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初中物理八年级下册第九章《压强》单元测试卷(较易)(含答案解析)01](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6/13307861/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人教版初中物理八年级下册第九章《压强》单元测试卷(较易)(含答案解析)02](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6/13307861/0/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人教版初中物理八年级下册第九章《压强》单元测试卷(较易)(含答案解析)03](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6/13307861/0/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物理八年级下册第九章 压强综合与测试单元测试当堂检测题
展开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第I卷(选择题)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2小题,共24.0分)
如图所示,在“探究影响压力作用效果的因素”的实验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①甲、乙两次实验中,小桌对海绵压力的大小相等
②甲图中小桌对海绵压力作用的效果比乙图中的明显
③甲、乙两次实验,说明压力作用的效果跟压力的大小有关
④为了完成整个实验,可以将乙图中的砝码取下来,并将看到的实验现象和甲图中的对比
A. ①②B. ①②④C. ①③④D. ②③④
用F表示压力,用S表示受力面积,用p表示压强,则p=FS。下面对此公式解释正确的是( )
A. 物体所受的重力越大,产生的压强越大
B. 物体的压力越大,产生的压强越大
C. 受力面积越大,产生的压强越大
D. 受力面积不变,产生的压强与压力成正比
沙漠之舟骆驼,能在松散的沙漠中顺利行走而不会陷下去,这是因为( )
A. 骆驼的重量轻B. 骆驼跑得快
C. 骆驼的耐力大D. 骆驼脚掌面积大压强小
在容器的侧壁的不同高度处开几个小孔,向容器内灌水,水从各个小孔喷出,在如图所示的各图中能正确描述水的喷射情况的是。( )
A. B.
C. D.
如图所示,将盛有适量水的试管由倾斜位置A缓慢移至竖直位置B.在此过程中,水对试管底部的压强( )
A. 变大
B. 变小
C. 先变小后变大
D. 先变大后变小
在如图所示的“探究液体内部压强特点”的实验中,将压强计的探头放入盐水中,下列做法中能使U形管两边液面的高度差明显减小的是( )
A. 将探头水平移动一段距离B. 将探头向下移动一段距离
C. .将探头在原位置转动90°D. 将探头放入在同样深度的煤油中
下列各种事例中,主要不是利用大气压的是。( )
A. 用离心式水泵抽水B. 用滴管吸取药液
C. 用吸盘挂钩挂物品D. 用水杯喝水
气球上升到一定的高度就会自动破裂,其原因是( )
A. 高空中大气压强变大,把气球压破
B. 气球被高空中的太阳光晒破
C. 高空中大气压强小,气球向外膨胀,气球就被胀破
D. 高空中的大气温度高,球内气体膨胀把气球胀破
自来水笔吸墨水时,只要按几下弹簧片,墨水就进入橡皮管里了,这是由于( )
A. 弹簧片作用使墨水进入橡皮管B. 手的压力使墨水进入管
C. 橡皮管的吸力使墨水进入管D. 大气压作用使墨水进入橡皮管
图所示的四种飞行器中,在飞行时利用流体压强与流速关系获得升力的是 ( )
A. 热气球B. 飞机
C. 飞艇D. 火箭
科技小组的同学用3D打印机制作了四种模型,分别固定在支架上,放置于电子秤上,如图所示,用吹风机相同挡位正对模型从右向左水平吹风,其中电子秤示数可能明显减小的是 ( )
A. B.
C. D.
如图所示,小明同学在倒置的漏斗里放一个乒乓球,用手指托住乒乓球,然后从漏斗口向下用力吹气,并将手指移开,结果发现乒乓球不会下落。下列对其分析正确的是( )
A. 乒乓球上方气体流速增大,压强变大B. 乒乓球上方气体流速增大,压强变小
C. 乒乓球上方气体流速减小,压强变大D. 乒乓球上方气体流速减小,压强变小
第II卷(非选择题)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4小题,共8.0分)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扫地机器人逐步进入普通家庭。如图所示为某款扫地机器人,其工作时是通过电机转动使内部气流速度______,压强______,使杂物进入吸尘器达到清扫的目的。
1644年,意大利科学家 精确地测出来大气压的值;如图所示的容器内装有一定量的水银,水银在A点产生的压强为 Pa.(ρ水银=13.6×103kg/m3,g=10N/kg)
如图所示,一个空塑料药瓶,瓶口扎上橡皮膜,瓶口朝下竖直地浸入水中,橡皮膜受到了水向 的压强,大小为 Pa. (g=10N/kg,ρ水=1×103kg/m3)
如图所示,将实验用的“小桌”放入沙盘中,观察其陷入沙中的深度比较图甲与图乙的情况,可知压力的作用效果与 有关;比较图乙与图丙的情况,可知压力的作用效果与 有关.
