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江苏省溧阳市南渡初级中学九年级第三次模拟考试化学试题(word版含答案)
展开
这是一份2022年江苏省溧阳市南渡初级中学九年级第三次模拟考试化学试题(word版含答案),共10页。试卷主要包含了本试卷分第Ⅰ卷和第II卷两部分,试卷满分为100分,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下列情况不会造成空气污染的是区,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江苏省溧阳市南渡初级中学2021-2022学年九年级第三次模拟考试化 学 试 题
说明:1.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II卷(非选择题)两部分。
2.试卷满分为100分。考试时间为100分钟。考试时不允许使用计算器。
3.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Ar(H)=1 Ar(C)=12 Ar(O)=16 Ar(Na)=23
Ar (Zn) =65 Ar(S)=32 Ar(Cu)=64
第I卷(选择题共40分)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请将正确答案前的字母按序号填写在题后的表格内,否则不得分)
1.下列物质属于有机物的是
A.金刚石 B.碳酸 C.干冰 D.甲烷
2.下列食品中富含维生素的是
A.鸡蛋 B.米饭 C.黄瓜 D.菜油
3.下列日常生活用品中,用有机合成材料制作的是长
A.瓷花瓶 B.食品保鲜膜 C.钢制菜刀 D.玻璃钢餐桌
4.下列食物的近似H如下,其中酸性最强的是
A.柠檬汁2.0-2.4 B.番茄汁4.0-4.4 C.牛奶6.3-6.6 D.鸡蛋清7.6-8.0
5.下列情况不会造成空气污染的是区
A.露天焚烧垃圾 B.用氢气作燃料 C.汽车排放尾气 D.用煤作燃料
6.下列物质的用途主要与其化学性质有关的是
A.铁粉用作食品脱氧剂 B.干冰用于制作舞台云雾
C.活性炭用作冰箱除味剂 D.武德合金制作电路保险丝
7.在O2、H2O2、CO2三种分子中都含有的是
A.氧原子 B.氧元素 C.氧气 D.氧分子
8.下列关于分子和原子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分子质量大,原子质量小 B.分子可分,而原子不可分
C.分子在不断地运动,而原子不运动 D.分子和原子都是构成物质的微粒
9.我国著名科学家张青莲教授主持测定了铟、铱、铱、铕等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其中,核电荷数为63的铕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为152,该元素原子的电子数为
A.89 B.26 C.152 D.63
10.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A.倾倒液体 B.点燃酒精灯 C.取用固体粉末 D.过滤
11.下列实验方法正确、简便的是
A.用燃着的木条鉴别O2和CO2 B.用明矾对江水进行杀菌消毒
C.用灼烧的方法除去铁粉中的铜粉 D.用10mL量筒量取5.62mL水
12.近期化学家制造出具有半导体功能的纯碳环(如右图),将成为未来分子级电子元件。下列有关环碳说法正确的是
A.具有导电性
B.其相对分子质量为12
C.每个分子含8个碳原子
D.每个碳原子连接1个原子
13.溶质质量分数10%的H2O2溶液发生分解反应,下列措施能减缓其化学反应速率的是
A.加入MnO2 B.加水稀释 C.加热 D.加入30%的H2O2
14.归纳总结是非常有效促进知识内化的方式。下列总结正确的是
A稀盐酸、稀硫酸都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是因为它们都含有氢离子
B.同一溶质的不饱和溶液变饱和,溶质质量分数一定变大
C.洗洁精除油污和汽油除油污都是利用乳化作用
D.水沸腾与电解水都遵循质量守恒定律
15.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中和反应一定生成氧化物 B.置换反应一定能生成单质
C.盐溶液一定显中性 D.酸和碱中一定含有氢元素
16.某溶液中存在大量的H+、Ca2+、Cl-,该溶液中还可能大量存在的离子是
A.OH- B.NO3- C.Ag+ D.CO32-
17.一定质量的CH4可与常见物质M反应,同时放出少量热量将所得产物Cu2O与O2反应又生成M,同时放出较多热量。其反应原理如右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M中铜元素的质量分数比Cu2O中的高
B.理论上反应每生成44gCO2同时生成18gH2O
C.理论上每8gCH4参与反应,最终消耗64gO2
D.过程①可将CH4中的部分能量储存于Cu2O中
18.如图3中的直线表示t℃某物质在不同质量的水中溶解达到饱和状态时溶个所溶解的质量。a、b、c、d四点则表示该物质在t℃时的溶解情况,则a、b、c、d四点对应的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大小为
A.a=b>c=d B.a=b=d>c
C.a>b>c>d D.a>b=c>d
19.工业上常用空气中的氮气生产硝酸,其反应方程式如下:
△
催化剂
催化剂
高温高压
①N2+3H2=======2NH3 ②4NH3+5O2======4NO+6H2O
③2NO+O2==2NO ④3NO2+H2O==2HNO3+NO (NO难溶于水)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上述①②③④中反应前后均有元素化合价的变化
B.用H2O吸收NO2的过程中通入过量的O2可以提高硝酸的产量
C.反应②④都不属于四种基本反应类型中的任何一种,反应①③均属于化合反应
