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届四川省绵阳涪城区中考数学四模试卷含解析
展开2021-2022中考数学模拟试卷
注意事项
1.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2.答题前,请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用0.5毫米黑色墨水的签字笔填写在试卷及答题卡的规定位置.
3.请认真核对监考员在答题卡上所粘贴的条形码上的姓名、准考证号与本人是否相符.
4.作答选择题,必须用2B铅笔将答题卡上对应选项的方框涂满、涂黑;如需改动,请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作答非选择题,必须用05毫米黑色墨水的签字笔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作答,在其他位置作答一律无效.
5.如需作图,须用2B铅笔绘、写清楚,线条、符号等须加黑、加粗.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个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如果关于x的一元二次方程k2x2-(2k+1)x+1=0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那么k的取值范围是( )
A.k>- B.k>-且 C.k<- D.k-且
2.从边长为的大正方形纸板中挖去一个边长为的小正方形纸板后,将其裁成四个相同的等腰梯形(如图甲),然后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如图乙)。那么通过计算两个图形阴影部分的面积,可以验证成立的公式为( )
A. B.
C. D.
3.由一些相同的小立方块搭成的几何体的三视图如图所示,则搭成该几何体的小立方块有( )
A.3块 B.4块 C.6块 D.9块
4.如图,矩形OABC有两边在坐标轴上,点D、E分别为AB、BC的中点,反比例函数y=(x<0)的图象经过点D、E.若△BDE的面积为1,则k的值是( )
A.﹣8 B.﹣4 C.4 D.8
5.若代数式有意义,则实数x的取值范围是( )
A.x≠1 B.x≥0 C.x≠0 D.x≥0且x≠1
6.计算﹣2+3的结果是( )
A.1 B.﹣1 C.﹣5 D.﹣6
7.如图,在正方形ABCD中,点E,F分别在BC,CD上,AE=AF,AC与EF相交于点G,下列结论:①AC垂直平分EF;②BE+DF=EF;③当∠DAF=15°时,△AEF为等边三角形;④当∠EAF=60°时,S△ABE=S△CEF,其中正确的是( )
A.①③ B.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8.已知函数y=(k-1)x2-4x+4的图象与x轴只有一个交点,则k的取值范围是( )
A.k≤2且k≠1 B.k<2且k≠1
C.k=2 D.k=2或1
9.国家主席习近平在2018年新年贺词中说道:“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2017年我国3400000贫困人口实现易地扶贫搬迁、有了温暖的新家.”其中3400000用科学记数法表示为( )
A.0.34×107 B.3.4×106 C.3.4×105 D.34×105
10.下列各数中比﹣1小的数是( )
A.﹣2 B.﹣1 C.0 D.1
11.足球运动员将足球沿与地面成一定角度的方向踢出,足球飞行的路线是一条抛物线. 不考虑空气阻力,足球距离地面的高度h(单位:m)与足球被踢出后经过的时间t(单位:s)之间的关系如下表:
t
0
1
2
3
4
5
6
7
…
h
0
8
14
18
20
20
18
14
…
下列结论:①足球距离地面的最大高度为20m;②足球飞行路线的对称轴是直线;③足球被踢出9s时落地;④足球被踢出1.5s时,距离地面的高度是11m. 其中正确结论的个数是( )
A.1 B.2 C.3 D.4
12.下列图形中,不是中心对称图形的是( )
A.平行四边形 B.圆 C.等边三角形 D.正六边形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6个小题,每小题4分,共24分.)
13.如图,半圆O的直径AB=7,两弦AC、BD相交于点E,弦CD=,且BD=5,则DE=_____.
14.已知抛物线y=-x2+mx+2-m,在自变量x的值满足-1≤x≤2的情况下.若对应的函数值y的最大值为6,则m的值为__________.
15.关于的一元二次方程有两个相等的实数根,则________.
16.如图,将边长为1的正方形的四条边分别向外延长一倍,得到第二个正方形,将第二个正方形的四条边分别向外延长一倍得到第三个正方形,…,则第2018个正方形的面积为_____.
