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音版初音九上 1.2.4铃儿响叮当的变迁 教案01](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1006/13268448/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人音版初音九上 1.2.4铃儿响叮当的变迁 教案02](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1006/13268448/0/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人音版九年级上册☆铃儿响叮当的变迁教学设计
展开铃儿响叮当的变迁——教学设计 | |||||
教 材 分 析 | |||||
《铃儿响叮当的变迁》是根据传统圣诞歌曲《铃儿响叮当》为主题的改编歌曲,是从牧歌、华尔兹、狐步舞到爵士、摇滚乐不同风格的不同演绎,其音乐形象生动、节奏多变、转调频繁,共有八次变奏。 | |||||
学 情 分 析 | |||||
学生已经具备一定的音乐基本知识和欣赏能力,心理的发展使得他们渐趋成熟理性。他们一方面痴迷于流行音乐,一方面又对其不甚了解。所以树立他们健康向上的流行音乐审美观非常重要。《铃儿响叮当的变迁》这部作品通过节奏、速度、音调、旋律、拍子等的变化形成多种音乐风格的变奏。在欣赏感受中,可以让学生参与体验多种音乐风格的特点。进一步熟悉、了解运用流行音乐元素变奏的体裁。 | |||||
教 学 目 标 | |||||
1、通过学习歌曲,使学生了解世界流行音乐的发展与变迁的历程,以积极地态度参与音乐体验活动,从而树立健康向上的流行音乐审美观 。 2、欣赏合唱《铃儿响叮当的变迁》,感受歌曲中的流行元素,体验歌曲在节奏、速度、拍子等的变化对音乐风格的影响。 3、了解牧歌式、华尔兹、爵士等音乐的相关知识,能初步辨别它们的风格。 | |||||
重、难点
|
体验歌曲中节奏、速度、拍子的变化对音乐风格的影响并能初步辨别各风格 | ||||
教学 用具 | 电子白板 PPT 电子琴 沙锤 响铃 响板 | ||||
教 学 过 程 设 计 | |||||
环节 | 教 学 内 容 | 师 生 活 动 | 设计意图 | 时间 | |
导入 | 播放视频: 英国国王合唱团演唱的《jingle bells》 导语: 这首歌曲的中文名字是?《铃儿响叮当》 视频里的《铃儿》与我们知道的《铃儿》有什么区别?
同学们,还会唱《铃儿》吗?接下来让我们一起重温一下这首充满童年回忆的歌曲!
老师介绍《铃儿响叮当》的背景,而后导出本课《铃儿响叮当的变迁》
|
全体学生聆听
个别学生回答
全体学生随音乐哼唱《铃》 个别学生用沙锤、响铃、响板边哼唱边伴奏
|
创设情景,吸引学生注意力,激发学生兴趣 |
5分钟
| |
教 授 新 课
|
一、教师介绍作者及歌曲的历史背景
二、初听《铃儿响叮当的变迁》 问题:在你听到的歌曲中,《铃儿响叮当》发生了几次变化,请每听到一次变化,就用笔在本上画一个长方形
衔接语: 老师先不公布标准答案,通过刚才的聆听,我们知道了这首歌曲不是一种音乐风格贯穿始终的,是由多种不同风格的音乐片段组成的,那么这些风格的组成有着怎样的联系呢?接下来就以拼图游戏的方式,来分析这首歌曲。让我们来一次奇妙的音乐之旅!
三、分段听辨乐曲: 主题 问题:这段音乐表达怎样的意境? 安宁、祥和 旋律与原曲相比是否发生了变化? 速度稍慢一些,其他一致 主题音乐是否是第一块拼图? 不是 无变化 主题音乐:是创作与改编的依据与根源 起主导作用
拼图一:变奏一 牧歌式 问题:这段音乐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师可以提示: 是否有伴奏乐器?演唱形式是怎样的? 单声部还是多声部?
