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地理人教版 (2019)必修 第一册第五章 植被与土壤第二节 土壤精品练习题
展开第二节土壤同步练习
土壤在垂直方向上的物质组成和颜色各异,不同地区间也存在水平差异。下图为“土壤剖面示意图”。读图,完成1~2题。
1.土壤剖面结构图中字母O代表( )
A.腐殖质层 B.淀积层
C.母岩层 D.母质层
2.下列关于土壤的描述,正确的是( )
A.土壤肥力是自然形成的,无论如何利用都不会损耗其肥力
B.森林地表枯枝落叶多,其土壤的有机质含量一般高于草原
C.南方水稻土的形成与人类长期的耕种和培育无关
D.壤土兼有砂土和黏土的特点,是农业生产理想的土壤
【答案】1.A 2.D
【解析】第1题,从图中可读出,O为腐殖质层、A为淋溶层、B为淀积层、C为母质层、R为母岩层,A正确。第2题,土壤肥力可以是自然形成的,也可以是人类长期培育的,不合理利用会导致土壤肥力下降,A错。热带雨林的土壤因有机质分解速度快,比较贫瘠,B错。南方水稻土的形成与人类长期的耕种和培育有关,C错。壤土兼有砂土和黏土的特点,既能通气透水,又能蓄水保温,是农业生产理想的土壤,D正确。
有机质含量高低是土壤肥力的重要标志,一般土壤有机质含量为5%。图a为“我国东部某地土壤剖面图”,图b为“该土壤有机质分布图”。据此完成3~4题。
3.图a中甲为( )
A.有机层 B.淀积层
C.耕作层 D.犁底层
4.关于该地表层土壤的描述,正确的是( )
A.地表枯枝落叶多,有机质含量较高
B.人工增施有机肥,有机质含量较高
C.受流水侵蚀作用,有机质含量较低
D.气候干旱植被稀少,有机质含量低
【答案】3.B 4.C
【解析】第3题,图a显示,甲位于淋溶层和成土母质层之间,为淀积层,故选B项。第4题,从图b可以看出该地土壤表层(0厘米附近)有机质含量低于5%,说明地表有机质含量较低;如果人工增施有机肥一般会分布在表层附近;表层土壤有机质较低,说明肥力流失较多;我国东部地区降水丰富,多流水侵蚀作用。故选C项。
土壤是指陆地表层具有一定肥力,能够生长植物的疏松表层。回答5~6题。
5.组成土壤的四种物质分别是( )
A.岩石、有机质、水分、空气 B.砾石、矿物质、水分、空气
C.矿物质、有机质、水分、空气 D.岩石、砾石、有机质、水分
6.下列土壤以颜色命名的是( )
A.黑土、水稻土 B.黑土、黄壤
C.水稻土、红壤 D.荒漠土、黄壤
【答案】5.C 6.B
【解析】第5题,土壤由矿物质、有机质、水分和空气四种物质组成;砾石是岩石的破碎物,可为土壤的形成提供矿物质。第6题,黑土、黄壤和红壤等都是以土壤的颜色来命名的;水稻土是以农作物的名称命名的;荒漠土是根据植物难以生长的自然状态命名的。
2019年10月3日,某高一地理兴趣小组利用国庆假期,到郊区进行了红壤的野外观测调研。同学们成功地制作了土壤剖面,采集了剖面中不同土层的土样标本,回校后完成了土样的土壤组成及酸碱性测定实验,并撰写了研究性学习报告。据此完成7~8题。
7.返校实验后,地理兴趣小组的同学发现:红壤的有机质含量非常低,导致这一结果的基本因素是( )
A.气候 B.成土母质
C.生物 D.成土时间
8.红壤的肥力、疏松程度和酸碱度不利于农作物高产,为了实现当地农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农民可采取的改良措施有( )
①大力推广秸秆还田 ②大量施用化肥 ③增施熟石灰 ④掺砂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④
【答案】 7.A 8.B
【解析】第7题,影响土壤有机质含量的因素有:植被的枯枝落叶,气温、降水等,解题的关键由红壤得出是在我国南方地区,亚热带季风气候,降水多,淋溶作用强,不利于有机质积累,所以导致红壤的有机质含量低的基本因素是气候。选A。第8题,红壤的有机质含量低,肥力低,土质黏重,呈酸性。所以改良的措施有秸秆还田,补充有机质,提高土壤肥力;增施熟石灰,中和酸性,平衡酸碱度;掺沙子改良土质黏重。大量施用化肥,会导致土壤板结。选B。
下图为我国东部地区的三种典型土壤:黑土、水稻土、红壤的土壤分布示意图。读图回答9~10题。
9.图中a、b、c代表的三种土壤正确的排序组合是( )
A.黑土、水稻土、红壤 B.水稻土、黑土、红壤
C.红壤、水稻土、黑土 D.红壤、黑土、水稻土
10.下列关于a、b、c三种土壤的叙述,正确的是( )
A.a土壤可通过掺入沙子、施用石灰等方法进行改良
B.b土壤主要分布于我国的松嫩平原和江汉平原等地
C.b土壤有机质含量高,是因为降水条件好
D.a、b、c三种土壤中,c土壤的透气性最好
【答案】9.D 10.A
【解析】 第9题,a的有机质含量最低,是我国南方贫瘠的红壤;b的有机质含量最高,是我国北方的黑土;c的水分含量最大,是水稻土。第10题,红壤改良可以采取增施有机肥、掺入沙子、石灰中和等措施;黑土主要分布在我国东北地区,其有机质含量高,是因该地气候寒冷,微生物分解作用弱;水稻土的透气性最差。
