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2023学年人教版(2019)必修二第六章 化学反应与能量 单元测试卷(word版含答案)
展开
这是一份2022-2023学年人教版(2019)必修二第六章 化学反应与能量 单元测试卷(word版含答案),共7页。
第六章 化学反应与能量 单元测试卷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一、单选题(共48分)1、(6分)下列民俗、诗句、谚语等包含吸热反应的是( )A. 民间焰火之最——确山打铁花 B. 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C. 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 D. 冰,水为之,而寒于水2、(6分)已知反应在某段时间内以A的浓度变化表示的化学反应速率为1,则此段时间内以C的浓度变化表示的化学反应速率为( )A.0.5 B.1 C.2 D.33、(6分)已知:,一定条件下,将0.2molX和0.2molY通入1L恒容密闭容器中,反应1min后,测得Y的物质的量为0.15mol,则1min内Y的平均反应速率为( )A.0.03
B.0.02
C.0.01
D.0.054、(6分)将5.6g铁粉投入盛有100mL2mol/L稀硫酸的烧杯中,经2min反应完全。如果反应前后溶液的体积不变,则该反应的平均反应速率可表示为( )A. B.C. D.5、(6分)温度为500℃时,反应在5L的密闭容器中进行,半分钟后NO的物质的量增加了0.3mol,则此反应的平均速率为( )A. B.C. D.6、(6分)某温度时,浓度均为1的两种气体和,在恒容密闭容器中发生可逆反应生成气体Z,充分反应后的浓度为0.4,的浓度为0.8,生成的Z的浓度为0.4,则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Z用X、Y表示)是( )A.B.C.D.7、(6分)在一定温度下的定容容器中,发生反应2A(g)+B(s)C(g)+D(g),下列描述中能表明反应已达到平衡状态的是( )①混合气体的压强不变②混合气体的密度不变③C(g)的物质的量浓度不变④容器内A、C、D三种气体的浓度之比为2:1:1⑤单位时间内生成 mol D,同时生成2 mol A⑥单位时间内生成 mol C,同时消耗 mol D A.①②③B.③④⑥C.②③⑤⑥D.只有③8、(6分)在一定温度下,发生催化分解。不同时刻测定生成的体积(已折算为标准状况)如表。02468100.09.917.222.426.529.9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液体体积变化忽略不计) ( )A. 反应至时,
B. 第后平均反应速率逐渐减慢
C. 的平均反应速率:
D. 反应至时,过氧化氢的分解率为50%二、填空题(共28分)9、(14分)理论上讲,任何自发的氧化还原反应都可以设计成原电池。(1)请利用反应“”设制一个化学电池,回答下列问题:①该电池的负极材料是_______,电解质溶液是_______;②正极的电极反应式为_______;③当生成的气体标在准状况下的体积为0.224L时,电路中电子转移了_______.(2)已知燃料电池的总反应式为,电池中有一极的电极反应式为。①这个电极是燃料电池的_______(填“正极”或“负极”),另一个电极上的电极反应式为:_______。②随着电池不断放电,电解质溶液的碱性_______(填“增大”、“减小”或“不变”)。10、(14分)现有如图所示的原电池装置,插入电解质溶液前Cu和Fe电极的质量相等。请回答下列问题:(1)当图Ⅰ中的电解质溶液为稀硫酸时,铁片作________________极,铜片上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图中箭头的方向表示_________________(填“电子”或“电流”)的流向。(2)若将图Ⅰ中的U形管虚线以下的电解质溶液换为四氯化碳(不导电),如图Ⅱ所示,则该装置_________________(填“能”或“不能”)形成原电池,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3)①当电解质溶液为某溶液时,两电极的质量变化曲线如图Ⅲ所示,则该电解质溶液可以是下列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填字母)。A.稀硫酸B.溶液C.稀盐酸D.溶液②Cu电极的电极反应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6 min时Cu电极的质量为______________g。三、推断题(共12分)11、(12分)一定温度下,在2L密闭容器中,A、B、C三种气体的物质的量随时间变化曲线如下图所示,按要求解决下列问题。 (1)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
