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案下载
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2022八年级地理上册第二章中国的自然环境第二节气候第3课时教案新版新人教版
    立即下载
    加入资料篮
    2022八年级地理上册第二章中国的自然环境第二节气候第3课时教案新版新人教版01
    还剩2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5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地理八年级上册第二节 气候第3课时教学设计

    展开
    这是一份地理八年级上册第二节 气候第3课时教学设计,共3页。教案主要包含了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教学重点,教学难点,预习检查,目标展示,新知研析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2气候

    第三课时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了解我国季风气候的特点。

    2.理解季风成因,评价我国气候的特征。

    【过程与方法】

    会通过地图比较我国于同纬度地区气候的差异。

    【情感态度价值观】

    初步掌握评价气候特征的方法。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分析我国季风气候的特点及成因。

    【教学难点】  

    影响气候特征的原因。

    课前准备

    课件、地图等。

    教学过程

    【预习检查】

    1.我国季风气候特点: 。(季风气候成因:海陆位置和纬度位置的双重影响,主要是海陆热力差异导致的)

    名称

    源地

    主要风向

    性质

    夏季风

    太平洋和印度洋

     

    温暖湿润

    冬季风

    西伯利亚和蒙古一带

     

     

    2.季风区与非季风区的分界线是 ,季风区受夏季风影响比较明显,降水;非季风区。

    【目标展示】

    了解我国季风气候的特点

    理解季风成因和评价。

    【新知研析】

    研习一:什么是冬季风、夏季风?冬、夏季风特点?

    以上海为例,结合图2.13、2.14分析一月、七月气温具有什么特点?影响降水量的主要因素是什么?我国降水量主要集中在什么季节?(总结出我国气候的特点)

    [指导自学]引导学生带着问题浏览课文一至两遍。

    [提问]我国气候有哪些特征?(学生:季风气候显著,气候复杂多样)那么,什么是季风?季风与季风气候是一回事吗?

    (学生答后,教师补充小结:季风是指一年内盛行风向随季节变换而有显著变化的风。季风气候则是指一年内因盛行不同风向的季风而形成的气候类型。)

    [提问] 引导学生观察《冬季风的形成图》(图2.19)、《夏季风的形成图》(图2.20)。

    (1)、冬季、夏季的风向分别是从那吹向那(纬度、海陆)?

    (2)、高低纬度温度有何差异?

    (3)、冬季风从高纬吹向低纬,因此会怎样影响温度?

    (4)、冬季风从陆地吹向海洋,因此会怎样影响降水?

    (5)、夏季风从低纬吹向高纬,因此会怎样影响温度?

    (6)、夏季风从海洋吹向陆地,因此会怎样影响降水?

     [提问]我国冬季南北气温相差很大,除了受纬度位置的影响,还受哪两个因素的影响?请你说一说

    [学生温故]冬季风从俄罗斯西伯利亚和蒙古高原一带频频南下,我国北方地区首当其冲;寒冷的冬季风加剧了我国北方的严寒。冬季风在南下时,受重重山岭阻挡,势力逐渐减弱。南方受冬季风影响而降温的程度远比北方小。因此,寒冷干燥的冬季风的盛行,也是导致我国冬季南北温差很大的主要原因之一。综上所述,我国东部广大地区之所以形成典型的季风气候,除了纬度位置的影响外,还有海陆位置的影响。

    研习二:冬季风与夏季风会引发那些常见的自然灾害?

    [思考]寒潮、旱灾、洪涝等自然灾害分别与冬季风有关还是夏季风有关?

    [过渡]夏季风来自海洋,能带来丰富的水汽,因而为我国降水创造了有利的条件,可见我国东部地区的降水主要是湿润的夏季风带来的。我国东部地区的主要降水类型是锋面雨,锋面雨是如何形成的?它的推移有何规律?请同学们反复地阅读一下课本39页的有关材料。

    研习三:我国夏季雨带的移动规律及其带来的天气?

