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英语朗读宝

    高考试题分析专题5 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和差异性

    高考试题分析专题5  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和差异性第1页
    高考试题分析专题5  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和差异性第2页
    高考试题分析专题5  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和差异性第3页
    还剩6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5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高考试题分析专题5 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和差异性

    展开

    这是一份高考试题分析专题5 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和差异性,共9页。
    必备知识:(1)苔原带在气候变化背景下的空间变化:气候变暖时,向高纬度、高海拔区域退却;气候变冷时,向低纬度、低海拔区域扩展。
    (2)植物物种在空间上的扩散条件:合适的自然环境条件;传播媒介;空间传播的连续性。
    (2021年全国Ⅰ,9、11)苔原带植被多由低矮灌木及苔藓地衣组成,大多数灌木为极地特有种。苔原带横跨亚欧大陆与北美大陆,呈东西向延伸,仅存在于北冰洋沿岸陆地及岛屿,宽度较小。第四纪冰期,苔原带一度扩展至我国阿尔泰山—阴山一线。其后,随着气温升高,苔原不断向北及高海拔退却。据此完成1~2题。
    1.受全球气候变暖的影响,亚欧大陆苔原带将( )
    A.整体向北移动 B.整体向南移动 C.面积扩大 D.面积缩小
    2.祁连山地针叶林带以上未发现极地特有种灌木,可能是因为祁连山地( )
    A.目前针叶林带以上气温高 B.目前基带气温高
    C.冰期针叶林带以上气温高 D.冰期基带气温高
    答案:D D
    必备知识:本组题主要考查的知识点包括高纬度地区自然环境特征、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全球气候变暖等相关知识。高纬度地区年平均气温较低,多冻土,水热条件较差,植被生长缓慢,全球气候度暖导致气温升高,降水和干湿状况发生变化,迫使人类调整或改变生产、生活方式,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表现之一是自然地理环境具有统一的演化过程。
    (2019年全国Ⅲ,6-8)近年来,位于高纬的西伯利亚地区气候发生了明显变化,土地覆被也随之变化,平地上的耕地明显减少,洼地上的草地大量转化为湿地,越年积雪(积雪期超过一年)面积减少。据此完成3~5题。
    3.导致西伯利亚地区土地覆被变化的首要原因是
    A.气温升高B.气温降低C.降水增多D.降水减少
    4.湿地面积增加主要是因为当地
    A.洪水暴涨B.退耕还湿C.地面沉降D.冻土融化
    5.西伯利亚地区平地上减少的耕地主要转化为
    A.林地B.湿地C.草地D.寒漠
    答案:A D C
    必备知识:(1)板块运动与地理环境的变化:岩石圈被构造带分成六大板块,大板块可分为若干小板块。板块是运动的,板块交界处地壳运动活跃,火山,地震频发:板块内部地壳稳定。板块张裂可形成裂谷和海洋,板块碰撞挤压可形成巨大的褶皱山系、岛弧链或海沟。地中海位于非洲板块与亚欧板块之间,面积不断缩小,里海(边缘海)就是因为板块挤压,山脉隆起,与地中海隔绝而形成的湖泊,水的盐度也随之发生变化。
