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师版数学五年级上册表格式教案多边形面积的计算总复习
展开多边形面积的计算总复习 | ||||
学习内容 | 教科书第103页第6题,练习二十七的第11、12、13题。 | |||
育人目标 | 1.通过复习,进一步理解平行四边形、三角形、梯形等面积的计算公式推导过程,能熟练运用公式进行有关的面积计算和解决实际问题。 2.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增加学好数学的自信心。 | |||
学习重难点 | 重点:掌握平行四边形、三角形、梯形等面积的计算公式,并运用公式求图形面积。 难点:关于三角形和梯形的面积公式中“除以2”的理解。 | |||
学习评价设计 |
| |||
教学过程 | ||||
环节 | 教师活动 | 学生活动 | 五育融合育人点提示 | |
引入课题
知识梳理
| 我们今天将一起复习多边形面积的计算。 1.请同学们回忆一下,我们学过哪些平面图形? 预设:长方形、正方形、平行四边形、梯形,不规则图形、圆。 2.常用的面积单位有哪些?如果计算大的面积,常用单位是哪些? 预设:常用的面积单位有:平方米(m)、平方分米(dm)、平方厘米(cm),大的面积单位有:公顷(h m)、平方千米(km) | 回忆前面所学的内容。 | 懂得温故知新的道理,了解及时复习巩固的重要性。 | |
指导复习
| 1.平行四边形、三角形和梯形面积公式推导过程。 学生回忆平行四边形、三角形和梯形面积是怎样推导的,然后出示多媒体课件,学生边讲,师演示,最后归纳成右图。
我们在推导它们的面积公式时运用了非常重要的数学思想是什么?为什么要这样做呢?(转化思想;是为了将未知的转化为已知的,从而解决问题) 2.学生独立完成第103第6题 为什么要“除以2”? 小结:在求三角形、梯形的面积计算中,“除以2”很容易弄错,计算时要特别注意。 3. 引导学生想一想:你学会了哪些图形面积计算的知识?与同桌交流一下。 | 学生回忆多边形面积是怎样推导。
完成练习。
生思考,和同桌交流。 | 注意在学习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
在回忆推导过程中再次强调转化思想。
| |
课堂练习 | 1.练习二十七的第12题 生先独立完成,然后同桌交流。 第(1)问:12×5÷2=30(平方米); 第(2)问8.2×5=41(平方米) 质疑:你是怎么想的?(要使梯形中三角形的面积最大,必须以梯形较长的那条底作为三角形的底;要使梯形中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最大,必须以梯形较短的那条底作为平行四边形的底) 质疑:三角形、平行四边形与梯形有什么关系呢?(当梯形的上底为0时就变成了三角形;当梯形的上底等于下底时就变成了平行四边形) 2.练习二十七的第13题 生独立完成后,同桌交流。全班汇报。 (1)平行四边形可能是由2个锐角三角形拼成的,也可能是由2个钝角三角形拼成的。即:
(2)每个三角形的面积都是:3.6×2.4÷2=4.32 (cm) (钝角三角形的形外高,师作图介绍,让学生了解就行了) 3.补充练习 组织学生讨论:下面梯形中的甲、乙两个三角形,哪个面积大一些?为什么?
(1)等底等高两个三角形的面积有什么关系?(相等) (2)从等量替换考虑。 面积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减去同一个三角形,剩下的三角形面积相等,所以甲、乙两个三角形面积一样大。 4.独立作业: 练习二十七第11题。独立完成后,集体订正。 | 生完成练习 |
| |
课堂 小结 | 通过这节课的复习你有什么新的收获?和大家分享一下。 |
| 培养总结反思的意识和能力。 | |
板书 设计 |
| |||
教学 反思 |
| |||
西师版数学五年级上册表格式教案 图形的变换总复习: 这是一份西师版数学五年级上册表格式教案 图形的变换总复习,共4页。
西师版数学五年级上册表格式教案可能性总复习: 这是一份西师版数学五年级上册表格式教案可能性总复习,共3页。
西师版数学五年级上册表格式教案 小数的乘除法总复习: 这是一份西师版数学五年级上册表格式教案 小数的乘除法总复习,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