    [提问]1.我国东部地区的主要降水类型是什么?它主要是由什么风带来的?(学生:锋面雨、夏季风)

    2.梅雨和伏旱出现在我国什么地区?大概在什么时候呢?(学生:长江中下游地区,六月初即夏初,7、8月份的伏旱天气)

    (复合投影)请同学们观察《我国的季风区与非季风区图》,再与《我国的温度带分布图》《我国的干湿地区分布图》对照,了解季风区和非季风区的不同特点、分界线。

    研习四:季风区与非季风区分界线是?各自的降水特点?

    [提问]

    1.什么叫季风区、非季风区?

    2.习惯上,我们把自东北向西南的哪些山脉,作为我国季风区与非季风区的自然分界线?(学生:大兴安岭—阴山—贺兰山—巴颜喀拉山—冈底斯山)同学们把这些分界处山脉的名称填注在图2.21的适当位置(注意:竖写自上而下;横写自左向右)。

    3.季风区与非季风区的气候特点有何不同?

    [教师小结]学生发言后,教师补充:季风区是指受夏季风影响很明显,降水丰富,主要集中于夏季的地区;非季风区则是指受海洋影响小,受地形等因素的制约,夏季风很难到达,降水较少,全年都比较干旱的内陆地区。季风区降水丰富,主要集中于炎热的夏季。即我国季风气候区多雨期与高温期一致,都集中于夏季。我国季风气候的一个显著特点是雨热同期。

    [课堂活动] 阿拉伯半岛和长江中下游地区纬度位置大致相同(同处北纬15°~30°之间),但前者降水很少,气候干旱,沙漠广布,后者却气候湿润,物产丰富,人们称之为“鱼米之乡”,是什么因素造成了二者的气候差异呢?请同学们结合本节课刚学的知识四人一组讨论一下。学生讨论发言后,教师补充小结:我国东部背靠亚欧大陆,面临太平洋,地处季风气候区,受夏季风影响非常明显,因而夏季高温多雨。由此可知,造成两个地区气候差异的主要因素不是纬度位置而是海陆位置。正是由于海陆位置的影响,才使大陆西岸的阿拉伯半岛气候干旱,沙漠广布,而地处大陆东岸的我国长江中下游地区,由于位于世界上著名的东亚季风气候区而且雨热同期,对农业生产极为有利,因而成为气候湿润、物产丰富的“鱼米之乡”。

    [提问]我国的季风气候很容易带来各种灾害性天气。如,冬季风活动强烈,就会爆发寒潮;夏季风活动不稳定,带来的降水时间分配不均,也会导致水旱灾害的发生。关于我国的灾害性天气,你知道的还有哪些?

    【归纳总结】

    1.我国气候的一个重要特征:季风气候显著

    2.季风气候的成因和冬夏季风的区别

    3.明白季风区与非季风区的界线、气候特点及成因,在此基础上了解了各种灾害性天气发生的原因、带来的危害和有效的预防措施。

    【巩固拓展】

    1.季风区与非季风区的分界线是()
    A.阴山-天山          B.大兴安岭-阴山-贺兰山      C.昆仑山

    2.冬季风常引发()
    A.旱灾                B.洪灾          C.寒潮

    3.季风区降水特点()
    A.全年多雨           B.集中于夏季          C.集中地冬季

    【预习指导】

    阅读P42-P43页,完成下列预习任务

    1.我国主要气候类型区。

    2.复杂的气候对生产生活的影响。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相关教案

    湘教版八年级上册第二节 中国的气候教学设计及反思: 这是一份湘教版八年级上册第二节 中国的气候教学设计及反思,共9页。教案主要包含了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教学重点,教学难点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初中地理人教版 (新课标)八年级上册第二章 中国的自然环境第二节 气候第4课时教案设计: 这是一份初中地理人教版 (新课标)八年级上册第二章 中国的自然环境第二节 气候第4课时教案设计,共2页。教案主要包含了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教学重点,教学难点,归纳总结,巩固拓展,预习指导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初中地理人教版 (新课标)八年级上册第二节 气候第2课时教学设计及反思: 这是一份初中地理人教版 (新课标)八年级上册第二节 气候第2课时教学设计及反思,共3页。教案主要包含了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教学重点,教学难点,预习检查,目标展示,新知研析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 精品推荐
    • 所属专辑
    • 课件
    • 教案
    • 试卷
    • 学案
    • 其他