17.对于实数a,b,定义运算“※”如下:a※b=a2﹣ab,例如,5※3=52﹣5×3=1.若(x+1)※(x﹣2)=6,则x的值为_____.
18.如图,直线经过正方形的顶点分别过此正方形的顶点、作于点、 于点.若,则的长为________.
三、解答题:(本大题共9个小题,共78分,解答应写出文字说明、证明过程或演算步骤.
19.(6分)若两个不重合的二次函数图象关于轴对称,则称这两个二次函数为“关于轴对称的二次函数”.
(1)请写出两个“关于轴对称的二次函数”;
(2)已知两个二次函数和是“关于轴对称的二次函数”,求函数的顶点坐标(用含的式子表示).
20.(6分)如图,已知平行四边形OBDC的对角线相交于点E,其中O(0,0),B(3,4),C(m,0),反比例函数y=(k≠0)的图象经过点B.求反比例函数的解析式;若点E恰好落在反比例函数y=上,求平行四边形OBDC的面积.
21.(6分)在以“关爱学生、安全第一”为主题的安全教育宣传月活动中,某学校为了了解本校学生的上学方式,在全校范围内随机抽查部分学生,了解到上学方式主要有:A:结伴步行、B:自行乘车、C:家人接送、D:其他方式,并将收集的数据整理绘制成如下两幅不完整的统计图.请根据图中信息,解答下列问题:
(1)本次抽查的学生人数是多少人?
(2)请补全条形统计图;请补全扇形统计图;
(3)“自行乘车”对应扇形的圆心角的度数是 度;
(4)如果该校学生有2000人,请你估计该校“家人接送”上学的学生约有多少人?
22.(8分)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中,函数(x>0)的图象与直线l1:y=x+b交于点A(3,a-2).
(1)求a,b的值;
(2)直线l2:y=-x+m与x轴交于点B,与直线l1交于点C,若S△ABC≥6,求m的取值范围.
23.(8分)如图,有四张背面相同的卡片A、B、C、D,卡片的正面分别印有正三角形、平行四边形、圆、正五边形(这些卡片除图案不同外,其余均相同).把这四张卡片背面向上洗匀后,进行下列操作:若任意抽取其中一张卡片,抽到的卡片既是中心对称图形又是轴对称图形的概率是 ;若任意抽出一张不放回,然后再从余下的抽出一张.请用树状图或列表表示摸出的两张卡片所有可能的结果,求抽出的两张卡片的图形是中心对称图形的概率.
24.(10分)某地区教育部门为了解初中数学课堂中学生参与情况,并按“主动质疑、独立思考、专注听讲、讲解题目”四个项目进行评价.检测小组随机抽查部分学校若干名学生,并将抽查学生的课堂参与情况绘制成如图所示的扇形统计图和条形统计图(均不完整).请根据统计图中的信息解答下列问题:
本次抽查的样本容量是 ;在扇形统计图中,“主动质疑”对应的圆心角为 度;将条形统计图补充完整;如果该地区初中学生共有60000名,那么在课堂中能“独立思考”的学生约有多少人?
25.(10分)某数学社团成员想利用所学的知识测量某广告牌的宽度(图中线段MN的长),直线MN垂直于地面,垂足为点P.在地面A处测得点M的仰角为58°、点N的仰角为45°,在B处测得点M的仰角为31°,AB=5米,且A、B、P三点在一直线上.请根据以上数据求广告牌的宽MN的长.
(参考数据:sin58°=0.85,cos58°=0.53,tan58°=1.1,sin31°=0.52,cos31°=0.86,tan31°=0.1.)
26.(12分)如图,抛物线y=ax2+bx(a<0)过点E(10,0),矩形ABCD的边AB在线段OE上(点A在点B的左边),点C,D在抛物线上.设A(t,0),当t=2时,AD=1.求抛物线的函数表达式.当t为何值时,矩形ABCD的周长有最大值?最大值是多少?保持t=2时的矩形ABCD不动,向右平移抛物线.当平移后的抛物线与矩形的边有两个交点G,H,且直线GH平分矩形的面积时,求抛物线平移的距离.
