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英语朗读宝

    2023届高考语文第一轮复习:古代诗歌阅读 课件35张

    2023届高考语文第一轮复习:古代诗歌阅读 课件35张第1页
    2023届高考语文第一轮复习:古代诗歌阅读 课件35张第2页
    2023届高考语文第一轮复习:古代诗歌阅读 课件35张第3页
    2023届高考语文第一轮复习:古代诗歌阅读 课件35张第4页
    2023届高考语文第一轮复习:古代诗歌阅读 课件35张第5页
    2023届高考语文第一轮复习:古代诗歌阅读 课件35张第6页
    2023届高考语文第一轮复习:古代诗歌阅读 课件35张第7页
    2023届高考语文第一轮复习:古代诗歌阅读 课件35张第8页
    还剩27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1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2023届高考语文第一轮复习:古代诗歌阅读 课件35张

    展开

    这是一份2023届高考语文第一轮复习:古代诗歌阅读 课件35张,共35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选项分析1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主题有潦倒失意、漂泊哀伤、思念亲人等。4.情感1)天涯漂泊羁旅愁。叙写客居他乡的艰难,抒发漂泊无依的孤苦。2)望尽天涯怀人愁。感念亲情之深,表达对亲人的思念。3)羁旅他乡的幽怨之情。或表达人生感叹,慨叹年华易逝的苦闷;或抒发 独居他乡、怀才不遇、报国无门的孤独寂寞、幽怨愤慨之情。5.常用技法1)借景抒情,情景交融。2)乐景衬哀情(乐景写哀情)。3)侧面落笔。诗人在表现怀远、思归之情时,不是直接抒发思念之情,而 是从对方着笔,想象对方思念自己之深,借以烘托诗人的苦恨离情。
    4)因梦寄情,虚实结合。6.示例:如杜甫《登高》,前两联写登高闻见之景,后两联抒登高感触之情, 充分表达了诗人长年漂泊、忧国伤时、老病孤愁的复杂感情。由情选 景,借景抒情,浑然一体。二、送别怀人诗——从此无心爱良夜,任他明月下西楼1.内涵:古人常常因事不得不与家人、情人或朋友离别,送别之际,人们往 往设酒饯行,折柳相送,吟诗赠别,表达依依不舍之情。2.标志1)标题中往往有“送”“别”“赠”。2)常见意象:柳、酒、月、水四大意象。长亭、阳关、舟、灞桥等意象 也常在送别怀人诗中出现。
    3.内容:送别怀人诗涉及的范围极广,有君臣官场赠别,有市井朋友相别,有 亲人情人送别。4.情感1)依依惜别的不舍与伤感。2)离别后的思念与牵挂。3)对友人的安慰与勉励。4)借送别友人表明自己的思想感情。5)抒发对人生的感慨。要注意,一首诗表达的情感往往不是单一的,而是多种情感交杂在一起的 集合体,它丰富复杂却不杂乱无章。
    5.常用技法1)寓情于景,情景交融。2)烘托:不直接写人的离情别绪,而是通过写眼中物有伤离之意来烘托人 的伤离之深。3)以乐景衬哀情。4)想象:送别诗常借助想象表达自己对朋友的留恋和关切。6.示例:如柳永《雨霖铃》,上阕写临别时恋恋不舍之情,下阕写词人想象 离别之后的孤寂伤感。寓情于景,虚实结合。三、边塞征战诗——相看白刃血纷纷,死节从来岂顾勋1.内涵:边塞征战诗是以边疆地区军民生活和自然风光为题材的诗。2.标志1)标题中往往有“行”“军”“征”“塞”“戍”等与军旅有关的字。
