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小学数学北师大版三年级下册三 乘法队列表演(二)教案及反思
展开北师大版数学三年级下《列队表演》教学设计
课 题 | 队列表演——两位数乘两位数 | 课 型 | 新授 | ||||
年 级 | 三年级 | 学 校 | 新阳中心校 | 主 备 人 | 王国明 | ||
教材 简析 及 学情 分析 | 教材简析 《队列表演(一)》是北师大版教材三年级下册第三单元“乘法”中的第二节课,主要是学习两位数乘两位数,重点是学习横式笔算的计算方法,难点是如何理解横式笔算的算理。教材创设了“队列表演”这一学生比较熟悉的情境,提出了三个问题,借助点子图、列表等介质,逐步引导学生探究两位数乘两位数的过程与方法。第一个问题借助点子图探究14×12的直观运算,并用横式记录计算的过程与结果;第二个问题理解用点子图的乘法运算与列表的乘法运算之间的联系与区别;第三个问题鼓励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进一步熟悉两位数乘两位数乘法的计算。 学情分析 面对两位数乘两位数,学生并非是一张白纸。在三年级上期,学生已经会计算两位数乘一位数了,能用学习过的表内乘法(整十数乘一位数)和加法获得结果,因此,学生已经积累了用点子图理解算理和用转化方法解决问题的经验。 | ||||||
学习 目标 | 1.结合“队列表演”的具体情境,利用点子图探索两位数乘两位数(不进位)的计算方法,理解算理,并选择合理简洁的运算途径。 2.在交流计算方法的过程中,体验计算方法的多样化并能应用乘法知识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发展解决问题的能力。 3.正确进行通过多种多样的活动,享受数学带来的乐趣,体验成功的快乐。 | 教学补改
| |||||
重点 难点 | 重点:掌握两位数乘两位数的乘法的横式笔算的计算方法。 难点:借助点子图理解算理。 | 教法 学法 | 自主探究 | ||||
教学 资源 | 多媒体课件 | ||||||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揭示问题。 1.小蚂蚁喜欢做操,我们的同学喜欢队列表演,瞧,他们来了(出示图片)你能得到哪些数学信息?你能根据这个信息提出一个数学问题吗?(一共有多少人) 怎么列式?你能口算一下得数吗说说你是怎么算的? 2.接着出现4行,10行,学生列出相应的横式,并进行口算。说说算的方法。 3.最后出现12行。你能在完整地说说数学信息和数学问题吗?怎么列式?(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14×12。)这个算式和之前的算式有什么不同?你还能算出它的得数吗? 今天我们就一起来研究“两位数乘两位数”。(教师板书) 【设计意图:由情境引发学生回顾旧知,找到知识的生长点,学生的思维得以展开,思维快速进入课堂,为课堂的深入学习做好了准备。引导学生说明两位数乘一位数和两位数乘整十数的计算方法,为学生学习两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方法做好准备,为学习新课做好铺垫并使学生思维迅速定向,很快进入对中心问题的探求。】 二、探究发现、建立模型 (一)借助点子图经历探究 同学们,我们在蚂蚁做操一课中,是通过哪些方法探究12×4的?(点子图,表格)那好,我们这节课也用点子图试试,瞧,队列表演的同学已经变成了点子,也就是我们算出有多少点子,也就知道有多少人了,是吗?那好,我把全部点子变到你们的研学单上,拿出研学单,赶快试试吧! 在研学单上尝试借助点子图独立计算12×14。教师巡视,发现典型。准备班内交流。 (二)展示方法,深化思维 1.展示学生利用点图算出14×12的结果。指名说说计算的过程。 要求说明白怎么圈的,怎样列式,听的同学要质疑。重点在于借助点子图,梳理横式笔算的算式。 方法一:把12拆成6乘2的形式进行计算,转化成两位数乘一位数的连乘计算。 方法二:把12拆成10和2,转化成两位数乘整十数和两位数乘一位数。 方法三:把14拆成7乘2的形式进行计算,转化成两位数乘一位数的连乘计算。 方法四:把14拆成10和4,转化成两位数乘整十数和两位数乘一位数。 方法五:把14、12都拆成整十数和一位数,进行计算。(如果学生的方法中没有此种方法,由老师呈现,提问:你们看得懂吗?请你说说这是怎样进行计算的) 【设计意图:学生将自己学习成果大胆向全班交流,台上台下学生相互质疑、解惑、评价等。通过生生对话,帮助学生理解、内化知识,感受算法的多样化。】 2.我们在计算乘法算式时,除了点子图还有什么方法?(表格)那你现在能将二和四这两个点子图的圈画过程用表格来表达吗? 展示学生利用表格算出14×12的结果。 (1)表格中数据是怎么得来的。 (2)表格中的数据与点子图。 3.呈现书中表格,这个表格你还能看懂吗?他和我们的哪种点子图的方法是相似的?学生借助点子图解释表格。弄清楚: (1)表格中数据是怎么得来的。 (2)表格中的数据与点子图以及算式的联系。 4.小结:不同之中找相同,渗透转化思想。 (1)回顾一下,我们刚才是怎样计算14×12的? (2)比较点子图表格有什么相似的地方?(两种方法都是把两位数进行拆分,转化成我们学过的)根据学生的表达,进行板书拆分→已学过的,以此渗透转化思想。) 5.进行点子图,表格和横式笔算的梳理。 【设计意图:比较的过程是反思的过程。这个环节,旨引导学生思路上求异、策略上求同,突出解决问题策略的价值。】 (三)尝试计算,深化认识 15×11 23×12 1.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进行计算。 2.指名汇报学生的想法。 三、理解应用、强化体验。
【设计意图:学生在读题、理解、分析的过程中,会主动地调用相关知识去解答,实现对知识的迁移和巩固。让学生在独立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应用知识,有效发展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总结归纳、提升经验。 你在这节课中有什么收获? 【设计意图:通过回顾总结,反思收获,引导孩子梳理所学知识,总结数学活动经验,提升数学思想。】 | |||||||
板书设计: 两位数乘两位数的乘法 14×12=168(人) 答:一共有168人。
|
| ||||||
北师大版三年级下册队列表演(二)第3课时教案: 这是一份北师大版三年级下册队列表演(二)第3课时教案,共7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创设情境,探究体验,达标检测,课堂小结,教学板书,教学反思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北师大版三年级下册队列表演(一)第2课时教学设计: 这是一份北师大版三年级下册队列表演(一)第2课时教学设计,共7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创设情境,探究体验,达标检测,课堂小结,教学板书,教学反思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小学数学北师大版三年级下册队列表演(一)教学设计: 这是一份小学数学北师大版三年级下册队列表演(一)教学设计,共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