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物态变化--2022--2023学年苏科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1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6/13381410/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第二章 物态变化--2022--2023学年苏科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2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6/13381410/0/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第二章 物态变化--2022--2023学年苏科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3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6/13381410/0/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物理八年级上册第二章 物态变化综合与测试一课一练
展开
这是一份物理八年级上册第二章 物态变化综合与测试一课一练,共9页。试卷主要包含了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5 ℃,下列关于热现象的说法中正确的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第二章 物态变化 题号一二三四总分得分 一 选择题(共9小题,每小题3分,计27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意的)1.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北京7月份的平均气温约为50 ℃B.在1个标准大气压下,冰水混合物的温度为-10 ℃C.人的正常体温约为36.5 ℃D.适合人们洗澡的水温约为70 ℃2.夏天,盛一盆水,在盆里放两块高出水面的砖头,砖头上搁一只篮子,再把装有剩饭、剩菜的碗放入篮子,用纱布袋罩好,纱布边缘浸在水中,就做成了一个“简易冰箱”(如图所示),即使篮子里的饭菜放置大半天也不会变质.以上“简易冰箱”的工作原理是 ( )A.液化放热 B.蒸发吸热 C.凝固放热 D.升华吸热3.夏天,打开冰棒纸时,可以看到冰棒周围出现“白气”.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白气”其实就是水蒸气B.冰棒周围的“白气”是冰棒升华形成的C.“白气”形成的过程中需要吸收热量D.“白气”是水蒸气液化形成的4.已知固态酒精、固态煤油、固态水银的熔点分别是-117 ℃、-30 ℃、-39 ℃,南极地表的最低温度在-90 ℃左右,要测量南极地表的温度,可选用 ( )A.酒精温度计 B.煤油温度计C.水银温度计 D.三种温度计都可5.蒸发和沸腾是生活中两种常见的现象,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蒸发和沸腾都是物质由液态变为气态B.沸腾需要吸热,而蒸发在自然条件下就会发生,不需要吸热C.1标准大气压下水的沸点为100 ℃,故水温达到100 ℃时水一定会沸腾D.蒸发和沸腾都只在液体表面发生6.有一种“保温杯”,外层为隔热材料,内层为导热材料,夹层间有“神奇物质”.开水倒入杯中数分钟后,水温降为48 ℃且能较长时间保持不变.“神奇物质”在48 ℃时 ( )A.始终处于固态B.始终处于液态C.始终处于固液共存态D.可能处于固液共存态7.下列有关物态变化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冬天,堆起的雪人逐渐变小,这是汽化现象 B.从冷冻室取出的冰棍,外表的“霜”是空气中的小水滴凝固而成的 C.可以采用压缩体积、降低温度的方法将石油气液化储存在钢罐内 D.舞台上的云雾是干冰升华成的二氧化碳气体8.下列关于热现象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冬天在菜窖里放几桶水能防止菜被冻坏,利用了水凝固放热B.用纸锅能将水烧开,是因为纸的着火点比水的沸点低C.夏天在地上洒水能降温,利用了水升华吸热D.晶体一定不会发生升华9.关于环境保护,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全球变暖的主要原因是现代工业排放了大量的二氧化碳B.温室效应加剧引起的全球变暖会导致海平面上升C.我国的水资源比较匮乏,我们在生活中要注意保护水资源和节约用水D.地球上的水在不断循环,因此水资源并不会减少,也就不会有水资源危机二 填空题(共7小题,每空2分,计26分)10.如图所示为一支水银体温计,它是利用水银 的性质制成的.该体温计此时的读数是 ℃. 11.在将水加热至沸腾时,用温度计测量沸水的温度,如果温度计的玻璃泡碰到了烧杯底部,则测量值将 ;如果将温度计从水中取出后再读数,则测量值将 .