(2)用A表示的反应速率为:__________;
(3)下列条件改变时,能加快化学反应速率的是( )
A.扩大容器的容积
B.增大C的用量
C.降低体系的温度
D.加入催化剂
(4)该反应达到化学反应限度时,B的转化率为__________。(请保留一位小数)四、实验题(共12分)12、(12分)化学是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实验是科学探究的重要手段。某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为探究原电池反应原理进行如下实验。(1)把一块纯净的锌片插入盛有稀硫酸的烧杯里,可观察到锌片逐渐溶解,并有气体产生,再平行地插入一块铜片(如图甲所示),可观察到铜片上________(填“有”或“没有”)气泡产生,由此得到结论:________。(2)再用导线把锌片和铜片连接起来(如图乙所示),可观察到锌片逐渐溶解,铜片上有气泡产生。铜片上产生气泡的原因是________。(3)用导线连接灵敏电流表的两端后,再与溶液中的锌片和铜片相连(如图丙所示),观察到灵敏电流表的指针发生了偏转,说明了导线中有电流通过。从上述现象中可以归纳出构成原电池的一些条件是________,有关的电极反应式:锌片________;铜片________。
参考答案1、答案:B解析:A.民间焰火之最-确山打铁花是铁水燃烧发生化学反应,属于放热反应,故A错误;B.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涉及碳酸钙的分解,为吸热反应,故B正确;C.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涉及物质的形态的变化,不是化学变化,故C错误;D.冰,水为之,而寒于水涉及物质的形态的变化,不是化学变化,故D错误;故选:B。2、答案:C解析:从题目中可以看出反应物A、B和生成物C、D的化学计量数的关系,即v(B)=3v(A) , v(C)=2v(A) , v(D)=v(A)。若A的浓度变化为,则C的浓度变化应该是它的2倍。C选项正确。答案:C。3、答案:D解析:4、答案:C解析:铁为固体,一般不用固体表示化学反应速率,A不正确;5.6g铁是0.1mol,Fe完全反应消耗硫酸也是0.1mol,所以用硫酸表示的反应速率是,B不正确;反应速率之比等于化学计量数之比,所以,C符合题意;氢气的体积未知,D不正确。5、答案:C解析:半分钟后NO的物质的量增加了0.3mol,所以用NO表示的反应速率为。A、根据速率之比等于化学计量数之比,所以,故A错误;B、半分钟后NO的物质的量增加了0.3mol ,所以用NO表示的反应速率为,故B错误;C、根据速率之比等于化学计量数之比,所以,故C正确;D、根据速率之比等于化学计量数之比,所以,故D错误.故选:C.6、答案:D解析:充分反应后,,,则的化学计量数之比为,故反应为,根据原子守恒可知,Z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可以表示为;故选D。7、答案:C解析:反应前后气体的分子数不变,混合气体的乐强不变,不能判断是否达到化学平衡状态,①错误;混合气体的总质量在变,体积不变,所以密度在变,故混合气体的密度不变能说明达到化学平衡状态,②正确;C(g)的物质的量浓度不变说明达到化学平衡状态,③正确;容器内A、C、D三种气体的浓度之比为2:1:1,不能判断是否达到化学平衡状态,④错误;单位时间内生成molD,是正反应,同时生成2 mol A,是逆反应,且速率之比等于化学计量数之比,正、逆反应速率相等,达到化学平衡状态,⑤正确;单位时间内牛成 mol C,是正反应,同时消耗 mol D,是逆反应,且速率之比等于化学计量数之比,正、逆反应速率相等,达到化学平衡状态,⑥正确;故选C。8、答案:A解析:9、答案:(1) ; 溶液 ; ; 0.03 (2) 正极 ; 减小 ; 大于解析:10、答案:(1)负;有气泡生成;电流(2)不能;不能构成闭合回路(3)①B;②;9.2解析:(1)铁比铜活泼,所以当电解质溶液为稀硫酸时铁作负极,铜为正极,铜电极的电极反应式为,所以铜片上的现象是有气泡生成;图中的箭头方向是由正极指向负极,故应是电流方向。(2)由于四氯化碳不导电,所以不能构成闭合回路,图Ⅱ所示装置不能形成原电池。(3)①由图Ⅲ可知两电极的质量均在变化,Fe电极的质量减小而Cu电极的质量增加,故电解质溶液为硫酸铜溶液。②Cu电极的电极反应式为,Fe电极的电极反应式为,6 min时Fe电极减少的质量为6.0 g-3.2 g=2.8 g,根据得失电子守恒求得Cu电极增加的质量为3.2 g,故。11、答案:(1)B+C2A
(2)0.079mol/(L•S); (3)BD; (4)65.8%解析:12、答案:(1)没有;锌能置换酸中的氢,铜不能(或其他合理答案)(2)溶液中的在铜片上获得电子而产生(3)①活泼性不同的两种金属,②形成闭合回路,③有电解质溶液,④自发的氧化还原反应;;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