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人教统编版选择性必修 下册6.2 *再别康桥教学课件ppt
展开这是一份高中语文人教统编版选择性必修 下册6.2 *再别康桥教学课件ppt,共18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徐志摩与康桥的渊源,关于康河,赏析第4节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1.了解诗人及写作背景,初步了解自由诗(新诗)的特点。2.抓住意象(诗中的景物),感受《再别康桥》的音乐美、绘画美和建筑美。3.理解这首诗别出心裁、不落俗套的构思;赏析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体会诗人对康桥的深情。
徐志摩(1897—1931),浙江海宁人,中国现代诗人、散文家。1918 年到1922 年,他曾先后留学美国和英国。1922 年回国。1923 年“新月社”在北京成立,他是主要成员之一。1924 年任北京大学教授。1931 年因飞机失事而遇难。其短暂的一生正值中国社会最黑暗的时期,但在动荡的岁月中,他从未停止过对“爱、自由、美”的渴望与追求,辛勤笔耕,著作颇丰,被赞“一手奠定了中国新诗坛的基础”。 他是“新月派”代表诗人,其诗歌创作深受英国浪漫主义诗潮的影响,字句清新,韵律和谐,比喻新奇,想象丰富,意境优美,神思飘逸,富于变化,并追求艺术形式的整饬、华美,具有鲜明的艺术个性。 代表作有诗集《志摩的诗》《猛虎集》《翡冷翠的一夜》《云游》等,散文集《落叶》《自剖》等。
“再别”,第二次别离;“康桥”,现在译为剑桥,英国著名的学术、文化中心,风景胜地。诗人曾在这里留学,留下了许多美好的回忆,因此,他对康桥一往情深。从诗题来看,本诗是对诗人第一次离别康桥时所作的诗歌《康桥再会罢》的呼应。
1920 年,徐志摩从美国动身,到英国留学。第二年,进入康桥大学。1922 年学成回国。这一段留学生活,特别是康桥美丽的自然景色,给他留下了深刻印象,他说:“在星光下听水声,听近村晚钟声,听河畔倦牛刍草声,是我康桥经验中最神秘的一种:大自然的优美、宁静,调谐在这星光与波光的默契中不期然的淹入了你的性灵。”(《我所知道的康桥》)为此,他在1922 年8 月10 日启程回国前夕,写下了《康桥再会罢》一诗,表达对康桥的眷恋。1928 年,徐志摩重游英国。7 月的一个傍晚,他一个人悄悄来到了久别的母校,漫步于寂静的校园,怀念逝去的美好岁月。但斗转星移,物是人非,没有人认识他,他满腔的热情和对母校的眷恋之情无以倾诉。前来寻梦的诗人,怅然若失。乘船归国途中,诗人挥笔写下了这首诗。
新月派是中国现代新诗史上重要的诗歌流派,成立于1923 年,它受印度诗人泰戈尔《新月集》的影响很大,曾活跃于20 世纪20 年代中后期。新月派诗人闻一多在《诗的格律》中提出了著名的“三美”主张。这一主张奠定了新格律诗派的理论基础,对新诗的发展做出了一定的贡献。因此,新月派又被称为“新格律诗派”。“三美”即音乐美、绘画美、建筑美。音乐美,表现为诗歌的章节统一、韵脚严整、节奏鲜明、旋律和谐,读起来朗朗上口、悦耳动听;绘画美,表现为诗人注意诗的画面感,用词讲究色彩运用和搭配,诗的每一节几乎都可以看作一幅色彩鲜明的图画;建筑美,表现在诗节和诗行的排列组合上,每节诗的行数相同,每行诗的字数基本相等。
新月派及其“三美”主张
徐志摩到英国是为跟从罗素实现政治理想。他从美国来到英国后,才知道罗素因为在战时主张和平,被康桥大学除名了。后来他认识了著名作家狄更生,狄更生推荐他到康桥去。徐志摩就写信去问两个学院,回信都说学额早满了。最后还是狄更生替徐志摩去他的学院里说情,给了徐志摩一个特别生的资格,让他可以随意选科听讲。
康桥的灵性全在一条河上;康河,我敢说是全世界最秀丽的一条水。河的名字是葛兰大(Granta),也有叫康河(RiverCam)的,许有上下流的区别,我不甚清楚。河身多的是曲折,上游是有名的拜伦潭——“Byrn’s Pl”——当年拜伦常在那里玩的;有一个老村子叫格兰骞斯德,有一个果子园,你可以躺在累累的桃李树荫下吃茶,花果会掉入你的茶杯,小雀子会到你桌上来啄食,那真是别有一番天地。这是上游;下游是从骞斯德顿下去,河面展开,那是春夏间竞舟的场所。上下河分界处有一个坝筑,水流急得很,在星光下听水声,听近村晚钟声,听河畔倦牛刍草声,是我康桥经验中最神秘的一种:大自然的优美、宁静,调谐在这星光与波光的默契中不期然的淹入了你的性灵。(选自徐志摩的散文《我所知道的康桥》)
三个“轻轻的”连用,让我们仿佛看到了诗人缓步飘然而去的形象,透露出诗人对康桥难分难舍的离情。诗人的感情温柔、细腻,诗歌节奏轻缓,为全诗定下了感情基调。
1.开头连用三个“轻轻的”有何作用?
