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部编版二年级上册3-4单元教学设计第1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1/2/13306172/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语文部编版二年级上册3-4单元教学设计第2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1/2/13306172/0/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语文部编版二年级上册3-4单元教学设计第3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1/2/13306172/0/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语文部编版二年级上册3-4单元教学设计
展开
这是一份语文部编版二年级上册3-4单元教学设计,共43页。
语文二年级上册3-4单元
教 学 设 计
课 题
4.曹冲称象
教学目标
(三维目标)
1.知识与能力
1.认识15个生字,会写"称,做,船”三个生字.
2.学会15个生字,会写候、柱、底等9个字。
3.正确朗读课文,切实过好认读关,了解课文大意
2.过程与方法
通过多种形式的读,结合课文插图理解曹冲称象的方法和过程。
3. 情感态度价值观
培养学生遇事善于观察、爱动脑筋的好习惯。
教学重点
认读本课的生字
教学难点
有感情的读好对话
教学准备
玻璃器皿装上水、木船、玩具象、天平、投影片
教学时间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 1 课时
师 生 活 动
环节一
学情诊断
(一)创设情境,激趣导入(激学)
(一)放《三国演义》主题歌,你们看过(听说过)《三国演义》吗? 你知道其中的哪些人物的名字?,曹操是三国时魏国的丞相,一次,有人送他一头大象,他很高兴,就带着儿子和官员们一同去看象。同学们,你们见过别人称东西吗?那你们见过称大象吗?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个古时候称象的故事。(板书:称象)适时认识生字“称”.
(二)板题质疑:板书课题,读课题,认识生字“称、象”围绕课题,你想提出什么问题?(谁称象?为什么称象?怎么称的?) (设计意图:由课题的出示,引发学生思考质疑,激起学生阅读的兴趣。)
环节二
自主学习
(二) 布置任务,自主学习(自学)
好好认:本课生字
(一)第一步:字音
1.自由读课文,遇到生字拼一拼,把字音读准确。
2.强调重点字的读音:如“曹、称、秤、重”等字的读音。
3.学生选用自己喜欢的识字办法学习生字、掌握读音。
4.指名读文 把生字放到课文中,读一读。
5.去掉拼音再读,读词语(不带拼音)
(三) 合作学习,展示交流(展学)
第二步:字形字义
1."杆”和”称”两个字从字的音形义来分,用多音字组词的方法.
2.难认字-议的记忆,按形声字的方法识记.
官员们一边看一边议论:“这么重的象,到底有多重呢?”(联系生活实际感受议论)
并列举言字旁有关的形声字:认,订,证,评
用“一边……一边……”造句。
(四) 针对问题,展开讨论(议学)
第三步:书写。
1.书写内容:称,做,船
2.书写指导步骤:看——说(关键笔画、易错笔画)——书空——描红——练写——评价——再练
3.指导要点:
(1)称字左窄右宽,禾木旁第四画是一点。
(2)做字是反文旁,不是折文旁,用形近字组词,作(作业)(做作业)
(3)船字与般字的区别。
(五) 引导延伸,讲解释疑(导学、讲学)
好好读(第三自然段)
(一)标出自然段的序号。
(二)自由读课文第四自然段,做到读正确。
(三)读流利,做到“五不”:不错读、不添读、不漏读、不回读、不破读。指导要点:一只乌鸦口渴了,到处/找水喝。
(四)分角色对话,试着学官员的口气读一读他们的话。(课件上可附上停顿,重音,抑扬)
曹操 (动作或语气) 地问:“谁有办法把这头大象称一称?”
有的 (动作或语气) 地说:“得造一杆大称,砍一棵大树做秤杆。”
有的(动作或语气) 地说:“有了大称也不行啊,谁有那么大的力气提得起这杆大称呢?
曹操(动作或语气) 地直摇头。
环节三
自主发展
(六)总结延伸,随课微写(用学)
说曹冲是个什么样的孩子?
环节四
整理评价
(六) 归纳整理,师生互评(整学)
游戏巩固识字
开火车读,男女赛读.
教学过程
第 2 课时
师 生 活 动
环节一
学情诊断
(一)创设情境,激趣导入(激学)
七岁的曹冲,听了官员们的议论,边听边思考,灵机一动,计上心来,想出一个好办法。曹冲又想出什么办法呢?
环节二
自主学习
(二)布置任务,自主学习(自学)
(一)引导学生读4自然段, 请大家用“-------”画出表示曹冲做法的语句。
(一) 合作学习,展示交流(展学)
(一)老师出示教具,请小班的同学一起来读曹冲的办法,合作讨论怎样来演示这个办法,小班派代表来演示。
(二)师生或生生合作,边叙述边利用投影片进行演示,曹冲称象的全过程,进而体会曹冲的聪慧。(可以多组进行,进行比赛。从语言表达,操作等方面进行评价。)
(四) 针对问题,展开讨论(议学)
(二)课文用几句话来讲曹冲的办法呢?(四句)也就是四个步骤,现在我们把这四步总结出来:
曹操先 赶象(上船)
再 沿水(画线)
然后 象下(装石)
最后 称出(重量)
(五) 引导延伸,讲解释疑(导学、讲学)
(三)师:现在你们还有不懂的问题吗?
(四)对学生提出的不懂问题展开讨论. (可能有下列问题,请学生回答,师点拨)
1.大象上船后,船为什么下沉?
2.象上船后,为什么沿着水面在船舷上面一条线.
3.象上岸后,往船上装石头,为什么要装到画线的地方.
4.再读这一段,说说曹冲想出的办法比官员们提办法好在哪儿?
5.曹操认为曹冲的办法好不好?从课文中哪句话看出来?“果然”一词什么意思?曹冲是怎样想出这个办法来的呢?
环节三
自主发展
(六)总结延伸,随课微写(用学)
你还有什么办法来称象?
环节四
整理评价
(六) 归纳整理,师生互评(整学)
再次整理曹冲称象的方法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语 文
教 学 设 计
课 题
5.玲玲的画
教学目标
(三维目标)
1.知识与能力
会认15个生字,会写要求写的生字。
2.过程与方法
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感悟、积累有关句子。
3. 情感态度价值观
感悟爸爸的话所蕴含的深刻道理。
教学重点
识字。
教学难点
品读分析法、角色朗读法结合生活实际,切实过好认读关。
教学准备
生字词卡,多媒体课件。
教学时间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 课时
师 生 活 动
环节一
学情诊断
(一)创设情境,激趣导入(激学)
1.看,老师给小朋友带来了一位可爱的小伙伴(出示头像),她的名字叫玲玲,她笑眯眯的真可爱,来,跟玲玲打个招呼吧。我们一起喊喊她的名字吧。
现在老师把玲玲的名字写在田字格上,你们可要看仔细了。
读准字音—实记字形(在田字格中板书:玲玲)这个字是左右结构,左边王字旁,右边是令而不是今天的今。小朋友们会写了吗?来,拿起笔在本子上写上玲玲的名字。
2.玲玲是个聪明的小姑娘,画得一手好画,今天我们就来学《玲玲的画》。(板书课题)来读读课题(齐读)
环节二
自主学习
(二)布置任务,自主学习(自学)
1.自由读课文,遇到生字拼一拼,把字音读准确。
合作学习,展示交流(展学)
1.再练读生字——读给小同桌听。(同桌读错了,教教他;同桌读得好,学学他。)
2.生字宝宝已经和我们交上了朋友了,老师相信大家能把课文读的更加流利了,现在同桌小朋友你一段,我一段把课文再读一遍。
(三)
(四)针对问题,展开讨论(议学)
读了课文你知道了什么?