27.(12分)如图1,在矩形ABCD中,AD=4,AB=2,将矩形ABCD绕点A逆时针旋转α(0<α<90°)得到矩形AEFG.延长CB与EF交于点H.
(1)求证:BH=EH;
(2)如图2,当点G落在线段BC上时,求点B经过的路径长.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个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B
【解析】
在与一元二次方程有关的求值问题中,必须满足下列条件:
(1)二次项系数不为零;
(2)在有两个实数根下必须满足△=b2-4ac≥1.
【详解】
由题意知,k≠1,方程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所以△>1,△=b2-4ac=(2k+1)2-4k2=4k+1>1.
因此可求得k>且k≠1.
故选B.
【点睛】
本题考查根据根的情况求参数,熟记判别式与根的关系是解题的关键.
2、D
【解析】
分别根据正方形及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公式求得甲、乙中阴影部分的面积,从而得到可以验证成立的公式.
【详解】
阴影部分的面积相等,即甲的面积=a2﹣b2,乙的面积=(a+b)(a﹣b).
即:a2﹣b2=(a+b)(a﹣b).
所以验证成立的公式为:a2﹣b2=(a+b)(a﹣b).
故选:D.
【点睛】
考点:等腰梯形的性质;平方差公式的几何背景;平行四边形的性质.
3、B
【解析】
分析:从俯视图中可以看出最底层小正方体的个数及形状,从主视图和左视图可以看出每一层小正方体的层数和个数,从而算出总的个数.
解答:解:从俯视图可得最底层有3个小正方体,由主视图可得有2层上面一层是1个小正方体,下面有2个小正方体,从左视图上看,后面一层是2个小正方体,前面有1个小正方体,所以此几何体共有四个正方体.
故选B.
4、B
【解析】
根据反比例函数的图象和性质结合矩形和三角形面积解答.
【详解】
解:作,连接.
∵四边形AHEB,四边形ECOH都是矩形,BE=EC,
∴
故选B.
【点睛】
此题重点考查学生对反比例函数图象和性质的理解,熟练掌握反比例函数图象和性质是解题的关键.
5、D
【解析】
试题分析:∵代数式有意义,
∴,
解得x≥0且x≠1.
故选D.
考点:二次根式,分式有意义的条件.
6、A
【解析】
根据异号两数相加的法则进行计算即可.
【详解】
解:因为-2,3异号,且|-2|<|3|,所以-2+3=1.
故选A.
【点睛】
本题主要考查了异号两数相加,取绝对值较大的符号,并用较大的绝对值减去较小的绝对值.
7、C
【解析】
①通过条件可以得出△ABE≌△ADF,从而得出∠BAE=∠DAF,BE=DF,由正方形的性质就可以得出EC=FC,就可以得出AC垂直平分EF,
②设BC=a,CE=y,由勾股定理就可以得出EF与x、y的关系,表示出BE与EF,即可判断BE+DF与EF关系不确定;
③当∠DAF=15°时,可计算出∠EAF=60°,即可判断△EAF为等边三角形,
④当∠EAF=60°时,设EC=x,BE=y,由勾股定理就可以得出x与y的关系,表示出BE与EF,利用三角形的面积公式分别表示出S△CEF和S△ABE,再通过比较大小就可以得出结论.
【详解】
①四边形ABCD是正方形,
∴AB═AD,∠B=∠D=90°.
在Rt△ABE和Rt△ADF中,
,
∴Rt△ABE≌Rt△ADF(HL),
∴BE=DF
∵BC=CD,
∴BC-BE=CD-DF,即CE=CF,
∵AE=AF,
∴AC垂直平分EF.(故①正确).
②设BC=a,CE=y,
∴BE+DF=2(a-y)
EF=y,
∴BE+DF与EF关系不确定,只有当y=(2−)a时成立,(故②错误).