(均选填“偏大”“偏小”或“不变”) 12.[新风向·渗透传统文化]民间艺人制作“糖画”时,先将糖加热 (填物态变化名称)为糖浆,再用勺舀起糖浆在光滑的石板上绘制出蝴蝶、鱼等图案,等石板上的糖浆 (填物态变化名称),就制成了如图所示的栩栩如生的“糖画”了. 13.如图所示,国庆70周年阅兵式上亮相的东风-17高超音速导弹震惊全球,这款新型常规导弹具备全天候、无依托、强突防的特点,可对中近程目标实施精确打击.有些导弹的燃料要用到液态氧,科技人员通常采用 的方法使气态的氧在一定温度下液化.由于弹头外壳要与空气剧烈摩擦,故在飞行时弹头外壳处的温度可达3 000 ℃以上,所以在制作弹头外壳时,我们应选用 (选填“熔点”或“沸点”)高的材料. 14.浓度为75%的酒精可以用作日常消毒,而酒精喷洒在手上后一会儿就变干了,且感觉到一丝凉意,在这个过程中酒精发生了 (选填“汽化”“升华”或“液化”). 15.夏天,小红与小丽一起去喝饮料,在温度适宜的饮料店内,小红点了一杯热咖啡,小丽点了杯冰柠檬茶,过了一会儿,她们发现各自的杯壁上都出现了小水珠,小水珠的形成是 (填物态变化名称)过程;冰柠檬茶中的冰块逐渐熔化,冰熔化过程中温度 (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16.放在衣柜中防虫用的樟脑丸的主要成分是一种晶体,这种晶体的熔点为179 ℃.樟脑丸变小后,满衣柜都是樟脑丸的气味,则樟脑丸发生的物态变化是 (选填“升华”或“先熔化再汽化”),这一过程需要 (选填“吸热”或“放热”). 三 实验与探究题(共3小题,计24分)17.(6分)请完成下列有关温度计的问题.(1)使用温度计测量液体温度时有以下步骤,则操作时的正确顺序为 . a.选取合适的温度计;b.估测被测液体的温度;c.让温度计与被测液体接触足够长的时间;d.让温度计的玻璃泡全部浸入被测液体中;e.取出温度计;f.观察温度计的示数. (a) (b)(2)图(a)所示为某同学用温度计测量温水的温度时的情景,请指出他操作中的两处错误:① ; ② . (3)图(b)中温度计的分度值为 ℃,那么甲温度计的示数是 ℃,乙温度计的示数是 ℃. 18.(8分)在“探究水的沸腾”实验中:(1)除了图中所示的器材,还需要一个重要的测量仪器,它是 . (2)加热时,应使用酒精灯的 (选填“外焰”“内焰”或“焰心”). (3)下表所示是实验过程中记录的不同时刻的温度,小明由于粗心大意记错了一个实验数据,你认为错误的数据是 min时的温度值;你这样判断的理论依据是 . 时间/min…891011121314…温度/℃…96979898959898… (4)小明根据实验数据判定该地的水的沸点为 ℃;撤去酒精灯后,水仍能继续沸腾一小段时间,其原因是 . 19.(10分)小李在探究海波和松香熔化特点的实验中,采用的均是图甲所示的装置.(1)图甲中,将装有固体的试管放入水中加热是为了使固体 . (2)实验过程中小李测出了多组数据,并分别绘制了海波和松香的温度—时间图像,如图乙、丙所示.由图像可知,属于晶体熔化图像的是 图,你判断的依据是 . (3)在熔化过程中,如果将试管从烧杯中拿出来,海波将停止熔化,而将试管放回烧杯中后,海波又继续熔化.这说明固体熔化时需要 (选填“吸收”或“放出”)热量. (4)在第6 min时海波处于 状态(选填“固体”“液体”或“固液共存”). 四 综合题(共2小题,计13分)20.(3分)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热疗已经走进我们的生活,如“热敷”“足疗”“蜡浴”等,其中“蜡浴”就是将熔化的蜡用刷子刷在肿胀部位,一段时间后,肿胀消失,疼痛减轻.请问“蜡浴”运用了什么物理原理? 21.(10分)如图是大自然中水循环现象的示意图.其中云是由小水滴和小冰晶组成的,在一定条件下,云中的小水滴和小冰晶越来越大,就会下落而形成雨.(1)请根据图中信息写出海洋中的水变成云的过程:海洋中的水 形成水蒸气;水蒸气上升,遇冷液化成小水滴或 成小冰晶,小水滴或小冰晶逐渐聚集形成云.(均填物态变化名称) (2)云中的小冰晶下落时 (填物态变化名称)成液态的水,这是一个 (选填“吸”或“放”)热的过程. (3)[新风向·开放性试题]我国属于缺水国家,节约用水应从我做起,请你写出日常生活中的一项节水措施. 第二章 物态变化1.C 北京7月份的气温一般不超过40 ℃,平均气温不可能达到50 ℃,A错误;在1个标准大气压下,冰水混合物的温度为0 ℃,B错误;适合人们洗澡的水温约为40 ℃,D错误.2.B 由整个装置的结构特点可知,它是借助蒸发吸热来给食物降温的,故选B.3.D 所谓“白气”,并非水蒸气,水蒸气是看不见、摸不着的,故A选项错误;冰棒周围出现的“白气”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液化形成的,液化时放出热量,故B、C选项错误,D选项正确.4.A 同种晶体的熔点和凝固点相同,由题可知酒精、煤油、水银的凝固点分别为-117 ℃、-30 ℃、-39 ℃.