(四) 引导延伸,讲解释疑(导学、讲学)
出示带生字的句子
(1)“玲玲,时间不早了,快去睡吧!”爸爸又在催她了。
(2)水彩笔叭的一下掉到了纸上,把画弄脏了
(3)爸爸放下报纸问。
(4)另画一张也来不及了。
(5)小花狗懒洋洋地趴在楼梯上
(6)好多事情并不像我们想象的那么糟。只要肯动脑筋(jin),坏事往往能变成好事。”
(准备——抽读——相机正音,小老师教读)音难:祥、评、幅。
6去掉拼音再读。
7读词语(不带拼音)
环节三
自主发展
(五) 总结延伸,随课微写(用学)
通过学习你知道了什么?
环节四
整理评价
(六) 归纳整理,师生互评(整学)
游戏巩固识字
开火车复习本课生字。
教学过程
第 2 课时
师 生 活 动
环节一
学情诊断
(一)创设情境,激趣导入(激学)
我们都知道玲玲是个聪明的小姑娘,画得一手好画,可是她在生活中遇到了一件不高兴的事,她是怎么解决的呢?今天我们就来继续学《玲玲的画》。
(板书课题)来读读课题(齐读)
环节二
自主学习
(二)布置任务,自主学习(自学)
爸爸想的办法是什么呢?生读7、8自然段,找到爸爸想到的办法,用“---”
勾画出来。
(二) 合作学习,展示交流(展学)
1.出示句子,读。
“别哭,孩子。在这儿画点什么,不是很好吗?”
2.第四自然段:
就在这时候,水彩笔叭的一声,掉到了纸上,把画弄脏了,玲玲伤心的哭了起来。
3.出示词语:弄脏
请学生把词语读正确并说说脏在哪里。
4.教师拿出一支水彩笔,模仿水彩笔掉在桌面上请学生听声音
教师引导:这就是叭的一声,叭是表示声音的,叭的一声应该怎么读?(响而短)
(四)针对问题,展开讨论(议学)
第八自然段:
玲玲想了想,拿起笔,在弄脏的地方画了一只小花狗,小花狗眯着眼睛懒洋洋的趴在楼梯上,整张画看上去更好了。玲玲满意的笑了。
(1)教师引导生观察幻灯片,找找弄脏的地方和小花狗的关系。抓住整张画看上去更好了,请学生欣赏图画说说好在哪里。
(2)抓住满意一词,请学生称赞玲玲(引导学生在夸赞中理解满意的两重含义:玲玲不仅对自己的画表示满意,更对自己能动脑筋想出绝妙的办法感到满意。)
(3)教师引导朗读,读出满意的语气。
(五) 引导延伸,讲解释疑(导学、讲学)
1.引导想象:课文中写玲玲端详自己的作品,这幅画明天就要参加评奖(出示词语评奖,读正确)。玲玲一边端详自己的作品,一边会想什么呢?(学生在想象中体会玲玲得意的心情。)
2.创设情境,假如你是玲玲面对弄脏的画你会怎么做?
3.请同学们动脑筋想办法,说一说你想到的办法。
(抽学生说——想说的都说——评价)
环节三
自主发展
(六)总结延伸,随课微写(用学)
好好积累
1.玲玲参加评奖的画被水彩笔弄脏了,玲玲很伤心。课文中有个词语写出了玲玲特别伤心是哪个词?
(出示:来不及)
2.生活中有哪些场景你会用到这个词
遇见_____________________我会说来不及了
我们生活中还有很多类似的词语我们来读一读吧。(出示词语)
等不到了、赶不及、赶不了
选择一个词说一说。
如:公交车走了,赶不了
公交车快开了,赶不及
环节四
整理评价
(六) 归纳整理,师生互评(整学)
教师总结全文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语 文
教 学 设 计
课 题
6.一封信
教学目标
(三维目标)
1.知识与能力
1. 识记“封、削”等14个生字,读准3个多音字“朝、重、结”,会写“写、笔、今、支”等4个字。
理解课文内容,整体把握露西在给爸爸的第二封信里写了什么。试着读出第一封信中露西因见不到爸爸而产生的思念之情。
2.过程与方法
通过对比阅读、联系上下文理解等方式,正确、流利地、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3.情感态度价值观
通过对阅读感受露西和妈妈对爸爸的理解和关爱,体会家人之间浓浓的亲情。
教学重点
识字,切实过好认读关。
教学难点
朗读好给爸爸写的第一封信。
教学准备
生字词卡,多媒体课件。
教学时间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 1 课时
师 生 活 动
环节一
学情诊断
(一)创设情境,激趣导入(激学)
1.学生观察图画交流:一个小女孩( 露 西)在(给爸爸)写(一封)信。
2.学生朗读课题,看图识字“一封信”。板书“一(封)信”,读准字音——识记字形——通过图片“信封”,数量词“一封信”,“封存、封路”图片,提示“封”可以作名词和动词,加深记忆。
质疑:为什么要给爸爸写信?是怎样写的?写了几次?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
环节二
自主学习
(二)布置任务,自主学习(自学)
1.自由读课文,遇到生字拼一拼,把字音读准确。
2.再练读生字——读给小同桌听。(同桌读错了,教教他;同桌读得好,学学他。)
3.看图片识字
4.把生字宝宝放进句子里,你认识他们吗?
(三)合作学习,展示交流(展学)
出示带生字的句子(生字为红色):
(1) 今天,露西想给爸爸写一封信。
(2)露西洗了一些土豆,削好后放在锅里。
(3)她朝窗外望了一眼。
(4)“你不在,我们很不开心。以前每天早上你一边刮胡子,一边逗我玩。还有,家里的台灯坏了,我们修不好。从早到晚,家里总是很冷清。”
(5)她拍拍露西的肩膀。露西把纸揉成一团,重新写信。
(6)露西写完这一句,想到小狗希比希。
(7)露西在信的结尾,画了一大束鲜花。
(准备——抽读——相机正音,小老师教读)
5.多音字认读巩固
zhāo 朝阳 朝霞 朝露 朝气
朝cháo 朝代 朝廷 朝向 朝鲜
zhòng 重要 重量 重点 重音
重chóng 重复 重新 重生 重播
jiē 结果 结实 结巴 结结巴巴
结jié 结果 结网 结束 结尾
6.去掉拼音再读。
7.读词语(不带拼音)
(四)针对问题,展开讨论(议学)
字形、字义。
你有什么好办法记住这些字呢?