D.在密闭容器中,将46gNO2溶于64gH2O中形成HNO3溶液,其溶质的质量分数约为38.2%
20.Cu(NO3)2受热易分解。一种焰火火药中含.Cu(NO3)2,在燃放时会产生绿色火焰。现已知
18.8g.Cu(NO3)2受热后完全分解生成了固体X、9.2gNO2和1.6gO2,则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固体物质X属于氧化物 B.该反应中NO2与O2的分子个数比为4:1
C.该反应的方程式中X与O2的化学计量数之比为4:1
D.该反应中铜元素的化合价没有发生改变
第Ⅱ卷(非选择题 共60分)
二、填空题(本题包括4小题,共20分)
21.(4分)写出符合下列要求的物质(或微粒)的化学符号。
(1)空气中最多的气体_________________;(2)海水中最多的分子_________________;
(3)生理盐水中的阳离子_______________;(4)大理石的主要成分________________。
22.(4分)请用“<”、“>”或“=”填空。
(1)常温时溶解性:蔗糖________面粉。 (2)相对分子质量:蛋白质_________酒精。
(3)pH:汽水_________肥皂水。 (4)金属活泼性:Cu_______Fe。
23.(6分)辽阔的海洋蕴藏着丰富的资源。
(1)海鱼富含的___________________是机体生长及修补受损组织的主要原料。
(2)海水通过____________________的方法可获得淡水,缓解淡水资源匮乏。许多海域的海水
都遭受到了不同程度的污染。下列行为会造成海水污染的有________________(填序号)。
a.工业“三废”排放 b.生活垃圾倾倒 c.海轮原油泄漏
(3)以太阳能为热源分解Fe3O4经由铁氧化合物循环分解海水制H2的过程如上图所示,该过程可实现太阳能向________能转化。过程I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4.(6分)MgSO4和KCl溶解度曲线如图1所示。T℃时,将等质量的MgSO4和KC1粉末分别加入到各盛有100.0g水的两个烧杯中,搅拌、静置,恢复至T℃,现象如图2所示。
图1 图2
(1)当温度为________________时,MgSO4和KC1的溶解度相等。
(2)当T1<T<T3时,乙烧杯中剩余固体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若T=T2,将甲、乙烧杯降温至T1℃,两烧杯中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大小关系是:
ω(甲)>_____________ω(乙)。
(4)若T=T2,则所加入的MgSO4和KC1质量m应满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若T=T4将甲、乙烧杯中的物质混合,充分搅拌,恢复至T4℃时,___________(填序号)。
a.一定有固体剩余 b.一定没有固体剩余 c.不能确定是否有固体剩余
三、探究题(本题包括5小题,共40分)
25.(10分)图7是实验室制备常见气体的装置,根据要求回答下列问题。
图7
(1)仪器a的名称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实验室用装置A制取氧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用装置E收集氧气,当观察到导管口的气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时,再把导管口伸入盛满水的集气瓶。
(3)实验室将装置B、F连接进行相关实验时,装置B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装置F中植物油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用装置B还可以制备氢气。准确称取0.8125g含杂质20%的粗锌与足量稀硫酸反应,最多可以生成氢气多少毫升?(实验条件下氢气密度为0.08gL)
26.(7分)归纳总结是学习化学的重要方法。某化学兴趣小组学习碱的性质后,通过图8所示实验对氢氧化钙的化学性质进行了验证和总结,图中“一”表示物质两两之间能发生化学反应。(已知:CaCl2溶液呈中性)
Ca(OH)2
图8
(1)甲同学将酚酞试液滴入氢氧化钙溶液中,观察到溶液变红,得出结论:氢氧化钙溶液呈
___________________(选填“酸性”、“碱性”或“中性”)。
(2)乙同学将过量的稀盐酸加入到甲同学所得溶液中,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此时所得溶液中含有的溶质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酚酞。
(3)丙同学将碳酸钠溶液加入氢氧化钙溶液中,充分反应后,与乙同学所得溶液混合,静置后发现:上层为无色透明的溶液,底部有白色沉淀。则上层溶液中一定含有的溶质是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酚酞,可能含有的溶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为进一步验证可能含有的溶质,请写出实验操作过程及现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7.(8分)某同学研究亚硫酸钠(化学式为N2SO3)热分解反应时,作了两种假设:
假设一:它按CaCO3受热方式分解成两种氧化物。
假设二:它按KC1O3受热方式分解成单质和化合物。
(1)假设一对应的依据可以用化学方程式表示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确认假设二是否成立的简单实验操作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该同学将取一定质量的样品置于坩埚中充分灼烧,发现最终得到固体质量较原样品质量增加了大约12.7%。据此他认为______________(填序号)。
