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1 概念的概述 课件2 选择性必修3逻辑与思维01](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9/13375097/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4.1 概念的概述 课件2 选择性必修3逻辑与思维02](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9/13375097/0/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4.1 概念的概述 课件2 选择性必修3逻辑与思维03](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9/13375097/0/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4.1 概念的概述 课件2 选择性必修3逻辑与思维04](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9/13375097/0/3.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4.1 概念的概述 课件2 选择性必修3逻辑与思维05](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9/13375097/0/4.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4.1 概念的概述 课件2 选择性必修3逻辑与思维06](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9/13375097/0/5.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4.1 概念的概述 课件2 选择性必修3逻辑与思维07](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9/13375097/0/6.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4.1 概念的概述 课件2 选择性必修3逻辑与思维08](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9/13375097/0/7.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高中政治 (道德与法治)人教统编版选择性必修3 逻辑与思维概念的概述评课课件ppt
展开①含义:事物的性质和关系统称为属性。
②分类:事物的属性可分为本质属性和非本质属性。
例如:“西红柿是红色的”。其中“红色”是“西红柿”的性质。 “4大于2”,这里“大于”表示的是“4”与“2”的关系。
有一天,柏拉图与学生们在园林中散步。一个学生问柏拉图:“您说,人是什么?”柏拉图思考了半晌,对学生说:“人依靠两条腿走路,依我之见,人是两腿直立的动物。”于是有一个调皮的学生,不知从哪里抓来一只鸡,问柏拉图:“请问老师,这是人吗?”鸡长有两条腿,但鸡显然不是人。柏拉图觉得自己的说法有漏洞。连忙修正自己刚才的说法:“人是没有羽毛的两腿直立的动物。”柏拉图心想:人与鸡的区别只不过在于人没有羽毛而鸡有羽毛。又有一个学生,找来了一只拔光了羽毛的鸡,在柏拉图面前高高举起,问老师:“这只没有羽毛的鸡,难道是您说的人吗?”“哈哈哈!”学生们大笑了起来。从此以后,学园的学生就把那只没有羽毛的鸡称作“柏拉图的人”。
思考:柏拉图对“人”所下的定义为什么会闹笑话?
(1)含义:概念是通过揭示事物的本质属性而反映事物的思维形式。
(2)性质:概念具有抽象性和概括性。(P23相关链接最后一句)
例: P23相关链接 在表示“人”这个概念时,“能思维并能制造和使用生产工具”是人区别于其他动物的本质属性。人的本质属性是客观存在,人们认识了这些本质属性,才能产生“人”的概念。反映某一客观事物的概念不等于客观事物本身,它们之间是反映与被反映的关系。
“人”这个概念,一方面舍去了人的男、女、老、少等个性特征,抽象出“人”所共有并且区别于其他动物的本质属性;另一方面又不专指某个具体对象,比如张三或李四,而是指所有的“人”。概念是具有抽象性和概括性的。
概念只有通过语词才能表达出来,但并非一个语词在任何场合都一定表达同一个概念。
例如:“父亲”和“爸爸”是不同的语词,但表达的是同一个概念;
①不同的语词可以表达同一个概念
②同一个语词在不同场合可以表达不同的概念
例如:示例评析 P23 白头翁会飞,王爷爷是白头翁,所以,王爷爷会飞。 “白头翁”有时表示一种鸟,有时表示白头发的老汉。这个语词有多种含义,在不同的情境中表达着不同的概念。混乱地使用不同的概念,是不合乎逻辑的。
任何概念都必须通过语词来表达,但并非每一个语词都表达概念。 ①一般,汉语中的实词都表达概念,而虚词(除连词外)不表达概念。连词“如果……那么……”“或”“而且”“只有……才……”等,虽属虚词,但把它们组合到判断中,却能表达概念。 ②孤立的助词和叹词通常不表达概念。