(教师提示识字方法,学生小班交流,代表发言展示,教师再强调补充)
1. 形声字:削、锅、刮、期
2.加一加:胡、灯、冷、肩、完、期、结、鲜……
3.联系生活实际,说一说曾在哪些生活场景中看到过这些字:比如,在日历和课程表中都会有“期”字出现;“削”这个动作在生活中比较常见,“削铅笔”“削水果”等。
(五) 引导延伸,讲解释疑(导学、讲学)
1. “鲜”和“修”这两个字是本课生字识记的难点。“鲜”字由“鱼、羊”两字组成,最早表示鱼名,泛指活鱼,引申为“新鲜、美味”的意思。“修”字容易忽略中间一竖,要提醒学生注意,可组词“修改、修理”等识记。(引导学生进行扩词训练——相机出示词语——规定时间内积累)
2. 引导观察,知道“刮”与刀有关,所以部首是“刂”。
①说一说你还听过过或者看到过哪些部首是“刂”的字。
②组词法识记。如:刮目相看、刮平、刮鼻子……
环节三
自主发展
(六)总结延伸,随课微写(用学)
好好说
齐读第3段。
“亲爱的爸爸:
你不在,我们很不开心:以前每天早上你一边刮胡子,一边逗我玩。还有,家里的台灯坏了,我们修不好。从早到晚,家里总是很冷清。“
1. 当爸爸妈妈不在我身边时,我的心情会( ).好,带着这样的心情去读第一封信(尊重学生朗读体验,抽读----范读——练读——赛读——抽读)
2. 出示句式引导学生练说:
上课的时候,(谁)一边 ,一边 。
3.观察信封图片,说一说。
我知道这是( ),它是用来( )。当我的( )(爸爸妈妈或者你的亲人)有在外地工作,经常不在我身边时,我会很想他(或她),这时候我会通过( )方式,来表达我对( )的思念。
4.练读
环节四
整理评价
(七)归纳整理,师生互评(整学)
教学过程
第 2 课时
师 生 活 动
环节一
学情诊断
(一)创设情境,激趣导入(激学)
齐读生字词,开火车读。回忆露西在写第一封信的时候心情怎么样?想象一下,爸爸收到这封信后会有什么感受?
环节二
自主学习
(二)布置任务,自主学习(自学)
1. 听朗读,露西给爸爸的第二封信中写了什么?从课文中找出来,并用“---”画出来。
2.出示第二封信的句子,读。
(三) 合作学习,展示交流(展学)
3.请两位学生上台合作分角色读,其余学生当叙述者。
(四)针对问题,展开讨论(议学)
从第二封信封信中,你能读出露西的什么感情?
从第二封信封信中,我能读出露西的( )感情。
(六) 引导延伸,讲解释疑(导学、讲学)
比较两封信,好好说
第一封信
第二封信
亲爱的爸爸,你不在,我们很不开心。
亲爱的爸爸,我们过得挺好。
以前每天早上你一边刮胡子,一边逗我玩。
太阳闪闪发光。阳光下,我们的希比希又蹦又跳。
还有,家里的台灯坏了,我们修不好。
请爸爸告诉我们,螺丝刀放在哪儿了。这样,我们就能自己修台灯了。
从早到晚,家里总是很冷清。
还有,下个星期天我们去看电影。
爸爸,我们天天想你。
环节三
自主发展
(六)总结延伸,随课微写(用学)
通过对比两封信,你更喜欢哪一封?为什么?从中你学到了什么?
环节四
整理评价
(七) 归纳整理,师生互评(整学)
1.通过对比两封信,我更喜欢第( )封,因为( ),从中我学到了( )。
2.带着对两封信的理解而产生的情感基调,再朗读。朗读时,尊重学生朗读体验,范读——练读——赛读——抽读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语 文
教 学 设 计
课 题
7.妈妈睡了
教学目标
(三维目标)
1.知识与能力
认识“哄、先”等 11个生字,会写“哄、先、闭、脸”4个生字。
2.过程与方法
多种方法识字,正确朗读课文,切实过好认读关,读好课文的长句,学习停顿。
3.情感态度价值观
培养识字能力,逐步养成自主识字的习惯。
教学重点
识字认字,把生字带进课文,正确朗读课文
教学难点
切实过好认读关,读好妈妈睡梦中的样子。学习长句的停顿。
教学准备
生字词卡,多媒体课件。
教学时间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 课时
师 生 活 动
环节一
学情诊断
(一)创设情境,激趣导入(激学)
1.今天,老师给你们带来了一首歌,我们一起来听一听。播放音乐《世上只有妈妈好》,妈妈是世界上最爱我们的人,她总是把她最好的给我们,为我们付出,给我们无微不至的关怀。每当我们回头,总会看到妈妈那暖暖的笑容,却忽略了那眼角的丝丝疲惫。妈妈也会累,也会睡着。你们知道妈妈睡着的时候是怎样的吗?出示课题:《妈妈睡了》。提示:睡觉时不要吵醒妈妈,所以“睡”应读得轻、柔一点。
环节二
自主学习
(二)布置任务,自主学习(自学)
1.自由读课文,遇到不认识的生字拼一拼,把字音读准确。
2.再练读生字——读给小同桌听。读法如:hǒng哄-哄人(同桌读错了,教教他;同桌读得好,学学他。)
(三)合作学习,展示交流(展学)
把生字宝宝放进句子里,你认识他们吗?
出示带生字的句子(生字注音):
(1) 妈妈哄(hǒng)我的时候,先(xiᾱn)睡着了。
(2) 明亮的眼睛闭(bì)上了,紧紧(jĭn)地闭着;弯弯的眉毛,也在睡觉,睡在妈妈红润(rùn)的脸上。
(3) 妈妈又想好了一个故事,等(dĕng)会儿讲给我听......
(4) 妈妈的呼吸(xī)那么沉。她乌黑的头(fa)粘(zhᾱn)在微微渗出汗(hàn)珠的额(é)头上。
(准备——抽读——相机正音,小老师教读)音难:明亮、睡觉、红润的脸、故事、头发、粘在、渗出
1. 去掉拼音再读。
2. 读词语(不带拼音)
(四)针对问题,展开讨论(议学)
字形、字义。
你有什么好办法记住这些字呢?
(五) 引导延伸,讲解释疑(导学、讲学)
分类识记生字。
(1)联系生活实际及动作演示识记:闭、紧紧的闭着、呼吸、深沉、额、乏。
(2)利用形声字的规律识记:哄、润、粘。
(3)用形义联系法识记:汗。
(4)找形近字:闭——问
书写。
1.书写内容:哄、先、闭、脸。
书写指导步骤:看——说(关键笔画、易错笔画)——书空——描红——练写——评价——再练
2.重点指导:
先:上面的竖要写在竖中线上,第二横略长,下面的竖弯钩要写得圆润;
闭:门框不能写得太窄;里面的“才”不要写成“寸”。
环节三
自主发展
(六)总结延伸,随课微写(用学)
说一说你的收获
环节四
整理评价
(七)归纳整理,师生互评(整学)
教学过程
第 2 课时
师 生 活 动
环节一
学情诊断
(一)创设情境,激趣导入(激学)
1.同学们,上节课我们学习了课文《妈妈睡了》,谁能告诉老师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呢?(学生回答,教师总结。)
2.今天,我们继续学习课文,让我们带着对妈妈的爱,去感受课文中的小朋友是如何写自己妈妈睡着后的故事。
环节二
自主学习
(二)布置任务,自主学习(自学)
你最喜欢哪一段话中睡着的妈妈?自己读一读,试着读出妈妈的特征。
自由朗读。
(四) 合作学习,展示交流(展学)
抽生读:我最喜欢第 自然段中的妈妈,我是这样读的 。
第二段:睡梦中的妈妈多美呀,谁能再次用声音给我们展示出妈妈的美?谁能把妈妈读得更美些?我们一起用声音呈现出睡梦中美丽的妈妈。
第三段:此时的妈妈真温柔,谁能读得更温柔些?