牧歌:16世纪盛行于意大利的世俗歌曲,多声部无伴奏合唱形式具有描绘性注重情感的表达
拼图二:变奏二 华尔兹 问题:这段音乐发生怎样的变化?带给你怎样的情绪? 几拍子?指挥图示? 强弱规律是什么?
华尔兹:最早出现在18世纪末,社交舞会开始盛行,舞曲类的音乐深受人们喜爱
拼图三:变奏三 狐步舞 狐步舞:四四拍子 20世纪初流行于美国
拼图四:变奏四 爵士 问题:这段音乐发生了怎样的变化?带给我们怎样的感受? 跳跃、摇摆、舞动等 是音乐要素中哪个方面体现出来的呢? 节奏 节奏特点:连续的附点
下滑音
爵士:爵士乐最早出现在非洲,起源于黑人音乐,20世纪40年代,在北美洲刮起了流行音乐热潮,流传至今依然深受青年人们的喜爱,流行音乐对世界的影响有两次飞跃,一个是爵士,另一个就是20世纪50年代兴起的摇滚乐。
拼图五、六、七: 变奏五、六、七 摇滚风格
拼图八:尾声- 现代音乐
四、曲式结构
问题:歌曲《铃儿》几次变化?几个变奏?几块拼图?8 哪位同学给总结一下,这首乐曲曲式结构? 主题+变奏1+变奏2+变奏3=变奏曲式
五、整体聆听全曲《铃儿响叮当的变迁》
六、思考:这首歌曲的这些片段的顺序是否可以随意拼接? 出示课件:世界现代流行音乐发展史
|
学生聆听,边听边画长方形 (制作拼图)
全体学生随教师弹琴 用“hm”哼唱主题旋律
1、全体学生视唱乐谱 2、分声部演唱 女生唱高声部:falalala 男生低声部:jingle bells 老师弹琴
1、学生右手边划四三拍指挥图,边视唱乐谱 2、学生拍手体会强弱,随琴唱歌词
学生欣赏一遍
1、学生拍手,跟老师做节奏 练习 2、学生随琴视唱乐谱 3、学生打响指,随琴唱歌词
学生边听音乐边模仿架子鼓随着音乐根据自己的感觉拍桌面
学生听赏一遍
个别学生总结
学生完整聆听,并将拼图补充完整,可以跟音乐哼唱
教师讲解《铃儿响叮当变迁》中 “变迁”的意义 变迁:世界流行音乐的变迁与发展 |
学生初次整体感知歌曲,创设悬念,为后面的学习埋下伏笔
通过学生的模唱与律动体验,感知歌曲,帮助学生挖掘音乐要素,使学生用音乐思维体会不同的音乐风格,从而理解歌曲。
由分到总,梳理歌曲,帮助学生对歌曲形成整体感
顺应时间,联系个风格之间关系 |
30 分 钟 | |
拓展延伸
| 我是小作曲家
音乐改编 将 《小星星》改编成F调华尔兹风格 | 小组合作: 学生先自己编写后以小组讨论视唱的方式选出一个最满意的,到黑板前展示。选出三个代表,随后教师师弹琴,学生边划四三拍指挥,边视唱改编的乐谱。
|
拓展知识, 深化对变奏的理解 |
8 分钟 | |
总结
|
本节课课堂小结 |
总结 本课 | 2 分钟 | ||
初中音乐☆铃儿响叮当的变迁教学设计: 这是一份初中音乐☆铃儿响叮当的变迁教学设计,共4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材分析,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过程,设计意图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人音版九年级上册演奏念故乡教学设计: 这是一份人音版九年级上册演奏念故乡教学设计,共4页。教案主要包含了组织教学,导入新课,新课教学,拓展知识,小结本课,作业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初中人音版绣红旗教案设计: 这是一份初中人音版绣红旗教案设计,共4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学目标,教学重点,教学难点,教学过程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