    2)常见意象:自然景物类(秋月、大漠、风沙等)、地理区域类(塞外、雁 门关、玉门关、黄河、阴山、楼兰等)、战事器具类(金鼓、旌旗等)、 乐曲类(《关山月》《阳关三叠》等)、人物类(戍卒、将帅、胡人、单 于等)。3.内容:边塞征战诗多表现从军出塞、保家卫国、民族交往、塞上风情, 或抒报国壮志,或发反战呼声,或记述战事。4.情感1)保家卫国、建立功名的豪情壮志。2)奋勇杀敌、英勇无畏的英雄气概。3)雄奇瑰丽、奇异独特的边塞风光。4)征人思乡、闺妇盼归的两地愁情。
    5)凄苦哀怨的厌战情绪,沉痛的反战思考。6)对和平安宁的边疆生活、和睦友好的民族往来的喜悦。5.常用技法1)修辞方面:主要有夸张、对比、互文等。2)人物形象的塑造方面:常用神态描写、动作描写等。3)意境的营造方面:常用景物烘托、虚实结合等手法。6.示例:如王维《使至塞上》,描绘了大漠雄浑的气势,表达了诗人的失意 与激愤,同时也表达了对不畏艰苦、以身许国的守边将士的赞美;运用了 借景抒情、比喻等。四、山水田园诗——日长篱落无人过,惟有蜻蜓蛱蝶飞1.内涵:山水田园诗是以描写美丽清新的山水景色、歌咏闲适恬淡的田
    园生活为题材的诗歌。2.标志1)山水田园诗分为山水诗与田园诗。山水诗指描写山水风景的诗。田园 诗指主要以农村自然景物、田园生活为吟咏对象的诗。2)常见意象:溪水、山石、松林、柴门、桑麻、柳树、明月等。3.内容:山水田园诗的基本内容是自然山川与田园风物。4.情感1)寄情山水,赞美山河或田园景色,热爱自然。2)借凄风苦雨,表达对自由的向往及厌倦官场的超脱之情。3)憎恶黑暗,寄情于恬淡生活的隐逸之乐。4)以恬淡之心描写山水美景或田园风物,表达闲适淡泊、悠然自得之
    情。5)对现实不满和怀才不遇的苦闷。5.常用技法1)比喻、拟人、夸张、对比等修辞手法的运用。2)写景的手法有:ɑ.白描与工笔;b.观察角度高、低、俯、仰的变化与远 近的顺序;c.光、影、色彩的渲染,视觉、听觉、嗅觉、触觉的运用;d.虚 实结合(眼前之景与想象之景);e.动静结合(以动衬静,化动为静或化静为 动)。3)常用的抒情方法:借景抒情,情景交融。6.示例:如陶渊明《归园田居(其一)》,诗人写出了田园的美丽景色和身在 其中的自由自在的生活,表达了诗人厌弃官场,坚决回归自然、田园的决
    心;运用了比喻、对偶、白描、借景抒情等。五、爱情闺怨诗——泪眼问花花不语,乱红飞过秋千去1.内涵:爱情闺怨诗主要描写男女爱慕之情和爱情生活,或抒发离别相思 之苦。2.标志1)标题中多含“怨”“怀”“思”“别”“忆”“望”等,或直接用 “无题”等字眼。2)常见意象:白发、秋风、夜雨、寒月、寒衣、残梦等。3.内容:1)表现诗人对妻子的真挚感情的作品,主要包括赠内诗和悼亡诗两类。2)以妇女角度写的闺怨诗,它包括宫怨诗、弃妇诗、相思诗等。
    4.情感1)表现夫妻之间相濡以沫的深厚感情。2)孤苦幽寂的命运之悲。此类情感主要体现在宫怨诗中。3)思妇空闺、思念亲人、盼夫早归、渴望团聚的哀伤之情。4)情梦难圆的遗憾与怅惘之情。5)阴阳两隔的悼亡之痛。5.常用技法1)比兴。先从自然之物写起,然后用比喻引出所要表现的事情或情感。2)衬托。寒月孤灯、冷衾泪枕、月落星稀等凄凉之景往往衬托主人公的 孤寂,青青杨柳、春风浩荡等充满活力生机之景更能反衬闺中思妇的悲 伤与幽怨。
    3)先扬后抑。6.示例:如王昌龄《闺怨》,先写少妇“不知愁”,后面才说她“悔”,通过 对少妇情绪微妙变化的刻画,深刻表现了少妇因景而产生的感伤和哀怨 之情,突出了“闺怨”的主题;运用了先扬后抑。六、咏史怀古诗——山围故国周遭在,潮打空城寂寞回1.内涵:以历史事件、历史人物、历史遗迹等为题材,借咏叹史实、描写 古迹来抒发诗人的兴衰之感,以寄托哀思、借古讽今。2.标志1)标题中有“咏史”“怀古”等。2)常见意象:金陵、赤壁、乌衣巷、六朝、吴钩、朱雀桥等。3.内容:借怀古谈今,感慨个人命运的坎坷。
    4.情感1)针对历史人物或事件,发表自己的观点或看法。2)缅怀前贤,表达敬仰或惋惜之情;类比古人,寄托伤感或哀思。3)借论古之得失,托古讽今,忧国忧民。5.常用技法1)借景抒情。2)运用对比手法,将眼前衰败荒凉的景象,与历史上的繁华兴盛进行鲜明 的对比。3)化用典故,寄托自己的感伤或对国事的讽喻。4)衬托,诗人往往临古迹而抒怀,以悲景衬悲情。6.示例:如杜甫《咏怀古迹(其三)》,借昭君的遭遇和怨恨来寄托诗人虽济
