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中语文人教统编版必修 上册9.2 *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课文配套课件ppt
展开这是一份高中语文人教统编版必修 上册9.2 *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课文配套课件ppt,共32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学习目标,写作背景,永遇乐词牌名,词中用典,佛狸祠,刘义隆,艺术特色,当堂检测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1.解典故,理解这首词的情感和艺术手法;2.吟词作,感受这首词的豪放词风;3.赏名句,领会爱国忧时的博大胸怀。
辛弃疾(1140-1207),字幼安,号稼轩,生于被金人占领的山东,后率部南归。辛弃疾以行伍出身,以文事立业。他勇武非常,曾亲率五十骑直入五万大军的金营,活捉瓦解抗金义军的叛徒张安国,但由于政敌的排挤,始终未能实现收复失地的报国理想,直到67岁志未遂而去世。 “ 国家不幸诗家幸,赋到沧桑句便工”,辛弃疾与苏轼共为宋词豪放派代表,并称“苏辛”。著有词集《稼轩长短句》,其中收词六百多首,受其个人经历的影响,他的词多愤慨之思和爱国之情。
写这首词时辛弃疾已66岁,他从42岁到60岁一直过着“隐居”的生活,得不到朝廷的重用。1203年,63岁的辛弃疾再次被当时执掌大权的宰相韩侂胄起用,利用其主战派元老招牌作号召,任镇江知府。 1204年韩侂 胄为巩固自己地位,草草北伐,而镇江濒临抗战前线,是北伐重要基地。辛弃疾做了大量准备工作,但韩把持朝政,只想侥幸求逞,不愿认真准备。韩听不进辛弃疾的劝告,后就把他调离镇江。这首词是辛弃疾被起用又被降职时,登上北固亭,满怀悲愤而写下的。
京口北固亭,登临地点。
怀古,指内容,大多是通过今昔对比,以古讽今。
永遇乐 京口北固亭怀古
初读.读准字音(生僻字、多音字)
千古江山,英雄无觅孙仲谋处。舞榭 歌台,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斜阳草树,寻常巷陌,人道寄奴曾住。想当年,金戈(gē)铁马,气吞万里如虎。 元嘉草草,封狼居胥 ,赢得仓皇北顾。四十三年,望中犹记,烽火扬州路。可堪回首,佛 狸祠下,一片神鸦社鼓!凭谁问:廉颇老矣,尚能饭否?
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辛弃疾
京口:即镇江 北固亭:在镇江北固山上 觅: 寻找 风流:英雄遗迹和余韵 寻常:普通 金戈:精锐部队草草:草率 赢得:落得 可堪:不堪,哪堪 神鸦:指在庙里吃祭品的乌鸦社鼓:祭祀所奏的鼓乐 凭:靠
[译文] 江山依旧,却无处觅求像孙仲谋一样的英雄豪杰。昔日繁华的歌舞台榭,英雄的业绩风流,总被历史的风雨吹得化为乌有。一抹斜阳映着丛密的草树,平常的街巷,人们说刘裕曾在这里寄住。想当年,他指挥的金戈铁骑,气吞万里,威猛如虎。
元嘉年间,刘义隆草草出兵北伐,梦想如霍去病在狼居胥山封坛祭天,作为全胜的纪念,却不料只落得惊慌败北狼狈逃窜。隆兴北伐失败至今已四十三年,我遥望中原,扬州路上烽火杀敌的情景历历如在眼前。哪堪回首,而今侵掠中原的拓跋焘祠庙香火盛烧,一片神鸦鸣嗓,社鼓喧闹!靠谁来问我:将军年老,饭量可好?
本词最大的写作手法是用典,借典抒怀。
这首词中,哪些句子点明古人古事呢?这些典故分别和哪个历史人物有关?