a.假设一成立 b.假设二成立 c.两种假设均不成立
固体质量增加的可能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在查阅资料后,该同学再次进行实验。他将一定质量样品隔绝空气充分加热,最终得到固体质量与原样品相同。进一步分析表明,该固体组成为两种新的钠盐,且两种新钠盐的微粒个数之比为1:3,请写出相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该同学想要进一步探究次氯酸钠(化学式为NaC1O)的分解反应。他查阅资料后,得知NaClO有多种热分解方式(每种分解方式的产物仅有两种)。若其中一种产物为NaCl,则另一种产物可能是__________(填序号)。
a.Cl2 b.O2 C.Na2O d.NaClO3
28.(7分)碱式次氯酸镁【Mg2C1O(OH)3·H2O】微溶于水,不吸湿,相对稳定,是一种有开发价值的无机抗菌剂。某研发小组以菱镁矿(主要成分是MgCO3和少量FeCO3)为主要原料通过下列流程(图9)制备碱式次氯酸镁。
H2O2溶液
图9
【资料】“混合”时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2MgCl2+NaClO+ 3NaOH +H2O==Mg2ClO(OH)3·H2O+4NaCl.
(1)“酸溶”时矿石进行粉碎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碳酸镁与盐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氧化”步骤会生成FeCl3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调pH”的目的是使溶液中Fe3+全部转化为Fe(OH)3沉淀,且要防止Mg2+沉淀,请根
据下表选择调即pH的合适范围
物质名称
Fe(OH)3
Mg(OH)2
开始沉淀的pH
1.5
9.4
沉淀完全的pH
4.1
12.4
(5)“混合时”应先加NaClO溶液后加NaOH溶液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9.(8分)在浓硫酸的催化作用下,固体草酸(H2C2O4)受热分解生成碳的氧化物和水。
某化学课外兴趣小组对生成物中碳的氧化物种类进行了如下实验探究:
I,生成物中有哪几种碳的氧化物?
【猜想假设】 猜想1:有CO2;猜想2:有CO
【设计实验】依据CO2和CO的性质,兴趣小组同学设计了如下实验(图10):
图10
【实验探究】
(1)观察到_______________(填序号)装置中的澄清石灰水变浑浊,证明猜想1正确。
(2)有两种实验现象都能分别证明猜想2正确:
①C装置中澄清石灰水不变浑浊,F装置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E装置中出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现象。
△
【实验结论】通过实验探究证明:
草酸分解的化学方程式为H2C2O4====CO↑+CO2↑+H+2O。
【问题讨论】
(1)B装置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D装置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装置末端酒精灯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Ⅱ.对装置E中玻璃管内的产物成分探究
【查阅资料】
①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铜,除生成铜外还可能生成氧化亚铜(Cu2O)。
②Cu2O为不溶于水的红色固体。
③Cu2O+H2SO4==CuSO4+Cu+H2O。
【提出问题】红色固体含有什么物质?
【猜想假设】
假设一:红色固体只含Cu;假设二:红色固体只含Cu2O。
【实验验证】
甲、乙两同学分别称取各自实验后的一定质量的红色固体,加到足量稀硫酸中使其充分反应,经过滤、洗涤、干燥后,称量剩余红色固体质量如下表所示,请完成表中内容。
实验人员
红色固体/g
剩余红色固体/g
实验结论
甲
7.2
3.2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乙
4.08
2.48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D
C
B
A
B
A
A
D
D
C
A
A
B
A
C
B
D
B
D
C
二、填空题(本题包括4小题,共20分)21、(共4分,每小题1分)
(1)N2 (2)H2O (3)Na+ (4)CaCO3
22.(共4分,每小题1分) (1)>(2)>(3)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2023年江苏省常州市溧阳市南渡初级中学一模化学试题,共10页。试卷主要包含了本试卷分第I卷两部分,试卷满分为100分,可能用到的相对原予质量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江西省上饶市鄱阳县古县渡古南初级中学等2校2022-2023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末化学试题,共6页。
这是一份江苏省溧阳市2021_2022学年九年级下学期模拟测试化学试题(word版含答案),共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下列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下列化学用语正确的是,下列属于复合肥的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