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末复习专题二课外语段专练(试题)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下册(含答案)
展开这是一份期末复习专题二课外语段专练(试题)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下册(含答案),共12页。试卷主要包含了现代文阅读,诗词曲鉴赏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专题二课外语段专练
一、现代文阅读
快乐阅读。
祖母的葵花
丁立梅
①我总是要想到葵花,一排一排,种在小院门口。是祖母种的。
②祖母侍弄土地,就像她在鞋面上绣花一样,一针下去,绿的是叶,再一针下去,黄的是花。
③记忆里的黄花总也开不败。
④丝瓜、黄瓜是搭在架子上长的。扁扁的绿叶在风中婆娑,那些小黄花,就开在叶间,很妖娆地笑着。南瓜多数是趴在地上长的,长长的蔓,会牵引得很远很远。像对遥远的地方怀了无限向往,蓄着劲儿要追寻了去,在一路的追寻中,绽放大朵大朵黄花,黄得很浓艳。
⑤还有一种植物,被祖母称作“乌子”的。它像爬山虎似的,顺着墙角往上爬,枝枝蔓蔓都是绿绿的,一直把整座房子包裹住了才作罢。忽一日,哗啦啦花都开了,远远看去,房子插了满头黄花呀,美得让人心醉。
⑥最突出的,还是葵花。它们挺立着,情绪饱满,斗志昂扬,迎着太阳的方向,把头颅昂起,再昂起。小时候我曾奇怪于它怎么总迎着太阳转呢,伸了小手,拼命拉扯那大盘的花,不让它看太阳,但我手一松,它弹跳一下,头颅又迎上去了,永不可折弯的样子。
⑦凡·高在1888年的《向日葵》里,用大把金黄来渲染葵花。画中,一朵一朵葵花,在阳光下怒放,仿佛是“背景上迸发出的燃烧的火焰”。我的祖母不知道凡·高,但她喜欢种葵花。在那些缺衣少吃的岁月里,院门前那一排排葵花,在我们心头,投下最明艳的色彩。葵花开了,就快有香香的瓜子嗑了。这是一种香香的等待,这样的等待很幸福。
⑧葵花结籽,亦有另一种风韵。沉甸甸的,望得见日月风光在里头喧闹。这个时候,它的头颅开始低垂,有些含羞,有些深沉,但腰杆儿仍是挺直的。一颗一颗的瓜子,一日一日成形,饱满,吸足阳光和花香。葵花成熟起来,蜂窝一般。祖母摘下它们,轻轻敲,一颗一颗的瓜子就落到祖母预先放好的匾子里。放在阳光下晒,会闻见花朵的香气。一颗瓜子,原来是一朵花的魂啊!
⑨瓜子晒干,祖母会用文火炒熟,这个孩子口袋里装一把,那个孩子口袋里装一把。我们的童年就这样香香地过来了。
⑩如今,祖母老了,老得连葵花也种不动了。老家屋前,一片空落的寂静。七月的天空下,祖母坐在老屋院门口,坐在老槐树下,不错眼地盯着一个方向看。我想,那里一定有一棵葵花正在开放,开在祖母的心窝里。
1.“我”记忆里的黄花有哪些?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画波浪线的句子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有什么表达效果?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联系上下文,谈谈你对两处画“”句子中“香香”一词的理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祖母摘下成熟的葵花,轻轻敲落瓜子时,跟在祖母身边的“我”会有什么样的表现呢?请你联系文章内容,结合自己的生活体验,展开合理想象,进行描写,60字左右。(可从神态、动作、语言、心理等方面进行描写)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阅读:
