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语文一年级下册 21 小壁虎借尾巴(教案)01](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1/2/13325786/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部编版语文一年级下册 21 小壁虎借尾巴(教案)02](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1/2/13325786/0/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部编版语文一年级下册 21 小壁虎借尾巴(教案)03](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1/2/13325786/0/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人教部编版21 小壁虎借尾巴教案设计
展开《21.小壁虎借尾巴》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小壁虎借尾巴》是一篇经典科学童话,童话故事内容可谓家喻户晓、广为人知。
课文在表达上很有特色。首先,“三段式”结构非常明显,整个童话故事按照事情发展的起因、经过、结果来叙述。教学中理清童话故事的脉络很有必要,对于学生复述故事帮助很大。
其次,在讲述故事的经过时,运用了“反复”的手法,三个自然段结构一样,都是四句话,第一句话讲小壁虎爬到哪里,第二句话讲小壁虎看见谁在哪里做什么,第三句讲小壁虎怎样向别人借尾巴,第四句讲别人怎样拒绝借尾巴给他。反复手法的运用,符合低年级小学生的认真特点,易于被学生接受。
第三,故事的结尾出乎人们的意料,但又在情理之中,学生读完后会有恍然大悟的感觉:哦,原来是这样。阅读的快乐体验瞬间增强。同时,孩子们又会多了一点关于壁虎的生物学知识:原来,壁虎的尾巴是可以再生的。
第四,这篇童话的语言特别洗练,用词特别讲究,尤其是动词的运用,非常贴切、传神。比如,“挣”断尾巴的“挣”,“摇着尾巴”“甩着尾巴”“摆着尾巴”的“摇”“甩”“摆”,再比如“拨水”“赶蝇子”“掌握方向”等动词,都是值得学生学习和积累的。
另外,本文在编排上还有一个任务,那就是培养学生“猜读”的能力。部编版教材非常注重阅读策略的渗透与教学,一上安排了一篇非注音课文,本学期安排了两篇非注音课文,目的就在于培养学生猜读的意识和能力。
【教学目标】
1.认识“壁、墙、蚊、咬、断、您、拨、甩、赶、房、傻、转”等12个生字,会写“捉、条、爬、姐、您、草、房”等7个生字。
2.学习根据上下文和自己的阅读经验,猜猜部分生字的读音和意思,并说说自己猜测的依据。
3.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知道动物的尾巴有各自的作用,能用自己的话简单讲讲这个故事。
4. 和同学分角色演一演这个故事。
【教学重难点】
1.根据构字规律和上下文猜认“墙、蚊、咬、赶、房、转”等生字。
2.用自己的话简单讲讲这个故事。
【教学准备】
课件、小动物板贴、生字卡片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认识壁虎,导入新课
1.同学们,请大家看屏幕,这只小动物你见过吗?
2.课件展示“壁虎”图片。学生猜认。
板书:壁虎。随机认识“壁”
全班认读。
3.你在哪里见到过小壁虎?你知道关于小壁虎的哪些知识?
指名汇报交流。
4.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这篇童话呀,主人公就是他!
完善板书课题:小壁虎借尾巴。
全班齐读。
5.读了这个课题,你想知道什么呢?
学生质疑提问,教师梳理。
6.同学们既然这么想知道小壁虎为什么要借尾巴、向谁借了尾巴、到底有没有借到尾巴,那么,我们赶紧打开课本,读起来吧!
【设计意图:通过图片观察进入课文学习,同时注意唤起学生已有的知识储备。引导学生质疑,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二、自读课文,猜认生字
1.同学们,大家发现了吗?这篇课文没有全文注音,如果遇到不认识的字怎么办呢?
引导学生进行猜读。
2.遇到不认识的生字先猜一猜,我们已经不是第一次这么用啦!大家还记得我们怎么猜认那些生字的吗?
引导学生回忆猜读方法:根据形声字造字规律猜认;根据插图猜认;根据上下文猜认。
3.好啦,同学们迫不及待了,那就读起来吧!