③当∠DAF=15°时,
∵Rt△ABE≌Rt△ADF,
∴∠DAF=∠BAE=15°,
∴∠EAF=90°-2×15°=60°,
又∵AE=AF
∴△AEF为等边三角形.(故③正确).
④当∠EAF=60°时,设EC=x,BE=y,由勾股定理就可以得出:
(x+y)2+y2=(x)2
∴x2=2y(x+y)
∵S△CEF=x2,S△ABE=y(x+y),
∴S△ABE=S△CEF.(故④正确).
综上所述,正确的有①③④,
故选C.
【点睛】
本题考查了正方形的性质的运用,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及性质的运用,勾股定理的运用,等边三角形的性质的运用,三角形的面积公式的运用,解答本题时运用勾股定理的性质解题时关键.
8、D
【解析】
当k+1=0时,函数为一次函数必与x轴有一个交点;当k+1≠0时,函数为二次函数,根据条件可知其判别式为0,可求得k的值.
【详解】
当k-1=0,即k=1时,函数为y=-4x+4,与x轴只有一个交点;
当k-1≠0,即k≠1时,由函数与x轴只有一个交点可知,
∴△=(-4)2-4(k-1)×4=0,
解得k=2,
综上可知k的值为1或2,
故选D.
【点睛】
本题主要考查函数与x轴的交点,掌握二次函数与x轴只有一个交点的条件是解题的关键,解决本题时注意考虑一次函数和二次函数两种情况.
9、B
【解析】
解:3400000=.
故选B.
10、A
【解析】
根据两个负数比较大小,绝对值大的负数反而小,可得答案.
【详解】
解:A、﹣2<﹣1,故A正确;
B、﹣1=﹣1,故B错误;
C、0>﹣1,故C错误;
D、1>﹣1,故D错误;
故选:A.
【点睛】
本题考查了有理数大小比较,利用了正数大于0,0大于负数,注意两个负数比较大小,绝对值大的负数反而小.
11、B
【解析】
试题解析:由题意,抛物线的解析式为y=ax(x﹣9),把(1,8)代入可得a=﹣1,∴y=﹣t2+9t=﹣(t﹣4.5)2+20.25,∴足球距离地面的最大高度为20.25m,故①错误,∴抛物线的对称轴t=4.5,故②正确,∵t=9时,y=0,∴足球被踢出9s时落地,故③正确,∵t=1.5时,y=11.25,故④错误,∴正确的有②③,故选B.
12、C
【解析】
根据中心对称图形的定义依次判断各项即可解答.
【详解】
选项A、平行四边形是中心对称图形;
选项B、圆是中心对称图形;
选项C、等边三角形不是中心对称图形;
选项D、正六边形是中心对称图形;
故选C.
【点睛】
本题考查了中心对称图形的判定,熟知中心对称图形的定义是解决问题的关键.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6个小题,每小题4分,共24分.)
13、.
【解析】
连接OD,OC,AD,由⊙O的直径AB=7可得出OD=OC,故可得出OD=CD=OC,所以∠DOC=60°,∠DAC=30°,根据勾股定理可求出AD的长,在Rt△ADE中,利用∠DAC的正切值求解即可.
【详解】
解:连接OD,OC,AD,
∵半圆O的直径AB=7,
∴OD=OC=,
∵CD=,
∴OD=CD=OC
∴∠DOC=60°,∠DAC=30°
又∵AB=7,BD=5,
∴
在Rt△ADE中,
∵∠DAC=30°,
∴DE=AD•tan30°
故答案为
【点睛】
本题考查了圆周角定理、等边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勾股定理的应用等知识;综合性比较强.
14、m=8或
【解析】
求出抛物线的对称轴分三种情况进行讨论即可.
【详解】
抛物线的对称轴,抛物线开口向下,
当,即时,抛物线在-1≤x≤2时,随的增大而减小,在时取得最大值,即 解得符合题意.
当即时,抛物线在-1≤x≤2时,在时取得最大值,即 无解.
当,即时,抛物线在-1≤x≤2时,随的增大而增大,在时取得最大值,即 解得符合题意.