藕与莼菜
同朋友喝酒,嚼着薄片的雪藕,忽然怀念起故乡来了。若在故乡,每当新秋的早晨,门前经过许多的乡人:男的紫赤的臂膊和小腿肌肉突起,躯干高大且挺直,使人起康健的感觉;女的往往裹着白地青花的头布,虽然赤脚却穿短短的夏布裙,躯干固然不及男的这样高,但是别有一种康健的美的风致。他们各挑着一副担子,盛着鲜嫩玉色的长节的藕。在藕的家乡的池塘里,在城外曲曲弯弯的小河边,他们把这些藕一濯再濯,所以这样洁白了。仿佛他们以为这是供(gòng gōng)人体味的高品的东西,这是清晨的图画里的重要题材,假若满涂污泥,就把人家欣赏的浑凝之感打破了;这是一件罪过的事情,他们不愿意担在身上,故而先把它们濯得这样洁白了,才挑进城里来。
在这里,藕这东西几乎是珍品了。大概也是从我们的故乡运来的,但是数量不多,自有那些伺候豪华公子硕腹巨贾的帮闲茶房们把大部分抢去了;其余的便要供在大一点的水果铺子里。至于挑着担子在街上叫卖的,也并不是没有,但不是瘦得像乞丐的臂腿,便涩得像未熟的柿子,实在无从欣羡。因此,除了仅有的一回,我们今年竟不曾吃过藕。
这仅有的一回不是买来吃的,是邻舍送给我们吃的。他们也不是自己买的,是从故乡来的亲戚带来的。这藕离开它的家乡大约有好些时候了,所以不复呈玉样的颜色,却满被着许多锈斑。削(xuē xiāo)去皮的时候,刀锋过处,很不顺爽。切成了片,送入口里嚼(jiáo jué)着,颇有点甘味,但没有一种鲜嫩的感觉,而且似乎含了满口的渣,第二片就不想吃了。只有孩子很高兴,他把这许多片嚼完,居然有半点钟工夫不再作别的要求。
因为想起藕,又联想到莼菜。在故乡的春天,几乎天天吃莼菜,它本来没有味道,味道全在于好的汤。但这样嫩绿的颜色与丰富的诗意,无味之味真足令人心醉呢。在每条街旁的小河里,石埠头总歇着一两条没篷船,满舱盛着莼菜,是从太湖里去捞来的。取得这样方便,当然能得日餐一碗了。
向来不恋故乡的我,想到这里,觉得故乡可爱极了。
5.给文中加点的字选择正确的读音,用“”标出。
6.我能联系上下文写出对下列词语的理解。
欣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无味之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文中画横线的句子,作者是运用了( )描写,突出乡人( )的特点。
8.第三段写“仅有的一回”所吃的藕的表面,既“不复呈玉样的颜色,却满被着许多锈斑”,虽“颇有点甘味,但没有一种鲜嫩的感觉,而且似乎含了满口的渣,第二片就不想吃了”。在这里,作者运用了什么写作手法?请用这种手法仿写一个句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家乡的“藕”和“莼菜”有什么共同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阅读理解。
空城计(节选)
却说司马懿前军哨到城下,见了如此模样,皆不敢进,急报与司马懿。懿笑而不信,遂止住三军,自飞马远远望之。果见孔明坐于城楼之上,笑容可掬,焚香操琴。左有一童子,手捧宝剑;右手一童子,手执麈尾。城门内外,有二十余百姓,低头洒扫,旁若无人。
懿看毕大疑,便到中军,教后军作前军,前军作后军,望北山路而退。次子司马昭曰:“莫非诸葛亮无军,故作此态?父亲何故便退兵?”懿曰:“这平生谨慎,不曾弄险。今大开城门,必有埋伏。我兵若进,中其计也。汝辈岂知?宜速退。”
于是两路兵尽皆退去。孔明见魏军远去,抚掌而笑。众官无不骇然,乃问孔明曰:“司马懿乃魏之名将,今统十五万精兵到此,见了丞相,便速退去,何也?”孔明曰:“此人料吾生平谨慎,必不弄险;见如此模样,疑有伏兵,所以退去。吾非行险,盖因不得已而用之。此人必引军投山北小路去也。吾已令兴,苞二人在彼等候。”
