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专题04 地表形态的塑造-五年(2017-2021)高考地理真题分项详解(浙江专用)(解析版) 试卷 2 次下载
- 专题04 地表形态的塑造-五年(2017-2021)高考地理真题分项详解(浙江专用)(原卷版)无答案 试卷 2 次下载
- 专题05 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和差异性-五年(2017-2021)高考地理真题分项详解(浙江专用)(原卷版)无答案 试卷 3 次下载
- 专题06 自然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五年(2017-2021)高考地理真题分项详解(浙江专用)(解析版) 试卷 2 次下载
- 专题06 自然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五年(2017-2021)高考地理真题分项详解(浙江专用)(原卷版)无答案 试卷 2 次下载
专题05 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和差异性-五年(2017-2021)高考地理真题分项详解(浙江专用)(解析版)
展开五年(2017-2021)高考地理真题分项详解(浙江专用)
专题05 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和差异性
(2021年6月浙江高考真题) 下图为黄土高原局部景观图,该区域内植被多呈斑块状﹑有序地重复出现。完成下面小题。
1.造成图中地形崎岖不平的主要外力作用是( )
A.风力沉积 B.流水侵蚀C.冰川侵蚀 D.流水沉积
2.高原上植被呈斑块状、有序地重复出现的主要影响因素是( )
A.气温 B.土壤C.地形 D.光照
【答案】1.B 2.C
【分析】
1.根据所学知识,黄土高原由于夏季多暴雨,降水量大且集中,易形成地表径流,在流水侵蚀的作用下使得黄土高原产生崎岖不平的景观;黄土高原崎岖不平主要是受到外力侵蚀作用,B正确。当地无冰川分布,受到冰川侵蚀影响不大,C错误。与风力沉积、流水沉积无关,AD错误。故选B。
2.根据所学知识,黄土高原水土流失严重,植被覆盖率较低,受到地形影响,植被多集中分布在水土保持相对较好的低洼处,C正确。该处植被呈斑块状有序重复出现,与气温、土壤、光照等因素关系不大,ABD错误。故选C。
【点睛】黄土高原的成因主要是风力沉积作用,而黄土地貌的成因主要是流水侵蚀作用,都是外力作用的结果。
(2021年6月浙江高考真题) 28.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图一为非洲部分区域略图﹐该区域矿产资源丰富﹐大部分矿产品通过海运出口。图二为图一中①河附近两测站年内降水分配图。
(1)从支流流量变化看,①河丁城以上河段支流多_____河﹐以下河段支流多_____河。从河流补给角度﹐说明形成这一现象的原因。
(2)图中甲、乙、丙三地土壤厚度逐渐增加,简析其成因。
(3)指出图示区域矿产品运至港口的运输方式,并说明理由。
【答案】(1)常年;时令;以雨水补给为主;丁城以上河段雨季较长,以下河段雨季较短。
(2)由甲至丙,降水量增加,气候更加湿润;植被生产力增加,生物化学风化作用增强。
(3)铁路;矿产品适合铁路运输和水运;河流水运价值较低;有铁路连接矿区和港口。
【分析】
本大题以非洲部分区域略图及该区域某河附近两测站年内降水分配图为材料,涉及陆地水体相互关系与河流的特征、纬度地带性分异规律和主要交通运输方式等相关知识,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信息,调动和运用地理知识解答问题的能力。
【详解】
