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属成套资源:中考语文资料大全(真题+试卷+课件)
2022年中考语文三轮专题复习课件:古诗词鉴赏题型分析(共53张PPT)
展开这是一份2022年中考语文三轮专题复习课件:古诗词鉴赏题型分析(共53张PPT)
古诗词鉴赏中考语文三轮专题复习7.默写(1)子夏曰:“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______________”(《论语·子张》)(2)莫笑农家腊酒浑,______________。山重水复疑无路______________。 (陆游《游山西村》)(3)在北海公园里游览,当你看到具有中国传统建筑风格的五龙亭,你能联想到的带有“亭”(或“楼”“阁”)字的一句古诗是__________________”。(允许有一个不会写的字用拼音替代)2019真题(二)阅读《送杜少府之任蜀州①》,完成下列小题。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王勃 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 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 注:①【蜀州】有的版本写作“蜀川”。8. 这是一首送别诗。朋友将远赴蜀州,离别之际,诗人以两人共同的境遇“___________”宽解友人,并以“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劝慰鼓励友人。全诗既抒发了诗人送别友人的_______之情,也表现了诗人_______的人生态度。9. 李白《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中的“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一作“随风”)直到夜郎西”,与本诗的“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表现的都是对朋友的深厚情谊。请你结合诗句内容,简要说明两位诗人各自是如何抒发内心情感的。2019真题出题角度:联系相同主题的诗歌创作,作品为初中学习篇目。(一)默写。(共4分)6.其必曰“_______________,后天下之乐而乐”乎!(范仲淹《岳阳楼记》)(1分)7._______________,阴阳割昏晓。(杜甫《望岳》)(1分)8.座右铭是用来激励、警醒自己的格言。如果用两句古诗作为你的座右铭,你选用的诗句是“ , ”。(本试卷中出现的诗句除外。每句诗中允许有一个不会写的字用拼音替代)(2分)2020真题(二)阅读《己亥杂诗(其五)》,完成9-10题。(共5分) 己亥杂诗(其五) 龚自珍 浩荡离愁白日斜,吟鞭东指即天涯。 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9.近代学者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说“一切景语皆情语”。这首诗的前两句,诗人写到了 的自然之景,抒发了 之情。(2分)2020真题出题角度:考察诗歌主题或情感的理解和归纳能力, 联系诗歌写作技法与个别诗歌赏析常识。(二)阅读《己亥杂诗(其五)》,完成9-10题。(共5分) 己亥杂诗(其五) 龚自珍 浩荡离愁白日斜,吟鞭东指即天涯。 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10.孟浩然《春晓》中“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与本诗“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都写到了落花。请简要说明两位诗人分别借“落花”表达了怎样的情感。(3分)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20真题出题角度:联系相同意象的诗歌创作,但作品为小学学习篇目,有跨学段考察知识积累的意图。2021真题(一)默写。(共4分)(1)采菊东篱下,____________。(陶渊明《饮酒》)(2)是故_____________,教然后知困。(《礼记》)(3)同学们参观革命纪念馆,被先烈们忧家国、求真理、无惧牺牲的事迹深深感动。请从古诗文中选择两句来表现先烈们的精神,你选择的是“①________,②_________”。(本试卷中出现的句子除外。每句中允许有一个不会写的字用拼音替代)阅读《黄鹤楼》,完成下面小题。 黄鹤楼 崔颢 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 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 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 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6. 