    世之志甚高,但终生也未得重用一展抱负的感慨;咏古迹以感己怀;在抒写 昭君的怨情中,寄托自己的身世之慨。七、咏物言志诗——绘尽天下万物态,寄寓世间感慨情1.内涵:借吟咏事物来表达诗人的思想感情。2.标志1)从对象上来看,咏物诗的对象是单纯的某个事物。诗歌着重对所咏之 物的特征、功能进行刻画,或者着重对所咏之物的某一内蕴、精神进行 吟咏。2)从题目上来看,或以所咏之物为诗名,或以“咏××”“题××”“赞××” 的形式作为题目。3.内容:单纯咏物、托物言志、托物喻理、托物讽世。
    4.情感1)寄寓作者的理想抱负,或实现个人理想,或报效国家。2)寄寓高尚的节操,或表达怀才不遇与命运多舛的伤感,或抒发年华易逝 与理想破灭的哀愁。3)托物讽世,或忧国忧民,或感时伤世,或愤世嫉俗,或针砭时弊,或讽刺批判。5.常用技法1)从具体描写的方法看,主要是正面描写与侧面描写。2)从修辞手法看,主要是比喻、拟人和对比。3)从抒情方法看,主要是托物言志。6.示例:如陆游《卜算子·咏梅》,词人借不与群芳争春,虽然粉身碎骨但芳香如故的梅花来表达自己虽遭不幸,前途坎坷,但决不同流合污的高尚节 操以及粉身碎骨却矢志不渝的斗争精神;运用了托物言志、拟人。
    [知能二] 古代诗歌客观题答题技巧一、客观题的特点1.综合考查从词句的内容、结构、意象与意境、作者情感与主旨、艺术手法与效 果等方面全面考查,集理解、分析与鉴赏于一体。2.设误细微命题者常采用曲解原意、弄错对象、无中生有、过度解读及随意引申 等方式,把错误点放在选项的细微之处。3.读懂“助手”无论是选择恰当的还是不恰当的一项,错误总集中在选项的某一两处细
    节上,绝大多数选项内容是正确的。因此,选项是帮助理解诗歌的“助 手”,并且有助于解答下一道主观题。例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后面题目。岩居僧赵师秀开扉在石层,尽日少人登。一鸟过寒木,数花摇翠藤。茗煎冰下水,香炷佛前灯。吾亦逃名者,何因似此僧?
    下列对全诗内容和手法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首联点题,僧人所居并非殿阁参差的宝刹,也非游人熙攘的胜境,而是罕 有人迹的深山。B.颔联绘僧人所居山间景象,颈联具体写其生活,虽无惊人之笔,但精练自 然,无斧凿痕。C.尾联发出感叹,间接抒发了自己对离尘出世生活的向往之情。D.前六句将僧之居处、环境、生活都写到了,尾联向往之意溢于言表,是 主题思想的点睛。助读提示 (1)这道选择题的四个选项主要从哪些角度设题?(2)这道题的正确选项对于理解这首诗有何帮助?
    (2)A项和B项解读了前三联的主要内容,D项从结构上指出这首诗的特点, 对于读懂这首诗具有重要的意义,可以帮助考生理解整首诗所要表达的 思想情感。本题答案为C(尾联属于直接抒情)。二、选项的五大设误角度1.错解词句意思古诗中有大量词语为古今异义词,解读时要充分调动积累,联系语境,准确 理解。注意诗歌中的特殊语言现象,联系语境,梳理诗句间的语意关系。2.艺术手法错误凡是涉及艺术手法的选项都要特别关注,要细读诗句,找到切实的依据,再 做判断。
    3.思想感情错误找诗歌中的情感词句来确定诗眼,把握诗歌感情的总基调;关注诗歌中的 言行描写,体会诗中人物的内心世界,从而准确把握诗歌的思想感情。4.形象特点(或环境气氛)概括不当深入体味写景句本身,敏锐感知并精确表达其特点或氛围;联系语境,着眼 于整首诗的情感基调,切忌孤立理解。5.语言风格表述不当命题人常将诗歌的语言风格(特点)界定错误,比如将“清新明快”错设为 “沉郁委婉”等。