(1)读图可知,巴马科处位于①河上游,年降水量较大,降水集中在夏季,圣路易位于①河下游,年降水量较少,冬季河流有断流现象,说明①河丁城上游支流多常年河,下游多季节性时令河;两地降水均集中在夏季,结合纬度位置可知,两地为热带草原气候,河流主要依靠大气降水补给,巴马科纬度较低,受到赤道低气压带控制时间较长,所以雨季较长,河流下游地区纬度较高,雨季较短。
(2)读图可知,甲、乙、丙三地随着随着纬度的降低,土壤厚度逐渐增加,主要原因是纬度越低,受到赤道低气压带影响越强,雨季更长,水分条件更优越,植物生产活动更活跃,气候湿润、炎热的地区,化学风化和生物风化作用普遍而强烈,岩石矿物被强烈分解,形成较厚的风化壳,增加了土壤厚度。
(3)根据所学知识,铁路运输具有运量大、运费低,连续性好的优势,矿产资源适合采用铁路运输方式,而且矿产资源产地与港口有铁路相连,基础设施较为完善,图示地区河流下游经流量小,多为时令河,所以不适合水路运输。
(2021年1月浙江高考真题) 洞庭湖区水域与陆地交错,从陆地到水底分布着森林、灌丛、草甸和水生植物等植被类型。完成下面小题。
3.洞庭湖区的植被分布,反映了自然地理环境的( )
A.垂直分异规律 B.地方性分异规律C.纬度地带分异规律 D.经度地带分异规律
4.影响洞庭湖区植被差异的主要因素有( )
①地形②水分③热量④土壤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答案】3.B 4.A
【分析】
3.洞庭湖区从陆地到水底分布着森林、灌丛、草甸和水生植物等植被类型,洞庭湖区独特的自然环境条件影响下形成的,属于小尺度的地域分异,反映了自然地理环境的地方性分异规律。故选B。
4.从陆地到水底,地形从出露地表到隐于水下,水分从少到多,这是导致洞庭湖区植被差异的主要因素,①②正确;热量和土壤条件没有明显的差异。故选A。
【点睛】本题考查了非地带性地域分异现象,需要结合具体的材料信息和所学知识分析判断。
(2021年1月浙江高考真题) 石棉主要形成于原有岩石与侵入岩的接触带。下图为南部非洲局部图。完成下面小题。
17.与丙地相比,形成甲地风化壳的( )
A.物理风化作用较弱 B.风力沉积作用较弱C.生物风化作用较弱 D.流水侵蚀作用较强
18.形成乙地石棉矿的地质作用是( )
A.变质作用 B.风化作用 C.沉积作用 D.喷出作用
【答案】17.C 18.A
【分析】
17.由图及图例可知,甲地位于沙漠地区,降水量小于丙地,昼夜温差大,物理风化作用较强,A错误。甲为沙漠地区,风力沉积作用强,B错误。甲地因降水少生物量小,因此生物风化作用较弱,C正确。甲地流水侵蚀作用弱,D错误。故选C。
18.由材料“石棉主要形成于原有岩石与侵入岩的接触带”可知,侵入岩为岩浆活动的结果,与岩浆接触带的岩石会因高温高压发生变质作用,A正确,B、C、D错误。故选A。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土壤的形成与岩石的形成,题目简单。
(2021年1月浙江高考真题)26.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发源于祁连山区的疏勒河,以昌马峡和双塔堡水库为界分上、中、下游。该河中游冲积平原上河床宽而浅,多分汊。受全球变暖影响,近年来该河上游山区径流量增多。下图为疏勒河流域局部图。
(1)疏勒河补给类型主要有 、 和地下水等,该河中下游位于我国三大自然区中的 区。
(2)简述甲地河道多分汊的主要原因。
(3)说出疏勒河上游径流量增多对中下游生态环境的有利影响。
【答案】(1)大气降水 冰雪(川)融水 西北干旱半干旱
(2)径流季节变化大;河流含沙量较大;山前地形平坦。
(3)缓解水资源紧缺;补充地下水;减缓土地荒漠化;增加生物多样性
【分析】
本题考查河流的水文特征,考查对知识的运用和调用,难度一般。
【详解】
(1)本题考查河流补给类型和区域差异。疏勒河是发源于祁连山的内流河,水源补给可能是祁连山冰雪融水、大气降水和地下水。该河中下游为河西走廊,位于西北干旱半干旱区。