众皆惊服曰:“丞相之机,神鬼莫测。若某等之见,必弃城而走矣。”孔明曰:“吾兵止有二千五百,若弃城而走,必不能远遁。得不为司马懿所擒乎?”言讫,拍手大笑,曰:“吾若为司马懿,必不便退也。”
10.这个片段出自我国古典四大名著之一的___________,这本书的作者是________。
11.解释下列加点的字。
(1)旁若无人 ____________ (2)若某等之见 ____________
(3)必弃城而走 ____________ (4)吾兵止有二千五百 ____________
12.文中三次写到诸葛亮的“笑”,请揣摩人物当时的心理,分析这三次“笑”的不同内涵。
(1)“笑容可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抚掌而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拍手大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下列说法错误的一项是( )
A.司马懿之所以退兵,是因为他怕诸葛亮在城中设埋伏。
B.诸葛亮之所以敢用空城计,是因为他知道司马懿生性多疑。
C.关于诸葛亮摆空城计的歇后语是:诸葛亮摆空城计——化险为夷。
D.诸葛亮是吴国的军师。
14.读了这个故事,请你用一两个词语来概括诸葛亮和司马懿的人物形象。
诸葛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司马懿: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诸葛亮的许多故事家喻户晓。请再写出一个诸葛亮的故事。
故事的名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课外阅读。
说时迟,那时快,薛霸的棍恰举起来,只见松树背后雷鸣也似一声,那条铁禅杖飞将来,把这水火棍一隔,丢去九霄云外,跳出一个胖大和尚来,喝道:“洒家在林子里听你多时!”
①两个公人看那和尚时,穿一领皂布直裰,跨一口戒刀,提起禅杖,抡起来打两个公人。林冲方才闪开眼看时,认得是鲁智深。林冲连忙叫道:“师兄,不可下手!我有话说。”智深听得,收住禅杖。两个公人呆了半晌,动弹不得。
林冲道:“非干他两个事,尽是高太尉使陆虞候吩咐他两个公人,要害我性命。他两个怎不依他。你若打杀他两个,也是冤屈。”鲁智深扯出戒刀,把索子都割断了,便扶起林冲,叫:“兄弟,俺自从和你买刀那日相别之后,洒家忧得你苦。自从你受官司,俺又无处去救你。打听的你断配沧州,洒家在开封府前又寻不见,却听得人说监在使臣房内。又见酒保来请两个公人,说道:‘店里一位官人寻说话。’以此洒家疑心,放你不下,恐这厮们路上害你,俺特地跟将来。见这两个撮鸟带你入店里去,洒家也在那店里歇。夜间听得那厮两个做.神.做.鬼.,把滚汤赚了你脚,那时俺便要杀这两个撮鸟,却被客店里人多,恐防救了。洒家见这厮们不怀好心,越放你不下。你五更里出门时 ,洒家先投奔这林子里来,等杀这厮两个撮鸟。他倒来这里害你, 正好杀这厮两个。”林冲劝道:“既然师兄救了我,你休害他两个性命。”②鲁智深喝道:“你这两个撮鸟,洒家不看兄弟面时,把你这两个都剁做肉酱!且看兄弟面皮,饶你两个性命。”就那里插了戒刀,喝道:“你这两个撮鸟, 快搀兄弟,都跟洒家来!”提了禅杖先走。两个公人那里敢回话,只叫:“林教头救俺两个”……两个公人道:“不敢拜问师父,在那个寺里住持?”③智深笑道:“你两个撮鸟,问俺住处做什么?莫不去教高俅做什么奈何洒家?别人怕他,俺不怕他。洒家若撞着那厮,教他吃三百禅杖。”两个公人那里敢再开口,吃了些酒肉,收拾了行李,还了酒钱,出离了村店。林冲问道:“师兄,今投那里去?”