第四段:妈妈都为我们做了些什么事情?孩子们,我们一起轻轻读,别吵醒了劳累的妈妈。(相机指出多音字“发” [fā]:发生、发放、发 [fà]:头发、发丝)
(四)针对问题,展开讨论(议学)
.读一读,照样子说一说,看谁说得多。
明亮的眼睛 水汪汪的眼睛 ( )的眼睛
乌黑的头发 波浪似的头发 ( )的头发
( )的( ) ( )的( )
(1) 自由练说。
(2) 抽生展示。
(3)选择一个短语说一句完整的话(练说——展示——齐说)。
(六) 引导延伸,讲解释疑(导学、讲学)
作者是通过什么描写来呈现妈妈的样子的?(作者着重描写了妈妈的什么?)
睡梦中的妈妈 (样子、特点) ,作者是通过写妈妈的
来表现出来的。(可能刚开始进入这种说话训练时孩子有些困难,需要教师耐心引导。)
环节三
自主发展
(六)总结延伸,随课微写(用学)
好好说
孩子们,“睡梦中的妈妈”师什么样子的?抓住关键词说一说。
的眼睛闭上了, 闭着, 眉毛,也在睡觉,睡在妈妈 脸上。
环节四
整理评价
(七) 归纳整理,师生互评(整学)
1.孩子们,你看过妈妈睡觉的样子吗?你妈妈睡觉时是什么样子的?
睡梦中的妈妈是 的,你看她 的 ,睡梦中的妈妈真 啊!
睡梦中的妈妈是 的,你看她 的 ,睡梦中的妈妈真 啊!
睡梦中的妈妈是 的,你看她 的 ,睡梦中的妈妈真 啊!
2.同桌相互练说、评议。
3.抽生展示。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语 文
教 学 设 计
课 题
口语交际 做手工
教学目标
(三维目标)
1.知识与能力
能够大方地跟同学介绍自己的手工作品。
2.过程与方法
讲话声音洪亮有条理,思路清晰。
3.情感态度价值观
做文明的听众,不乱打断同学讲话。不明白的地方要进行询问。教学重点
教学重点
通过展示作品,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和对学习的乐趣。
教学难点
做文明的听众,不乱打断同学讲话。不明白的地方要进行询问。
教学准备
教学时间
1课时
教学过程
第 1 课时
师 生 活 动
环节一
学情诊断
(一)创设情境,激趣导入(激学)
1.同学们上课之前,我们先来看一段视频。播放视频《巧巧手》。你知道这是什么节目的开头吗?红果果和绿泡泡在节目中要教大家干什么?
2.大方地跟同学介绍自己的手工作品。
环节二
自主学习
(二)布置任务,自主学习(自学)
1.出示手工作品图片,说说这些作品。
2.它是什么作品?用什么制作的?制作的步骤是什么?
(三)合作学习,展示交流(展学)
请你给大家展示作品。
(四)针对问题,展开讨论(议学)
每组推荐一个代表,讲述自己组认为最有创意的作品。
(五) 引导延伸,讲解释疑(导学、讲学)
集体评议
环节三
自主发展
(六)总结延伸,随课微写(用学)
环节四
整理评价
(六) 归纳整理,师生互评(整学)
会做手工的同学是心灵手巧的,我们用自己制作的手工作品去美化自己的房间,去美化生活,把废弃的物品变废为宝,让它们重新绽放光彩。
板书设计
口语交际 做手工
你喜欢做手工吗?把你的手工作品带到学校。
教学反思
语文园地三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引导学生掌握识字方法和识字规律,认识9个生字。
过程与方法
培养学生口语交际的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
通过展示作品,让学生体验学习的乐趣。
教学重点
通过展示作品,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和对学习的乐趣。
教学难点
学生口语交际能力的培养和提高。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让学生自己先借助拼音读一读六组词,再读一读学习伙伴的话,说说自己是否发现这几组词的共同点。(每组的两个词意思相反)
二、教师示范读和师生对读这几组词,注意把生字读准。
三、让学生在小组里交流怎么记住这些生字,互相检查是否每个生字都认识并能读准九个生字,进行抽查。
四、给生字找朋友,组词。
五、快速回答反义词,找同桌俩,一个说,一个答。
六、扩展说其他反义词。
第二课时
一、先看例子,使学生理解本题的做法,发现词语在词义上的联系。
二、选词配对,再读一读。
三、在一个句子中换词读,体会近义词。
四、展示资料,选择游客
将自己准备的广告词和宣传语打出,招揽游客,在这其中培养孩子的自信心。
五、选择交流方式
1.“导游”介绍自己搜集的资料和知道的情况,“游客”提问,“导游”解答。
2.“导游”在介绍过程中,“游客”随时提问,“导游”灵活安排介绍和答问两方面的内容。
3.“游客”先提问,“导游”一一作答,然后在介绍游客没有问到而自己认为有必要讲的情况。
六、勇敢的导游一一介绍,最后评出最佳导游。花坛真漂亮啊,我要把它拍下来。
第三课时
一、举办“汉字超市”
学生按学习小组汇集最近又识的字,先让小组同学认识,然后拿出来比比哪个小组搜集的多,再教给别人。
二、请同学展示他收藏的北京的明信片,并进行解说。
三、邀请会跳新疆舞的同学给同学们展示,并达到生生互动,其他同学伴唱。
板书设计
语文园地三
识字规律 识字方法
语 文
教 学 设 计
课 题
8.古诗两首
教学目标
(三维目标)
1.知识与能力
认识“楼、尽”等 6个生字和新偏旁“尸字头”,会写“黄、依”等5个生字。
2.过程与方法
自主识字,多种方法识字,借助课文插图,正确朗读古诗,切实过好认读关,理解古诗。
3.情感态度价值观
培养识字能力,逐步养成自主识字的习惯。
教学重点
识字、朗读。
教学难点
理解古诗。
教学准备
生字词卡,多媒体课件。
教学时间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 1 课时
师 生 活 动
环节一
学情诊断
(一)创设情境,激趣导入(激学)
1.小朋友,喜欢背古诗吗?谁来背两首听听。
2.今天我们还要来学一首古诗,看老师写课题。(师板书课题:登鹳雀楼)
3.小朋友,课题上哪个字你已经认识了?(结合学生回答教学生写“楼”,并指导书写)
环节二
自主学习
(二)布置任务,自主学习(自学)
)字音
1.自由读古诗,遇到生字拼一拼,把字音读准确。
2.再练读生字——读给小同桌听。(同桌读错了,教教他;同桌读得好,学学他。)
3.把生字宝宝放进诗句里,你认识他们吗?