诗歌颔联、颈联用精当的词语写出了景物的特点:用“悠悠”形容白云的飘荡无定,用“①______”形容汉阳树的清晰可数,用“萋萋”形容②______。2021真题出题角度:考察诗歌的字词理解与赏析 阅读《黄鹤楼》,完成下面小题。 黄鹤楼 崔颢 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 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 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 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7. 《藤野先生》中有这样一段文字:“我就往仙台的医学专门学校去。从东京出发,不久便到一处驿站,写道:日暮里。不知怎地,我到现在还记得这名目。”有人推测鲁迅“还记得这名目”与本诗尾联抒发的情感有关,你认为这种推测合理吗?请说明你的理由。2021真题变出题角度: 联系八上《藤野先生》(开始关注课内重点篇目,强调了“篇目之间的信息链接”,引发学生对不同文本进行对比,进而理解并应有文本信息作答。中考题型题型一:意象(一词)领全诗题题型二:分析技巧题题型三:情感、主旨题题型四:内容、理解题题型五:炼字题 变式:分析语言特色题型六:评价题 变式:比较评价题题型一、意象(一词)领全诗 1.提问方式: (1)xxx是全诗的关键,为什么? /诗歌中出现了xxxx意象,运用这个意象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情感?(2021一模大兴)【甲】【乙】两诗中都出现了“鸟”的意象,请分别结合两首诗中画线句的内容,说说诗人借意象表达的情感有何不同。(4分)(2021一模房山)“梦”是古诗词里常用的意象之一。请从下面《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其二)》中找出与“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意境相似的句子抄下来,并说说辛弃疾与陆游这两位作者借助“梦”共同寄托了怎样的夙愿。(3 分)题型一、意象(一词)领全诗 2.解题分析: 诗歌讲究构思,往往一个字词或一个意象就构成全诗的线索,全诗的感情基调、全诗的思想,抓住这个词命题往往可以以小见大,考出考生对全诗的把握程度。 3.答题步骤: (1)该词或意象的释义解说,或放到原诗中翻译。(2)对突出主旨所起的作用——思想情感 (压轴,最后去表述)(3)在诗中结构上所起的作用考虑。 (一词统领全诗)试题分析(2021大兴一模)阅读下面杜甫的两首诗,完成15-16题。(共6分) 【甲】望岳 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 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荡胸生曾云,决眦入归鸟。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乙】春望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15.杜甫忧国忧民,心系天下。青年杜甫在【甲】诗中借“望” ① (填一个四字词语)的泰山,流露出誓欲大展宏图的豪情壮志;“白头”的杜甫在【乙】诗中借“望”国破城荒的悲凉景象,表达了 ② 的复杂感情。(2分)一词领全诗望 的泰山 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翻译诗句 泰山的景色怎么样呢?泰山横跨齐鲁大地,青色的峰峦连绵不断。大自然将神奇和秀美集中于泰山的南北两面,一面明亮一面昏暗,截然不同。 雄伟壮丽、巍峨神奇试题分析(2021大兴一模)阅读下面杜甫的两首诗,完成15-16题。(共6分) 【甲】望岳 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 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荡胸生曾云,决眦入归鸟。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乙】春望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15.杜甫忧国忧民,心系天下。青年杜甫在【甲】诗中借“望” ① (填一个四字词语)的泰山,流露出誓欲大展宏图的豪情壮志;“白头”的杜甫在【乙】诗中借“望”国破城荒的悲凉景象,表达了 ② 的复杂感情。(2分)一词领全诗“望“表达了 的感情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翻译诗句 国都沦陷却山河依旧,春日的城池里荒草丛生。连绵的硝烟战火几个月不曾停息,家人书信就珍贵就能值万金。 忧国忧民 、思念家乡试题分析16.【甲】【乙】两诗中都出现了“鸟”的意象,请分别结合两首诗中画线句的内容,说说诗人借意象表达的情感有何不同。