品通过NaOH溶液,加入一定量氧化剂H2O2,使其中Na2SO3完全转化为Na2SO4,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
(2)再加入过量的BaCl2溶液,经过过滤、洗涤、烘干,称量固体质量为1.2mg。
计算:250L空气样品中SO2的质量为______mg。由空气质量标准可得出结论:该厂排放的SO2______。(填“达标”或“超标”)
(3)简述采集空气样品的方法_______。
【发现新问题】
(4)考虑到空气中的各种气体成分,有同学认为该实验测得的SO2的含量偏大,其依据及你提出的实验改进方案是___________。
【反思与应用】
(5)为尽快改善该地区的空气质量,请你提出一条合理化建议:___________。
19. 某校化学研究性学习小组设计如下实验方案,测定放置已久的NaHCO3样品中Na2CO3的质量分数。填写下列空白。
【方案一】气体吸收法:按下图装置进行实验。(碱石灰可吸收水、酸性气体)
(1)实验前应先________;
(2)D装置的作用是_______。
(3)实验中除称量样品质量外,还需称_______装置(用字母表示)在反应前后质量的变化。
(4)根据此实验得到的数据,测定结果有较大误差。因为实验装置还存在一个明显缺陷,该缺陷是_____。
【方案二】沉淀法:称取一定量样品,置于小烧杯中,加适量水溶解,向小烧杯中加入足量氢氧化钙溶液,过滤洗涤,干燥沉淀,称量固体质量,计算:
(5)洗涤沉淀的方法是_______
(6)已知称得样品5.7g,干燥后的沉淀质量为6.0g,则样品中碳酸钠的质量分数为______%
20. 将过量的Na2CO3溶液滴入到一定量CuSO4溶液中得到蓝色固体。某研究性学习小组对蓝色固体的成分进行了如下探究。
(一)猜想与假设:
猜想一:固体为CuCO3,理由:___________(用化学反应方程式表示)。
猜想二:固体Cu(OH)2,理由:Na2CO3溶液呈___________(填“酸”或“碱”)性。
猜想三:固体为Cu(OH)2和CuCO3的混合物。
(二)资料查阅:
①Cu(OH)2和CuCO3晶体均不带结晶水;
②Cu(OH)2、CuCO3受热易分解,各生成对应的两种氧化物。
(三)设计与实验:
I.固体的获取:
(1)将反应后的固、液混合物经_______、洗涤、低温烘干得蓝色固体。
(2)判断固体已洗净的方法及现象______
II.用下图所示装置,定性探究固体的成分。
(3)若用装置A、B组合进行实验,B中无现象,则猜想________正确;
(4)若用装置A、C组合进行实验,C中无现象,则猜想_______正确;
(5)小组同学将装置按A、_______、______(填“B”、“C”)的顺序组合进行实验,验证出猜想三是正确的,实验中:B中的现象为_______,C中的现象为_______。
结论:固体为Cu(OH)2和CuCO3的混合物。
III.固体成分定量测定:
已知Cu(OH)2的分解温度为66℃∽68℃,CuCO3的分解温度为200℃∽220℃。设固体的组成为aCu(OH)2•bCuCO3.小组同学用热分析仪对固体进行热分解,获得相关数据,绘成固体质量变化与分解温度的关系如图,
请根据图示回答下列问题:
(6)写出AB、CD段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AB段:________;
CD段:_______;
(7)通过计算可得:a∶b=_______。
(8)若将24.0g剩余固体继续加热到更高的温度,发现固体质量减少了2.4g后质量不再改变,写出此过程中可能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
答案
1-10 CCCBD CDACC 11-16 BACBB C
17. (1)离子键、共价键
(2)HClO4>H3PO4>H2SiO3
(3) (4)ClO-+Cl-+2H+=Cl2↑+H2O
(5)作供氧剂 (6) ①. ②. +H2O+CO2=2
(7)2Fe2++H2O2+2H+=2Fe3++2H2O
18. (1)Na2SO3+H2O2=Na2SO4+H2O
(2) ①. 0.33 ②. 超标
(3)用打气管注入;瘪的塑料袋撑起…
(4)空气中的二氧化碳也要和氢氧化钠溶液反应,并继续与BaCl2溶液反应,生成碳酸钡沉淀,向沉淀中加入过量的稀硝酸后,再进行其余操作
(5)工厂废气进行治理,达标后再排放
19. (1)检查装置气密性
(2)防止空气中CO2和水蒸气进入C装置
(3)C (4)A装置中产生的CO2未全部被C装置吸收,有部分滞留在A装置中
(5)向过滤器中加入蒸馏水至液面没过沉淀,待水自然流净后重复操作两到三次
(6)55.8
20. ①. Na2CO3+CuSO4=CuCO3↓+Na2SO4 ②. 碱 ③. 过滤 ④. 取最后洗涤液少量滴加BaCl2[或Ba(OH)2、Ba(NO3)2]或CaCl2[或Ca(OH)2、Ca(NO3)2]溶液,无沉淀产生
⑤. 二 ⑥. 一 ⑦. C ⑧. B ⑨. 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 ⑩. 白色固体变蓝 ⑪. Cu(OH)2CuO+H2O ⑫. CuCO3CuO+CO2↑ ⑬. 2:1
⑭. 4CuO2Cu2O+O2↑
元素代号
L
M
Q
R
T
主要化合价
+2
+3
+6、﹣2
+7、﹣1
﹣2
原子半径/nm
0.160
0.143
0.102
0.099
0.074
①
⑥
②
③
④
⑤
⑦
⑧
Fe
地区
风景区
居民区
工厂区
SO2浓度限值(mg/m3)
015
0.50
0.70
福建省莆田市2021-2022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卷(含答案): 这是一份福建省莆田市2021-2022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卷(含答案),共14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填空题,实验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福建省莆田市2021-2022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卷(含答案): 这是一份福建省莆田市2021-2022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卷(含答案),共14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填空题,实验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1-2022学年福建省莆田市高一(上)期末化学试卷(含解析): 这是一份2021-2022学年福建省莆田市高一(上)期末化学试卷(含解析),共1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0分), 下列物质所含分子数最多的是,8mlCl2, 实验室配制250mL0, 下列属于氧化还原反应的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