11.下图为自然地理要素相互作用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土壤是自然地理圈层互相紧密接触的过渡地带,图中①属于__________圈,②属于__________圈,③属于__________圈,④属于________圈,⑤属于________圈。
(2)土壤既是自然地理环境的一个要素,也是反映自然地理环境________的一面“镜子”。例如,黄土高原土地资源过度开垦,不仅破坏了当地的生态,也是造成________地区洪涝、风沙等灾害的重要原因。
(3)人类生产活动对土壤形成的作用,以改变地表______最为突出。人类活动既可以培育出一些肥沃、高产的耕作土壤,也可能引起土壤退化,如出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
【答案】(1)大气 生物 水 岩石 土壤 (2)整体性 黄河中下游 (3)生物状况 肥力下降、水土流失、盐碱化、荒漠化、土壤污染(任选三项)
【解析】第(1)题,读图可知,图示地区范围较大,涉及陆地和海洋。①处于陆地上空,属于大气圈;②是指森林,属于生物圈;③处于海洋中,属于水圈;④处为沉积岩,属于岩石圈;⑤属于能够生长植物的土壤圈。第(2)题,土壤既是自然地理环境的一个要素,也是反映自然地理环境整体性的一面“镜子”。第(3)题,人类活动对土壤的影响既有积极方面,也有消极方面。人类生产活动对土壤形成的作用,以改变地表生物状况最为突出。人类活动既可以培育出一些肥沃、高产的耕作土壤,也可能引起土壤退化,如出现肥力下降、水土流失、盐碱化、土壤污染等问题。
12.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土壤的形成离不开生物的参与。绿色植物有选择地吸收成土母质、水体和大气中的养分,并通过光合作用制造有机质,然后以枯枝落叶和残体的形式将有机养分归还给土壤。生物死亡后经微生物分解,部分养料可供植物再利用,另一部分形成腐殖质,改善成土母质理化性质,使土壤变成具有一定结构和肥力的基质,经过长期利用,土壤渐趋成熟。下图是植物与土壤形成关系示意图。
(1)读图完成下列填空。(填序号)(4分)
①水分 ②养分 ③腐殖质 ④矿物质
A:________;B:________;C:________;D:________。
(2)从土壤的角度,简述农田可以抵御适度旱情的原因。(4分)
(3)简述植物与土壤的关系。(4分)
【答案】(1)③ ④(②) ②(④) ①
(2)由于土壤有蓄水和保水功能,大气降水的一部分保留在土壤中,所以当自然界有适度旱情发生时,土壤可以为农作物持续提供所需要的水分,这样就可以抵御适度旱情。
(3)植物是土壤发育最重要的因素之一,植物不断更新循环,使营养元素在土壤表层富集;土壤为植物生长提供了环境载体,提供了植物生长的水分和养分等。
【解析】第(1)题,由所学知识可知,植物生长要从土壤中获取养分、矿物质和水分;植物的枯枝落叶等被微生物分解,形成腐殖质;成土母质决定了土壤矿物质的成分和养分状况,影响土壤的质地。第(2)题,土壤有蓄水和保水功能,可以为农作物持续提供所需要的水分。第(3)题,从植物与土壤形成关系示意图可知,植物是土壤发育的重要因素之一;土壤为植物生长提供了环境载体。
高中地理湘教版 (2019)必修 第一册第二节 土壤的形成优秀同步练习题: 这是一份高中地理湘教版 (2019)必修 第一册第二节 土壤的形成优秀同步练习题,文件包含52土壤的形成课时作业-高一地理上册同步备课系列湘教版2019必修第一册解析版docx、52土壤的形成课时作业-高一地理上册同步备课系列湘教版2019必修第一册原卷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13页, 欢迎下载使用。
湘教版 (2019)第二节 土壤的形成随堂练习题: 这是一份湘教版 (2019)第二节 土壤的形成随堂练习题,文件包含52土壤的形成课时作业-2022-2023学年高一地理上册同步备课系列湘教版2019必修第一册解析版docx、52土壤的形成课时作业-2022-2023学年高一地理上册同步备课系列湘教版2019必修第一册原卷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13页, 欢迎下载使用。
高中地理人教版 (2019)必修 第一册第一节 气象与水文灾害练习: 这是一份高中地理人教版 (2019)必修 第一册第一节 气象与水文灾害练习,文件包含61气象灾害精选练习-2022-2023学年高一地理人教版2019必修第一册同步备课系列解析版docx、61气象灾害精选练习-2022-2023学年高一地理人教版2019必修第一册同步备课系列原卷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11页, 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