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2 凝聚法治共识 教案-2021-2022学年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九年级上册01](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9/13288511/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初中政治 (道德与法治)凝聚法治共识教案
展开凝聚法治共识教学设计
一、教材分析
本框所依据的课程标准是“我与国家和社会”中的“法律与秩序”,具体对应的内容标准是:3.2“知道依法治国就是依照宪法和法律的规定管理国家,体会依法治国基本方略的实施有赖于每个公民的参与,是全体公民的共同责任”。
本课是人教版《道德与法治》九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第四第二框题的内容。本框由“法治政府”和“厉行法治”两目组成。通过阐述政府的作用、依法行政、建设法治政府的要求,提出厉行法治是对全体社会成员的共同要求。
二、学情分析
经过八年级下册法治教育专册的学习,学生初步了解了坚持依宪治国、公民权利与义务、国家行政机关等内容,学生对本课内容会感到熟悉。本课是帮助学生深入学习、理性思考,对建设法治中国进一步理解。
三、教学目标
依据课程标准、教材内容和学生的实际,我把本课的教学目标确定为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树立法治意识,培育法治精神,提高法治素养,积极投身社会主义法治建设。
能力目标: 在宪法和法律范围内行使权利、履行义务,把尊法、学法、守法、用法作为日常的生活方式,增强厉行法治的能力。
知识目标:了解政府的作用、依法行政的要求,知道厉行法治是对全体社会成员的共同要求。
四、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厉行法治的要求
教学难点:政府依法行政
五、教学活动设计
导入新课:
教师引导:上课之前,我们先做一个小调查,遇到下列情况,应该找哪个部门?
教师多媒体展示课件。
学生回答:略。
教师过渡:刚才我们提到的这些部门,都是政府部门。政府有什么作用,如何建设法治政府?怎样厉行法治?今天就让我们一起学习第四课第二框题凝聚法治共识。
讲授新课
环节一:政府依法民心聚
教师引导:同学们,你和你的家人与政府打过交道吗?结合自己的生活经历,分享你所知道的、感受到的政府提供的服务和管理。
教师引导:的确,我们在日常生活中,每时每刻都能感受到政府的作用。我们的生活井然有序需要政府管理,我们每个人都在享受政府提供的公共服务。
教师提问:政府有管理和服务的职能。政府的权力是谁赋予的?
学生回答:人民。
教师提问:通过大家的分享,我们不难得出,政府做实事,其宗旨都是为了谁?
学生回答:略。
教师提问:我们的政府不仅仅是服务型政府,我们还要建设法治政府,什么是法治政府?
学生回答:略。
教师多媒体展示法治政府的含义。
教师过渡:如何建设法治政府呢,请看咱们班学生给我们带来的一段表演。
教师旁白:这是发生在学校门口的一幕。
学生表演情景剧。
教师提问:你觉得交警会怎么办?
教师引导:交警贴罚单,这是依照法律办事, 是依法行政。什么是依法行政?
教师总结:依法行政是依照宪法和法律行使权力。依法行政是是现代法治政府行使权力普遍奉行的基本准则。
教师引导:我们继续分析交警的行为。违章停车贴罚单,这是交警的职责吗?
学生回答:是。
教师总结:交警作为政府工作人员,违章停车贴罚单,尽到了自己的职责,就是做到了法定责任必须为。
教师提问:交警有权利现场收缴罚款吗?为什么?
学生回答:略。
教师总结:交警没有权利收缴罚款,这是道路交通法的规定,法律没有授予他这项权利,法无授权不可为。
教师引导:法定职责必须为,法无授权不可为这实际上是国务院总理提出政府的三张清单。
教师多媒体展示三张清单。
教师引导:“法无禁止皆可为”并不意味着企业可以肆意妄为,企业应该在法律的框架下且不突破道德底线而为。比如湖北省制定清江流域发展“负面清单”。
教师展示课件。
学生观看。
教师总结:所谓“负面清单”,就是把企业“不能做什么”,即禁止或限制的项目列出来。三张清单实际上是给政府明责,给企业松绑,是在规范政府的行政权,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所以依法行政的核心就是规范政府的行政权。
教师过渡:接下来我们分析另外的可能性,如果交警消掉罚单,或者私收罚款,会带来什么影响?
