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物理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第5节 显微镜和望远镜教案
展开
这是一份初中物理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第5节 显微镜和望远镜教案,共6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复习提问,引入新课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第五节 显微镜和望远镜● 教材依据: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八年级物理第五章第五节《显微镜和望远镜》教学设计● 学情分析《课标》对本节课的内容没有太高的要求,只要了解即可。本节设计着力突出学生的学习应与科技发展相联系,将关注学生的兴趣和经验,培养学生通过搜集和处理信息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让学生了解物理知识在现代技术中的应用,使学生热爱科学,喜欢学习。● 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了解显微镜和望远镜的基本结构2.会利用透镜自制显微镜和望远镜过程与方法1.能独立完成探究活动,观察现象并记录实验结果。2.尝试应用已知的科学规律解释具体问题,获得初步的分析概括能力。3.能具有评估和听取反馈意见的意识。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让学生领略奇妙的自然景观,激发学生探索科学奥秘的欲望。2.初步认识科学及其相关技术对于社会发展和人类生活的影响。● 教学重点1.知道显微镜和望远镜的基本结构2.对学生进行观察、实验、分析、概括能力的培养● 教学难点利用两组凸透镜成像规律理解显微镜和望远镜的原理● 教学用具教师用:不同焦距的凸透镜两个、自制多媒体课件学生用:两个不同焦距的凸透镜● 板书设计第五节 显微镜和望远镜(一)显微镜1.结构:靠近眼睛的凸透镜叫做目镜。靠近被观察物体的凸透镜叫做物镜。2.原理:物体通过物镜成放大的实像,这个实像作为目镜的“物体”,通过目镜成放大的虚像。(二)望远镜1.结构:靠近眼睛的凸透镜叫做目镜。靠近被观测物体的凸透镜叫做物镜。2.原理:物镜的作用是使远处的物体在焦点附近成实像,目镜的作用相当于一个放大镜,用来把这个像放大。●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一、复习提问1.凸透镜有什么作用?日常生活中有什么应用?2.凹透镜有什么作用?日常生活中有什么应用?说明:复习凸透镜成像规律,为讲授显微镜与望远镜原理做准备。根据学生回答情况教师作补充,放大镜学生会比较熟悉,重点引导学生凹透镜可以用来矫正人的视力。二、引入新课学生实验一:透过两个透镜观察物体1、让学生用焦距较短(厚)的凸透镜观察纸上的诗?能看到倒立放大的像吗?学生操作。2、如果再用焦距较长(薄)的凸透镜能不能把这个倒立放大的像放得更大一点?学生操作。☆我们的显微镜就是将2个凸透镜组合在一起观察微小的物体。(p1 显微镜下的植物细胞)☆同学们你们了解自己的手吗?老师收集了一些显微镜下手的图片,我们一起欣赏。(p2 神奇的手)学生观看☆显微镜是如何将物体放大呢?我们一起看一看显微镜的光路图。(p3 显微镜光路图)在这里老师介绍:•目镜:靠近眼睛的透镜叫做目镜,焦距较长。•物镜:靠近被观察物体的透镜叫做物镜,焦距较短。•反光镜:它是凹面镜,作用将光线会聚在物体上。同学们看书了解显微镜的成像原理。(学生自习)☆观看显微镜光路动画。(p4 介绍成像原理)物体的光经过焦距较短的物镜成一个倒立、放大的实像,类似于之前学习过的投影仪工作原理。这个实像正好在焦距较长的目镜一倍焦距之内,目镜将这个像再次放大,成一个正立、放大的虚像。目镜相当于放大镜。所以物体经过两次放大,我们就能看的清楚了。完成学案1、2、3题,学生念答案。☆了解了显微镜的结构,下面了解一下显微镜的发展。(p5 显微镜的发展)学生实验二:透过两个透镜观察物体1、让学生用焦距较长(薄)的凸透镜观察黑板上的诗?能看到倒立缩小的像吗?学生操作。2、如果再用一个焦距较短(厚)的凸透镜能不能把这个缩小的像放得更大一点?学生操作。☆老师这有两张图片,我们一起看一下。(p6 星空图片)这是用望远镜观察到的星空图片。☆望远镜如何看清楚远处的呢?我们一起看一下望远镜的光路图(p7 望远镜光路图)在这里老师介绍:•目镜:靠近眼睛的透镜叫做目镜,焦距较短。•物镜:靠近被观察物体的透镜叫做物镜,焦距较长。同学们看书了解显微镜的成像原理。(学生自习)☆ 观看望远镜光路动画。(p8 介绍成像原理)物体的光经过焦距较长的物镜成一个倒立、缩小的实像,类似于之前学习过的照相机工作原理。这个实像正好在焦距较短的目镜一倍焦距之内,目镜将这个像再次放大,成一个正立、放大的虚像。目镜相当于放大镜。所以远处的物体,我们就能看的清楚了。完成学案4、5题,学生念答案。☆了解了望远镜的结构,下面了解一下望远镜的发展。(p9 望远镜的发展)(三)视角:书上有关于视角与看清物体的关系,看哪位同学先找到。完成学案6题,学生念答案。(四)我们今天这节课都了解了哪些内容呢?同学们看屏幕。(p10显微镜小结)(p11 望远镜小结)(五)课堂习题(p12)教师解释7为目镜的放大倍数,50为物镜的直径,直径越大越能收集更多微弱的光,便于观察暗处的物体。(六)最后我们在显微镜和望远镜下的奇妙世界中结束今天的这节课,请同学们欣赏。 ● 本节课教学反思:反思1:在教法上,采用循序渐进的方法,很轻松的将学生引入本节知识体系中,用显微镜下“神奇的画面”抓住学生的好奇心,激发学生探究的欲望。反思2:在学法上,让学生通过自学、自己动手,体会在合作交流中感受探究的乐趣,提高课堂学习效率。反思3:教学过程中利用探究活动让学生在主动学习中突破由两组凸透镜组合成像得出显微镜和望远镜原理这一难点;利用多媒体课件让学生直观的看到显微镜和望远镜成像光路图,加深对显微镜和望远镜原理的理解。反思4:学生通过一边学习一边落实,加深学生对显微镜和望远镜的了解。课的结尾用一组只能用显微镜或望远镜才能看到的奇妙图片,激发学生探索科学奥秘的欲望,认识到科学技术的创新对社会发展的巨大影响。
相关教案
这是一份初中物理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第五章 透镜及其应用第5节 显微镜和望远镜教学设计及反思,共3页。教案主要包含了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初中人教版第5节 显微镜和望远镜教学设计,共4页。教案主要包含了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布置作业,板书设计,教学反思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初中物理第5节 显微镜和望远镜教学设计及反思,共3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学重难点,教学策略,教学资源准备,教学过程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