1. 古希腊哲学家柏拉图对“人”这个概念的理解是:“没有羽毛的两脚直立的动物。”他的错误在于( )A. 没有深化认识,发展认识B. 没有正确反映人的本质属性C. 没有揭示人的全部属性D. 不同的人对同一事物有不同的反映
2. 汉语中,中国人用“三角形”这个语词来表示三角形,而英国人用"Triangle” 、德国人用“Dreieck”、越南人用“Tamgic” 这些语词来表示三角形。这说明( ) ①概念是通过语词表达出来的 ②不同语词可以表达不同概念 ③不同语词可以表达同一概念 ④同一语词可以表达不同概念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第二部分 概念的基本特征
点评: 对公孙龙的论证要作具体分析,关键在如何理解“非”。“白马非马”中的“非”如果理解为“不是”,“白马非马”就是错误命题。“白马非马”中的“非”如果理解为“不等于”,“白马非马”就是正确命题。 从概念的外延看,“白马”的外延小于“马”的外延, “白马”是种概念,“马”是属概念,二者是种属关系,种概念和属概念是不同的。
(1)概念的内涵:指概念所反映的事物的本质属性,它反映事物“质”的规定性,说明概念所反映的那种事物究竟“是什么”。
(2)概念的外延:指具有概念所反映的本质属性的事物的范围。它说明概念所反映的那种事物“有哪些”。
例如:“人”这个概念,其内涵是能思维并能制造和使用生产工具的动物。
例如:“人”这个概念,它的外延包括古今中外、不同种族、不同肤色、不同语音和不同生活习惯的人。
(3)内涵与外延的关系: P24相关链接 概念的内涵与外延是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概念的内涵确定,一定条件下,其外延就可以由之而确定;反之,概念的外延确定了,在一定条件下,其内涵也可以因此而确定。
例如:“人”这个概念,揭示了“能思维并能制造和使用生产工具的动物”这一事物的本质属性(内涵);也确定了这个概念所指的那些对象(外延)。
例:穿红色衣服的人; 穿红色衣服的女人; 穿红色衣服的瘦瘦的女人。
两个概念在所指范围上具有相同的部分。
依据两个概念在所指范围上是否具有相同部分,概念之间的外延关系分为相容关系和不相容关系。
指两个概念的外延完全相同
指一个概念的外延包含着另一个概念的全部外延,外延大的概念为属概念,外延小的概念为种概念。 (P24倒二段)
指两个概念之间有而且只有一部分外延是相同的。
2、概念之间的外延关系
设A、B为任意两个外延相容的概念,其相容关系可以用图表示为:
【探究与分享:P24页】
◆ 《史记》的作者 司马迁 ◆ 动物 马 ◆ 马 动物 ◆ 中学生 球迷
上述每组概念之间有什么关系?
《史记》的作者与司马迁是全同关系;动物和马是属种关系(包含关系);马和动物是种属关系(包含于关系);中学生和球迷是交叉关系。
如果两个概念在所指范围上不具有相同部分,则为不相容关系(又称全异关系) (P24第三段)
(2)不相容关系(全异关系)
例:金属与非金属、动物和植物
(3)不相容关系的两种特殊情况:矛盾关系和反对关系。
①矛盾关系:指两个具有全异关系的概念包含在一个属概念中,并且它们的外延之和等于该属概念的外延。
②反对关系:指两个具有全异关系的概念包含在一个属概念中,并且它们的外延之和小于该属概念的外延。
设A、B为任意两个外延不相容的概念,C为A、B共同的属概念,其矛盾关系和反对关系可以用图表示为:
表示为:A+B < C
【探究与分享:P25页】
◆ 有效合同 无效合同 ◆ 输 赢
有效合同和无效合同这一组概念是矛盾关系, 因为:有效合同+无效合同=合同;输和赢这一组概念是反对关系; 因为输+赢<比赛结果,比赛结果除了输和赢外,还有平局。
1. 概念的内涵是指概念所反映的事物的本质属性,它反映事物“质”的规定性,说明概念所反映的那种事物究竟“是什么"。下列不是从内涵方面说明概念的是( )A. 单身汉是未婚、成年的男性B. 商品是用来交换的劳动产品C. 鱼是用鳃呼吸、用鳍游水,有脊椎的水生动物D. 社会关系包括经济政治、思想、文化以及家庭等方面的关系
2.“刑法"与“法律"两个概念的关系是( )A. 属种关系 B. 种属关系C. 交叉关系 D. 全同关系
3. 从概念的外延来看,“笔"与“毛笔”、“福建的省会"与“福州”的关系分别是( )A. 全同关系 属种关系B. 属种关系 全同关系C. 种属关系 交叉关系D. 交叉关系 种属关系
高中政治 (道德与法治)人教统编版选择性必修3 逻辑与思维概念的概述示范课ppt课件: 这是一份高中政治 (道德与法治)人教统编版选择性必修3 逻辑与思维<a href="/zz/tb_c4015868_t3/?tag_id=26" target="_blank">概念的概述示范课ppt课件</a>,共35页。
高中政治 (道德与法治)概念的概述教学演示ppt课件: 这是一份高中政治 (道德与法治)概念的概述教学演示ppt课件,共29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学习导航,概念的含义,概念的基本特征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人教统编版选择性必修3 逻辑与思维概念的概述教课ppt课件: 这是一份人教统编版选择性必修3 逻辑与思维概念的概述教课ppt课件,共29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1概念的概述,学习导航,概念的含义,概念的基本特征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