4.学生自由读书。
5.同学们,大家都读了好几遍课文了吧?刚才,大家遇到了哪几个不认识的字?你都是怎么猜的呢?大家的猜认对不对呢?我们一起交流一下。
6.学生交流、汇报自己的猜读过程和结果。教师及时点评。
墙:插图告诉我们,那是一堵墙;生活常识告诉我们,壁虎都在墙壁上爬来爬去,蛇也常在阴暗的墙角出没;课文第一自然段中“墙角”这个词提示“墙”的读音是qiáng。
蚊:这是一个形声字,左边的“虫”告诉我们这是一种昆虫,右边的“文”在提示我们“蚊”的读音与“文”相同或相似,联系生活实际,我们知道这就是壁虎爱吃的“蚊子”,所以确定它读wén。
咬:这个字是口字旁,与嘴巴有关,我们常说“蛇咬人”,所以,可以断定这个字读yǎo。
赶:这个字也是形声字,左边的“走”表示她的意思与走有关,右边的“干”表示它的读音与“干”相同或相似,课文里说是“赶蝇子”,所以我们可以猜它的读音是gǎn。
房:课文中出现的是“房檐”这个词,我们猜这个词读wūyán或者fángyán,“房”字下部是一个“方”,所以我们断定它不是屋檐,应该是fángyán。
转:这个字右边是“专”,所以“转”的读音应该与“专”相同或相近。课文中是“转身”一词,所以这个字应该读zhuǎn。
7.学生给生字注上拼音。
8.齐读词语:墙角、蚊子、咬住、赶走、房檐、转身。
9.认识“户字头”“车字旁”。
【设计意图:猜读是一项重要的阅读方法,符合生活中人们阅读的一般习惯。部编版教材十分重视阅读策略的教学,低段阅读教学从猜认生字入手,是很好的抓手。生字猜认不是乱猜,而是有根据地猜。猜完之后还需要印证,因为猜认不能保证完全正确。】
三、图文对照,整体感知
(一)小壁虎为什么要借尾巴?
1.让我们把这些生字放到课文中去,再好好读一读课文吧!
2.学生齐读课文。
3.小壁虎为什么要借尾巴、向谁借了尾巴、到底有没有借到尾巴,大家都找到回答了吗?
4.学生交流:小壁虎为什么要借尾巴。
(1)小壁虎的尾巴是怎样断的?自己读读课文,再想想。
(2)理解“挣”。请两个学生上台表演,一个抓手,个用力挣开。
(3)如果小壁虎不挣断尾巴,会怎样?
(4)仅仅是因为尾巴断了,小壁虎就要去借尾巴吗?
(5)句式:因为__________,他觉得____________,所以他要借尾巴。
【设计意图:弄清小壁虎为什么借尾巴,是理解小壁虎尾巴作用的关键。在文章开头,小壁虎对自己尾巴功能的认识还是不正确的,需要在课文学完后进行引导。】
(二)小壁虎向谁借尾巴?
1. 指名读3到5段课文
2..学生交流:小壁虎向谁借了尾巴。
(1)小壁虎分别爬到哪里,向谁借了尾巴?
用上“先……再……最后……”简单说说。
(2)三个自然段哪些地方是相同的?
(3)三个“爬呀爬”说明了什么?
——爬的距离很远,爬得很艰难,爬的时间久(暗示小壁虎的尾巴再生需要一段时间)。还要忍受断尾的疼痛。
四、精读感悟,重点突破
1.引导学习第3自然段。
(1)自由读第3自然段,找出写小鱼尾巴动作的词加上△,小壁虎的话用“--”画出来,小鱼的话用“~~~”画出来。
(2)比较一下两种说法有什么区别?
小鱼姐姐,您把尾巴借给我行吗?
小鱼,你把尾巴借给我!
——从前一句感受小壁虎说话很有礼貌:称呼很亲热,让人心里很暖和;用“您”表达对别人的尊重;“行吗?”是商量的口吻,征求对方的意见,将决定权交给对方,不让对方为难,突出对别人的尊重。
——后一句是一种居高临下的命令的口吻,则显得非常生硬、霸道,让人感觉很不舒服。这样说话,只能把事情办砸。
(3)比较一下两种回答的区别:
不行啊,我要用尾巴拨水呢。
不行,我要用尾巴拨水。
——同样是拒绝别人,但是,第一种说法显得非常柔和,隐含着一种不能帮助别人的为难、歉疚,这样即使没有帮上对方,也会令对方心里好受许多。而第二种说法则显得非常冷漠,给人的感觉是“你的困难与我毫不相干”。
(4)小鱼为什么不把尾巴借给小壁虎呢?