综上所述,m的值为8或
故答案为:8或
【点睛】
考查二次函数的图象与性质,注意分类讨论,不要漏解.
15、-1.
【解析】
根据根的判别式计算即可.
【详解】
解:依题意得:
∵关于的一元二次方程有两个相等的实数根,
∴= =4-41(-k)=4+4k=0
解得,k=-1.
故答案为:-1.
【点睛】
本题考查了一元二次方程根的判别式,当=>0时,方程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当==0时,方程有两个相等的实数根;当=<0时,方程无实数根.
16、1
【解析】
先分别求出第1个、第2个、第3个正方形的面积,由此总结规律,得到第n个正方形的面积,将n=2018代入即可求出第2018个正方形的面积.
【详解】
:∵第1个正方形的面积为:1+4××2×1=5=51;
第2个正方形的面积为:5+4××2×=25=52;
第3个正方形的面积为:25+4××2×=125=53;
…
∴第n个正方形的面积为:5n;
∴第2018个正方形的面积为:1.
故答案为1.
【点睛】
本题考查了规律型:图形的变化类,解题的关键是得到第n个正方形的面积.
17、2
【解析】
根据新定义运算对式子进行变形得到关于x的方程,解方程即可得解.
【详解】
由题意得,(x+2)2﹣(x+2)(x﹣2)=6,
整理得,3x+3=6,
解得,x=2,
故答案为2.
【点睛】
本题考查了解方程,涉及到完全平方公式、多项式乘法的运算等,根据题意正确得到方程是解题的关键.
18、13
【解析】
根据正方形的性质得出AD=AB,∠BAD=90°,根据垂直得出∠DEA=∠AFB=90°,求出∠EDA=∠FAB,根据AAS推出△AED≌△BFA,根据全等三角形的性质得出AE=BF=5,AF=DE=8,即可求出答案;
【详解】
∵ABCD是正方形(已知),
∴AB=AD,∠ABC=∠BAD=90°;
又∵∠FAB+∠FBA=∠FAB+∠EAD=90°,
∴∠FBA=∠EAD(等量代换);
∵BF⊥a于点F,DE⊥a于点E,
∴在Rt△AFB和Rt△AED中,
∵,
∴△AFB≌△AED(AAS),
∴AF=DE=8,BF=AE=5(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边相等),
∴EF=AF+AE=DE+BF=8+5=13.
故答案为13.
点睛:本题考查了勾股定理,全等三角形的性质和判定,正方形的性质的应用,能求出△AED≌△BFA是解此题的关键.
三、解答题:(本大题共9个小题,共78分,解答应写出文字说明、证明过程或演算步骤.
19、(1)任意写出两个符合题意的答案,如:;(2),顶点坐标为
【解析】
(1)根据关于y轴对称的二次函数的特点,只要两个函数的顶点坐标根据y轴对称即可;
(2)根据函数的特点得出a=m,--=0, ,进一步得出m=a,n=-b,p=c,从而得到y1+y2=2ax2+2c,根据关系式即可得到顶点坐标.
【详解】
解:(1)答案不唯一,如;
(2)∵y1=ax2+bx+c和y2=mx2+nx+p是“关于y轴对称的二次函数”,
即a=m,--=0,,
整理得m=a,n=-b,p=c,
则y1+y2=ax2+bx+c+ax2-bx+c=2ax2+2c,
∴函数y1+y2的顶点坐标为(0,2c).
【点睛】
本题考查了二次函数的图象与几何变换,得出变换的规律是解题的关键.
20、(1)y=;(2)1;
【解析】
(1)把点B的坐标代入反比例解析式求得k值,即可求得反比例函数的解析式;(2)根据点B(3,4)、C(m,0)的坐标求得边BC的中点E坐标为(,2),将点E的坐标代入反比例函数的解析式求得m的值,根据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公式即可求解.
【详解】
(1)把B坐标代入反比例解析式得:k=12,
则反比例函数解析式为y=;
(2)∵B(3,4),C(m,0),
∴边BC的中点E坐标为(,2),
将点E的坐标代入反比例函数得2=,
解得:m=9,
则平行四边形OBCD的面积=9×4=1.