(2)本题考查河流水文水系特征。结合材料“中游冲积平原上河床宽而浅,多分汊”,可知从地形和河床特征是切入口。该河流水源主要来自高山冰雪融水,流量季节变化大,易造成洪水泛滥;河流含沙量大,泥沙淤积,河床抬升,河水溢出而改道;中游地势低平,水流不畅,易出现洪水。
(3)本题考查地理环境整体性。疏勒河中下游为干旱半干旱地区,生态环境可从气候、水源、生物和整个生态环境等角度分析。水量增加可以缓解水资源短缺;增加生物多样性;减缓土地荒漠化速度;增加植被覆盖率,改善区域气候环境等。
(2020年7月浙江高考真题) 下图为美国本土部分地理要素分布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12.图中序号所在区域自然带相同的是( )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13.甲农业带中的大牧场放牧业( )
A.投入劳动力较多 B.专业化程度低C.产品商品率较低 D.以牧牛业为主
【答案】12.A 13.D
【解析】
12.读图可知,①②所在的区域为美国东北部,自然带类型为温带落叶阔叶林带,自然带类型相同,A正确。③区域地处30°N-40°N之间的大陆西岸,为地中海气候,对应的自然带为亚热带常绿硬叶林带,④区域地处美国东南部,为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对应的自然带为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BCD错误。故选A。
13.读图可知,甲农业带为美国西部高原的大牧场放牧业,以牧牛为主;专业化程度高;大牧场放牧业规模大,商品率高;机械化程度高;投入劳动力较少,D正确,ABC错误。故选D。
【点睛】美国西部高原的大牧场放牧业和阿根廷潘帕斯草原的大牧场放牧业均以牧牛为主,南非的大牧场放牧业以牧羊为主。大牧场放牧业生产规模大,专业化程度高,机械化程度高,商品率高。
(2020年1月浙江高考真题) 下图为土壤与其他自然地理要素的关系图。完成下面小题。
3.下列成土因素,比较活跃的是( )
A.气候和地形 B.气候和生物 C.母质和生物 D.地形和母质
4.与陡坡相比,缓坡土壤肥力一般较高是因为( )
A.自然植被茂密 B.有机质积累多 C.生物残体分解快 D.矿物养分流失快
【答案】3.B 4.B
【分析】
3.土壤的成土母质来源于岩石形成的风化物,气候对土壤形成的影响主要是通过降水和气温实现,通过降水影响土壤的水分,通过气温影响土壤的热量,气候影响岩石的物理和化学风化过程;生物是土壤有机物质的来源,气候和生物是在土壤的形成过程中比较活跃的因素,B正确。成土母质和地形相对稳定,不会明显变化,成土母质、地形特征对土壤的形成都有影响,但不是比较活跃的因素。ACD错误。故选B。
4.热带雨林自然植被茂密,土壤肥力较低,因此自然植被茂密不是影响陡坡、缓坡土壤肥力差异的主要因素,A错误。据图分析,在陡坡上,水流速度快,侵蚀强,地表疏松物质迁移速度较快,有机质、矿物养分难以保留,很难发育成深厚的土壤;缓坡水流速度慢,地表疏松物质迁移速度较慢,有机质、矿物养分积累多,土壤肥力一般较高,B正确。温度高,生物残体分解快,陡坡和缓坡温度差异不大,C错误。陡坡矿物养分流失快,缓坡矿物养分流失慢,D错误。故选B。
(2020年1月浙江高考真题)下图为雅鲁藏布江流域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9.雅鲁藏布江上游的“V”字形河谷形成的主要内、外力作用是( )
①板块张裂②板块挤压③风力侵蚀④流水侵蚀
A.①③ B.①④C.②③ D.②④
10.甲山地位于亚热带地区,但其南坡1100米以下分布着热带季雨林,原因是( )
A.夏季受印度低压控制B.常年受盛行西风影响C.夏季受西南季风影响D.常年受副热带高压控制
【答案】9.D 10.C
【分析】