学生回答:略。
教师总结:建设法治政府,必须依法行政,防范行政权力的滥用,维护广大人民群众的合法权益,提高政府公信力,从而推进民主法治建设进程。
教师过渡:如何推进依法行政呢?作为政府,要全面推进政务公开。同学们,你们是通过哪些渠道了解政府所做的事?
学生回答:略。
教师提问:政府全面推进政务公开,保障了公民的什么权利,有何好处?
学生回答:略。
教师总结:我国政府依法行政,全面推进政务公开,保障公民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和监督权,促进政府决策科学化和民主化。
教师提问:作为市民,我们如何推进政府依法行政?这是老师拍到的历元校门口交通拥堵情况, 作为济南市民,请你针对校门口拥堵现象,为政府提一些建议。
学生回答:略。
教师总结:大家的建议太棒了,这些建议可以通过哪些渠道反馈给政府?
学生回答:略。
教师总结:联系媒体、打电话、写信、联系人大代表……
环节二:全民守法天下齐
教师过渡:全面依法治国,除了要建设法治政府,还必须要建设法治社会,坚持厉行法治。厉行法治,需要哪些人参与呢?他们如何去做?
教师展示多媒体课件。
教师提问:厉行法治,需要哪些人参与。
学生回答:略。
教师总结:厉行法治,厉行法治是对全体社会成员的共同要求。全体社会成员必须在宪法和法律范围内行使权利,履行义务。坚持厉行法治,要推进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这是新时代我国法治建设的指导方针。
教师提问:厉行法治有哪些具体要求呢?让我们一起看一段视频。
教师播放视频。
学生观看并展开小组合作。
教师提问:请同学们群策群力,小组合作,探讨下面三个问题。
1.视频中交警的哪些执法细节值得点赞?
2.对视频中被执法者,你有什么话要说?
3.围观群众的做法,你如何评价?
学生回答:略。
教师总结:政府及其工作人员要率先做尊法守法的榜样,带动全体公民共同守法。
现代社会的公民,要增强尊法学法守法用法意识,弘扬法治精神,强化规则意识,树立正确的权利义务观念。
厉行法治,需要加强法治宣传,弘扬法治精神,共同营造良好的法治文化环境。加强法治宣传,不仅仅是公民的事情,政府也做了一系列的努力,比如贴宣传标语,设立国家宪法日,进学校进企业进行法制宣传等。
教师过渡:生活中的违法行为,不文明行为,除了要依靠法律,还要发挥道德的作用。有人认为治理国家和社会法律比道德更重要,你认为呢?
学生回答:略。
教师总结:国家和社会的治理需要法律和道德共同发挥作用,既重视发挥法律的规范作用,又重视发挥道德的教化作用。二者相辅相成,相得益彰。
教师引导:建设法治中国,需要每一位社会成员的参与,作为公民,要做尊法学法守法用法的践行者。法治校园正在进行时……为营造法治校园氛围,学校要悬挂宣传法治的标语,请你帮助设计两条。
学生小组合作,设计宣传标语并分享。
教师总结:亲爱的同学们,建设法治中国,任重道远,不可能一蹴而就,让我们乘着这列法治专车,行走在法治道路上,为实现法治理想而努力奋斗!
初中政治 (道德与法治)凝聚法治共识教学设计及反思: 这是一份初中政治 (道德与法治)凝聚法治共识教学设计及反思,共4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学目标,教学重点,教学难点,教学过程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初中政治 (道德与法治)人教部编版九年级上册凝聚法治共识优秀教案: 这是一份初中政治 (道德与法治)人教部编版九年级上册凝聚法治共识优秀教案,共5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学习目标,设计分析,评价任务,学习过程,当堂达标,实践作业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初中凝聚法治共识教学设计: 这是一份初中凝聚法治共识教学设计,共8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