【点睛】
本题为反比例函数的综合应用,考查的知识点有待定系数法、平行四边形的性质、中点的求法.在(1)中注意待定系数法的应用,在(2)中用m表示出E点的坐标是解题的关键.
21、(1)本次抽查的学生人数是120人;(2)见解析;(3)126;(4)该校“家人接送”上学的学生约有500人.
【解析】
(1)本次抽查的学生人数:18÷15%=120(人);
(2)A:结伴步行人数120﹣42﹣30﹣18=30(人),据此补全条形统计图;
(3)“自行乘车”对应扇形的圆心角的度数360°×=126°;
(4)估计该校“家人接送”上学的学生约有:2000×25%=500(人).
【详解】
解:(1)本次抽查的学生人数:18÷15%=120(人),
答:本次抽查的学生人数是120人;
(2)A:结伴步行人数120﹣42﹣30﹣18=30(人),
补全条形统计图如下:
“结伴步行”所占的百分比为×100%=25%;“自行乘车”所占的百分比为×100%=35%,
“自行乘车”在扇形统计图中占的度数为360°×35%=126°,补全扇形统计图,如图所示;
(3)“自行乘车”对应扇形的圆心角的度数360°×=126°,
故答案为126;
(4)估计该校“家人接送”上学的学生约有:2000×25%=500(人),
答:该校“家人接送”上学的学生约有500人.
【点睛】
本题主要考查条形统计图及扇形统计图及相关计算,用样本估计总体.解题的关键是读懂统计图,从条形统计图中得到必要的信息是解决问题的关键.
22、(1)a=3,b=-2;(2) m≥8或m≤-2
【解析】
(1)把A点坐标代入反比例解析式确定出a的值,确定出A坐标,代入一次函数解析式求出b的值;(2)分别求出直线l1与x轴交于点D,再求出直线l2与x轴交于点B,从而得出直线l2与直线l1交于点C坐标,分两种情况进行讨论:①当S△ABC=S△BCD+S△ABD=6时,利用三角形的面积求出m的值,②当S△ABC=S△BCD−S△ABD=6时,利用三角形的面积求出m的值,从而得出m的取值范围.
【详解】
(1)∵点A在图象上
∴
∴a=3
∴A(3,1)
∵点A在y=x+b图象上
∴1=3+b
∴b=-2
∴解析式y=x-2
(2)设直线y=x-2与x轴的交点为D
∴D(2,0)
①当点C在点A的上方如图(1)
∵直线y=-x+m与x轴交点为B
∴B(m,0)(m>3)
∵直线y=-x+m与直线y=x-2相交于点C
∴
解得:
∴C
∵S△ABC=S△BCD-S△ABD≥6
∴
∴m≥8
②若点C在点A下方如图2
∵S△ABC=S△BCD+S△ABD≥6
∴
∴m≤-2
综上所述,m≥8或m≤-2
【点睛】
此题考查了一次函数与反比例函数的交点问题,三角形的面积,利用了数形结合的思想,熟练掌握待定系数法是解本题的关键.
23、(1);(2).
【解析】
(1)既是中心对称图形又是轴对称图形只有圆一个图形,然后根据概率的意义解答即可;
(2)画出树状图,然后根据概率公式列式计算即可得解.
【详解】
(1)∵正三角形、平行四边形、圆、正五边形中只有圆既是中心对称图形又是轴对称图形,
∴抽到的卡片既是中心对称图形又是轴对称图形的概率是;
(2)根据题意画出树状图如下:
一共有12种情况,抽出的两张卡片的图形是中心对称图形的是B、C共有2种情况,
所以,P(抽出的两张卡片的图形是中心对称图形).
【点睛】
本题考查了列表法和树状图法,用到的知识点为:概率=所求情况数与总情况数之比.
24、 (1)560;(2)54;(3)补图见解析;(4)18000人
【解析】
(1)本次调查的样本容量为224÷40%=560(人);
(2)“主动质疑”所在的扇形的圆心角的度数是:360∘×84560=54º;
(3)“讲解题目”的人数是:560−84−168−224=84(人).