9.雅鲁藏布江位于亚欧板块和印度洋板块交界处,板块挤压,亚欧板块抬升,雅鲁藏布江上游的外力作用主要是流水下切侵蚀作用为主,使河谷不断加深,并形成“V形谷”。②④正确。D正确。位于板块挤压处,不是板块张裂处,此地风力侵蚀较弱,不是营造地表形态的主要外力,①③错误。故选D。
10.印度低压中心位置位于印度半岛的西北部,甲山地南坡1100米以下不是印度低压,A错误。大陆西岸40°-60°常年受盛行西风影响,此地位于亚欧大陆南部,常年受季风影响,B错误。北半球夏季,南半球东南信风越过赤道向右偏转形成西南季风,西南季风遇山地阻挡气流抬升形成大量降水,此地位于热带地区,因此形成了热带季雨林,C正确。此地位于亚欧大陆南部,常年受季风影响,不受副热带高压控制,D错误。故选C。
(2020年1月浙江高考真题) 下图为长白山北坡自然带分布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15.甲自然带是( )
A.高山草甸带B.常绿硬叶林带C.山地常绿阔叶林带D.山地针阔叶混交林带
16.高山灌丛发育在寒冷、风大的高山环境,长白山高山灌丛( )
①根系浅而发达②生长快速③植株密度稀疏④植株高大
A.①② B.①③C.②④ D.③④
【答案】15.D 16.B
【分析】
15.长白山位于东北地区,属于温带季风气候区,其基带位于东北平原,是温带落叶阔叶林带,甲地位于北坡,海拔在600米以上,其上是山地针叶林带,则甲地是温带落叶阔叶林和山地针叶林的过渡地带,是山地针阔叶混交林带,D正确。高山草甸带海拔高度高于山地针叶林带,A错误。常绿硬叶林带、山地常绿阔叶林带位于亚热带,BC错误。故选D。
16.长白山高山环境山地土层薄,灌丛根系难以向下深扎根,因此根系浅;山顶风力大,灌丛根系发达可以固定植株,①正确。高山环境气温低,土壤贫瘠,高山灌丛生长慢,植株低矮,②④错误。高山环境气温低,土壤贫瘠,生长环境差,植株密度稀疏,③正确。B正确。故选B。
(2019年4月浙江高考真题) “理想大陆”是不考虑山地、高原等地形要素干扰的假想大陆。图1为“理想大陆”自然带分布示意图,图2为非洲自然带分布示意图。完成下列各题。
19.北回归线沿线自然带的分布,图2与图1明显不同的主要影响因素是( )
A.距海远近 B.沿岸洋流 C.海陆分布 D.海拔高度
20.图2中甲自然带为图1中( )
A.① B.② C.③ D.④
【答案】19.C 20.B
【分析】
本题主要考查自然带分布的影响因素,意在考查学生读图分析问题的能力,总体难度一般。
19.北回归线上,按照理想大陆自然带(图1)分布来看,形成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应受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影响,形成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而非洲(图2)形成热带沙漠,主要是由于非洲东部地区海域面积小,海陆热力性质差异不明显,故而没有形成夏季高温多雨,冬季低温少雨的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降水少,主要因素为海陆分布,故选C。
20.读图可知,图2中,甲位于非洲最南端,受西风带和副热带高气压带交替控制,形成地中海气候,对应自然带为亚热带常绿硬叶林带,对应图1中的②,故选B。
【点睛】自然地理环境的分异规律包括地带性分布规律和非地带性规律,地带性分布规律分为从赤道向两极分异规律、由沿海到内陆的地域分异规律和垂直地带分布规律。从赤道向两级分异规律主要表现为自然带东西延伸、南北更替,主要以热量为基础形成的。由沿海到内陆的地域分异规律主要表现为南北延伸、东西更替,主要是以水分为基础形成的;垂直地带性分布规律主要表现为由山麓到山顶自然带有规律的更替,主要是以水分和热量不同形成的。
(2018年11月浙江高考真题) 下图为南美洲安第斯山脉东坡自然植被分布示意图。完成下列问题。