(4分)答:______ (1)该词或意象的释义解说,或放到原诗中翻译。(2)对突出主旨所起的作用。 (3)在诗中结构上所起的作用考虑。 答:【甲】诗中“决眦入归鸟”描绘了诗人睁大眼睛看见飞鸟归林的景象,这里的“归鸟”是投林还巢的鸟,其中蕴藏着诗人对雄伟壮丽泰山的热爱和赞美之情。【乙】诗中“恨别鸟惊心”描绘了“我”内心惆怅怨恨,听到鸟鸣而心惊胆战。这里的“鸟”原本唱着委婉悦耳的歌声,给人以愉悦,但诗人却借此反衬国破家亡的苦恨。该诗句表现了诗人忧伤国事、思念家人的深沉感情。题型二、理解与分析诗歌技巧 1.提问方式: (1)这首诗用了怎样的表现手法?(2)变体:请分析这首诗的xxx/这首诗运用了xxx(表现技巧、艺术手法或手法)。诗人是怎样抒发自己的情感的?有何效果?(2021朝阳一模)杜牧《赤壁》中“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与本诗中“报君黄金台上意,提携玉龙为君死”都用到了典故。请简要说明两位诗人分别借典故表达了怎样的情感。(2 分)2.解题分析:表现手法是诗人用以抒发感情的手段方法,要准确答题,必须熟悉常用的一些表现手法。题型二、理解与分析诗歌技巧 3.答题步骤: (1)准确指出用了何种手法。(个别题目会点明) (2)结合诗句阐释为什么是用了这种手法。 (3)此手法有效传达出诗人怎样的感情。题型二、理解与分析诗歌技巧 (2021朝阳一模)杜牧《赤壁》中“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与本诗中“报君黄金台上意,提携玉龙为君死”都用到了典故。请简要说明两位诗人分别借典故表达了怎样的情感。(2 分)思路:“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运用曹操筑铜雀台,以待大乔和小乔的典故,用来设想如果东风不给周瑜方便,那么大乔和小乔就会被关在铜雀台上。以大乔和小乔的命运暗指东吴战败。杜牧把周瑜在赤壁之战中的巨大胜利,完全归之于偶然的东风,强调了客观条件对于英雄成名的重要作用,含蓄地抒发了自己虽有才华,却无人赏识的抑郁不平之气。“报君黄金台上意,提携玉龙为君死”中“黄金台”是战国时燕昭王在易水东南修筑的,传说他曾把大量黄金放在台上,表示不惜以重金招揽天下贤士。诗人引用这个故事,写出了将士们报效朝廷的决心和忠君爱国的情怀。答:《赤壁》中,杜牧借铜雀台典故,表达了“英雄无用武之地”的抑郁不平之气。李贺借黄金台典故,表达了忠君报国的爱国情怀。题型三、内容理解题 1.提问方式: (1)这首诗用了主要描绘了xxxx内容?常考填空题和选择题(2021东城一模)下列对诗歌内容理解有误的一项是(2分) A.“十五从军征,八十始得归”,写出了老兵从军时间之长,反映出战争的旷日持久和兵役的繁重。B.老兵与乡人的一问一答,令人感受到老兵心情的变化:由想了解家人情况时的迫切,到得知家人情况后的失望。C.“兔从狗窦入,雉从梁上飞”和“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都描绘了充满生机与活力的画面。D.“中庭生旅谷,井上生旅葵”,让人联想到杜甫《春望》中的“城春草木深”,二者都描绘了破败荒芜的景象。(2021朝阳一模)这是一首描写战争的诗歌。前两句中,“黑云压城”写出敌人攻城的气势,“金鳞开”写出了 ① 的景象,渲染出紧张的气氛。三四句中“ ② ”表明了战争的惨烈。五六句中“半卷红旗”“鼓寒”等细节,突出了 ③ 的氛围。(3分)题型三、内容理解题 1.提问方式: (2)下列对这首曲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常考填空题和选择题(3)变式: 这首诗营造了一种怎样的意境?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2020北京市海淀区期中考试)《行路难》这首诗展现了诗人复杂的心路历程,请根据诗歌内容补全下面的空白。2.解题分析:(1)判断诗歌的类型,结合意象进行诗歌内容概括。(2)所谓意境,是指寄托诗人情感的物象(即意象)综合起来构建的让人产生想象的境界。它包括景、情、境三个方面。答题时三方面缺一不可。 3.答题步骤: (1)翻译诗(词)句。 (2)结合诗句传达出诗人怎样的感情。分析意境答题步骤: ①描绘诗中展现的图景画面。考生应抓住诗中的主要景物,用自己的语言再现画面。描述时一要忠实于原诗,二要用自己的联想和想像加以再创造,语言力求优美。 ②概括景物所营造的氛围特点。一般用两个词即可,例如孤寂冷清、恬静优美、雄浑壮阔、萧瑟凄凉等,注意要能准确地体现景物的特点和情调。 ③分析作者的思想感情。切忌空洞,要答具体。比如光答“表达了作者感伤的情怀”是不行的,应答出为什么而“感伤”。题型三、内容理解题(2020北京市房山区期末考试)阅读下面两首古诗,完成下列各题。春望杜甫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月夜忆舍弟杜甫戍鼓①断人行,边秋一雁声。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有弟皆分散,无家问死生。寄书长②不达,况乃未休兵。(1)杜甫的诗大多反映社会现实,因此被称为“诗史”。