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学年第1节 透镜教案
展开《透镜》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 |||
《透镜》是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五章第一节内容,实质上是前一章《光的折射》的一个应用实例。由于透镜是照相机、投影机、显微镜、望远镜等光学仪器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生产和生活中有着及其广泛的作用。因此,这一节主要是让学生观察、了解透镜的基本知识,引导学生探究透镜对光的作用,这是后续知识“透镜成像及其应用”的基础,也是本章的中心内容,可以说起到了承前启后的作用。 课标对本节课的要求:认识凸透镜的会聚作用和凹透镜的发散作用。 | |||
学情分析 | |||
初中学生对透镜的认识是表面的、肤浅的,对透镜的本质问题并不清楚,但学生充满好奇心,对实验很感兴趣,因此引导学生采用科学的方法,实验和理论来分析问题。 | |||
教学目标 | |||
知识与技能 1、通过观察、触摸让学生了解什么是凸透镜,什么是凹透镜。 2、通过实验观察得出凸透镜对光线起会聚作用和凹透镜对光线起发散作用。 3、通过学生阅读、自学了解透镜的焦点、焦距,初步掌握画透镜光路图。 过程和方法 1、通过实验,探究凸透镜对光的会聚作用和凹透镜对光的发散作用。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1、鼓励学生探究凸透镜和凹透镜对光的作用,培养他们将科学技术应用于日常生活、社会实践,服务于人类的意识。 2、保持对自然界的好奇,初步领略自然现象的美好与和谐。 | |||
教学重点和难点 | |||
重点:认识凸透镜和凹透镜对光线的作用 难点:指导学生对实验进行仔细观察、分析,最后通过概括得出结论。 | |||
教学方法:启发式教学法、实验法、讨论法 | |||
课前准备 | |||
教具:多媒体课件、凸透镜、凹透镜 学具:凸透镜、凹透镜、激光笔、老花镜、近视眼镜、刻度尺、手电筒 | |||
教学过程 | |||
教学环节 | 教师活动 | 学生活动 | 设计意图 |
一、引入新课
| 用照相机给学生照相,照相机上的一个重要部件镜头就是一个透镜,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学习透镜。
生活中还有哪些地方应用到了透镜,你知道吗?
| 学生集中精力,端正坐姿,等待照相。
学生思考,并说出生活中透镜的应用。 | 拉近师生距离,使学生的注意力都集中到课堂上来,同时从生活走向物理,引出课题。 让学生明白透镜是生活中很重要的光学仪器。 |
二、新课学习 (一)透镜的分类
(二)主光轴、光心
(三)透镜对光的作用
(四)焦点、焦距
| 1、在我们的桌子上都有几个透镜,观察一下,也可以用面巾纸包着摸一下,看看形状上有什么不同,试着分下类。 2、归纳:中间厚,边缘薄的叫凸透镜;中间薄,边缘厚的叫凹透镜。 3、练习: (1)生活中我们看到的透镜在形状上与刚才大家手里的透镜有稍许不同,你们怎样区分它们,通过什么方法来区分它们。(课件展示图片) (2)我们桌子上放着帮助人们矫正视力的近视眼镜和远视眼镜的镜片,看看它们各是什么透镜? 教师边课件展示边讲解主光轴和光心;组成透镜的两个球面球心的连线叫主光轴,在主光轴上有个特殊的点叫光心,我们认为在透镜的中心。 大家都知道光从一种介质斜射入另一种介质,会发生什么现象呢? 但光心很特殊,它特殊在哪呢,请同学们按照实验图纸上的实验(一)动手实验:用一束光从不同角度射向两种透镜的光心,观察光线的传播路径是怎样的?然后在图纸上画出给定光线的光路图。 强调:通过光心的光线传播方向不变。 问题:若光没有射向光心,那么经过透镜后,光的传播路径又会怎样?透镜对光有什么作用? 请同学们按照实验图纸上的实验(二)动手实验:让两束光沿下图方向射向透镜,观察经过透镜后光线的传播路径是怎样的?并在图纸上画出光线。
思考:光线经过透镜后若偏折,相对于主光轴如何偏折? 强调:“凸透镜对光线有会聚作用”即折射光线与入射光线相比靠近主光轴偏折; “凹透镜对光线有 发散作用”即入射光线与折射光线相比远离主光轴偏折 随堂练习:根据图中光线通过透镜前后的方向,在图中填上适当类型的透镜。 1、自主学习:阅读教材92页“焦点和焦距”部分,完成下列任务: (1)什么是焦点、焦距?各用什么符号表示? (2)在实验图纸上的图2-1中标出焦点、焦距。 2、课件展示光路图(焦点、焦距) 得出:凸透镜有两个实焦点。 问题:若入射光线经过焦点射向凸透镜,那么折射光线又如何传播? 在实验图纸上的图2-1中让一束光经过焦点射向凸透镜,观察经过透镜后折射光线的传播路径是怎样的?说明了什么问题?
