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 (2019)必修 第一册第一单元 氯气及氯的化合物第1课时综合训练题
展开专题3 从海水中获得的化学物质 第一单元 第1课时 氯气的发现与制备 课时作业
1.海水中含量最多的离子是( )
A.钠离子 B.氯离子
C.钙离子 D.镁离子
2.下列关于实验室制取氯气的说法正确的是( )
A.盛浓盐酸的分液漏斗可用长颈漏斗代替
B.为了便于学生观察氯气的制备实验,可在讲台上直接做氯气的制备实验
C.可用饱和食盐水吸收尾气
D.可在集气瓶口放一张湿润的淀粉-碘化钾试纸,观察氯气是否收集满
3.电解溶质质量分数为26%的饱和食盐水100 g,生成0.1 mol H2后,溶液中NaOH的质量分数是( )
A.8.02% B.8.00%
C.8.63% D.8.61%
4.电解饱和食盐水时,与电源负极相连的电极上得到的气态物质是( )
A.氯气 B.氢气
C.烧碱 D.氯化氢
5.下列物质中,可以用来除去Cl2中的水蒸气的是( )
①碱石灰 ②浓硫酸 ③无水CaCl2 ④固体烧碱
A. ①② B. ①③④
C. ②③ D. ①②③④
6.实验室制取氧气的试管壁上粘附有MnO2,除去MnO2可用的试剂是( )
A.蒸馏水 B.KOH溶液
C.稀盐酸 D.热的浓盐酸
7.某化学小组用如图所示的装置制取氯气,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该装置图中只存在两处错误
B.该实验中收集氯气的方法正确
C.为了防止氯气污染空气,必须用饱和食盐水进行尾气处理
D.在集气瓶的导管口处放一片湿润的淀粉碘化钾试纸可以验证是否有氯气逸出
8.实验室制取HCl气体的反应原理为:NaCl(固)+H2SO4(浓)NaHSO4+HCl↑。则实验室制取下列各组气体时,所用气体的发生装置与HCl气体相同的是( )
A.H2 B.CO2
C.Cl2 D.O2
9.二氧化锰(MnO2)与浓盐酸混合加热可得到氯气,如下是制取Cl2并探究Cl2化学性质的装置图。
(1)圆底烧瓶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若要得到干燥纯净的气体,则B中应盛放的试剂是________,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C中应盛放的试剂是________,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E中若装有淀粉碘化钾溶液,能观察到的实验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Cl2的密度比空气________,且________(填“能”或“不能”)溶于水,难溶于饱和食盐水,因此可用________法或排饱和食盐水法收集。
(5)G中的试剂可为________。
(6)甲同学用含有0.2 mol HCl的浓盐酸与足量的MnO2反应制取Cl2,结果制得的Cl2的体积(标准状况下)小于1.12 L,这是由反应过程中盐酸的浓度变小造成的。请列举导致盐酸浓度变小的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下图是用KClO3与浓盐酸反应制取氯气的简易装置。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A中固体也可以用高锰酸钾、重铬酸钾、二氧化锰等代替
B.装置A发生反应的方程式为KClO3+6HCl(浓)===3Cl2↑+KCl+3H2O
C.待没有气泡产生后,向A中加入足量AgNO3,根据沉淀质量可求出剩余盐酸的量
D.装置B盛放的是饱和食盐水,目的为除去HCl
11.某化学兴趣小组欲在实验室探究氯气的性质及模拟工业制取漂白粉,设计了如下装置进行实验。
请按要求回答下列问题:
(1)淀粉-KI溶液中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
(2)若干燥的有色布条不褪色,湿润的有色布条褪色,则甲中盛放的是________(填名称)。
(3)Cl2与石灰乳反应制取漂白粉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
(4)该兴趣小组用8.7 g 二氧化锰与足量的浓盐酸制备氯气,则理论上最多可制得氯气的质量是________。
12.请用如图所示仪器,设计一个电解饱和食盐水并测定电解时产生的H2的体积和检验Cl2的实验装置(提示:Cl2可与KI反应生成I2,淀粉遇I2变蓝)。
(1)所选仪器连接时,各接口的顺序是(填各接口的字母代号):A接________、________接________;B接________、________接________。