三、作图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4.0分)
如图,木块A静止在斜面B上,请画出木块A受到的重力和木块A对斜面B的压力的示意图。
用细线悬挂着的小球靠在竖直墙边,画出小球对墙的压力的示意图。
四、实验探究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12.0分)
如图甲、乙、丙所示,小明利用小桌、海绵、砝码等探究影响压力作用效果的因素:
(1)本实验是通过观察______来比较压力作用效果的。实验中用到的研究方法有______和转换法。
(2)通过比较图甲、乙,说明______,压力的作用效果越明显。
(3)通过比较图______(填序号),说明压力一定时,受力面积越小,压力的作用效果越明显。
(4)将该小桌和砝码放在如图丁所示的木板上,则图丙中海绵受到的压强p和图丁中木板受到的压强p′的大小关系为p______p′(选填“>”“<”或“=”)。
如图所示是托里拆利实验,根据图示完成下面的问题。
(1)实验中测得玻璃管内外水银柱的高度差为 ______m。
(2)通过计算可知当时的气压为 ______Pa。
(3)实验过程中,若像图丁中一样将玻璃管倾斜,则水银柱的高度将 ______,水银柱的长度将 ______。(均选填“变长”“变短”“不变”)
(4)若实验过程中,玻璃管中的水银没有装满,则测量的大气压值比真实值要 ______。(选填“偏大”或“偏小”)
(5)若同学们用图己中B注射器、量程为5N的弹簧测力计、刻度尺等相关用品测量大气压,当弹簧测力计被拉到5N,活塞仍没有滑动,可改用图己中的 ______(A/C)注射器。
五、计算题(本大题共4小题,共32.0分)
2020年初,一场罕见的大雪袭击了加拿大。厚达2m的积雪,给市民出行带来了极大不便。若积雪的密度约为0.2×103kg/m3,g取10N/kg。
(1)请计算2m厚的积雪对水平地面的压强;
(2)若2m厚的积雪,压在面积为5m2的汽车顶部,请计算汽车顶部所受的压力。
小明同学的质量为50kg,他每只鞋与地面的接触面积为150cm2,为了不让鞋陷进泥地,他在水平泥地上放一块底面积为1m2、重力为100N的木板,当他站在木板中央时,g=10N/kg,求:
(1)小明受到的重力;
(2)水平泥地受到的压强。
一个质量为60 kg的人,他每只脚接触地面的面积是170 cm2,他静止站立时对地面的最小压强为多大?(g取10 N/kg)
“泰坦尼克号”邮轮失事时,在水下10m深处船体被冰山撞开一道长约2m、宽约20cm的口子,则破裂处受到的水的压强为多少帕?破裂处受到水的压力为多少牛?(海水密度为1.03×103kg/m3,取g=10 N/kg)
答案和解析
1.【答案】A
【解析】
【分析】
本题探究“压力的作用效果跟什么因素有关”的实验,主要考查控制变量法及转换法的应用,体现了对过程和方法的考查。
【解答】
①实验中,物体对受压面的压力等于物体的重力,故甲、乙两次实验中,小桌对海绵压力的大小相等,①正确;
②根据转换法,甲中海绵的凹陷程度大,甲图中小桌对海绵压力作用的效果比乙图中的明显,②正确;
③甲、乙两次实验,受力面积不同而压力相同,故说明压力作用的效果跟受力面积的大小有关,③错误;
④为了完成整个实验,还要研究压力作用效果与压力大小有关,要控制受力面积相同,故可以将乙图中的砝码取下来,并将看到的实验现象和乙图中的对比,④错误;
故BCD错误,A正确。
故选A。
2.【答案】D
【解析】略
3.【答案】D
【解析】解:因为骆驼脚掌面积大,增大了受力面积,在压力一定时,减小了骆驼对沙漠的压强,使骆驼能在沙漠中顺利行走而不会陷下去。
故选:D。
由公式p=Fs可知,在压力一定时,增大受力面积,可以减小压强。据此分析。
本题考查了减小压强的方法,从公式p=Fs理解其中的原理是关键。
4.【答案】B
【解析】根据液体内部的压强p=ρgh可知,开口位置越高,液体压强越小,水流的初速度越小。
5.【答案】A