出示带生字的句子(生字注音):
《登鹳雀楼》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准备——抽读——相机正音,小老师教读)音难:尽、层。
1. 去掉拼音再读。
(三)合作学习,展示交流(展学)
字形、字义
你有什么好办法记住这些字呢?
生交流:
2. 形声字:依。
2.加一加:层、楼……
(四)针对问题,展开讨论(议学)
书写内容:黄、依。
书写指导步骤:看——说(关键笔画、易错笔画)——书空——描红——练写——评价——再练
指导要点:“黄”字中间是由不是田。
(五) 引导延伸,讲解释疑(导学、讲学)
三、 好好读
1.谁来提醒其他小朋友容易读错的字?(我提醒大家“依山尽”的“尽”是前鼻音,“一层楼”的“层”既是平舌音,又是后鼻音。请大家跟我读一遍。)
2.哪位小老师既能把这首诗准确地读给大家听,又能带着全班读准字音。
再请一位朗读高手读古诗,大家边听边为古诗标上停顿符号。最后请他带着大家自由练读,直到把停顿读正确。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教师提示并示范,让学生一边练习一边感悟什么是“音断意不断”。
3.谁能一个人说出插图中所有的景物,并能让其他同学也这样说。(在教师的引导下,全体学生都能按从远到近,从上到下的顺序,并用诗中的语言,说出“白日、山、黄河、黄鹤楼”,再让他带着全班练说。)
4.图中有“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的画面,找出来了的同学先想一想,什么是“依山尽”,什么是“入海流”,请你指着图,先自己练习说,再说给你的同桌听。最后请一位同学上台教全班说。
5.有两行诗告诉我们诗人在鹳雀楼上想到了什么,可以看出他为什么登上鹳雀楼,请一位同学上台,带着大家说清楚诗人告诉了我们什么道理。
6.原来,诗人描写登鹳雀楼看太阳西沉,大河归海,是为了告诉我们:不怕登高的辛劳,才能看到别人看不到的壮丽景色。现在我们要用朗读把这些体会读出来。看看哪些地方还需要读得重、读得轻、读得语调有升或降?
(参考轻重缓急、抑扬顿挫的符号:“/”短暂停顿,“.”读重,“↗”语调上升,“↘”语调下降,“﹏” 语速放缓慢,“﹤”渐强,“﹥”渐弱。)
大家先在下面边练读边标注朗读符号,教师引导。
自由练读后标出重音符号,再读给同桌听一听。
参考意见(可根据情感需要,自我调整)
白日依山尽,↗(“依山”音高,“尽”延长。)
黄河入海流。↘(“流”要延长。)
欲穷千里目,↗(“千里目”还要延长。)
更上一层楼。↗(“一层楼”一字一延长,三四句用激昂向上的语调读出理想和积极进取的精神。)
请一位感受最深的同学上台带着全班练读,直到每位同学都读得绘声绘色。
环节三
自主发展
(六)总结延伸,随课微写(用学)
7. 请一位同学带着大家总结说。
诗人登上鹳雀楼看到 ,想到 。
环节四
整理评价
(六) 归纳整理,师生互评(整学)
1. 教师谈话总结
2. 背诵
教学过程
第 2 课时
师 生 活 动
环节一
学情诊断
(一)创设情境,激趣导入(激学)
你去过哪些地方旅游?你能说说你看到过的美景吗?
下面我们来看看李白是怎么描写他看到的庐山瀑布的。
环节二
自主学习
(二)布置任务,自主学习(自学)
字音
1.自由读古诗,遇到生字拼一拼,把字音读准确。
2.再练读生字——读给小同桌听。(同桌读错了,教教他;同桌读得好,学学他。)
3.把生字宝宝放进诗句里,你认识他们吗?
出示带生字的句子(生字注音):
望庐山瀑布
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准备——抽读——相机正音,小老师教读)音难:瀑、布、炉。
去掉拼音再读。
(五) 合作学习,展示交流(展学)
书写
书写内容:烟、川。
书写指导步骤:看——说(关键笔画、易错笔画)——书空——描红——练写——评价——再练
指导要点:“川”字左竖撇,中间短竖,右边长竖。
(四)针对问题,展开讨论(议学)
好好读
1.请大家自由练读,注意读准“照,川,瀑”的字音,再把整首诗读正确,读通顺。
现在大家听我读,并为古诗标上停顿符号。
望/庐山/瀑布
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请同学自由练读,一会儿再抽同学读,最后同桌互读。
(五) 引导延伸,讲解释疑(导学、讲学)
1.有了停顿还不行,看看哪些地方还需要读得重、读得轻、读得语调有升或降?
(出示轻重缓急、抑扬顿挫的符号:“/”短暂停顿,“.”读重,“↗”语调上升,“↘”语调下降,“﹏” 语速放缓慢,“﹤”渐强,“﹥”渐弱。)
自由练读后标出重音符号,再读给同桌听一听。
参考意见(可根据情感需要,自我调整)
日照香炉生紫烟,↗
遥看瀑布挂前川。↘
飞流直下三千尺,↗(“飞流直下”可连读,“三千尺”还要延长。)
疑是银河落九天。↘(“落九天”可一字一延长。)
2.请大家和我一起练读这首诗,注意停顿和重音的地方,还要读出诗人对祖国大好河山的无限热爱。
3.我来范读,然后抽同学读,再同桌赛读,最后配乐朗诵(能背诵的可背诵)全诗。
环节三
自主发展
(六)总结延伸,随课微写(用学)
好好说
1.请大家先自学注释,我来提醒难理解的字词的意思,如“生”“挂前川”“三千尺”等,再请同学补充,大家可以把重点、难点批注在旁边。
2.请大家边读诗句边发挥想象,看谁能用寥寥数笔就把自己想象的画面描绘下来,而且画得又快又清楚明了。
3.我来示范说我的画画了什么景物,以及我为什么这样画。
读到( ),我就画了( )
读到( ),我就画了( )
请大家像我这样练习介绍自己的画。
也可以看别人的画,说出对应的诗句。
看到( ),我想到( )。
看到( ),我想到( )。
4.我先抽同学自选一种方式做介绍,再请同桌互说。
语 文
教 学 设 计
课 题
9.黄山奇石
教学目标
(三维目标)
1.知识与能力
会读“区、尤、其”等14个生字,会写“尤、其、区”等8个生字。
2.过程与方法
多种方法识字,多种形式朗读课文,切实过好认读关。
3.情感态度价值观
提高识字能力,逐步养成自主识字的习惯。
教学重点
切实过好认读关。多种方法识字。
教学难点
切实过好认读关。多种方法识字。
教学准备
生字词卡,多媒体课件。
教学时间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 课时
师 生 活 动
环节一
学情诊断
(一)创设情境,激趣导入(激学)
图片展示
1.教师播放有关黄山奇石图片。
2.学生观看图片,并结合自己搜集的资料说说感受。
同学们,课前通过大家搜集的资料,我们已经知道黄山是我国著名的风景区,现在让我们一起跟着作者的脚步,去看看黄山的奇石。
环节二
自主学习
(二)布置任务,自主学习(自学)
全班美美地读读课题。
释义“奇”:这里的“奇”是什么意思?(奇特、奇怪、神奇)
(三)合作学习,展示交流(展学)
第一步:字音。
1.学生自由读文,遇到不认识的字圈出来,借助拼音多读几遍。
2.同桌互读课文。相互指出不正确的读音,互相教一教,读一读。
3.创设“挑战”情景,学习本课生字。
(1)挑战一级。(带拼音词语)
qū yóu qí xiān pán fēng
区 尤 其 仙 盘 峰
gē bó jǜ dāng bó zhù
胳 膊 巨 当 脖 著
xíng zhuàng
形 状
自由练读——抽生读,相机正音(可采用“小老师教读”的形式。)指导重点:峰,胳,膊,脖
(2)挑战二级。(去掉拼音词语)
(四)针对问题,展开讨论(议学)
字形、字义。
自由练读——游戏“开火车”检测——交流识字方法(说说你是怎么记住这些生字的?)