品读,解典故
(1)英雄无觅孙仲谋处 --孙权,字仲谋(2)人道寄奴曾住--南朝宋武帝刘裕,小名寄奴(3)元嘉草草--南朝宋文帝刘义隆,元嘉年间草率北伐(4)佛狸祠下--北魏太武帝拓拔焘,小名佛狸 (5)廉颇老矣,尚能饭否--赵国名将
原文:千古江山,英雄无觅孙仲谋处。舞榭歌台,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孙权——建立吴国,抗衡曹魏,开疆拓土,是一代英雄豪杰。(1)请找出最能表现作者对孙权的情感倾向的字词,并说说作者对他的态度是什么。——“千古”、“觅”、“英雄”、“风流”等词语,表现了作者对孙权功业的仰慕,对孙权本人的崇敬,慨叹英雄难觅,遗憾之情十分强烈。年少万兜鍪,坐断东南战未休。天下英雄谁敌手?曹刘,生子当如孙仲谋!——《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
品读·解典故——孙权
(2)“英雄无觅”,作者无处寻觅的还有什么?——“舞榭歌台,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舞榭歌台--英雄遗迹,风流--英雄遗风。不仅像孙权这样的英雄人物、英雄业绩无处寻觅,就连他们积极奋斗,勇于进取的精神也消失殆尽了,正如此时偏安一隅的南宋王朝。(3)作者想用这个典故表达什么感情呢?——叹英雄后继无人,讽刺偏安一隅的南宋朝廷
原文:斜阳草树,寻常巷陌,人道寄奴曾住。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 刘裕--南朝宋武帝,小名寄奴。史载刘裕曾两次从京口出发,统帅晋师北伐,收复洛阳、长安等地,将盘踞中原的敌人赶回北方,成就不朽功业。(1)刘裕早期生活环境如何?蕴含了作者什么态度呢?——斜阳照射的草树之间,平常的巷陌之内,表明刘裕出身寒微。他的赫赫功业,有讽刺南宋朱紫(古代高级官员服饰的颜色)权贵失地误国之意。
(2) 词中哪些词语能表现作者对刘裕的情感态度?“人道”人们传颂,这是以英雄为傲,是对英雄的向往;“金戈铁马”,表现出刘裕统帅的部队之精锐,和勇战强敌的英雄气概;“气吞万里如虎”,更表现出刘裕所向无敌的气势声威。这种英雄气概让同样主张北伐的作者无比仰慕。(3) 作者想用这个典故表达什么感情呢?——刘裕的赫赫功业和南宋统治者的屈辱苟安形成鲜明的对比,表达建功立业的雄心和对统治者懦弱无能的批判。
品读·解典故--刘义隆
原文:元嘉草草,封狼居胥,赢得仓皇北顾。 刘义隆--南朝宋文帝,是宋武帝刘裕之子,好大喜功,冒险北伐,结果大败,被拓跋焘率领的北魏军队追至长江边几乎全军覆没。拓跋焘饮马长江,刘义隆仓皇北顾。这是多么惨痛的教训啊!
辛弃疾引用宋文帝刘义隆惨败的故事,目的是什么?——是针对韩侂胄以北伐邀功一事而作,作者借古讽今,劝谏统治者北伐不可草率,要做好准备。
品读·解典故--拓跋焘
原文:四十三年,望中犹记,烽火扬州路。可堪回首,佛狸祠下,一片神鸦社鼓。 佛狸是拓跋焘的小名,曾追击刘义隆的北伐军队至长江北岸的瓜步,在瓜步山上修建了一座行宫,后成佛狸祠,佛狸祠是侵略者武功的象征,而瓜步山下的同胞却早已忘掉这一点,把侵略者行宫作为祠堂,在那里隆重地祭社。这是多么触目惊心的麻木与耻辱。北望扬州,这四十三年来,百姓在金人统治下是如何生活的呢?
(1)词人写佛狸祠下的“神鸦社鼓”,是一种什么样的心情?表达了什么情感?——“烽火扬州路”与“神鸦社鼓”的景象形成鲜明的对比,扬州记录着北宋南逃的耻辱与仇恨。可是,如今佛狸祠前却是祭神赛社,烟火不断!借古讽今,批评中原百姓忘记了国恨家仇,劝谏朝廷勿忘收复失地。表达了作者沉重的心情。
原文:凭谁问,廉颇老矣,尚能饭否? 《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记载:秦国攻打赵国之际,赵主想重新起用廉颇,派人去看他的身体情况,“廉颇之仇郭开多与使者金,令毁之。赵使者既见廉颇,廉颇为之一饭斗米、肉十斤,被(披)甲上马,以示尚可用。赵使者还报王曰:'廉将军虽老,尚善饭;然与臣坐,顷之三遗矢(屎)矣。'赵王以为老,遂不召。”作者和彼时的廉颇在处境上有什么可比之处?运用廉颇的典故,用意是什么?
同:都是“烈士暮年”,同样空怀一腔忠贞,却又报国无门。 异:廉颇尚有人“问”;一句“凭谁问”(靠谁来问呢),显示出辛弃疾此时已经无人来“问”了,更加悲怆。 意图:以廉颇自比,表示自己年岁虽高,尚有余勇,表达了作者渴望杀敌报国,收复失地的雄心壮志,同时也劝谏朝廷能重用人才。
辛词当以《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为第一。 ——明·杨慎《词品》谓此词用人名多者,尚是不解词味。 ——《词综》 孙权和刘裕,一个是贵族英雄,一个是草根英雄。 刘裕的胜利北伐和儿子刘义隆的北伐失败形成对比。 刘义隆和拓跋焘是敌我对战关系。 “凭谁问”,一个“凭”字写出作者自比廉颇又不如廉颇。 典故环环相扣,绝无堆砌,用典的手法更使整首词呈现出含蓄沉潜的独特艺术魅力。
《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用典总结
《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以怀古为名,借典抒情,表达了渴望像孙权、刘裕一样建功立业的雄心壮志,和人到暮年仍旧壮心不已的英雄气概。同时,借古讽今,劝谏统治者重用人才,劳记国耻,收复失地!一颗爱国心,满腔报国志,尽在其中!