上面两首诗均写于“安史之乱”时期,都反映了________、________等相同的社会现实。本题考查诗歌内容比较分析。从“家书抵万金”、“有弟皆分散”可知,这两首诗都写到了因战乱亲人分散的悲剧。从“烽火连三月”、“况乃未休兵”可知,两首诗都写到了战争长久、国家动荡。(2020北京市顺义区期末考试)古诗阅读。渔家傲•秋思范仲淹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1)词的上片围绕________字,描绘了一幅________边塞秋景图。(2)请用自己的语言描绘“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在脑海中呈现出的画面。 (2020北京市顺义区期末考试)古诗阅读。渔家傲•秋思范仲淹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1)词的上片围绕________字,描绘了一幅________边塞秋景图。本题考查了学生对诗歌内容的理解。解答本题时就要紧扣“情”或“景”,仔细体味诗中的意象,借助联想和想象把握诗歌所抒发的情感。上片的“边声、千嶂、孤城、长烟、落日”等景物边塞景物的“异”,描绘边地的荒凉景象;词的下片则抒发边关将士壮志难酬和思乡忧国的情怀。(2)请用自己的语言描绘“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在脑海中呈现出的画面。本题考查描述诗歌画面的能力。“长烟落日孤城闭”中,“孤”“闭”二字直接描写塞外一座孤城城门紧闭,“孤”透露出敌强我弱的局面。“闭”写出当时战事吃紧、戒备森严的局面。“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描绘的是人烟稀少的边塞,光秃的山峰重重叠叠,上空飘浮着一缕缕的青烟,太阳还没有收起它金色的余晖,远远望去,山腰里一座孤零零的城池早已把城门关闭。 题型四、情感和主旨题 1.提问方式: (1)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这首诗的主旨是什么 (2)变体:这首诗反映了怎样的社会现实?这首诗表现了怎样的情趣?或者结合意境提问,或就某一句某一联发问。 (2021丰台一模)唐代诗人贺知章在朝中为官近五十年,年逾八十告老还乡后,在《回乡偶书》中写下“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的诗句;本诗“十五从军征,八十始得归”也写到幕年还乡,请分别说明诗句表达出的不同情感。(2分)(2021海淀一模)两首诗都是诗人历经世事变迁后的有感而发之作。结合两首诗中的画线诗句,分别说说诗人是如何抒发情感的。(4分) (2020真题)近代学者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说“一切景语皆情语”。这首诗的前两句,诗人写到了① 的自然之景,抒发了 ② 之情。(2分) 题型四、情感和主旨题 1.提问方式: (1)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这首诗的主旨是什么 (2)变体:这首诗反映了怎样的社会现实?这首诗表现了怎样的情趣?或者结合意境提问,或就某一句某一联发问。 (2021丰台一模)唐代诗人贺知章在朝中为官近五十年,年逾八十告老还乡后,在《回乡偶书》中写下“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的诗句;本诗“十五从军征,八十始得归”也写到幕年还乡,请分别说明诗句表达出的不同情感。(2分)(2021海淀一模)两首诗都是诗人历经世事变迁后的有感而发之作。结合两首诗中的画线诗句,分别说说诗人是如何抒发情感的。(4分) (2020真题)近代学者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说“一切景语皆情语”。这首诗的前两句,诗人写到了① 的自然之景,抒发了 ② 之情。(2分) 题型四、情感和主旨题 3.答题步骤: (1)诗歌各句(或相关的句子)分别写了什么内容 (2)运用了何种表达技巧 (3)抒发什么情感 题型四、情感和主旨题 (2021丰台一模)唐代诗人贺知章在朝中为官近五十年,年逾八十告老还乡后,在《回乡偶书》中写下“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的诗句;本诗“十五从军征,八十始得归”也写到幕年还乡,请分别说明诗句表达出的不同情感。(2分)答案:《回乡偶书》中“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的诗句,写出了诗人置身于故乡,感慨人生易老,世事沧桑,表达出一位士大夫久别家园之后重归故里的怅然之情。《十五从军征》“十五从军征,八十始得归”,用“八十”与“十五”相对照,突出老兵“从军征”时间之久,表现出兵役的繁重,揭露了社会的黑暗与动荡,表达了一个长年从军的老兵在垂老之际才得以归家的悲苦辛酸之情。题型五、炼字题 1.提问方式:这一联中最生动传神的是什么字?为什么? 变体:某字历来为人称道,你认为它好在哪里? (1)《登幽州台歌》与《南乡子·京口北固亭有怀》中都使用了“悠悠”一词,请说说两者的不同之处。