④鲁智深道:“杀人须见血,救人须救彻。洒家放你不下,直送兄弟到沧州。” (有删改)
16.联系上下文,写出下列词语的意思。
(1)九霄云外:______________
(2)做神做鬼:______________
17.文中画横线的句子写出了鲁智深“粗中有细”的性格特点。文中哪些句子也写出了他这一特点?请用“____”画出一处。
18.读文中画波浪线的四个句子,它们分别表现了主人公什么样的性格?
A疾恶如仇 B侠肝义胆 C勇猛干练 D不畏强权
句①( ) 句②( ) 句③( ) 句④( )
19.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这个故事的内容,作为短文的标题。
____________
20.鲁智深,外号“花和尚”,在《水浒传》中是一个故事较多的人物,请你再写出两个与他有关的故事。
____________
21.有一句歇后语说“林冲落草——逼上梁山”,从中可以知道林冲并不是自愿上梁山的。下面的选项不能体现这一点的是( )
A.对两个公人欺凌自己的行为忍气吞声,不愿反抗。
B.仍然称陷害自己的高俅为“高太尉”,保持官场习惯。
C.答应鲁智深护送自己到沧州。
D.不让鲁智深杀死押送他的两个公人。
阅读与理解。
《西游记》(节选)
①那大圣闻言暗笑道:“你如来十分好呆!我老孙一筋斗去十万八千里,他那手掌,方圆不满一尺,如何跳不出去?”那大圣收了如意棒,抖擞神威,将身一纵,站在佛祖手里,道声“我出去也!”一路云光,只管前进,忽见有五根肉红柱子,撑着一股青气。他道:“此间乃尽头路了。这番回去,如来作证,灵霄宫定是我坐也。”又思量说:“且住!等我留下些记号,方好与如来说话。”拔下一根毫毛,吹口仙气,叫“变!”变做一管浓墨双毫笔,在那中间柱子上写一行大字云:“齐天大圣,到此一游。”写毕收了毫毛,又不庄尊,却在第一根柱子根下撤了一泡猴尿。翻转筋斗云,径回本处,站在如来掌内道:“我已去,今来了。你教玉帝让天官与我。”
②如来骂道:“我把你这个尿精猴子!你正好不曾离了我掌哩!”大圣道:“你是不知,我去到天尽头,见五根肉红柱,我留个记在那里,你敢和我同去看么?”如来道:“不消去,你只自低头看看。那大圣睁圆火眼金睛,低头看时,原来佛祖右手中指写着“齐天大圣到此一游”,大指又里,还有些猴尿臊气,大圣吃了一惊道:“有这等事!有这等事!我将此字写在撑天柱子上,如何却在他手指上?……我决不信!不信!等我再去来!”
③好大圣,急纵身又要跳出,被佛祖翻掌一扑,把这猴王推出西天门外,将五指化作金木水火土五座联山,唤名“五行山”,轻轻的把他压住。
22.这段文字选自《西游记》的哪一回?( )
A.乱蟠桃大圣偷丹,反天宫诸神捉怪 B.观音赴会问原因,小圣施威降大圣
C.八卦炉中逃大圣,五行山下定心猿 D.四海千山皆拱伏,九幽十类尽除名
23.联系上下文和生活实际,猜一猜第①自然段划线句子中“庄尊”一词的意思是( )
A.不正经 B.正经、庄重 C.假装能干的样子 D.放心、不担心
24.按照故事起因、经过、结果的顺序,梳理一下故事的主要内容。
起因 | 经过 | 结果 |
悟空大闹天宫,玉帝请来了佛祖。 | __ | __ |
故事的主要内容可概括为:_______ |
25.读了这一段文字,可以看出悟空有哪些性情特点?(至少写出两个方面的特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6.除了孙悟空外,《西游记》中还有哪个角色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请尝试写一写他的性情特点,并举一例简要说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诗词曲鉴赏