(2)证明产物Cl2的实验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实验测得产生的氢气体积(已折算成标准状况)为5.60 mL,电解后溶液的体积恰好为50.0 mL,则溶液中NaOH的物质的量浓度为________。
专题3 从海水中获得的化学物质 第一单元 第1课时 氯气的发现与制备 课时作业
1.海水中含量最多的离子是( )
A.钠离子 B.氯离子
C.钙离子 D.镁离子
答案 B
2.下列关于实验室制取氯气的说法正确的是( )
A.盛浓盐酸的分液漏斗可用长颈漏斗代替
B.为了便于学生观察氯气的制备实验,可在讲台上直接做氯气的制备实验
C.可用饱和食盐水吸收尾气
D.可在集气瓶口放一张湿润的淀粉-碘化钾试纸,观察氯气是否收集满
解析 若用长颈漏斗代替盛浓盐酸的分液漏斗,则无法控制浓盐酸的用量,并且浓盐酸易挥发出来,A错误;在讲台上直接做氯气的制备实验,容易造成中毒事故,应该在通风橱中进行,B错误;饱和食盐水不能与氯气反应,不能用于吸收尾气,C错误;可在集气瓶口放一张湿润的淀粉-碘化钾试纸,若试纸变蓝,则氯气已收集满,D正确。
答案 D
3.电解溶质质量分数为26%的饱和食盐水100 g,生成0.1 mol H2后,溶液中NaOH的质量分数是( )
A.8.02% B.8.00%
C.8.63% D.8.61%
解析 根据方程式2NaCl+2H2O2NaOH+H2↑+Cl2↑,得:
m(NaOH)=0.2 mol×40 g·mol-1=8 g,
m(H2)=0.1 mol×2 g·mol-1=0.2 g,
m(Cl2)=0.1 mol×71 g·mol-1=7.1 g。
w(NaOH)=×100%≈8.63%。
答案 C
4.电解饱和食盐水时,与电源负极相连的电极上得到的气态物质是( )
A.氯气 B.氢气
C.烧碱 D.氯化氢
解析 与电源负极相连的电极上得到的气态物质是氢气。
答案 B
5.下列物质中,可以用来除去Cl2中的水蒸气的是( )
①碱石灰 ②浓硫酸 ③无水CaCl2 ④固体烧碱
A. ①② B. ①③④
C. ②③ D. ①②③④
解析 碱石灰和烧碱都不仅吸收水分还吸收氯气。
答案 C
6.实验室制取氧气的试管壁上粘附有MnO2,除去MnO2可用的试剂是( )
A.蒸馏水 B.KOH溶液
C.稀盐酸 D.热的浓盐酸
答案 D
7.某化学小组用如图所示的装置制取氯气,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该装置图中只存在两处错误
B.该实验中收集氯气的方法正确
C.为了防止氯气污染空气,必须用饱和食盐水进行尾气处理
D.在集气瓶的导管口处放一片湿润的淀粉碘化钾试纸可以验证是否有氯气逸出
解析 A项,该装置应有加热仪器,收集时导管应长进短出,最后还应有尾气处理装置,错误;B项,收集氯气时,导管应长进短出,错误;C项,Cl2难溶于饱和食盐水,不能被吸收,错误。
答案 D
8.实验室制取HCl气体的反应原理为:NaCl(固)+H2SO4(浓)NaHSO4+HCl↑。则实验室制取下列各组气体时,所用气体的发生装置与HCl气体相同的是( )
A.H2 B.CO2
C.Cl2 D.O2
解析 制取HCl和Cl2都属于固体+液体气体的类型,所用气体的发生装置是相同的,都选用铁架台(含铁圈、铁夹)、酒精灯、烧瓶、分液漏斗等。选C项。
答案 C
9.二氧化锰(MnO2)与浓盐酸混合加热可得到氯气,如下是制取Cl2并探究Cl2化学性质的装置图。
(1)圆底烧瓶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若要得到干燥纯净的气体,则B中应盛放的试剂是________,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C中应盛放的试剂是________,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E中若装有淀粉碘化钾溶液,能观察到的实验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Cl2的密度比空气________,且________(填“能”或“不能”)溶于水,难溶于饱和食盐水,因此可用________法或排饱和食盐水法收集。
(5)G中的试剂可为________。
(6)甲同学用含有0.2 mol HCl的浓盐酸与足量的MnO2反应制取Cl2,结果制得的Cl2的体积(标准状况下)小于1.12 L,这是由反应过程中盐酸的浓度变小造成的。请列举导致盐酸浓度变小的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1)二氧化锰(MnO2)与浓盐酸混合加热可得到氯气:MnO2+4HCl(浓)MnCl2+2H2O+Cl2↑。(2)氯气中含有氯化氢和水蒸气,通过饱和食盐水可吸收氯化氢;通过浓硫酸可吸收水蒸气。(3)氯气能够将I-氧化为碘单质,淀粉与碘单质相遇变蓝。(5)氯气可用氢氧化钠溶液吸收。(6)浓盐酸与MnO2反应生成Cl2,随着反应的进行,盐酸浓度变稀,稀盐酸与MnO2不反应。