15.山麓自然植被沿图中M方向更替,体现了地理环境的( )
A.垂直分异规律 B.地方性分异规律C.纬度地带分异规律 D.干湿度地带分异规律
16.垂直带上甲地植被为森林,其主要影响因素是( )
A.热量 B.光照 C.降水 D.土壤
【答案】15.C 16.C
【分析】
该组试题以区域自然带分布为背景,考查自然地理环境的差异性规律,试题难度适中。
15.从图中可以看出,沿M方向纬度出现了变化,随着纬度变化,热量条件发生变化,因此自然带类型发生变化,导致自然带大致沿纬线方向延伸,而不同纬度自然带类型不同,体现了自然地理环境差异性规律的从赤道向两极的地域分异规律,即纬度地带分异规律。
16.甲地位于南美洲南纬30°-40°之间安第斯山以东,地处西风带的背风坡,降水少,因此地带性植被为荒漠和草原。随着海拔高度上升,降水逐渐增多,水分条件的增加满足了森林生长的条件,因此在甲处形成了森林。故选C。
【点睛】中低纬度内陆或山地背风坡处,降水相对较少,因此,地带性植被多为草原或荒漠。在这样的地区,对生物影响最大的自然条件是水分条件,在山地地区更易形成降水,因此在山体的某一高度,往往会形成森林植被。
(2018年4月浙江高考真题)土壤是各种自然地理要素共同作用的产物,土壤有机质含量高低反映了当地自然环境征。完成下列各题。
7.下列地区土壤有机质含量最高的
A.山东半岛温带森林 B.大兴安岭西侧草原C.西双版纳热带森林 D.内蒙古高原西部荒漠
8.从我国内蒙古东部到西部的天然植被变化体现了地理环境的
A.纬度地带分异规律 B.干湿度地带分异规律C.垂直分异规律 D.地方性分异规律
【答案】7.B 8.B
【解析】
7.土壤有机质多少与枯枝落叶多少及热量条件有关。温度较低的地方,微生物作用慢。有机质积累多,高温湿润的地区虽然生物的生长量大,但由于微生物活动旺盛,故土壤积累的有机质少。大兴安岭西侧草原,草类茂盛,草类植被的根系主要集中表层,枯枝落叶多,而且该地纬度较高,微生物作用慢,有机质积累多,故选B项。
8.从我国内蒙古东部到西部,由于距海远近不同,导致降水多少不同,从导致自然带呈现出由森林-草原-荒漠的递变规律,属于干湿度地带分异规律,故选B项。
(2018年4月浙江高考真题) 27.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小题。
材料一 下图为我国东北地区略图。
材料二 某家具企业在甲地生产家具组件,在沿海大城市设立研发中心,在消费地组装销售,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
(1)图示地区冬季寒冷,主要因_____高,白昼时间_____(填“长”或“短”),且受冬季风影响大等。
(2)形成乙平原的主要外力作用是_______作用,丙河流一年中有_______次汛期。
(3)该家具企业在甲地布局属于_______指向型。将研发中心设立在沿海大城市便于获得高素质劳动力和市场______,在消费地组装家具可降低______成本。
(4)与图中同纬度地区相比,说明丁地生物种类丰富的原因。
【答案】(1)纬度 ;短 (2)流水沉积;两(3)原料;信息;运输(4)降水较多,植物种类丰富;相对高度大,山地垂直自然带多;人类活动破坏小
【分析】
本题主要考查影响气温的因素、河流的水文特征、工业区位因素、生物多样性的成因等相关知识。
【详解】
(1)读图分析可知,图示地区为我国的东北地区,纬度较高,冬季昼长较短,获得的太阳辐射较少,而且距离冬季风源地较近,受冬季风的影响较大,因此冬季温度较低。
(2)乙平原为东北平原,主要是由于河流的沉积作用而形成的。丙地的河流主要靠大气降水补给和季节性积雪融水补给,因此会形成夏汛和春汛两个汛期。
(3)该地山地众多,森林资源丰富,家具企业所需要的木材丰富,因此属于原料指向型;将研发中心设立在沿海大城市便于获得高素质劳动力和市场信息,在消费地组装家具,接近市场,可降低运输成本成本。
(4)丁地生物种类丰富的原因主要从气候、地形、人类活动等方面进行分析。丁地位于长白山的迎风坡,降水较多,植物种类丰富;海拔高,相对高度大,山地垂直自然带多;人类活动破坏小。