阅读与理解
村 晚
草满池塘水满陂,山衔落日浸寒漪。
牧童归去横牛背,短笛无腔信口吹。
27.给下面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解释。
(1)山衔落日浸寒漪。( )
A.用嘴含 B.接受 C.相连接
(2)牧童归去横牛背。( )
A.地理上东西向的,与“纵”相对
B.跟地面平行的,与“竖”相对
C.跟物体长的一边垂直的,横坐着
28.“山衔落日浸寒漪”运用了______的修辞手法,形象地写出了______的情态
29.诗句运用了动静结合的写作手法,下面诗句属于静态描写的是( ),属于动态描写的是( )
A.草满池塘水满陂 B.短笛无腔信口吹
30.本诗描绘了一幅幽静美丽的______图,抒发了作者对田园生活的______。
1.丝瓜花、黄瓜花、南瓜花、乌子花、葵花。
2.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生动形象地描写了绿叶在风中摇摆的姿态和小黄花可爱的情态,表现了作者的喜爱之情。
3.示例:“香香”原指葵花子的香味,第一处的“香香”还指等待嗑瓜子时的幸福快乐,第二处的“香香”指童年的幸福快乐。
4.示例:“我”脑袋里满是瓜子炒熟后嗑瓜子的情景,那滋味多香啊!想着想着“我”的口水都要流下来了。“我”连忙说:“奶奶,我来帮你吧,这样我们就可以快些吃上炒瓜子了。”
【解析】
1.从第三段开始,讲述的就是“我”记忆中的黄花,第四段介绍了“丝瓜、黄瓜、南瓜”,第五段介绍了“乌子”,第六段介绍了“葵花”。
2.拟人句,小黄花像人一样妖娆地笑着,赋予事物人的行为。拟人句的作用是使具体事物人格化,语言生动形象。此处是为了突出作者对小黄花的情感。
3.结合语段内容理解句中词语的含义,“香香”表面含义就是指物体散发香味,第一处所写的“香香”不仅指花香,还在隐喻作者在等待瓜子到来时候的兴奋、幸福,觉得一切事物都是美好的;第二处的“香香”与童年搭配,说明对作者而言,童年生活是幸福快乐的。
4.对文章进行续写结局,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言之有理即可。
5.gōng xiāo jiáo
6. 欣喜和羡慕,表示非常羡慕的意思 没有什么味道,文中指莼菜本身没有什么味道
7. 外貌 健康
8.对比;小狗跟大树站在一起,显得大树那么高大挺拔。
9.在家乡都是鲜嫩可口,每天都能吃到的。
【解析】
5.此题考查学生辨析字音的能力,正确读准字音,注意区别形近字、多音字的读音,还要注意声调、韵母的区别,平时要多读,多练。
6.此题考查对词语的掌握,对句意的掌握,尤其是词语在语句中的应用。因此在解答时,不仅要了解和掌握词语的解释,还可以结合具体语境进行分析。
欣羡:喜爱而羡慕。
无味之味:没有什么味道,文中指莼菜本身没有没有什么味道。
7.考查对描写手法的辨析。外貌描写:即是从人物的体貌特征(包括人物的容貌、衣着、体型、姿态等)进行描写,以揭示人物的思想性格,表达作者的爱憎,加深读者对人物的印象。
8.考查对对比手法的辨析和仿写句子。对比,是把具有明显差异、矛盾和对立的双方安排在一起,进行对照比较的表现手法。对比是把对立的意思或事物、或把事物的两个方面放在一起作比较,让读者在比较中分清好坏、辨别是非。
9.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可结合文章倒数第二自然进行解答。