因为( )要用尾巴来( ),所以不能把尾巴借给小壁虎。
根据学生回答,板书尾巴的作用。
(5)指导分角色朗读对话。
【设计意图:将三个结构相同的段落放在一起处理,提高教学效率。紧紧抓住语言,体会角色说话的有礼、得体,培养学生的语感。也为后面的仿编环节做好铺垫。】
2.小结学法
(1)读一读找出尾巴的动作。2、横线划小壁虎怎么借尾巴;波浪线划尾巴的作用。3、想不借的原因。4、分角色演读。
3.学法迁移,同桌合作学习第4、5段。
(1)、同桌学习
(2)、汇报交流。
①学习第4自然段。
导语:没有借到尾巴,小壁虎多么难过啊!但是它不灰心,继续爬呀爬,看见了——老牛。出示图文
同桌分角色练读对话。
指名两组同学进行朗读。
朗读提示:读老牛的话时,声音可适当低沉些。
读后交流,说说牛伯伯为什么拒绝小壁虎,了解牛尾巴的作用,随机做动作理解“甩”。联系上文,和小鱼“摇” 尾巴这个动作进行比较。
因为( )要用尾巴来( ),所以不能把尾巴借给小壁虎。
(板书:老牛 用尾巴赶蝇子)
②学习第5自然段。
导语:小壁虎继续爬呀爬,他多么希望有合适的尾巴 借给他呀!这次他碰见了燕子。
师生合作读。
理解“掌握方向”:燕子的尾巴就像船的舵,飞机的尾翼,能起到平衡身体、掌握方向的作用。
因为( )要用尾巴来( ),所以不能把尾巴借给小壁虎。
(板书:小燕子用尾巴掌握方向)
小结:根据句式连起来说说三种动物尾巴的作用。
五、借助板书,串讲故事。
导语:读了课文,我们知道了小鱼、老牛、燕子这三 种动物的尾巴作用都不一样。现在你们能板书,选择其中一组来说说小壁虎借尾巴的故事吗?
自由说、指名说、三人小组说。
六、巩固生字,指导书写
1.游戏:小壁虎捉蚊子
2.指导书写
(1)出示:捉、姐,分析字形,说注意点。
(2)师范写,生练写。
(3)展示、评议。
七、课外延伸
课后找找别的小动物的尾巴都有些什么作用呢?交流一下吧!
第二课时
一、 复习导入
回忆小壁虎借尾巴的过程
二、学习6、7自然段
1.小壁虎借不到尾巴,心情会怎样?
指导读好第六自然段,读出小壁虎的难过。
2.小壁虎会怎样向妈妈汇报自己借尾巴的事情?
3.妈妈为什么说小壁虎是“傻孩子”?
4.小壁虎看到自己的新尾巴后,心情怎么表达出来?
5.指导朗读第七自然段。
【设计意图:其他动物不将自己的尾巴借给小壁虎,是因为这些动物的尾巴都有各自的作用,而不是他们小气。科学童话的阅读,对相关知识的获取应该保证准确。】
三、复述课文,角色表演
1.这么好玩的故事,我们讲给别人听一听吧!
建议:(1)按照事情的经过来讲,先讲小壁虎为什么要去借尾巴,再讲小壁虎找谁借尾巴,最后讲小壁虎有没有借到尾巴,结局怎么样。可以参看黑板上的板书。
(2)注意讲好几个角色的语言。
2.讲给同桌听,请同桌提一提意见。
3.请学生讲给全班同学听一听,大家评一评,看看这些同学讲得怎么样。
4.下面,我们一起来演一演这个故事。
5.生分小组演练。
6.请小组上台展示。
7.全班欣赏、评议。
【设计意图:
四、模仿文段,创编故事
1.同学们,如果小壁虎借尾巴的对象不是小鱼、老牛、燕子,而是小松鼠、小猴子、小孔雀,故事又是怎样的呢?
2.学生创编,同桌互相说一说。
3.指名交流,师生评议。
4.教师小结:每一种动物的尾巴都有自己独特的作用,那么小壁虎的尾巴作
用是什么呢?
5.简介“再生”知识。
6.思考:小猫的尾巴断了,想找小壁虎借尾巴,小壁虎会同意吗?