2.第2节中将“ 金柳 ”比作“新娘”有什么妙处?
首先,将“金柳”比作“新娘”,形象地写出河畔的金柳在夕阳的照耀下显出金黄色的色彩,柳树又是婀娜多姿的,这与穿红着绿的娇羞的新娘形神相似。其次,诗人曾在康桥度过了一段美好的时光,康桥的一草一木都牵动着诗人的情思,“夕阳中的新娘”这一比喻更能体现诗人对康桥一草一木的爱恋之情。
3.写“青荇”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如何理解“甘心”一词?
运用了拟人修辞手法。“招摇”一方面写出了青荇的轻盈、可爱,另一方面生动地写出了诗人对康桥一草一木的喜爱。“甘心”表达了诗人对康桥的爱是热烈的、永久的。
“榆荫下的一潭”指拜伦潭,那里榆荫蔽日,非常清凉,诗人留学期间常去那里读书、遐思。“不是清泉,是天上虹/ 揉碎在浮藻间,/ 沉淀着彩虹似的梦”,“揉碎”写出“天上虹”倒映在清潭里,霞光被浮藻分散,色彩斑斓。“虹”与“梦”,奇异的意象,写出了潭水的静美,表达了诗人对拜伦潭的追怀。这里融情于景,营造出难以言传的优美意境。
5.如何理解第5节的“寻梦”?
“寻梦”是对上节“梦”的引申。向诗意纵深处开掘,这里的“梦”是对过去的留学生活的真实写照。“撑一支长篙”出发,“寻梦”的过程美好;“满载一船星辉”归来,“寻梦”归来喜悦。暗含了对逝去的康桥生活的无限留恋之情。
6.诗人为何“不能放歌”?如何理解“悄悄是别离的笙箫”?
① 水波与星光交相辉映,诗人的快乐心情达到了顶点,似乎忘记自己将要离开,所以情不自禁地要“在星辉斑斓里放歌”。当诗人由幻想回到现实时,内心的离愁别绪压倒了一切,只能在沉默中体会别离的惆怅,痛苦的笙箫别曲只能在心中回荡,“放歌”只是他当时的心愿罢了。② 将“悄悄”比作“笙箫”,化静为动,化无声为有声,化无形为有形,以独特的视角渲染一种无边的寂静。
7.第7节和第1节描绘的画面是否重复?有何作用?
第7节和第1节呼应,不是简单的重复。云彩本不能带走,诗人却硬要强调“不带走一片云彩”,表达了诗人轻轻而来、悄悄而去的情意。第7节和第1节相比,虽然节奏相似,却起到了强化的作用,有一唱三叹、回环往复的效果,强化了诗人心中对康桥恋恋不舍的情感,也有几分洒脱。至此,诗人把对康桥的浓浓的感情,于“轻轻”“悄悄”中表现得淋漓尽致。
《再别康桥》以离别康桥时的感情起伏为线索,抒发了诗人对康桥依依惜别的深情。诗人把自己对康桥的回忆和即将离别的情绪都融入康桥的美景之中,营造出一种清丽、柔美、静谧,带有淡淡的忧伤的氛围,达到情景交融的境界。
相关课件
这是一份人教统编版选择性必修 下册6.2 *再别康桥教学课件ppt,共33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檐赡谵,篙蒿槁缟,揉蹂糅,炖钝囤,欺侮侮辱,很随意地逆流而上,灿烂多彩,养育抚育,熟识熟悉,匪夷所思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人教统编版选择性必修 下册6.2 *再别康桥教学ppt课件,共19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关于康桥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2020-2021学年6.2 *再别康桥教学课件ppt,共19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关于康桥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