这首词通过怀古,借古讽今,表现了词人对英雄人物的仰慕、抗金报国建功立业的忠心热情、对当朝无人无能的失望、对韩侂胄草率出兵的劝诫、对人心安于现状的担忧和对自己不被重用的愤懑。
总结归纳,把握主旨情感:
1、用典。词中用典虽多,却贴切恰当,不仅没有妨害思想感情的表达,而且以少胜多,表现了非常丰富的内容和思想。正如《词综》所说,由于这首词用典恰切,感慨深邃,“发端便欲涕落,后段一气奔注,笔不遏;廉颇自拟,慷慨壮怀,如闻其声;谓此词用人名多者,尚是不解词味”。
2、对比。 以古代英雄的业绩与可悲的现实相比,来针砭南宋的萎靡不振;用刘裕的“气吞万里如虎”与刘义隆的“赢得仓皇北顾”相比,提出历史的经验教训,指出今日应有的做法;用四十三年前的“烽火扬州路”与眼下的“佛狸祠下,一片神鸦社鼓”相比,这是抒发忧国忧民的感慨,感叹由于统治者不思收复失地,把人们的民族感情都冲淡了;用廉颇被免职后尚有赵王派人聘问与自己的冷落处境相比,抒发报国无门的愤慨。通过这些交互重叠的对比,使词义更加丰富曲折,感情更加委婉强烈,形象更加鲜明生动。
《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豪放在何处呢? >军情国事的重大题材,取材大气豪放 >内容以文为词,以古写今,表现领域有纵横时空的豪放 >暮年壮心,慷慨激昂;壮志难酬,悲愤难抑,情感悲壮豪放 >词语气度超拔,气象恢弘,意境豪放——成就本词的悲壮之音,慷慨之声,高亢之调,豪放之风。
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屈原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曹植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杜甫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范仲淹楚虽三户能亡秦,岂有堂堂中国空无人! ——陆游待从头,收拾旧山河,朝天阙。——岳飞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林则徐寄意寒星荃不察,我以我血荐轩辕。——鲁迅
1.下列语句中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舞榭歌台,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流风余韵)B.元嘉草草,封狼居胥。(草率出兵)C.千古江山,英雄无觅孙仲谋处。(千年)D.元嘉草草,封狼居胥。(封闭山界禁止人们上山)
2.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正确的一句是( )A.辛弃疾,字幼安,号稼轩,宋朝爱国诗人。与苏轼活在同一时期且共为豪放派的代表。B.辛词热情洋溢,慷慨悲壮。笔力雄厚,艺术风格多样,而以豪放为主。有《稼轩长短句》。C.词要有词牌和题目,词牌是曲调,与词的内容关系不大,题目才与词的内容有关,可见所有词都必须有题目,如《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中“京口北固亭怀古”就是题目。D.宋人也有以婉约手法抒写爱国壮志、时代感慨的,如辛弃疾的《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但其表现多用“比兴”象征手段,旨意朦胧,须读者去体味。
3.下列对《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中运用典故的作用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千古江山,英雄无觅,孙仲谋处。(慨叹江山依旧,像当年“坐断东南战未休”的孙仲谋那样的人物却已无处寻觅了)B.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赞扬当年孙仲谋北伐的英雄气概)C.元嘉草草,封狼居胥,赢得仓皇北顾。(借宋文帝刘义隆不做充分准备,仓促北伐招致失败的史实,警告南宋王朝统治者,表明自己的抗金主张)D.凭谁问:廉颇老矣,尚能饭否?(以廉颇自比,表示希望能为朝廷效力)
相关课件
这是一份语文必修 上册9.2 *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精品ppt课件,共24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学习目标,稼轩知多少,写作背景,苍劲悲凉,永遇乐,词牌名,京口北固亭怀古,登临地点,属于咏史怀古诗词,合作探究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人教统编版必修 上册9.2 *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教学ppt课件,共36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辛弃疾,永遇乐,廉颇老矣尚能饭否,学习目标,知人论世,南宋权相,因声求气,疏通词义,借用典故咏史怀古,借用典故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高中语文人教统编版必修 上册9.2 *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精品课件ppt,共19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永遇乐词牌名,写作背景,解释下列词语,自主探讨,小结上阕,小结下阕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