方法:四人为一小组,先读准字音,易错的字音相互提醒;再分析字形,易写错的字找出来齐学读。找出最巧妙的识记方法。(加一加、减一减、换部首……)
请一组同学汇报,汇报后,重点指导以下字形。
巨:共4画,笔顺是:巨。
状:要和“壮”区分形、义。
部:要和“陪”区分形。
(五) 引导延伸,讲解释疑(导学、讲学)
1.观察字形,说说书写时要注意什么。
2.教师示范,重点对难写的字进行指导。
如:“区”“部”字的笔顺。
“升”字指导要点:位置居中,注意第一笔“丿”的位置。
“狗”字指导要点:左窄右宽,“米”字旁最后一笔“点”。
“每”字指导要点:上小下大,“母”字两点的位置。
3.学生练习。教师巡视。
环节三
自主发展
(六)总结延伸,随课微写(用学)
说你都记住了哪些字?
环节四
整理评价
(六) 归纳整理,师生互评(整学)
游戏巩固识字。
通过赠送“生字词卡”或与“字宝宝说再见”等方法,在下课之前,轻轻松松巩固识字成果。
教学过程
第 2 课时
师 生 活 动
环节一
学情诊断
(一)创设情境,激趣导入(激学)
媒体课件出示各种奇石激发兴趣
环节二
自主学习
(二)布置任务,自主学习(自学)
自由读文,你知道文中都讲了哪些奇石?
(六) 合作学习,展示交流(展学)
好好读
1.读正确。抽生开小火车读文,做到字正腔圆,发音正确。教师指导学生读错的字。其他同学仔细听,用“______”划出文中写了几种黄山奇石。
2.读流利。课文介绍了很多奇石,选择你最喜欢的读一读。
3.重点指导“猴子观海”。
创设情境,读出画面。
对比句子,情景设置:老师也看着奇石写了一句话,你们感觉哪句更有意思?
猴子一动不动地蹲在山头。
猴子两只胳膊抱着腿,一动不动地蹲在山头。
(四)针对问题,展开讨论(议学)
表演读:学一学猴子的样子,上台表演。
1.(1)教师总结:通过这些词使我们看到奇石不只外形像猴子,连它的胳膊和腿都那么清楚,那么逼真。不是人工雕刻,是在大自然中形成的,真是太有趣啦。
(2)学生自读第4、5自然段,划出文中表示动作的词,读一读,并做一做动作。指名读,齐读,做动作读。
2.全班配乐有感情朗读课文。
(五) 引导延伸,讲解释疑(导学、讲学)
1.播放导游解说视频,学生认真观看,感受导游词的特点。
2.师出示四幅图片激趣:在黄山陡峭的山峰上有一块酷似大桃子的石头,有一块石头像猴子在观海,高高的山峰上还有一位仙人在指路,一只金鸡在对着天都峰啼叫。这一切是多么的有趣!让我们学做一名小导游,把黄山的这些奇石介绍给大家吧!
环节三
自主发展
(六)总结延伸,随课微写(用学)
好好说
3.学生选择一幅图片,自主练习。
亲爱的各位游客,请往我手指的方向看,那块石头好像 , (做什么),他心里想 ,这就是有趣的 。
4.组织学生交流展示,师生共同评议,注意引导学生把语言表达清楚、完整,重点介绍奇石的外形和名称。
环节四
整理评价
(六) 归纳整理,师生互评(整学)
教师谈话总结课文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语 文
教 学 设 计
课 题
10.日月潭
教学目标
(三维目标)
1.知识与能力
会认12(潭、湖等)个生字,会写9(名、胜等)个字。
2.过程与方法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日月潭的秀丽风光。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
3.情感态度价值观
有热爱宝岛台湾和盼望祖国统一的情感。
教学重点
识字。
教学难点
理解描写日月潭景色的句子,想象、体会那里的美丽。
教学准备
生字词卡,多媒体课件。
教学时间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 1 课时
师 生 活 动
环节一
学情诊断
(一)创设情境,激趣导入(激学)
同学们,前面我们登了鹳雀楼,望了庐山瀑布,欣赏了黄山奇石,今天我们的观光列车来到了我国台湾省中部山区的日月潭。听说这里风光秀丽,吸引了许许多多的中外游客。走,我们去转转。(板书课题:日月潭)
认识“潭”字。读准字音——认识字形——了解字意(水深的地方,与水有关,所以带有三点水)
环节二
自主学习
(二)布置任务,自主学习(自学)
字音。
1.自由读课文,遇到生字拼一拼,把字音读准确。
2.再练读生字——读给小同桌听。(同桌读错了,教教他;同桌读得好,学学他。)
3.生字读会了,放在词语里面你还会吗? (出示词语)
中央 美丽 光华岛 展现 披上 轻纱 童话 仙境 吸引
群山环绕 树木茂盛 名胜古迹 中外游客
这些词语你能准确地读出来吗?(指名读、齐读、开火车读、纠正误读)。
4.把生字宝宝放进句子里,你认识他们吗?
出示带生字的句子:
(1) 日月潭是我国台湾省最大的一个湖。
(2) 那里群山环绕,树木茂盛,周围有许多名胜古迹。
(3) 湖中央有个美丽的小岛,叫光华岛。
(4) 要是下起蒙蒙细雨,日月潭好像披上轻纱,周围的景物一片朦胧,就像通话中的仙境。
(5) 日月潭风光秀丽,吸引了许许多多的中外游客。
(三)合作学习,展示交流(展学)
字形、字义。
你有什么好办法记住这些字呢?
