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语文《蝉》说课稿第1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2/13337990/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八年级语文《蝉》说课稿第2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2/13337990/0/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八年级语文《蝉》说课稿第3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2/13337990/0/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上册21* 蝉教案设计
展开
这是一份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上册21* 蝉教案设计,共7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教学过程和设计意图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蝉》说课稿 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蝉》。一、教学目标:1.理清说明顺序,了解说明方法。2.体会说明文语言的准确、周密的特点。3.联系生活实际,根据文章内容进行推断与想象。4.认识古代劳动人民的聪明才智,激发热爱祖国的感情。二、教学重难点1.了解蝉的特点,把握蝉的习性。2.理解作者对昆虫的感情,感受文中蕴含的科学精神。3.学习本文的写法,体会文章科学性与文学性兼顾的特点。导入新课有一位作家出生于法国南部的一户农家,童年在乡间与花草虫鸟一起度过。由于贫穷,他连中学也无法正常读完,但他坚持自学,先后取得了数学学士学位、自然科学学士学位和自然科学博士学位。1880年,他终于有了一间实验室——一块荒芜但却是植物和昆虫钟爱的土地,他风趣地称之为“荒石园”。他就是法国著名昆虫学家、文学家法布尔。在之后的35年中,法布尔就一直居住在“荒石园”里,一边进行观察和实验,一边整理前半生研究昆虫的观察笔记、实验记录、科学札记等资料,完成了《昆虫记》。1915年,92岁的法布尔在他钟爱的昆虫陪伴下,静静地长眠于“荒石园”。他被世人誉为“昆虫世界的维吉尔”。《蝉》这篇课文就选自《昆虫记》。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近蝉,了解蝉。三、教材分析《蝉》选自法国作家、昆虫学家法布尔的著作《昆虫记》,从文体上来讲,为说明文或科普散文。细读文本,与本单元其他文章相比,《蝉》在语言表达上有突出的特点,是把蝉当做人来写,大量使用拟人的修辞方法。继而,我又翻阅了《昆虫记》中的其他一些文章,观看了《读书》节目对这部著作的介绍,发现这种特点贯穿整部《昆虫记》,也正是因为这个特点,使这部著作在文学著作中同样有很高的地位。走进法布尔其人,他耗费一生的光阴来研究昆虫,并专为昆虫写出一部长达十卷的著作,被誉为“哲学家一般的思,美术家一般的看,文学家一般的感受与抒写”,作为语文课,我们要带学生鉴赏的正是这“文学家一般的感受与抒写”,进而从字里行间体会到这位科学家的可敬。四、学情分析1、认知基础学生已经学过《法布尔小时候的故事》这篇课文,对法布尔并不陌生,但是并没有接触过法布尔笔下的文章,即使有一些学生读过《昆虫记》,可能也仅仅停留在得到一些知识的层面上。通过第一课时的学习,学生已经了解了《蝉》的说明内容和方法。2、学法基础通过日常课堂训练,学生每课前做预习,熟练掌握标画重点词句和批注的学法,能够小组交流讨论,但是在表达自己的看法和评价方面稍弱。基于以上分析,我制定了教学目标教学目标和教学重难点1、能找出课文中的拟人句,体会这样写的好处。2、通过学法迁移,拓展阅读《蟋国的住宅》,体会《昆虫记》使用拟人句的语言特点,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3、通过补充法布尔的资料,感受到法布尔态度严谨、热爱科学和坚持不懈的人物品质,体会到法布尔对昆虫的喜爱和赞美。教学重点:能找出课文中的拟人句,体会这样写的好处。教学难点:感受到法布尔态度严谨、热爱科学和坚持不懈的人物品质,体会到法布尔对昆虫的喜爱和赞美。五、教学过程和设计意图为了落实教学目标,这节课我分为以下3大环节展开教学: 一、蝉鸣导入,复习说明内容;二、鉴赏拟人,感受作者情感;三、学法迁移,学习拓展文章一、蝉鸣导入,复习说明内容 1、蝉鸣导入,揭示课题上课伊始,我播放蝉鸣的声音,继而揭示课题。