-90 ℃低于煤油和水银的凝固点,此温度时煤油和水银都呈固态,无法完成温度的测量,而-90 ℃高于酒精的凝固点-117 ℃,此时酒精还是液体,能完成温度的测量.5.A 物质由液态变为气态的过程称为汽化,蒸发和沸腾是汽化的两种方式,A正确;汽化是吸热过程,蒸发和沸腾都需要从外界吸收热量,B错误;在1个标准大气压下,水的沸点为100 ℃,水的温度达到沸点并且继续吸热时水才可以沸腾,C错误;蒸发只在液体表面发生;而沸腾在液体内部和表面同时发生,D错误.6.D 这种“神奇物质”是一种晶体,晶体熔化吸热,但在熔化的过程中温度保持不变;根据题意可知,这种晶体能使水温较长时间保持在48 ℃,说明这种晶体的熔点为 48 ℃;在48 ℃时这种物质可能处于固态(达到熔点尚未熔化),可能处于液态(刚刚熔化结束),也可能处于固液共存态(熔化过程中),所以A、B、C均错误,D正确.7.C 冬天,气温低于0 ℃时,堆起的雪人逐渐变小,这是升华现象,A错误.冰棍表面的“霜”是空气中的水蒸气凝华形成的,B错误.通常采用压缩体积或降低温度的方法将气体液化,液化石油气一般是通过压缩体积、降低温度的方法得到的,C正确.舞台上的云雾是干冰升华吸热后,空气中的水蒸气液化形成的,即云雾是小水滴而不是二氧化碳气体,D错误.8.A 用纸锅能将水烧开,是因为纸的着火点比水的沸点高,B错误;洒水降温,利用的是水蒸发吸热,C错误;晶体也有可能发生升华,D错误. 9.D 由于严重的水污染和水资源分布不平衡,水资源危机已经成为威胁人类生存的重要因素.10.热胀冷缩 37.8【解析】体温计读数时,首先要确定其分度值,题图所示的体温计的分度值是0.1 ℃,对应的读数为37.8 ℃.11.偏大 偏小【解析】在使用温度计测量沸水温度时,温度计的玻璃泡要与水充分接触,但不能碰到容器底,因为用酒精灯加热过程中烧杯底的温度较高,如果温度计的玻璃泡碰到容器底,测量值将偏大.读数时,温度计的玻璃泡要留在水中,如果将温度计从水中取出,因室温低于沸水的温度,所以温度计的示数会下降,且玻璃泡上的水蒸发吸热,也会使温度计的示数下降,所以测量值将偏小.12.熔化 凝固13.压缩体积 熔点【解析】燃料要用到的液态氧通常采用压缩体积的方法使气态的氧在一定温度下液化;在飞行时弹头外壳处的温度可达3 000 ℃ 以上,为了保持弹头外壳的状态,在制作弹头外壳时,我们应选用熔点高的材料.14.汽化【解析】酒精喷洒在手上后,会很快变干,酒精由液态变为气态,即发生了汽化现象.汽化吸热,所以会感觉到一丝凉意.15.液化 不变【解析】由题意可判断,杯壁上的小水珠是水蒸气液化形成的;冰熔化过程中温度保持在熔点不变.16.升华 吸热【解析】由于气温低于该晶体的熔点179 ℃,故该晶体不会熔化;樟脑丸变小是因为有一部分晶体由固态直接变成了气态,是升华现象,升华过程中要吸热.17.(每空1分)(1)badcfe (2)①读数时视线没有与液柱上表面相平 ②温度计的玻璃泡碰到了容器壁 (3)1 4 -318.(除标注外,每空1分)(1)秒表(合理即可) (2)外焰 (3)12 水在沸腾过程中温度保持不变(2分) (4)98 石棉网的温度较高,高于水的温度,水还能继续吸热(2分)【解析】(1)在实验中,还需要用秒表记录时间;(2)加热时,应使用酒精灯的外焰加热,因为酒精灯外焰的温度最高;(3)水在沸腾过程中持续吸热,但温度保持不变,观察表格中的数据可知,水从第10 min开始沸腾,沸腾过程中的温度是98 ℃,而12 min时的温度记录为95 ℃,所以此数据记录错误;(4)用酒精灯加热时,石棉网的温度高于水的温度,撤去酒精灯后,水还会从石棉网上吸收热量,继续沸腾一小段时间. 19.(每空2分)(1)受热均匀 (2)乙 晶体熔化时有固定的熔点 (3)吸收 (4)固液共存【解析】(1)实验中如果通过石棉网直接加热试管,会导致试管底部和上部的物质受热不均匀,所以采用水浴法加热.(2)晶体熔化时吸热但温度保持不变,有固定的熔点,所以乙图是晶体的熔化图像.(3)海波在熔化过程中,将试管移走,海波停止熔化,将试管再放回烧杯中,海波继续熔化,可见固体熔化时需要吸收热量.(4)海波属于晶体,由题图乙知,第6 min 时海波处在熔化过程中,所以处于固液共存状态.20.将熔化的蜡用刷子刷在肿胀部位,蜡凝固会放热,人体吸热,可加快肿胀部位的血液流动,一段时间后,肿胀消失,疼痛减轻.(合理即可)(3分)21.(除标注外,每空2分)(1)汽化 凝华 (2)熔化 吸 (3)随手拧紧滴水的水龙头.(合理即可)(2分)【解析】(1)水变成水蒸气,由液态变成气态,属于汽化;水蒸气变成小冰晶,由气态直接变成固态,属于凝华.(2)小冰晶变成水,由固态变成液态,属于熔化,需要吸热.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物理第二章 物态变化综合与测试当堂达标检测题,共10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填空题,解答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2020-2021学年第二章 物态变化综合与测试单元测试同步训练题,共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填空题,解答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初中物理苏科版八年级上册第二章 物态变化综合与测试随堂练习题,共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填空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