(3分)(2)请结合诗意,对“此地空余黄鹤楼”与白云千载空悠悠“中的”空“字进行赏析。(4分)(3)这首诗处处紧扣初春的季节特征,把西湖描绘的生机盎然,请从颔联中选择一个体现季节特征的词语加以说明。(2分)题型五、炼字题 2.解题分析: 古人作诗讲究炼字,这种题型是要求品味这些经锤炼的字的妙处。答题时不能把该字孤立起来谈,得放在句中,并结合全诗的意境情感来分析。 3.答题步骤: (1)解释该字在句中的含义。 (2)展开联想把该字放入原句中描述景象。 (3)点出该字烘托了怎样的意境,或表达了怎样的感情。题型五、炼字题 《登幽州台歌》陈子昂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何处望神州?满眼风光北固楼。千古兴亡多少事?悠悠。不尽长江滚滚流。年少万兜鍪,坐断东南战未休。天下英雄谁敌手?曹刘。生子当如孙仲谋。 (1)《登幽州台歌》与《南乡子·京口北固亭有怀》中都使用了“悠悠”一词,请说说两者的不同之处。(3分)题型五、炼字题 《登幽州台歌》陈子昂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何处望神州?满眼风光北固楼。千古兴亡多少事?悠悠。不尽长江滚滚流。年少万兜鍪,坐断东南战未休。天下英雄谁敌手?曹刘。生子当如孙仲谋。 (1)《登幽州台歌》与《南乡子·京口北固亭有怀》中都使用了“悠悠”一词,请说说两者的不同之处。(3分)答:《登幽州台歌》中的“悠悠”指时间的久远和空间的广大,营造了空旷辽阔的意境。不同与《登幽州台歌》的“悠悠”,《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中的“悠悠”一语双关,既指时间之漫长久远,又指词人思绪之无穷。(分析出两者的不同之处即可)变式:语言特色赏析 1. 提问方式: 这首诗在语言上有何特色? 变体:请分析这首诗的语言风格。谈谈此诗的语言艺术。 (1)对尾联“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这一名句从语言上作简要分析。(2)对下面这首古诗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迎燕 (宋)葛天民 咫尺春三月,寻常百姓家。为迎新燕入,不下旧帘遮。 翅湿沾微雨,泥香带落花。巢成雏长大,相伴过年华。A 这是一首五言律诗,表现的是春燕与人之间一种亲近和谐的关系。B 首联写燕子秋去春来,筑巢于屋檐之下的生活习性。C 颔联中“不下旧帘遮”表现了诗人隐居生活的清贫困窘,令人略感凄凉。D 这首诗没有华丽的辞藻,语言自然朴实,笔调平易浅近。3.解题分析: (1)这种题型不是要求揣摩个别字词运用的巧妙,而是要品味整首诗表现出来的语言风格。(2)能用来答题的词一般有:清新自然、朴实无华、华美绚丽、明白晓畅、多用口语、委婉含蓄、雄浑豪放、笔调婉约、简练生动……(联系阅读理解语言赏析) 4.答题步骤:(1)用一两个词准确点明语言特色。 (2)用诗中有关语句具体分析这种特色。 (3)指出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变式:语言特色赏析变式:语言特色赏析 (1)对尾联“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这一名句从语言上作简要分析。 变式:语言特色赏析 (1)对尾联“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这一名句从语言上作简要分析。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意思是:人生自古以来有谁能够长生不死?我要留一片爱国的丹心映照史册。自古以来,人世间谁能免于一死?只求留下一颗赤胆忠心,永远照耀在史册上。 此句语言慷慨豪放,采用直抒胸臆的方式,表现出舍生取义、视死如归的坚定信念和昂扬斗志,因此成为千古流传的名句。题型六、评价题型 1.提问方式: 评价题是先列举出一首或几首诗词,再引用一段古代诗词评论家或后世人对诗词特点的评论语,要求你先判断这个评论是否正确,是否合理,然后阐明理由。 (这种题型酷似政史考试中的判断说理题。其实这类题型只是前五类题型的变体,没有直接提出问题,需要学生自己分析问的是内容、主旨,还是表达技巧,然后结合问题和诗歌进行恰当的表述。) 2.答题思路: (1)认真审题 (2)深入阅读理解诗词 (3)结合诗歌内容,结合评论答题 3.答题注意: 紧扣诗文内容,点面结合地分析;阐明理由时,紧扣评论关键词 。 题型六、评价题型 赤壁 杜牧 折戟沉沙铁未销,自将磨洗认前朝。 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 有人曾引“一粒沙里见世界,半瓣花上说人情”来概括这首诗的艺术特色。你同意这种观点吗?请作简要说明 。 “一粒沙里见世界,半瓣花上说人情”——以小见大题型六、评价题型 有人曾引“一粒沙里见世界,半瓣花上说人情”来概括这首诗的艺术特色。你同意这种观点吗?请作简要说明 。分析:这是一首典型的诗词评价题型。诗歌本意很明了,但命题者借用西方一句诗来概括其艺术特色,回答时思维要稍稍转个弯。