    例 判断下列对这首诗的内容和艺术特色分析的对错,并指出其设误方 式。潭 州李商隐潭州官舍暮楼空,今古无端入望中。湘泪浅深滋竹色,楚歌重叠怨兰丛。陶公战舰空滩雨,贾傅承尘[注]破庙风。目断故园人不至,松醪一醉与谁同?[注] 承尘:指天花板。(1)“湘泪浅深滋竹色”一句,传说舜帝死后,他的妃子娥皇、女英在湘水 边啼哭,泪洒在竹子上,使其润出或浅或深的颜色。诗人借此典故表达对 爱情的忠贞。(×)
    设误角度 “诗人借此典故表达对爱情的忠贞”错,属于“思想感情错 误”,诗人借湘妃之“泪”隐晦曲折地表达自己的幽怨哀伤之情。(2)“陶公战舰空滩雨,贾傅承尘破庙风”两句,是说东晋陶侃当年用战舰 来作战,呼风唤雨,所向无敌;西汉贾谊的祠庙如今很破,只回荡着一些风 吹天花板发出的声音。(×)设误角度 “东晋陶侃当年用战舰来作战,呼风唤雨,所向无敌”错,属于 “错解词句意思”。颈联的“空滩雨”不是“呼风唤雨”的意思,而是 说“现在陶公的战舰已经没有了,在空荡荡的沙滩上,只见雨水在飞”。
    [知能三] 古代诗歌主观题答题技巧一、鉴赏古代诗歌的形象1.人物形象1)概念阐释  诗歌中的人物形象分为两类:一是抒情主人公自己的形象,二是诗歌所刻画的人物形象。2)命题方式①这首诗塑造了一个怎样的形象?试加以分析。②诗中的人物形象具有怎样的特点?试加以概括(或分析)。③请简要概括(或分析)诗中诗人(作者)的形象特点。
    3)答题思路描摹人物→概括人物特征→揭示人物的思想感情等。2.景物形象1)概念阐释景物是指诗歌中描写的自然景物和人文景物。诗中的景物形象是情中 之景,有单个景物形象,也有由多个景物形象组合成的意境。2)命题方式①这首诗营造了一种怎样的氛围?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思想感情?②这首诗为我们展示了一幅怎样的画面?达到了什么样的效果?③这首诗描写了什么样的景物?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3)答题思路本诗用……的意象,描绘了一幅……的画面,营造了一种……的氛围,从而 表达了诗人……的情感(心情、心境),达到了……的效果。3.事物形象1)概念阐释事物形象,多指咏物诗中的物象。这些物象有的带有诗人的主观色彩,有 的通过诗人人格化的描写,曲折地表现诗人的品格和思想感情。2)命题方式①×联描写了一个怎样的形象?试加以分析。②前×句体现了××怎样的品性?③诗人借××形象传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
    3)答题思路①结合诗歌的具体内容分析物象的特点。②结合诗人的自身经历、写作背景剖析所托之情或志。二、鉴赏古代诗歌的语言1.炼字(诗眼)1)概念阐释①炼字主要是锤炼诗(词)中的动词、形容词、数词和副词等。②诗眼是一首诗或某联、某句中最能开拓意旨或表现力最强的字,具有 概括性、生动性、情趣性,它是读者窥探诗歌内容的窗口。
    2)命题方式①诗中最传神的是哪个字?为什么?②简要分析×句中×字的表达效果。③×字历来为人称道,你认为它好在哪里?④有人认为×字是全诗的关键,你同意吗?请说明理由。⑤全诗是围绕哪个字展开的?试简要分析。3)答题思路①不能把该字孤立起来,应结合全诗的意境、情感来分析。②从词性入手。诗中精彩的字词以动词、形容词为主。巧用动词可以
    使诗歌意象化静为动,巧用形容词可绘景摹状化抽象为具体。有些是数 词、量词、叠字、副词或活用词等。③从表达技巧入手。如词类活用、拟人、化静为动等,可结合手法分析 其表达效果。④从语法规则上入手。诗歌语言不是日常语言,不合语法规则的字往往 可以体现诗人的用心。2.炼句(诗句含意)1)概念阐释“炼句”,是指诗中格外精警动人的佳句,尤其指在全诗(词)的结构、表 情达意、升华主旨等方面起关键作用的句子。