【设计意图:创编故事,是迁移,更是创造。尤其是别的小动物向小壁虎借尾巴,小壁虎借不借,有创意,有挑战。这就把小壁虎的特点和作用融进去了。】
五、课堂练习,指导写字
1.选词填空。(甩 摆 摇)
燕子( )着尾巴在空中飞来飞去。
老牛( )着尾巴在树下吃草
小鱼( )着尾巴在水里游来游去。
2.指导写字,重点指导“爬”“房”的写法
您、草
爬:半包围结构,捺画要和竖画靠拢,角度要陡一些,把地方让出来给“巴”,“巴”要写得小一些。
房:户字头比单独的户字,要靠左上一些,把位置让出来给“方”。
【设计意图:课堂练习,巩固动词的使用,进一步体会课文用词的准确。写字指导抓住半包围结构汉字进行,半包围结构的汉字书写是一大难点。】
资料:动物尾巴的妙用
1.蜜蜂的尾巴是叮敌人的武器;
2.蝎子的尾巴是用来攻击敌人的
3.猫的尾巴是用来平衡的,也可以用来钓鱼
4.响尾蛇的尾巴用来吸引小动物,小动物就成了它的美餐。
5.有一种鱼叫做小水马鱼,它没有眼睛,它尾巴上有电,别的鱼靠近它的尾巴,小水马鱼就会逃走。
6.蜻蜓飞过水面,尾巴点几下水,就是在产卵。
7.海獭的尾巴是警报器,敌人靠近它,它就会立刻逃走。
8.熊鼠的长尾巴也有它的妙用。当熊鼠往高处跳的时候,必须使腰、后腿和尾巴都憋足了力才能跳起来。在过电线的时候,它也用尾巴保持身体的平衡,就像杂
技演员走钢丝时手里拿着长杆一样。
9.鸟把尾巴当作飞行器。鸟的尾巴上长着又长又宽的羽毛,这些羽毛展开时好像扇子,能够灵活转动,便于掌握飞行方向。鸟尾在飞行时起着舵的作用。
10.袋鼠的尾巴又粗又长,长满肌肉。它既能在袋鼠休息时支撑袋鼠的身体,又能在袋鼠跳跃起帮助袋鼠跳得更快更远。一旦遇到紧急情况,袋鼠在尾巴的帮助下能跳出10米多远。
11.鹿的尾巴又小又短,然而它却是重要的报警器。当危险带近鹿群时,首先发现敌害的鹿会竖起尾巴,露出下面的亮点,向同伴发出警报。鹿群一接到警报就会马上逃离。
12.人们常说兔子的尾巴长不了,其实,兔子的短尾巴可以在紧急情况下帮助兔子逃命。当兔子被猛兽咬住时,兔子立刻使用"脱皮计",将尾巴的"皮套"脱下,从而赢得逃命的刹那间。
教学反思
成功之处:
1.图片引入,更直观地介绍了壁虎的样子。鼓励学生多元识字,寻找生字的记忆规律。是部编版教材的要求。
2.继续巩固半包围结构字的书写笔顺规则,重点指导“爪”和“户字头”的书写。让学生养成认真写字的习惯。
3.《小壁虎借尾巴》是一篇看图学文的童话故事。课文通过小壁虎向小鱼、黄牛、燕子借尾巴的经过,讲了小壁虎的尾巴断了可以再生的特点和小鱼、黄牛、燕子尾巴的用处,课文较为简单、易懂。教学中,我以读、演、说为主要形式,把课堂时间让给学生,充分地让学生去读文、思考、交流、表达、表演。
4.课堂上,我充分利用板书,让孩子们根据板书说清楚小壁虎借尾巴的过程,明白小鱼、老牛和燕子尾巴的不同作用。第二课时让孩子们复述课文内容,建议孩子们按照事情的经过来讲,先讲小壁虎为什么要去借尾巴,再讲小壁虎找谁借尾巴,最后讲小壁虎有没有借到尾巴,结局怎么样。可以参看黑板上的板书。这样孩子们就能有条理地讲清楚故事内容了。同时演一演故事,也是对课文内容更有声有色的复述。就这样,通过复述和角色表演,吸收文本语言,内化文本语言,锻炼语言表达能力。
虽然以学生为主体,但是对于一年级的学生,不可能完全放手让他们自己学。对于情节反复的部分,应该先扶后放。老师如何去教,如何去引导,是非常关键的。问题的设置,要在了解学生的已有认知的基础上提出,使学生跳一跳够得到,学得有兴趣。在课堂上多方位创设说、读的情境,既提高了学生的语文素质,又培养了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不足之处:
1.教师语言要简洁,评价语要到位。
2.在随文识字的方法上要继续进行研究,如何使生字呈现更自然,更切合文本是我近期要解决的问题。
语文21 小壁虎借尾巴教学设计: 这是一份语文21 小壁虎借尾巴教学设计,共4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学总目的,制定根据,猜读生字字音,,创设贴切情境,,引导观察生字,标准写字要求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小学语文课文 621 小壁虎借尾巴教学设计: 这是一份小学语文课文 621 小壁虎借尾巴教学设计,共4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学设计说明,教学目标,教学重点,教学难点,课前准备,教学时间,教学过程,儿歌导入,揭示课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人教部编版一年级下册21 小壁虎借尾巴教学设计: 这是一份人教部编版一年级下册21 小壁虎借尾巴教学设计,共3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学设计说明,教学目标,教学重点,教学难点,课前准备,教学时间,教学过程,儿歌导入,揭示课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语文朗读宝](http://img.51jiaoxi.com/images/5dd06cfaa1fe0fadf633abb41c796edd.p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