生交流:
1.结构划分:
独体字:央。
上下结构:名 丽 华
左右结构:胜 现 披
半包围结构:迹 展
2.加一加,减一减,换一换,编儿歌,编字谜,形声字等
(四)针对问题,展开讨论(议学)
1.名,甲骨文(口,叫喊)(夕,黄昏、冥暮),表示天黑时呼叫孩子回家。造字本义:动词,日落天黑,父母招唤孩子。金文将甲骨文的左右结构改成上下结构。篆文承续金文字形。隶书将篆文字形中的写成。
你能用“名”组词吗?(引导学生进行扩词训练——相机出示词语——规定时间内积累)
名字 人名 名称 名人 名胜古迹 有名
2.引导观察,知道“披”与手有关,所以部首是“扌”。
①说一说你还听过过或者看到过哪些部首是“扌”的字。
(五) 引导延伸,讲解释疑(导学、讲学)
书写内容:名 央
书写指导步骤:看——说(关键笔画、易错笔画)——书空——描红——练写——评价——再练
指导要点:“名”字的“横撇”。
环节三
自主发展
(六)总结延伸,随课微写(用学)
选一个字组一个词造一个句子
环节四
整理评价
(六) 归纳整理,师生互评(整学)
1.课文里的词语认读。
2.回到课文里读带有生词的句子。
3.自由朗读课文。做到“不增、不漏、不换、不错”。
4.用喜欢的词语说话,讲给同桌听。
教学过程
第 2 课时
师 生 活 动
环节一
学情诊断
(一)创设情境,激趣导入(激学)
1.认读课后四字词语。
2.欣赏日月潭美景。
环节二
自主学习
(二)布置任务,自主学习(自学)
好好读(读中感悟日月潭的美)
第二、三、四自然段。
1.请大家细致、轻声地朗读课文第二自然段,读正确、读流利、读好停顿。
教师指导:朗读课文时要注意强调“名、胜”都是后鼻韵,“展、纱”都是翘舌;课文中四字词语比较多,要重点读好四字词语。读到标点符号时要注意停顿,读到长句“日月潭/是/我国台湾省/最大的/一个湖”要注意停顿。
(七) 合作学习,展示交流(展学)
说说你从这一自然段中获得了那些信息。
2.利用课件出示以下句子比较感知,并朗读:
(1)北边像太阳,叫日潭;南边 像月亮,叫月潭。
(2)北边像圆圆的太阳,叫日潭;南边像弯弯的月亮;叫月潭。
请同学们读一读,想一想。同样是描述日潭和月潭的句子,读起来和听起来有什么区别呢?(形象、生动、具体、准确)
教师指导:作者真的很有心啊!能根据事物的外形的特点来给事物起名字。大家有没有试过这样去给你身边的东西起个好听的名字呢?这样做呢就会让表达更生动、具体、准确、形象了。这就是你们将来要学到的一种修辞手法——比喻。他的作用就是把想要表达的东西表达地更形象、具体、生动。还有就是给名词加一些修饰,使得你笔下的形象更清晰。
3.日月谭,好美的名字啊!大家肯定也很喜欢吧?有哪位同学愿意站起来为大家读出文章中更多的介绍日月潭的优美语句。
4.齐读课文第三、四自然段,读正确、读流利、读好停顿。
(四)针对问题,展开讨论(议学)
再次默读课文第三、四自然段画出描写时间的词语,并做标记。同时思考一下这两段分别介绍了日月潭什么时候的景色。
(教师板书:清晨、中午、晴天、雨天)
(五) 引导延伸,讲解释疑(导学、讲学)
大家是不是觉得这两个自然段的句子特别美呢?好句子只有准确读才能读出感觉来,才能像早晨树上叽叽喳喳的鸟 鸣一样清脆、悦耳。接下来大家跟着播放器读,仔细地听一遍以后就试着跟读。然后多读几遍就能像鸟儿一样了。
(1)利用音频示范朗读,让大家沉浸在一定的氛围中去体会课文的内容。
(2)利用课件对比理解“清晰”和“朦胧”,并鼓励学生积累这对反义词。
看到朦朦胧胧的日月潭,你有什么感受?能把你的感受说出来跟大家一起 分享嘛!(朗读第二自然段要舒缓,突出下雨时日月潭的朦胧之美)
指名读。
师:宝岛台湾的日月潭风光秀丽,你喜欢嘛?我们把这两段多读几遍,可以的话把你喜欢的句子背下来。
环节三
自主发展
(六)总结延伸,随课微写(用学)
好好说
1.通过学习这篇课文,同学们喜欢我国台湾的日月潭吗?为什么?
我喜欢日月潭,因为第一____________________,第二_______________,第三______________________。
教师指导:日月潭的美是多方面的,她的自然环境优美、形状独特、无论是清晨还是中午,不管是晴天还是下雨,她都有不同的美。同学们可以选择你最喜欢的几种美来说,要是能用上课文中所学的四字词语就更好了。
学生自由练说。
选派代表全班展示。
1. 日月潭真的很美,可是近年来由于环境的污染和人为的破坏,日月潭在默默地哭泣!我们一定要从小养成爱护环境的好习惯,争做保护环境的小天使哦!现在老师就任命你们为“地球小卫士”,从你们的身边做起好吗?
环节四
整理评价
(七) 归纳整理,师生互评(整学)
好好积累
1.日月潭的风光实在是太美了!文中用了许多四字词语来形容日月潭的风姿,你能用笔在文中圈出这些四字词语吗?
(课件出示四字词语)
太阳高照 群山环绕 风光秀丽
树木茂盛 湖水碧绿 名胜古迹
隐隐约约 点点灯光 蒙蒙细雨
2. 你还能用其他的四字词语来形容日月潭的风姿吗?试一下吧。(山清水秀等)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语 文
教 学 设 计
课 题
11.葡萄沟
教学目标
(三维目标)
1.知识与能力
能认识、读准文中生字词,会写10个生字。
2.过程与方法
通过练读,把课文读正确、流利、有感情。
3.情感态度价值观
通过练说,初步体会葡萄沟真是一个好地方,激发学生热爱祖国山河的情感。
教学重点
体会葡萄沟真是一个好地方,激发学生热爱祖国山河的情感。
教学难点
体会葡萄沟真是一个好地方,激发学生热爱祖国山河的情感。
教学准备
相关课件
教学时间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 1 课时
师 生 活 动
环节一
学情诊断
(一)创设情境,激趣导入(激学)
1.猜谜语导入。
(1)师出示谜语,生猜。
(2)师揭示谜底并板书课题:葡萄沟。
2.质疑:你都想知道关于葡萄沟的哪些信息呢?
(1)葡萄沟在哪里?(出示幻灯片,找一找葡萄沟)
(2)那你们知道这个地方为什么要叫“葡萄沟”吗?
环节二
自主学习
(二)布置任务,自主学习(自学)
好好读
1.教师范读,学生认真倾听,想想每个段分别写了什么。
2.自由读课文,遇到生字拼一拼,把字音读准确。(可具体强调哪些生字需要读准,学生练读不够,需更多样化。)
(三)合作学习,展示交流(展学)
1. 强调文中几个多音字的读音。如:种葡萄,好客,葡萄干,水分。
2.逐段抽读,师生评议正音,再抽1~2名学生读。
3.指导读有感情:第一自然段突出“最喜爱”,第二段重读“五光十色、准会、吃个够”等词,最后一段读好感叹号
(四)针对问题,展开讨论(议学)
(一)导读
1.读课文,边读边思考:
(1)葡萄沟在什么地方呢?
(2)那里是干什么的?
(3)都出产什么水果呢?