10. 《三国演义》 罗贯中
11.好像 如果
跑 只
12. 故作坦然轻松,以诱司马中计,这是紧张的笑。 见魏军远去,暗自庆幸,如释重负,这是轻松的笑,侥幸的笑。 胜利之后的开怀大笑,这是自豪的笑,也是嘲弄司马懿的笑。(意对即可)
13.D
14. 沉着冷静 足智多谋 谨慎多疑
15.草船借箭
16. 形容远得无影无踪。 指鬼鬼祟祟。
17.示例:打听的你断配沧州,洒家在开封府前又寻不见,却听得人说监在使臣房内。又见酒保来请两个公人,说道:‘店里一位官人寻说话。’以此洒家疑心,放你不下,恐这厮们路上害你,俺特地跟将来。
18. C A D B
19.鲁智深智救林冲
20.鲁智深倒拔垂杨柳、鲁智深拳打镇关西。
21.C
【解析】
16.考查对词语意思的理解。解答此题要结合语境来理解。
(1)九霄云外:形容远得无影无踪。
(2)做神做鬼:指鬼鬼祟祟。
17.考查对人物的特点的分析。通过阅读短文可知“打听的你断配沧州,洒家在开封府前又寻不见,却听得人说监在使臣房内。又见酒保来请两个公人,说道:‘店里一位官人寻说话。’以此洒家疑心,放你不下,恐这厮们路上害你,俺特地跟将来。”一句写出了鲁智深“粗中有细”的性格特点。
18.考查对人物性格的分析能力。
“①两个公人看那和尚时,穿一领皂布直裰,跨一口戒刀,提起禅杖,抡起来打两个公人。”是对鲁智深的动作描写,表现了鲁智深勇猛干练;②鲁智深喝道:“你这两个撮鸟,洒家不看兄弟面时,把你这两个都剁做肉酱!且看兄弟面皮,饶你两个性命。” 是对鲁智深的语言描写,表现了鲁智深疾恶如仇。③智深笑道:“你两个撮鸟,问俺住处做什么?莫不去教高俅做什么奈何洒家?别人怕他,俺不怕他。洒家若撞着那厮,教他吃三百禅杖。” 是对鲁智深的语言描写,表现了鲁智深不畏强权;④鲁智深道:“杀人须见血,救人须救彻。洒家放你不下,直送兄弟到沧州。” 是对鲁智深的语言描写,表现了鲁智深侠肝义胆。
19.考查了拟写标题的能力。写文章的标题,要选择一些能全面表达文章意思的词语,让人一看到标题就能大概知晓文章的内容。还要注意文字的概括性,选择一些能对文章内容进行概括的字眼,能大概概括文章的主体。这个故事可概括为:鲁智深智救林冲。
20.考查学生的积累能力。与鲁智深有关的故事有:鲁智深倒拔垂杨柳、鲁智深拳打镇关西。
21.考查对短文内容的理解能力。林冲被逼上梁山的原因:林娘子被高衙内调戏,为了得到林娘子,高衙内的父亲一再逼迫林冲,想将它置于死地。林冲一忍再忍一让再让,可是最后忍无可忍,杀了陆谦、福安等朝廷命官,不能再回京师,只能上梁山。可知C不对。
22.C
23.B
24. 孙悟空路飞奔,却仍未跳出如来佛的手掌心 孙悟空被压五行山下 玉帝请来佛祖,孙悟空跳不出如来掌心,被镇压在五行山下。
25.一是聪灵,从他在中间柱子上写字留记号可以看出;二是顽劣调皮,从他在第一根柱子下撒尿可知;三是自信神通广大,不服输。
26.猪八戒性格憨厚,力气大,但好吃懒做,胆小,爱占小便宜,贪图女色,经常被妖怪的美色所迷惑,难分敌我。猪八戒贪吃贪睡,好进谗言。
第38回,孙悟空为了煽动八戒半夜去井里打捞国王尸身,便骗他有宝贝,八戒果然十分卖力地下了井龙王水晶宫。第76回,写到孙悟空变作勾司人要取猪八戒的性命时,猪八戒被诈招出藏在耳朵眼里的四钱六分私房钱。
【解析】
22.
本题考查了学生的阅读积累,结合故事内容及平时的阅读完成。选段讲的是孙悟空大闹天宫后被如来降服的过程,出自“五行山下定心猿”一回。
23.
本题考查词语解释,联系上下文,根据语境判断正确的意思。
从句子“写毕收了毫毛,又不庄尊,却在第一根柱子根下撤了一泡猴尿。”可知“庄尊”一词的意思是正经、庄重。
24.