【解析】解:
由图可知,当试管从倾斜位置A到竖直位置B的过程中,液体深度变大,由p=ρgh可知,水对试管底部的压强变大。
故选:A。
深度h是指试管底部到液面的垂直距离,分析将试管由倾斜位置A缓慢移至竖直位置B的过程中深度的大小变化,利用p=ρgh分析压强的变化。
本题考查了液体压强公式的应用,关键是知道深度是指液体内某点到液面的垂直距离。
6.【答案】D
【解析】解:A、将探头水平移动一段距离,深度不变,橡皮膜受到水的压强不变,U形管两边液面的高度差不变,故A错误。
B、将探头向下移动一段距离,深度变大,橡皮膜受到水的压强变大,U形管两边液面的高度差变大,故B错误;
C、液体内部在同一深度不同方向的压强是相等的,将探头在原位置转动90°不会影响压强的大小,则U形管两边液面的高度差不变,故C错误;
D、将探头放入在同样深度的煤油中,液体的密度变小,橡皮膜受到水的压强变小,U形管两边液面的高度差变小,故D正确;
故选:D。
根据影响液体压强大小的因素进行判断。要想顺利解答此题,必须对液体内部压强的规律有一个熟练的掌握才行,这也是我们应重点把握的知识点。
7.【答案】D
【解析】解:
A、通过叶轮转动使泵芯形成真空,水在外界大气压的作用下,被压上来,
故与大气压有关;
B、滴管吸药液时,先挤出管中的部分空气,松手时,质量一定的气体体积增大压强变小,内部气压小于外部大气压,在大气压的作用下,药液进入滴管,
故与大气压有关;
C、吸盘挂钩在使用时,先挤出里面的空气,里面气压减小,在大气压的作用下,吸盘被压在光滑的墙面上,
故与大气压有关;
D、直接喝杯中的水,是在重力的作用,水进入口内,
与大气压无关。
故选:D。
判断题中的实例是否与大气压有关,主要看这一现象的产生是否是直接利用了大气压,细心分析其工作过程,才能做出准确判断。
本题考查大气压的有关利用;在物理学习的过程中,要多注意观察身边的物理现象,尽可能的用我们所学过的知识去试着解释。
8.【答案】C
【解析】解:大气压随着高度的增加而减小,当气球升到高空时,外界的气压减小,内部气压大于外部气压,气球体积增大,将气球胀破.
故选C.
大气压强不是固定不变的,大气压强和天气、温度、高度等有关系,一般情况下,高度越高气压越小.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大气压强与高度关系的认识和了解,是一道基础题.
9.【答案】D
【解析】解:吸墨水时,先把笔囊上的弹簧片接下,把里面的空气排出,再把笔囊上的弹簧片松开,此时管内的气压小于管外的大气压强,墨水就在外界大气压的作用下被压进笔囊里了。
故选:D。
利用大气压的知识来解释此现象,吸墨水是利用了大气压强。
10.【答案】B
【解析】略
11.【答案】B
【解析】略
12.【答案】B
【解析】解:当用力吹漏斗时,气流从漏斗的壁快速流出,速度比较大,乒乓球的上部气流流速大,压强比较小,乒乓球的下部受到的大气压是不变的,托着乒乓球不会掉下来。
故选:B。
流动的气体和液体都称为流体,流体流速大压强小。
掌握流体的流速和压强的关系,并能解释有关的问题。
13.【答案】大 小
【解析】解:高速旋转的叶轮把空气排出风机,机器人内部的空气流速大,压强小,而外部的空气流速小,压强大,所以在外界大气压的作用下,外部空气和灰尘不断地压入进风机,扫地机器人就能“扫尘”了,使杂物进入吸尘器达到清扫的目的。
故答案为:大;小。
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流速越大,压强越小。
此题以扫地机器人为载体,考查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考查学生应用物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14.【答案】托里拆利
1.36×104
【解析】历史上最早利用实验测出大气压值的科学家是伽利略的学生托里拆利,后来这个著名的实验便以他的名字命名,叫作托里拆利实验.