    (2)湖泊盐度的变化:湖泊根据水中盐分多少可分为淡水湖和咸水湖,其形成与湖水的补给、水分的收支差额有关。内流湖一般是咸水湖,盐分主要是入湖河流从陆地上挟带来的,随着水分蒸发,湖水盐度逐渐上升,直至演变为咸水湖。湖水盐度的变化取决于湖水和盐分的收支状况。
    6.(2019全国Ⅰ卷,37)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22分)
    随着非洲板块及印度洋板块北移,地中海不断萎缩,里海从地中海分离。有学者研究表明,末次冰期晚期气候转暖,里海一度为淡水湖。当气候进一步转暖,里海北方的大陆冰川大幅消退后,其补给类型发生变化,里海演化为咸水湖,但目前湖水盐度远小于地中海的盐度。图6示意里海所在区域的自然地理环境。
    图6
    (1)板块运动导致的山脉隆起改变了区域的地貌、水文和气候特征,分析这些特征的变化对里海的影响。(6分)
    (2)末次冰期晚期里海一度为淡水湖,对此作出合理解释。(6分)
    (3)分析补给类型发生变化后里海演化为咸水湖的原因。(6分)
    (4)指出黑海、地中海未来演化为湖泊的必要条件。(4分)
    答案:(1)山脉隆起,里海与海洋分离,形成湖泊(湖盆)。山脉隆起,导致里海汇水面积缩小,湖泊来水量减少,湖泊面积缩小。山脉隆起,阻挡湿润气流,导致干旱,推动湖泊向内陆湖演化。
    (2)气温仍较低,湖面蒸发弱;受冰雪融水补给;补给大于蒸发。
    (3)有河流汇入,带来盐分;无出水口,盐分无法排出;地处内陆,蒸发强烈,导致盐度升高。
    (4)非洲板块及印度洋板块(继续)北移(或板块运动趋势不变)。
    必备知识:本题主要考查自然地理环地的整体性。地球表面组成自然地理环境的大气、水、岩石、地貌、生物和士壤等地理要素,通过水循环,生物循环和岩石圈物质循环等过程,进行着物质迁移和能量交换,形成一个相互渗透,相互制约和相互联系的整体,这就是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
    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表现为组成自然地理环境各要素之间的相互联系、相互制约和相互渗透:自然地理环境各要素不是孤立存在和发展的,而是作为整体发展变化着的,在景观上它们总是力求保持协调一致,与环境的总体特征相统一;某一要素的变化会导致其他要素甚至整个环境的改变,具有“牵一发而动全身”的作用。
    7.(2019海南卷,21)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20分)
    青藏高原可可西里地区的河流以降水补给为主,并有冰川融水补给。发源于该地区的楚玛尔河是长江北源之一,卓乃湖、库赛湖、海丁诺尔和盐湖是该地区的重要湖泊。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可可西里地区气温持续上升,降水增加。2011年8月中下旬至9月上旬的强降水导致卓乃湖湖水外泄,依次贯通了库赛湖、海丁诺尔和盐湖。图5示意卓乃湖周边地区地理环境。
    (1)说明造成此次湖泊贯通的自然条件。(8分)
    (2)指出卓乃湖湖水外泄对下游河湖的影响。(4分)
    (3)如果未来气候持续暖湿化,导致盐湖与清水河贯通,推测该地区水系及水环境的变化。(8分)
    答案:(1)近年来降水持续增加,卓乃湖水位持续升高,此次强降水,导致卓乃湖湖水外泄。地形西高东低,卓乃湖海拔高,外泄后的湖水连通库赛河,注入库赛湖,随之贯通海拔更低的海丁诺尔和盐湖。
    (2)库赛湖、海丁诺尔和盐湖面积增加,湿地范围扩大;加剧地表冲刷,形成新的河道。
    (3)内流水系变成外流水系,现今长江北源河流水系发生改变。湖水盐度降低,水生生态系统发生改变。
    考向(二)自然地理环境的差异性
    必备知识:地理环境的差异性的表现:若气候要素在纬向和经向的变化较小(比较相似),则自然带也相似。亚欧大陆北部的亚寒带针叶林带和苔原带横跨大陆东西,原因是东西方向(或沿纬线方向)气候较为相似,差异较小。
    1.(2021年全国Ⅰ,10)苔原带植被多由低矮灌木及苔藓地衣组成,大多数灌木为极地特有种。苔原带横跨亚欧大陆与北美大陆,呈东西向延伸,仅存在于北冰洋沿岸陆地及岛屿,宽度较小。第四纪冰期,苔原带一度扩展至我国阿尔泰山—阴山一线。其后,随着气温升高,苔原不断向北及高海拔退却。苔原带横跨亚欧大陆,表明( )