(五) 引导延伸,讲解释疑(导学、讲学)
葡萄沟在 ,那里有 ,人们最喜爱 。
抽生回答
生补充;
师小结:新疆吐鲁番有个地方叫葡萄沟。那里盛产水果。五月有杏子,七八月有香梨、蜜桃、沙果,到了八九月份,人们最喜爱的葡萄成熟了。
环节三
自主发展
(六)总结延伸,随课微写(用学)
环节四
整理评价
(七)归纳整理,师生互评(整学)
教学过程
第 2 课时
师 生 活 动
环节一
学情诊断
(一)创设情境,激趣导入(激学)
1.师出示词语,生朗读记忆。
2.听写重点字词。
3.播放课件激发学习兴趣
环节二
自主学习
(二)布置任务,自主学习(自学)
1.自由读文,你们喜欢“葡萄沟”这个地方吗?为什么呢?请从文中找出原句回答。
(1)生答:“葡萄沟是个好地方”
(2)引导学生用下列句式说说用 “葡萄沟是个好地方”?
因为 ,所以 。
(八) 合作学习,展示交流(展学)
2.屏幕出示句子:
茂密的枝叶向四面展开,就像搭起了一个个绿色的凉棚。
(1) 讨论:只有一个这样的凉棚吗?(理解“一个个”)一个个凉棚表示凉棚数量很多,你还能说几个像这样的词语吗?
抽生说。(一件件,一串串,一颗颗……)
(2) 想象一下,在炎热的夏季,钻进绿色的凉棚,你会觉得怎样?学生带着自己的感受来读读这句话。
师在黑板上画出葡萄藤,通过和学生合作画叶子引导学生理解“茂密”。 这茂密的枝叶像什么呢?(出示图片),引导学生练说比喻句:
就像 。
(四)针对问题,展开讨论(议学)
3. 引读描写葡萄的句子:从这句中,你知道了什么?
(1) 师PPT出示二、三自然段。
(2) 从句中的哪些词语或句子,你知道了什么?
从 (句子) 中的 (词语) ,我知道了 。
①颜色多:句子中有哪些表示颜色的词?出示葡萄图片,指名学生介绍葡萄的各种颜色。(认识暗红色、淡绿色。)(把葡萄挂在黑板的葡萄藤上)
②葡萄很多:你从哪个词语中体会到的?(课件演示)这就是“一大串”葡萄,像这样的葡萄还有很多很多,所以就用“一大串一大串”。
(3) 交流:这么多美丽的葡萄,各种颜色都有,你想用哪个词来形容它呢?
引导学生比较“五颜六色”和“五光十色”。(借助课件图片,感受葡萄在阳光的照射下,仿佛闪闪发光的珍珠、玛瑙,所以用“五光十色”来形容更能突出葡萄的颜色多、长得好)读读这个词,并练习用“五光十色”说话。
(六) 引导延伸,讲解释疑(导学、讲学)
第2自然段
1.屏幕出示句子:
到了秋季,葡萄一大串一大串地挂在绿叶底下,有红的、白的、紫的、暗红的、淡绿的,五光十色,美丽极了。
引导学生带着自己的感受来读读这个美丽极了的葡萄。
2.出示句式:
公园里的花都开了,有桃花、杏花、迎春花, 。
(1) 引导学生练说总结式语言。
(2) 抽说,全班说。
(3) 再填写在课本第53页。
3.出示句式:
下课了,同学们在操场上活动,
,处处欢声笑语,热闹极了。
引导学生用“有的……有的……还有的……”的方式练说课间活动,抽说,同桌互说,再动笔填写。
4.出示句式:
秋天到了,果园里的果子都成熟了,
, 。
引导学生先自由练说,再抽说。
环节三
自主发展
(六)总结延伸,随课微写(用学)
1.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自己最大收获是什么?
生畅谈自己的收获
2.师小结:千言万语化做一句话:葡萄沟真是个好地方!
全部朗读这句话。
3.回家把你说了解的葡萄沟向给爸爸妈妈介绍一下。
环节四
整理评价
(七) 归纳整理,师生互评(整学)
说说自己的家乡,收集家乡的资料。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语文园地四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认识比喻句,了解比喻句的特点,学习使用比喻句。
学会联系句子了解词语的意思。学会使用词语。
过程与方法
了解留言条的用处,并学会学写留言条。
情感态度价值观
积累并背诵关于风景名胜的名言。并学着搜集相关的名言。
教学重点
通过观察火车票让学生认识生字:昌、铺、调、硬。
教学难点
积累并背诵关于风景名胜的名言。并学着搜集相关的名言。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谈话引入。
1.孩子们,你们所认识的字是从哪里认识的?
2.孩子们交流各自的识字方法。
二、识字加油站。
1.观察大屏幕上的车票,说说上面有哪些不认识的字。
2.拿出课前准备的车票,和同桌一起看看上面还有哪些不认识的生字,想办法认一认。
3.讨论:在生活中,我们可以从哪些地方认识新字。
三、字词句运用。
1.看看图上画的是什么?像什么?说一说。
2.试着说一说。
3.学习句子:
(1)弟弟的鞋像鸟窝。
(2)爸爸的鞋像小船。
四、今天,你有什么收获?
第二课时
一、谈话引入。
你们遇到过有事外出,但家里有没人的情况吗?这个时候,你应该怎么办呢?
二、学习留言条。
1.阅读留言条。
留言条
妈妈:
外婆做了我爱吃的红烧肉,我就不在家吃饭了。外婆还要给你们带些好吃的,晚饭您少做 点儿菜。
小新
11 月 4 日中午
2.看看留言条分为几个部分?每个部分应该怎样写?
3.重点部分是正文,想想正文应该怎么写?
三、学写留言条。
1.从下面选择一种情况,写一张留言条。
(1)去办公室还书,老师不在。
(2)通知小芳明天上午九点到学校参加书法小组的活动,但是她家里没有人。
第三课时
一、我的发现。
1.请孩子们自由读,看看有什么发现。
2.请学生交流自己的发现。
3.同桌互相交流,想想还有其他颜色吗?
4.全班交流。
二、日积月累。
1.出示名句:
(1)桂林山水甲天下。
(2)上有天堂,下有苏杭。
(3)五岳归来不看山,黄山归来不看岳。
2.自由读一读,不会读的字拼拼音。
3.看谁能熟读成诵。
4.想一想:还有哪些描写风景名胜的名言警句。
5.搜集描写风景名胜的名言锦句。
三、我爱阅读。
1.请孩子们自由阅读画家乡。
2.自由读,想一想:
(1)文中讲了哪些同学的家乡?
(2)他们的家乡在哪里?
(3)他们的家乡都有些什么特点?
五、总结:今天,你有什么收获?
相关教案
这是一份小学语文人教部编版一年级上册秋天教案,共7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过程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语文部编版二年级上册5-8单元教学设计,共83页。
这是一份小学语文人教部编版三年级上册习作:续写故事教案,共2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创设情境,激趣导入,新授,总结,作业布置,板书设计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文档详情页底部广告位](http://img.51jiaoxi.com/images/257d7bc79dd514896def3dc0b2e3f598.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