由图可知,A点所处的深度h=30cm−20cm=10cm=0.1m,
水银在A点产生的压强p=ρ水银gh=13.6×103kg/m3×10N/kg×0.1m=1.36×104Pa.
15.【答案】上 1000
【解析】解:(1)因为液体内部向各个方向都有压强,所以每次橡皮膜都向内凹;所以,当瓶口朝下竖直地浸入水中橡皮膜受到了水向上的压强;
(3)由图可知:橡皮膜距水面深度为h=10cm=0.1m,所以瓶口橡皮膜所受水的压强p=ρ水gh=1.0×103kg/m3×10N/kg×0.1m=1000Pa。
故答案为:上;1000。
(1)液体内部向各个方向都有压强;
(2)根据液体压强公式p=ρgh求出压强。
本题考查了液体压强的特点、液体压强的计算,属基础题目。
16.【答案】压力大小
受力面积大小
【解析】由图知,甲、乙受力面积相同而压力大小不同,乙图压力大,效果明显,说明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压力大小有关.
乙、丙两图压力相同,受力面积不同,丙受力面积较大,乙效果明显,说明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受力面积大小有关.
17.【答案】解:
从木块A的重心(几何中心)竖直向下画有向线段,用G表示A的重力;
木块A对斜面B的压力作用斜面B与物体A接触面的中点,从压力作用点画垂直于斜面的有向线段,用F表示。如图所示:
。
【解析】重力是物体受到的力,作用在物体的重心上,重力的方向总是竖直向下的;压力是垂直作用在物体表面的力。据此画出A的重力和木块对斜面压力的示意图。
本题考查力的示意图的作图,关键是确定压力和重力的作用点和方向。
18.【答案】解:压力的作用点是球与墙壁的接触点,然后过作用点作垂直于墙壁,并指向墙里面的压力,如图所示:
【解析】压力的方面总是垂直于受力面的,据此作图。
本题的关键是确定压力的作用点和方向,通过该题牢记压力的作用点在接触面上,方向与接触面垂直。
19.【答案】海绵的凹陷程度 控制变量法 受力面积一定时,压力越大 乙、丙 =
【解析】解:
(1)根据转换法,本实验是通过观察海绵的凹陷程度来比较压力作用效果的;实验中用到的研究方法有控制变量法和转换法;
(2)通过比较图甲、乙知,受力面积一定,乙中压力大,海绵的凹陷程度大,这说明受力面积一定时,压力越大,压力的作用效果越明显;
(3)探究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受力面积时,应控制压力的大小不变,而受力面积不同,故应该比较图乙、丙,且可以得出结论:压力一定时,受力面积越小,压力的作用效果越明显。
(4)将该小桌和砝码放在如图丁所示的木板上,与图丙相比,因压力大小和受力面积都相同,则根据p=FS可知,图丙中海绵受到的压强p和图丁中木板受到的压强p′的大小关系为p=p′;
故答案为:(1)海绵的凹陷程度;控制变量法;(2)受力面积一定时,压力越大;(3)乙、丙;(4)=。
(1)(2)(3)本实验通过海绵的凹陷程度来反映压力的作用效果,采用了转换法;
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压力的大小和受力面积的大小有关,实验时应采用控制变量法,即探究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压力大小的关系时应控制受力面积的大小不变,探究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受力面积的关系时应控制压力的大小不变,据此分析回答;
(4)因图丙中和图丁中受压材料不同,故不能根据受压材料的凹陷程度来反映压力的作用效果,应据据p=FS分析。
本题探究“压力的作用效果跟什么因素有关”的实验,主要考查控制变量法及转换法的应用及p=FS的运用,体现了对过程和方法的考查。
20.【答案】0.75 0.9996×105 不变 变长 偏小 C
【解析】解:(1)图丙可知,实验中测得玻璃管内外水银柱的高度差为750mm=0.75m;
(2)当时的气压:p=ρgh=13.6×103kg/m3×9.8N/kg×0.75m=0.9996×105Pa;