3、问题:凹透镜有焦点吗? 课件展示并强调:凹透镜有两个虚焦点。 4、作图:画出入射光线经过透镜后的折射光线。 归纳出透镜的三条特殊光线作图口诀: 凸聚凹散是前提, 平行过焦光可逆, 穿过光心向不变。 5、问题:给你一个凸透镜,你会测出此透镜的焦距吗? 实验:用手电筒代替阳光,粗略测量凸透镜的焦距(注意:手电筒正对凸透镜,尽量远些,改变透镜与白纸的距离,在白纸上找到最小最亮的光斑。) 思考:各个凸透镜的焦距一样吗,若不一样,与什么因素有关? 观察两幅图,你有什么发现? | 观察桌面上的几个透镜,并试着分类。 概括出它们的形状特征:透镜有中间薄,边缘厚的;也有中间厚,边缘薄。
思考并回答
观察并回答
感知、记忆
思考并回答:发生折射现象。
动手实验,观察实验现象,并画出光路图。得出:通过光心的光传播方向不变。
思考
动手实验,观察实验现象,并画出光路图。
分析得出:凸透镜对光有会聚作用;凹透镜对光有发散作用。
学生根据图片内容分析光路,从而确定通过的透镜是凸透镜还是凹透镜。
阅读教材,圈画重点,并回答问题。
观察
思考
动手实验,观察实验现象并思考得出:光路可逆。
思考,并回答
小组合作,共同完成,并投影汇报反馈
感知、理解
思考并回答
动手实验
汇报实验结果,得出:各个透镜的焦距不一样。
观察图片、思考并得出:凸透镜的焦距越小,透镜对光的会聚作用越强。
| 认识透镜的类型,培养学生的观察、归纳能力。
让学生会根据形状特征判断是哪类透镜。
理论联系实际,学以致用。
使学生明白光从空气经过透镜会发生折射现象。
通过实验,加深学生对光心的理解,为做光路图打好基础。
从光心过渡到下一个知识:透镜对光的作用。
将演示实验改成学生实验,培养了学生的实验动手能力。
指导学生对实验进行仔细观察、分析,最后通过概括得出结论,经历从感性到理性的思维飞跃。
使学生对会聚和发散有更深的理解
检测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
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和寻找信息的能力。
让学生在实验中感受经过焦点的光线,经凸透镜会聚后,折射光线会平行于主光轴射出,为画三条特殊光线做好铺垫。
将知识补充完整
练习画透镜的三条特殊光线,初步掌握画透镜光路图。
归纳出作图口诀,便于学生理解、记忆。
通过实验,掌握测量凸透镜焦距的方法,并锻炼学生实验动手能力。
|
三、精炼提升
| 在森林里,如果随意丢弃饮料瓶,除了造成环境污染外,还有可能引起严重后果,为什么? | 思考并回答
| 培养学生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增强学生的环保意识。
|
四、小结 | 通过本节课学习,你有哪些收获? | 回顾并回答
| 将所学知识进行小结。 |
五、作业 | 课后“动手动脑学物理”1-4题 | 学生课后完成 | 巩固所学知识 |
板书设计 | |||
第五章 透镜及其应用 一、透镜 凸透镜:会聚 透镜 凹透镜:发散 | |||
学生学习活动评价设计 | |||
教学中采用发展性评价,让学生自我评价和他人评价相结合,全面、有效地描述学生的学习、发展的状况,从而使评价的结果更加全面、真实,也有利于被评价者自我评价、自我发展能力的提升。 | |||
教学反思 | |||
本节课用生活中的照相机给学生照相引入,照相机的镜头就是一个透镜,引出课题,拉近了师生关系,体现了从生活走向物理的理念。再让学生观察、比较透镜的形状特征,从而认识凸透镜和凹透镜。学习光心时让学生动手实验,通过观察得出通过光心的光传播方向不变,加深了学生对光心的理解,为做光路图打好了基础。探究透镜对光的作用时,让学生在图纸上动手实验,在课本上给出的两个实验的基础上,又增加了两个实验,帮助学生理解会聚和发散,使得透镜对光的作用这一知识得到了提升,是本节课的一个亮点,突破了教学重难点,锻炼了学生动手实验的能力。根据光路可逆引导得出凸透镜和凹透镜的三条特殊光线,编出做透镜光路图的口诀:凸聚凹散是前提,平行过焦是一对,穿过光心向不变。画透镜光路图是常考的一个知识点,也是学生很难掌握的内容,所以课中进行练习、归纳,并编出做透镜光路图的口诀,突破这一知识点,是本节课的一个突破点。最后的精炼提升题:森林里乱扔饮料瓶的危害,培养了学生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并增强了学生的环保意识也体现了从物理走向社会的理念。 总体来说本节课让学生亲自动手实验探究,经历了知识获取的过程,学生掌握情况比较好,而且课堂气氛活跃,教学环节自我感觉流畅、紧凑,达到了预期效果。
|
物理八年级上册第五章 透镜及其应用第3节 凸透镜成像的规律教案: 这是一份物理八年级上册第五章 透镜及其应用第3节 凸透镜成像的规律教案,共2页。
初中物理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第五章 透镜及其应用第3节 凸透镜成像的规律教案设计: 这是一份初中物理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第五章 透镜及其应用第3节 凸透镜成像的规律教案设计,共6页。教案主要包含了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自主学习,合作探究,教师点拨,跟进训练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第1节 透镜教学设计: 这是一份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第1节 透镜教学设计,共7页。教案主要包含了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自主学习,合作探究,教师点拨,跟进训练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