2、复习说明内容学生快速浏览课文,回忆蝉喜欢音乐和没有听觉的特点,以及使用了举例子、推想、观察、实验的说明方法。【设计意图】创造学习《蝉》的课堂气氛,激发学生继续学习《蝉》的兴趣。二、鉴赏拟人,感受作者情感我分为3个环节进行:1、小结内容,体会严谨。2、对比阅读,发现特点3、鉴赏拟人,感受情感。4、补充资料,体会品质。1、小结内容,体会严谨。小结说明内容和方法,启发学生体会到法布尔思维的连续性,抓住多次实验,体会法布尔对待科学严谨的态度。【设计意图】学生在第一课时学习了这篇课文的说明内容,这一环节是第一课时与本节课的衔接点,保证课堂的连续性与递进性。法布尔首先作为一名科学家,对待科学严谨的态度是通过课文的说明内容充分体现的,也是学生最容易体会到的,所以安排在此让学生体会。2、对比阅读,发现特点出示百科类书籍中对蝉的简介,让学生自读,说一说在语言表达方面有什么发现。从而揭示这篇课文语言表达的特点,大量使用拟人句,把蝉当做人来写。【设计意图】了解说明内容和说明方法对于学生来讲并不难,而需要在教师指导下学习的是这篇课文的语言特点,对比阅读标准的百科式的语言,是给学生搭建鉴赏这篇课文语言表达的第一块基石,使学生有直观的感受。学习内容由此从内容的了解转换到语言的鉴赏。3、鉴赏拟人,感受情感。学生在课前进行了预习,在预习单上我做了这样的设计:课文中许多地方是把蝉当做人来写的。用直线画出这样的句子,在关键的词语下面画上△,并给句子标上序号。选择几句喜欢的抄写下来,写写你的感受。【设计意图】国际阅读素养测试(PISA)把阅读能力分为五个方面:整体感知、提取信息、解决问题、形成解释和作出评价。这五个方面相互依存,层层递进。小学高年级的语文教学重在指导学生根据提取到的信息,初步形成解释,作出自己的评价。在这个理念的指导下,我设计了这样的问题,学生对句子和词语的标画即是提取信息的训练,写出感受即是形成解释和作出评价的训练。2课上出示讨论提示:小组交流你找到的拟人句,说说句中哪些字词最打动你,说说你的感受。学生进行小组交流讨论。小组交流后全班交流。【设计意图】现今语文教学的趋势要求提高课堂效率,少讲已知,解决未知。学生在预习的基础上,已经对课文的语言特点有了整体感知,课堂上放手让学生进行充分的交流,学生在交流过程中互相帮助,解决能解决的问题。教师进行适当地点拨和梳理,指导学生在字里行间体会法布尔对昆虫的热爱和赞美,指导学生从语言的鉴赏中感受作者的情感。在充分交流,感受情感的基础上进行朗读的训练。【设计意图】朗读与悟情是浑然一体,不可分割的,在悟情的基础上朗读,在朗读的过程中再次悟情,学生有感而读,读出的是真情实感。4、补充资料,体会品质。抓住文中“15年”一词,拓展法布尔倾尽一生研究昆虫,完成《昆虫记》这部著作的背景资料,使学生了解整部《昆虫记》的语言特点和法布尔的人物品质。【设计意图】北京教育学院小语教研室主任张立军主任曾说:“在语文课堂上,语文教师应该做学生的贵人。”所以教师的立足点不应该仅仅是《蝉》这一篇课文,应该在《昆虫记》这部著作的语言特点和法布尔这个人物上。学生在充分体会《蝉》这篇课文的语言特点之后,透过法布尔带给学生的心灵震撼,激发学生阅读这部著作的兴趣。三、学法迁移,学习拓展文章学生在课前对这篇文章也进行了预习,在预习单上我做了这样的设计:蟋摔的住宅本来是一个小小的“简朴的”洞穴,作者为什么称其为“伟大的工程”?课堂上抓住这个问题让学生再次进行交流讨论,体会使用拟人的语言特点以及法布尔对昆虫的热爱同样贯穿这篇课文。【设计意图】用足用活可用教学资源,引导学生将学法进行迁移,为学生打开阅读《昆虫记》的大门,力求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
相关教案
这是一份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上册蝉教学设计及反思,共7页。教案主要包含了简介常识,资料助读,检查预习,识记字词,初读课文,整体感知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上册蝉优秀教学设计及反思,共7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导学目标,课时计划,常考说明方法辨析,交流点拨,附:板书设计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上册21* 蝉教案设计,共7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学目标,教学时间,教学过程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文档详情页底部广告位](http://img.51jiaoxi.com/images/257d7bc79dd514896def3dc0b2e3f598.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