所谓“一粒沙里见世界,半瓣花上说人情”,就是以小见大,管中窥豹的写法。本文借出土的文物---折戟和吴国二女——二乔来展现三国时期的政治风云变幻。 答:同意,所谓“一粒沙里见世界,半瓣花上说人情”,是以小见大的表现手法,这是一首咏史诗,本文借出土的文物---折戟和吴国二女——二乔来展现三国时期的政治风云变幻。 抒发的是对国家兴亡的感慨,可谓大内容,大主题,但诗人却通过“小物”“小事”来表现的。 诗由一个小小的文物“折戟”,联想到汉未分裂动荡的年代,想到赤壁大战中的英雄人物,可谓说是“一粒沙里见世界”。后两句把“二乔”不曾被捉这件小事与东吴霸业、三国鼎立的大主题联系起来,写得具体可感,有情味,有风韵,可谓“半瓣花上说人情”。 变式:比较评价题型 1.提问方式: 给出两首或几首诗词,要求学生比较阅读后,对其异同进行分析评价。 2.答题思路: (1)要通读这几首诗词,把握其思想内容和主要的写法,包括作家作品的背景知识。 (2)要结合题干中的比较角度(思想内容、感情、艺术手法、写法、修辞方法等)来寻求诗词的差异性。 (3)要注意点面结合,既有总体分析,又有具体分析。表述时要注意条理清楚,层次分明。 黄鹤楼 崔颢 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 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 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 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2021真题)《藤野先生》中有这样一段文字:“我就往仙台的医学专门学校去。从东京出发,不久便到一处驿站,写道:日暮里。不知怎地,我到现在还记得这名目。”有人推测鲁迅“还记得这名目”与本诗尾联抒发的情感有关,你认为这种推测合理吗?请说明你的理由。变式:比较评价题型 黄鹤楼 崔颢 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 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 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 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2021真题)《藤野先生》中有这样一段文字:“我就往仙台的医学专门学校去。从东京出发,不久便到一处驿站,写道:日暮里。不知怎地,我到现在还记得这名目。”有人推测鲁迅“还记得这名目”与本诗尾联抒发的情感有关,你认为这种推测合理吗?请说明你的理由。比较特点:探究情感。——>分析诗歌情感与主旨 “日暮乡关何处是”,在日暮时分怀念家乡,这句诗表达了漂泊在外的诗人的思乡之情。鲁迅在日本仙台学医,远离故国,心中也有无限的家国情思吧!当看到“日暮里”,联想到“日暮乡关何处是”,生发对家国的思念是极有可能的。因为情感的相通,所以这种推测是合理的。答:合理。“日暮”时分万物思归,而诗人漂泊在外,产生了无限乡思。求学途中的鲁迅见到供人住宿的驿站名为“日暮里”,很可能联想到“日暮乡关何处是”,生发了对家国的思念,所以“记得这名目”。变式:比较评价题型 (2020北京市房山区期末考试)阅读下面两首古诗,完成下列各题。春望杜甫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月夜忆舍弟杜甫戍鼓①断人行,边秋一雁声。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有弟皆分散,无家问死生。寄书长②不达,况乃未休兵。注:①戍鼓:戍楼上用以报时或告警的鼓声,鼓声响起后,就开始停止夜间活动。②长:一直。(1)杜甫的诗大多反映社会现实,因此被称为“诗史”。上面两首诗均写于“安史之乱”时期,都反映了________、________等相同的社会现实。2019.03.03鉴赏知识表现手法表现手法表现手法表现手法表现手法表现手法谢谢观赏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初三复习课语文—中考古诗词鉴赏常见题型及答题技巧(2)课件,共23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复习目标,整合答案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16、中考语文一轮专题复习:古诗词鉴赏专题,共29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古诗词鉴赏,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品评下列诗歌语言上的特色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2023中考语文专题复习古诗词鉴赏的五种题型答题技巧,共8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