答案 (1)MnO2+4HCl(浓)MnCl2+2H2O+Cl2↑ (2)饱和食盐水 吸收混合气体中的HCl 浓硫酸 吸收混合气体中的水蒸气 (3)溶液变蓝 (4)大 能 向上排空气 (5)NaOH溶液(答案合理即可) (6)氯化氢挥发,反应生成水,反应消耗HCl
10.下图是用KClO3与浓盐酸反应制取氯气的简易装置。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A中固体也可以用高锰酸钾、重铬酸钾、二氧化锰等代替
B.装置A发生反应的方程式为KClO3+6HCl(浓)===3Cl2↑+KCl+3H2O
C.待没有气泡产生后,向A中加入足量AgNO3,根据沉淀质量可求出剩余盐酸的量
D.装置B盛放的是饱和食盐水,目的为除去HCl
解析 用浓盐酸和高锰酸钾、重铬酸钾均能发生反应,但浓盐酸与二氧化锰在常温下不反应,因此不能使用该装置,A项错误;用KClO3与浓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钾、氯气和水,反应方程式为:KClO3+6HCl(浓)===3Cl2↑+KCl+3H2O,B项正确;反应得到的产物为KCl,向其中加入足量的AgNO3,生成AgCl,如盐酸过量,与AgNO3反应也生成沉淀,因此不能利用沉淀质量可求出剩余盐酸的量,C项错误;B装置用于收集氯气,D项错误。
答案 B
11.某化学兴趣小组欲在实验室探究氯气的性质及模拟工业制取漂白粉,设计了如下装置进行实验。
请按要求回答下列问题:
(1)淀粉-KI溶液中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
(2)若干燥的有色布条不褪色,湿润的有色布条褪色,则甲中盛放的是________(填名称)。
(3)Cl2与石灰乳反应制取漂白粉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
(4)该兴趣小组用8.7 g 二氧化锰与足量的浓盐酸制备氯气,则理论上最多可制得氯气的质量是________。
解析 (1)氯气氧化I-生成I2:Cl2+2KI===2KCl+I2,碘单质遇淀粉变为蓝色。(2)洗气瓶中的干燥剂为液体干燥剂,能够干燥氯气,则该干燥剂为浓硫酸。(3)氯气与石灰乳反应:2Cl2+2Ca(OH)2===CaCl2+Ca(ClO)2+2H2O。(4) MnO2+4HCl(浓)MnCl2+2H2O+Cl2↑,8.7 g MnO2最多生成7.1 g氯气。
答案 (1)溶液变蓝色 Cl2+2KI===2KCl+I2
(2)浓硫酸
(3)2Cl2+2Ca(OH)2===CaCl2+Ca(ClO)2+2H2O
(4)7.1 g
12.请用如图所示仪器,设计一个电解饱和食盐水并测定电解时产生的H2的体积和检验Cl2的实验装置(提示:Cl2可与KI反应生成I2,淀粉遇I2变蓝)。
(1)所选仪器连接时,各接口的顺序是(填各接口的字母代号):A接________、________接________;B接________、________接________。
(2)证明产物Cl2的实验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实验测得产生的氢气体积(已折算成标准状况)为5.60 mL,电解后溶液的体积恰好为50.0 mL,则溶液中NaOH的物质的量浓度为________。
解析 用排水法测量产生H2的体积,A接储气瓶的G,F接H,把水排入量筒内,用量筒测量出排出的水量,以测定产生H2的体积。B接洗气瓶的D,E接C,生成的Cl2与洗气瓶中的KI反应生成I2,淀粉遇I2变蓝,多余的Cl2用NaOH溶液吸收。已知电解产生H2的物质的量为n(H2)==2.5×10-4 mol,由2NaCl+2H2O2NaOH+H2↑+Cl2↑知,n(NaOH)=2n(H2)=5.0×10-4 mol,则c(NaOH)==0.01 mol·L-1。
答案 (1)G F H D E C
(2)淀粉-碘化钾溶液变蓝
(3)0.01 mol·L-1
苏教版 (2019)必修 第一册第一单元 氯气及氯的化合物第1课时随堂练习题: 这是一份苏教版 (2019)必修 第一册第一单元 氯气及氯的化合物第1课时随堂练习题,共7页。
苏教版 (2019)第一单元 氯气及氯的化合物第1课时练习题: 这是一份苏教版 (2019)第一单元 氯气及氯的化合物第1课时练习题,共6页。
苏教版 (2019)必修 第一册第一单元 氯气及氯的化合物课堂检测: 这是一份苏教版 (2019)必修 第一册第一单元 氯气及氯的化合物课堂检测,共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解析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