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科学青岛版 (六三制)六年级上册25、生物的启示教案及反思
展开《25 生物的启示》教案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了解仿生过程,使学生认识到什么是仿生,尝试仿生设计。
2、了解人们在生物的启示下进行的发明创造。
(二)过程与方法
1、能提出进行探究活动的大致思路;能用简单的器材做简单的观察实验。
2、能制作简易科学模型;会查阅书刊及其他信息源。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培养学生亲近自然、热爱科学、勇于创新的科学态度;愿意合作与交流。
2、认识到科学是不断发展的;乐于用学到的知识改善生活;关心日常生活中的科技新产品、新事物;关注与科学有关的社会问题。
二、教学重点
认识到什么是仿生,尝试仿生设计。
三、教学难点
认识到什么是仿生,尝试仿生设计。
四、教学准备
葱叶(新鲜、较硬的)、钩码4个、A4白纸2张,双面胶,三角支架(可用其他物品代替),剪刀,细绳等。
五、教学过程
新课导入:
口述《鲁班发明锯的故事》:
师:鲁班是在一个叶片的启示下发明了锯。自然界中许许多多的生物都有着超群的本领,带给人类很多启示,今天让我们共同走进“生物的启示”一课。
新课讲解:
一、葱叶的启示。
(一)研究葱叶的性能
1、师:这节课,老师也给同学们带来了一种生物:大葱。请同学们仔细观察葱叶,你有什么发现或想提出什么问题?
2、师生交流。提示学生,可以剪开看一看。
3、提出探究问题:葱叶的结构上有什么特点?这个特点有什么优势?(葱叶是筒形的。)
4、学生进一步观察探究。
5、搭建葱桥小实验:课件出示要求:
1、比一比筒形葱叶和条形葱叶谁的承重能力强。
2、葱叶两端的“小桥墩”距离保持不变,建议在10厘米左右。
3、由于筒形葱叶易滚动,可以在下面挂钩码。
4、建议使用葱叶的根部。
简单讲述实验器材的使用及实验过程。(用三角支架当作小桥墩,葱叶为桥面)
6、学生实验。
7、学生汇报,得出结论:筒形的葱叶比剪开的条形承受压力大,承重能力强。这就是葱叶筒形结构的性能。
(二)做葱叶模型,并检测性能
1、师:葱叶的筒形结构具有承受压力大,承重能力强的性能,那其他材料这种结构的物品,是否也具有这种性能呢?我们可以建立一个模型来检测一下。
2、我们应该选择什么样的材料来做葱叶模型呢?
学生交流。(用纸)
3、想知道所做的葱叶模型是否也具有葱叶结构的性能,应该怎么办?(检测)
4、课件出示:温馨小提示:
1、纸筒只卷一圈,用双面胶粘贴。
2、另一张纸不折叠。
3、两端“小桥墩”距离保持不变。
4、检测纸筒的性能。
5、学生制作葱叶模型,并且检测。
6、汇报,得出结论:筒形的物品确实比条形的物品承受压力大,承重能力强。
(三)设计产品
1、我们如果把葱叶筒形的这种性能应用到生产和生活当中,你想设计什么样的产品呢?
2、学生交流。
3、师:其实,根据葱叶的性能研制的产品已经在生产和生活中有了广泛的应用。
4、出示图片:电线杆、路灯杆和建筑用的脚手架。
(四)了解仿生的过程
师:刚才我们所进行的探究活动,实际上经历了这样一个过程(同时课件出示):发现生物结构(葱叶筒形)性能——根据生物结构特点建立生物模型——检测模型性能——根据检测结果研制、开发新产品。
人们根据生物的性能,研制开发新产品,这就是仿生。
二、了解人们在生物的启示下进行的仿生发明创造
1、师:正是由于仿生学的发展,人们在生物的启示下进行仿生发明创造,已经惠及人类,推动了科学技术的发展。你知道有哪些产品是受的生物的启示而发明的?
2、学生交流搜集到的资料。
结合学生交流,课件出示相关图片:雷达,飞机,薄壳建筑,筒形叶桥,电子蛙眼雷达,蝇眼照相机等。25.生物的启示课件课件_百度文库
3、师:我们人类在生物的启示下已经发明了很多物品,在今后还会有更多的发明不断出现。因为任何一门科学的发展都是无止境的,我们已经从生物身上学到很多知识,然而大自然里还有许许多多的奥秘,等待着我们去发现。
三、尝试仿生设计
1、师:接下来,我们从各种各样的树叶上面,看能受到哪些启示呢?请同学们观察各种各样的树叶,看看有什么共同特点?这个共同特点有什么样的性能?并做好记录。
青岛版 (六三制2017)25 技术产品与生活精品教案: 这是一份青岛版 (六三制2017)25 技术产品与生活精品教案,共3页。教案主要包含了走进技术产品博览会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科学六年级上册21、变色龙教案: 这是一份科学六年级上册21、变色龙教案,共3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学目标,教学重点,教学难点,教学准备,教学过程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小学青岛版 (六三制)20、蚯蚓找家教学设计及反思: 这是一份小学青岛版 (六三制)20、蚯蚓找家教学设计及反思,共3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学目标,教学重点,教学难点,教学准备,教学过程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