    2)命题方式①请结合全诗,简要赏析××句在表情达意上起到的作用。②古人认为××句最为精巧,请指出它巧在哪里,并简要赏析。③××句包含了哪些意思?请结合诗歌简要赏析。3)答题思路①鉴赏诗句离不开对炼字的分析,注意古今词义的区别。②了解诗句的歧义性、双关性,诗句常常具有表面意思之外的深层含意 或象征意义。③要结合时代背景、诗歌整体风格等因素来理解诗句,不可孤立地鉴 赏。
    3.语言风格1)概念阐释语言风格,是指不同作者的作品,或者同一作者的不同时期的作品,所呈现 出的不同的语言特色,包括语言的格调、色彩、境界、情味等。2)命题方式①请分析这首诗的语言风格。②这首诗在写作上有什么特色?3)答题思路①这类题不是要求揣摩个别字词的运用,而是要品味整首诗所表现出来 的语言风格。②注意从意象的类别和场景的大小等方面把握诗歌的基本风格,也可以 依据对不同诗人的创作风格的积累来帮助判断。
    ③鉴赏的主要根据是作品本身,故需整体把握诗歌描写的意境和表达的思想感情。三、鉴赏古代诗歌的表达技巧1)概念阐释表达技巧,是指作者在塑造形象、创造意境、表达思想感情时所运用的 写作方法,主要包括修辞手法、表达方式、表现手法和结构技巧四个方面。2)命题方式①本诗有什么独特的手法?请简要分析。②诗中是用什么方法表达感情的?③这首诗在写作上是如何处理情景关系的?④请从虚实结合的角度对诗中×联进行赏析。
    ⑤本诗在××手法的运用上有何妙处?请赏析。3)答题思路①审清题中要求,明确鉴赏的是修辞手法、表达方式、表现手法,还是结 构技巧;分清鉴赏的是某个字、某句诗,还是整首诗;弄清需要鉴赏的表达 技巧是一种,还是多种。②整体把握诗歌,分清主次,抓住重点,有针对性地分析鉴赏。③赏析时要将诗歌的意境阐述和形式技巧的鉴赏结合在一起,力求语言 优美通畅。四、理解古代诗歌的思想内容1)概念阐释诗人用诗化的语言来反映现实生活,表现生活态度、个人理想和政治倾
    向等思想内容。古代诗歌反映了广阔的社会生活,主要涉及山水田园、 边塞征战、咏史怀古、送别怀人、羁旅思乡、咏物言志等题材。2)命题方式①这首诗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感情?②诗的×联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感情?③这首诗蕴含着诗人丰富的情感,请简要概括。3)答题思路①从题材入手,把握诗歌基本的情感倾向。②从意象入手,领会情感内涵。③从创作背景入手,结合诗中描写的社会现实、作者所处的时代环境等, 判断诗歌的时代内容。

    相关课件

    古代诗歌专题-高考语文第一轮复习课件PPT:

    这是一份古代诗歌专题-高考语文第一轮复习课件PPT,共26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表明诗歌体裁及题材,表明情感,中间两联必须对仗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4届高考语文一轮复习第6章古代诗歌阅读1古代诗歌阅读课件:

    这是一份2024届高考语文一轮复习第6章古代诗歌阅读1古代诗歌阅读课件,共29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古代诗歌的分类,近体诗,有的诗讲究起承转合,读懂暗示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读懂诗歌-2023年高考语文古代诗歌阅读鉴赏课件:

    这是一份读懂诗歌-2023年高考语文古代诗歌阅读鉴赏课件,共24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怎样才算读懂,理解词语的活用,还原错位的语序,补充省略的成分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