    免费资料下载额度不足,请先充值

    每充值一元即可获得5份免费资料下载额度

    今日免费资料下载份数已用完,请明天再来。

    充值学贝或者加入云校通,全网资料任意下。

    提示

    您所在的“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为试用账号,试用账号每位老师每日最多可下载 10 份资料 (今日还可下载 0 份),请取消部分资料后重试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您所在的“深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为试用账号,试用账号每位老师每日最多可下载10份资料,您的当日额度已用完,请明天再来,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您所在的“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余额已不足,请提醒校管理员续费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重新选择
    明天再来
    个人账户下载
    下载确认
    您当前为教习网VIP用户,下载已享8.5折优惠
    您当前为云校通用户,下载免费
    下载需要:
    本次下载:免费
    账户余额:0 学贝
    首次下载后60天内可免费重复下载
    立即下载
    即将下载:资料
    资料售价:学贝 账户剩余:学贝
    选择教习网的4大理由
    • 更专业
      地区版本全覆盖, 同步最新教材, 公开课⾸选;1200+名校合作, 5600+⼀线名师供稿
    • 更丰富
      涵盖课件/教案/试卷/素材等各种教学资源;900万+优选资源 ⽇更新5000+
    • 更便捷
      课件/教案/试卷配套, 打包下载;手机/电脑随时随地浏览;⽆⽔印, 下载即可⽤
    • 真低价
      超⾼性价⽐, 让优质资源普惠更多师⽣
    VIP权益介绍
    • 充值学贝下载 本单免费 90%的用户选择
    • 扫码直接下载
    元开通VIP,立享充值加送10%学贝及全站85折下载
    您当前为VIP用户,已享全站下载85折优惠,充值学贝可获10%赠送
      充值到账1学贝=0.1元
      0学贝
      本次充值学贝
      0学贝
      VIP充值赠送
      0学贝
      下载消耗
      0学贝
      资料原价
      100学贝
      VIP下载优惠
      0学贝
      0学贝
      下载后剩余学贝永久有效
      0学贝
      • 微信
      • 支付宝
      支付:¥
      元开通VIP,立享充值加送10%学贝及全站85折下载
      您当前为VIP用户,已享全站下载85折优惠,充值学贝可获10%赠送
      扫码支付0直接下载
      • 微信
      • 支付宝
      微信扫码支付
      充值学贝下载,立省60% 充值学贝下载,本次下载免费
        下载成功

        Ctrl + Shift + J 查看文件保存位置

        若下载不成功,可重新下载,或查看 资料下载帮助

        本资源来自成套资源

        更多精品资料

        正在打包资料,请稍候…

        预计需要约10秒钟,请勿关闭页面

        服务器繁忙,打包失败

        请联系右侧的在线客服解决

        单次下载文件已超2GB,请分批下载

        请单份下载或分批下载

        支付后60天内可免费重复下载

        我知道了
        正在提交订单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还可免费领教师专享福利「樊登读书VIP」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下载确认

        下载需要:0 张下载券

        账户可用:0 张下载券

        立即下载
        账户可用下载券不足,请取消部分资料或者使用学贝继续下载 学贝支付

        如何免费获得下载券?

        加入教习网教师福利群,群内会不定期免费赠送下载券及各种教学资源, 立即入群

        即将下载

        2022八年级地理上册第二章中国的自然环境第二节气候第3课时教案新版新人教版
        该资料来自成套资源,打包下载更省心 该专辑正在参与特惠活动,低至4折起
        [共10份]
        浏览全套
          立即下载(共1份)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