(3)玻璃管倾斜,管中水银柱长度将增大,高度不变;
(4)实验时玻璃管中的水银没有装满,管中不慎进入少量空气,则空气会产生一定的向下的压强,使管中水银柱高度将减小,测量的大气压值比真实值偏小;
(5)因为大气的压强是一定的,根据公式F=pS可知,受力面积越小,压力也会越小,所以当弹簧测力计量程不够时,可换用小量程注射器,故选C;
故答案为:(1)0.75;(2)0.9996×105;(3)不变;变长;(4)偏小;(5)C。
(1)由图可知,实验中测得水银柱的高度为750mm;
(2)玻璃管中装满水银是为了排净管中的空气,使大气压等于水银柱产生的压强;
(3)玻璃管倾斜时,管外大气压强不变,管中水银柱长度将增大,高度不变;
(4)管中混入空气时,会产生一定向下的压强,使水银柱高度减小;
(5)压力的大小跟活塞的作用面积有关,在大气压强一定时,面积越小,压力会越小,所以应选择较小的注射器。
本题考查了多种情况下水银柱高度的变化情况,在解答时,要抓住托里拆利实验的原理--大气压与管内水银柱压强是相等的,故大气压不变的情况下,水银柱产生的压强也是不变的,即水银柱高度不变,以及连通器的认识,难度不大。
21.【答案】解:(1)积雪对水平面的压力等于重力,即F=G=mg=ρVg=ρSgh,
积雪对水平面的压强为:p=FS=ρShgS=ρgh=0.2×103kg/m3×10N/kg×2m=4×103Pa;
(2)根据p=FS可知,汽车顶部所受的压力为:F=pS=4×103Pa×5m2=2×104N。
答:(1)2m厚的积雪对水平地面的压强4×103Pa;
(2)若2m厚的积雪,压在面积为5m2的汽车顶部,汽车顶部所受的压力为2×104N。
【解析】本题考查了学生对压强公式的掌握和运用,注意在水平面上F=G。
(1)积雪对水平面的压力等于重力,即F=G=mg=ρVg=ρSgh,
根据P=FS=ρSghS=ρgh算出积雪对水平面的压强;
(2)根据p=FS的变形式F=pS算出汽车顶部所受的压力。
22.【答案】解:(1)小明同学的质量为50kg,
所以小明的重力为:G=mg=50kg×10N/kg=500N;
(2)水平泥地受到的压力大小等于小明和木板的重力之和,
所以F=G+G木=500N+100N=600N,
水平泥地受到的压强为:p=FS=600N1m2=600Pa。
答:(1)小明受到的重力为500N;
(2)水平泥地受到的压强为600Pa。
【解析】(1)已知小明的质量,根据G=mg求出小明受到的重力;
(2)先求出水平泥地受到的压力,已知木板与水平泥地的接触面积,根据p=FS求出水平泥地受到的压强。
本题主要考查了压强公式的应用,做题的过程中要注意分析压力大小。
23.【答案】1.76×104 Pa。
【解析】略
24.【答案】解:破裂处受水的压强
p=ρgh=1.03×103kg/m3×10N/kg×10m=1.03×105Pa.
受水的压力
F=pS=1.03×105Pa×2m×0.2m=4.12×104N.
【解析】略
人教版初中物理八年级下册期末测试卷(含答案解析)(较易): 这是一份人教版初中物理八年级下册期末测试卷(含答案解析)(较易),共1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填空题,作图题,实验探究题,计算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人教版初中物理八年级下册期中测试卷(含答案解析)(较易): 这是一份人教版初中物理八年级下册期中测试卷(含答案解析)(较易),共1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填空题,作图题,实验探究题,计算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初中物理第十章 压强和浮力综合与测试单元测试随堂练习题: 这是一份初中物理第十章 压强和浮力综合与测试单元测试随堂练习题,共19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填空题,作图题,实验探究题,计算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