    A.苔原植被对温度差异不敏感 B.亚欧大陆北部湿度东西向差异小
    C.苔原植被对湿度差异不敏感 D.亚欧大陆降水北部最多
    答案:B
    必备知识:(1)垂直地域分异规律:随着海拔的升高,山地气温和降水发生变化,形成不同植被景观。造成山地植被景观垂直地域分异的主要原因是水分条件、热量状况及其组合的垂直变化。
    (2)大兴安岭呈东北一西南走向,处于我国温带季风气候区。山地东坡位于夏季风迎风坡,随着海拔升高,降水量增加;冬季风的背风坡,冬季风(或西风)越过山脊后下沉增温,形成焚风效应。
    (3)森林、草原等不同植被分布区的土壤水分条件,取决于降水、蒸发、地表径流补给、地下径流补给、坡度等多个因素的影响。
    (4)局地环流是中小尺度的区域性环流,是由下垫面性质的不均匀性、地形起伏、坡向差异等局地的热力和动力因素所引起的。
    (5)山麓洪积扇扇缘处一般地势低缓,沉积物粒径小,地下水埋藏浅,土壤水分条件好。
    (2021山东卷,5-6)下图示意大兴安岭中段东坡自山顶到山麓洪积扇的植被垂直分布,图中三类草原水分状况不同。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2. 图中三类草原的水分条件由好到差依次为( )
    A. 草原Ⅱ、草原Ⅰ、草原ⅢB. 草原Ⅱ、草原Ⅲ、草原Ⅰ
    C. 草原Ⅲ、草原Ⅰ、草原ⅡD. 草原Ⅲ、草原Ⅱ、草原Ⅰ
    3. 平台到察尔森出现草原Ⅱ的主要影响因素是( )
    A. 东南季风B. 局地环流C. 山地坡度D. 土壤肥力
    答案: C B
    必备知识:(1)纬度地带性:自然带大致沿纬线方向带状伸展并按纬度变化方向逐渐更替的分布规律,主要影响因素是热量。
    (2)海南位于热带。
    (2021广东卷,11)据报道,北京时间2021年4月29日,包括我国搭载空间站天和核心舱的长征5号B等三枚运载火箭先后发射升空。三个发射场均位于海岸线附近。下表为三枚运载火箭发射的相关信息。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4. 从纬度地带性角度考虑,三个发射场所在地自然带为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的个数为( )
    A. 0个B. 1个C. 2个D. 3个
    答案: B
    必备知识:(1)林线是指高纬度地区或高山地带,由于受气温,水分,风及土壤等条件制不能生长森林的界线。狹义的林线指山地森林分布的最高界线。
    (2)植被的分布范围受自然环境的综合影响,其中水分、热量是关键条件。植被对水分和热量的要求有上限、下限和最适宜的区间。例如本组题涉及的长白山北发岳桦林的分布上限,主要制约因素是气温,随着海拔的升高,气温逐浙降低,到一定限度后,就不再适合岳桦林的生长。
    (2020年全国Ⅰ卷,9-11题)岳桦林带是长白山海拔最高的森林带。岳桦林带气候寒冷,生长季短,只有其下部的岳桦才结实(种子)。岳桦结实的海拔上限称为岳桦结实线,岳桦林分布上限即长白山林线。监测表明,20世纪90年代以来,长白山北坡气候持续变暖,岳桦结实线基本稳定;林线的海拔快速提升了70~80米,但近年趋于稳定。据此完成5~7题。
    5.目前,长白山北坡林线附近的岳桦多为( )
    A.幼树B.中龄结实树C.老树D.各树龄组混生
    6.推测20世纪90年代以来,长白山北坡岳桦林带( )
    A.冬季升温幅度小,生长季稳定B.冬季升温幅度大,生长季延长
    C.冬季升温幅度大,生长季稳定D.冬季升温幅度小,生长季延长
    7.在气候变暖背景下,长白山北坡林线近年却趋于稳定,原因可能是( )
    A.降水稳定B.水土流失量稳定C.土壤肥力稳定D.岳桦结实线稳定
    答案:A C D
    必备知识:(1)雪线是常年积雪的下界,雪线之上的积雪、冰川是其物质基础,冰川的收支平衡关系决定了雪线的高度变化,受隆水量、热量的综合影响,积雪、冰川的收入大于支出,则积雪、冰川数量增多,雪线会下移,反之雪线上升。具体山体的雪线变化需要综合分析积雪、冰川的收支状况,没有固定的规律。