(4)60000×=18000(人),
答:在课堂中能“独立思考”的学生约有18000人.
25、1.8米
【解析】
设PA=PN=x,Rt△APM中求得=1.6x, 在Rt△BPM中,解得x=3,MN=MP-NP=0.6x=1.8.
【详解】
在Rt△APN中,∠NAP=45°,
∴PA=PN,
在Rt△APM中,,
设PA=PN=x,
∵∠MAP=58°,
∴=1.6x,
在Rt△BPM中,,
∵∠MBP=31°,AB=5,
∴,
∴ x=3,
∴MN=MP-NP=0.6x=1.8(米),
答:广告牌的宽MN的长为1.8米.
【点睛】
熟练掌握三角函数的定义并能够灵活运用是解题的关键.
26、(1);(2)当t=1时,矩形ABCD的周长有最大值,最大值为;(3)抛物线向右平移的距离是1个单位.
【解析】
(1)由点E的坐标设抛物线的交点式,再把点D的坐标(2,1)代入计算可得;
(2)由抛物线的对称性得BE=OA=t,据此知AB=10-2t,再由x=t时AD=,根据矩形的周长公式列出函数解析式,配方成顶点式即可得;
(3)由t=2得出点A、B、C、D及对角线交点P的坐标,由直线GH平分矩形的面积知直线GH必过点P,根据AB∥CD知线段OD平移后得到的线段是GH,由线段OD的中点Q平移后的对应点是P知PQ是△OBD中位线,据此可得.
【详解】
(1)设抛物线解析式为,
当时,,
点的坐标为,
将点坐标代入解析式得,
解得:,
抛物线的函数表达式为;
(2)由抛物线的对称性得,
,
当时,,
矩形的周长
,
,
,
,
当时,矩形的周长有最大值,最大值为;
(3)如图,
当时,点、、、的坐标分别为、、、,
矩形对角线的交点的坐标为,
直线平分矩形的面积,
点是和的中点,
,
由平移知,
是的中位线,
,
所以抛物线向右平移的距离是1个单位.
【点睛】
本题主要考查二次函数的综合问题,解题的关键是掌握待定系数法求函数解析式、二次函数的性质及平移变换的性质等知识点.
27、(1)见解析;(2)B点经过的路径长为π.
【解析】
(1)、连接AH,根据旋转图形的性质得出AB=AE,∠ABH=∠AEH=90°,根据AH为公共边得出Rt△ABH和Rt△AEH全等,从而得出答案;(2)、根据题意得出∠EAB的度数,然后根据弧长的计算公式得出答案.
【详解】
(1)、证明:如图1中,连接AH,
由旋转可得AB=AE,∠ABH=∠AEH=90°,又∵AH=AH,∴Rt△ABH≌Rt△AEH,∴BH=EH.
(2)、解:由旋转可得AG=AD=4,AE=AB,∠EAG=∠BAC=90°,在Rt△ABG中,AG=4,AB=2,
∴cos∠BAG=,∴∠BAG=30°,∴∠EAB=60° ,∴弧BE的长为=π,
即B点经过的路径长为π.
【点睛】
本题主要考查的是旋转图形的性质以及扇形的弧长计算公式,属于中等难度的题型.明白旋转图形的性质是解决这个问题的关键.
2024年四川省绵阳市涪城区中考数学一诊试卷(含解析): 这是一份2024年四川省绵阳市涪城区中考数学一诊试卷(含解析),共23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填空题,解答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3年四川省绵阳市涪城区中考数学终极预测试卷(6月份)(含解析): 这是一份2023年四川省绵阳市涪城区中考数学终极预测试卷(6月份)(含解析),共33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填空题,计算题,解答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3年四川省绵阳市涪城区中考数学模拟试卷(含答案): 这是一份2023年四川省绵阳市涪城区中考数学模拟试卷(含答案),共30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填空题,计算题,解答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