本题考查概括梳理故事主要内容。《西游记》之“五行山下定心猿”一回,主要讲了孙悟空大闹天宫后,与如来斗法,没有逃出如来手心,被如来降服压在五行山下的过程。
经过可概括为:孙悟空路飞奔,却仍未跳出如来佛的手掌心。
结果可概括为:孙悟空被如来降服压在五行山下。
25.
本题考查了对人物形象的辨析。通过阅读可知,孙悟空调皮地在第一根柱子根下撒了泡猴尿;他怕如来不信他飞到了天边,就在柱子上写下了“齐天大圣到此一游”一行字。从选段中我看到了一个聪明、心思细腻的孙悟空。
26.
本题考查个性化的表达。根据你印象深刻的角色回答,注意要举例说明。
猪八戒:憨厚纯朴、吃苦耐劳、面对妖怪、从不屈服、对事业缺乏坚定的信念、遇到困难,就畏缩动摇、好吃懒做,贪财好色,贪生怕死。
沙和尚:憨厚纯朴、诚心向佛、顽固执着,举止文雅、性情和善,佛经造诣极高。他嫉恶如仇,不怕困难,坚忍不拔,英勇无畏,但有时过于顽劣,不守纪律,我行我素。
唐僧的优点是取经的意志很坚定,不管路上遇到多少困难,他都勇往直前,从不退缩。他靠这种精神影响着他的徒弟们,一起帮助他取得真经。但唐僧也有缺点,他不辨真假,容易轻信别人的话,结果总是上当受骗。
27. A C
28. 拟人 青山、落日一起倒映在水中
29. A B
30. 田园风光 赞美和向往
【解析】
27.
本题考查古诗词字词的解释。
(1)“山衔落日浸寒漪。”意思是:山像是衔着落日似的倒映在波光荡漾的水面上。衔:口里含着。此指落日西沉,半挂在山腰,像被山咬住了。因此A项正确。
(2)“牧童归去横牛背。”意思是:放牛的孩子横坐在牛背上,慢慢的朝家而去。横牛背:横坐在牛背上。因此C项正确。
28.
本题考查了修辞手法的理解和运用。
“山衔落日浸寒漪。”意思是:山像是衔着落日似的倒映在波光荡漾的水面上。衔:口里含着。根据“衔”可知运用了拟人的修辞,将“山”赋予了人的行为,可以用嘴含着落日。生动形象的蟹醋了日落西山,倒映在水面的情景。
29.
本题考查对古诗的理解。
“动静结合”是一种写景方式,往往是在一种意境里描写动态与静态,形成形象在意境中的和谐统一的手法。
A项“草满池塘水满陂 ”意思是:池塘四周长满了水草,池塘里的水几乎溢出了塘岸。这是对静态景物的描写。B项中“短笛无腔信口吹”意思是:拿着短笛随便地吹奏着不成调的曲子。表现了牧童的调皮可爱,天真活泼,淳朴无邪。这句是动态描写。
30.
本题考查对古诗主旨的概括。
这是一首描写田园风光的诗。四周长满青草的池塘里,池水灌得满满的,太阳正要落山,红红的火球好像被山吃掉一样(是落山后),倒映在冰凉的池水波纹中。放牛回家的孩子横坐在牛背,他拿着短笛随便的吹奏。诗人即景而写,构成了一幅饶有生活情趣的农村晚景图。抒发了作者对田园生活的赞美和喜爱之情。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期末复习专题二课外语段专练(试题)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下册 (一)(含答案),共12页。试卷主要包含了现代文阅读,诗词曲鉴赏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期末复习专题二课外语段专练(试题)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下册(含答案),共12页。试卷主要包含了现代文阅读,诗词曲鉴赏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期末复习专题二课内语段专练(试题)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下册(含答案),共10页。试卷主要包含了现代文阅读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