    (2)林线是生长森林的上限位置。随着海拔升高,树木因气温低、热量不足而无法生长。因此,影响林线分布高度的主导因素一般是热量,同时也受水分条件的影响。林线的演化是树木自下而上推进过程的产物。
    (2020年全国卷Ⅲ卷,9-11题)勘察加火山群位于环太平洋火山带的北端,气候冷湿,火山锥各坡的降水差异小,近几十年来受全球气候变化的影响,火山锥的林线(森林分布上限)升高、雪线(终年积雪下限)有所降低。此外,其他干扰也影响林线和雪线高度。例如,火山喷发彻底做坏原有景观,若干年内该火山锥的林线与雪线高度往往发生显著变化。据此完成8~10题。
    8.一般情况下,与阴坡相比,该地火山锥阳坡的( )
    A.林线与雪线更高B.林线与雪线更低
    C.林线更高、雪线更低D.林线更低、雪线更高
    9.林线升高,雪线有所降低,表明火山群所在区域气候变化趋势为( )
    A.暖湿B.暖干C.冷湿D.冷干
    10.火山喷发后若干年内,该火山锥( )
    A.林线升高,雪线升高B.林线升高,雪线降低
    C.林线降低,雪线升高D.林线降低,雪线降低
    答案:A A B
    必备知识:山地垂直地城分异主要受水热条件的影响,随着海拔的升高,热量条件越来越差,低海拔地区水热条件一般较好,土壤较深厚、肥沃,适宜农业生产。喀斯特山区,地势陡峻,裂隙发育,地表水容易下渗,较为缺水;因水土流失严重,土层浅薄,土壤贫瘠,一般树木不易存活,只有耐寒、耐旱的针叶林在此处占比较大,这是生物种群之间竞争的结果。
    (2020年山东卷,13-15题)山地地形影响气候特性,进而使山地景观类型随海拔升高而变化。太行山区地处华北地区,其间分布有盆地和丘陵;黔桂喀斯特山区岩溶地貌发育,形成了基座相连、异常陡峭的峰丛—洼地集合体。下图示意两山区各景观类型沿海拔梯度分布的面积占比情况。据此完成下面11-13题。
    11. 与黔桂喀斯特山区相比,太行山区针叶林( )
    A. 垂直分布高差大B. 总分布面积占比小
    C. 各海拔梯度均有分布D. 面积占比最大处海拔低
    12. 黔桂喀斯特山区较低海拔区针叶林面积占比较高,主要由于该山区( )
    A. 山体陡峭B. 水分充足
    C. 土壤肥沃D. 热量充足
    13. 两山区农田分布上限存在差异的主要原因是( )
    A. 光照条件不同B. 水热组合不同
    C. 耕作技术不同D. 耕种历史不同
    答案:B A B
    必备知识:(1)山地垂直带谱的复杂程度主要受山地所在纬度,海被,相对高度等因素影响。
    (2)同一自然带的不同部位还受阴坡与阳坡、迎风坡与背风坡等因素影响,一般来说,降水量的作用要大于阴、阳坡造成的热量差异的影响。
    14. (2019年全国卷Ⅲ卷,11题)我国某公路长500多千米,南北贯穿了多冰川的山脉,并跨越了多条河流。公路南端海拔约1 070米,为山前洪积平原上的绿洲。该公路山区段每年9月底至次年5月底封路禁行。该公路北端海拔约750米,其所处的自然带是( )
    A.针叶林带 B.山地草原带 C.高寒草甸带 D.灌丛荒漠带
    答案: D
    运载火箭名称
    发射场
    发射时间
    中国长征5号B
    海南文昌航天发射场
    北京时间4月29日11时23分
    欧洲织女星
    库鲁(5°14′N,52°47′W)
    西三区区时4月28日22时50分
    美国猎鹰9号
    卡纳维拉尔角(28°29′N,80°35′W)
    西五区区时4月28日22时44分

    相关学案

    高考试题分析专题7 城市与地理环境:

    这是一份高考试题分析专题7 城市与地理环境,共10页。

    高考试题分析专题6 人口与地理环境:

    这是一份高考试题分析专题6 人口与地理环境,共3页。

    高考试题分析专题12 环境保护:

    这是一份高考试题分析专题12 环境保护,共12页。

    文档详情页底部广告位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