【点睛】
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有:
纬度位置:通常情况下,赤道地区降水最多,两极附近降水最少。南北回归线附近,大陆东岸降水较多,西岸降水较少。
海陆分布:温带地区,沿海地区降水较多,内陆地区降水较少。
地形地势:通常情况下,山地迎风坡降水较多,背风坡降水较少。
洋流因素:暖流对沿岸地区气候起到增温、增湿的作用。如西欧海洋性气候的形成,就直接得益于暖湿的北大西洋暖流。寒流对沿岸地区的气候起到降温、减湿的作用。如大陆西岸的寒流(南半球)对澳大利亚西海岸、秘鲁太平洋沿岸荒漠环境的形成,起到了一定的作用。
人类活动:通过改变地面状况,影响局部地区气候。如人工造林可使局部地区气候有所改善,任意砍伐森林可使当地气候恶化。此外,人类活动还可形成热岛效应等。全球变暖就是由人类活动造成的。
(2017年11月浙江高考真题) 2017年9月29日兰渝铁路全线通车,乘车从兰州到重庆,可看到沿途植被景观变化明显。下图为兰渝铁路示意图。
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6.从兰州到重庆,图中看到秦岭南北自然植被类型差异明显,造成这种差异的主导因素是
A.地形 B.土壤 C.水分 D.热量
7.修建铁路北段时,适合保护生态的措施是
A.临近城镇设置隔音屏障 B.设立栅栏阻止动物穿越
C.铁路多处采用桥梁或隧道 D.路基两侧种植常绿阔叶林
【答案】6.D 7.C
【解析】
6.从兰州到重庆,自然植被由温带落叶阔叶林变成亚热带常绿阔叶林,体现了从赤道到两极的地域分异规律,造成这种分异的主导因素是热量,选D。
7.“临近城镇设置隔音屏障”可以减少对城镇的噪声污染,与保护生态无关,A错;在铁路沿线应该设立生物通道,B错;采用桥梁或隧道可以减少对地表植被的破坏,C对;铁路北段为温带落叶阔叶林,D错。
【点睛】
1.从赤道到两极的地域分异
(1)规律:自然带大致与纬线平行,沿东西方向延伸,南北方向更替。
(2)成因:热量由赤道向两极递减是产生这种分异的基础,水分条件也有重要影响。
2.从沿海到内陆的地域分异
(1)规律:自然带平行于海岸方向延伸,垂直于海岸方向更替。
(2)成因:从沿海到内陆,水分条件不同。
(2017年4月浙江高考真题)下图为“小尺度范围各自然地理要素的相互作用示意图”。完成下列小题。
14.图中①至⑤代表了自然地理环境的大气、生物、地质、地形、水文要素,其中对土壤形成比较稳定的影响要素是
A.①② B.②③C.③④ D.④⑤
15.图示区域
A.土壤肥力与生物活动密切相关B.山坡上土壤厚度一般大于河谷
C.土壤的矿物养分主要来自植被D.林地土壤有机质含量一般高于草地
【答案】14.C 15.A
【解析】
14.据图可知,③④为地质和地形。 各种成土因素中,母质(与地质密切相关)和地形时比较稳定的影响因素,气候和生物则是比较活动的影响因素。故选C。
15.土壤肥力与生物活动关系密切,A正确。山坡上因地形坡度大,土壤易被侵蚀搬运,故土壤厚度较薄,B错误。土壤的矿物养分来自于成土母质,植被是提供有机质的,C错误。草地由于根系密集,利于有机质富集,有机质含量较森林土壤高,D错。故选A。
(2017年4月浙江高考真题) 多年冻土是长期在0℃或0℃以下冻结并含有冰的土石层。读我国东北地区多年冻土南界变化示意图。完成下列各题。
18.与现今相比,该区域17—18世纪处于
A.冰期 B.间冰期C.温暖期 D.寒冷期
19.多年冻土南界变化后,甲地土壤
A.养分循环加快 B.污染程度减轻C.水热条件变差 D.生产潜力下降
【答案】18.D 19.A
【分析】
请在此填写整体分析!
18.与现今相比,该区域17-18世纪多年冻土南界位置偏南,说明当时比现在寒冷,D正确。
19.图中甲地为温带季风气候,典型植被为温带落叶阔叶林。气候变暖,微生物对有机质的分解作用增强,养分循环加快,故A正确。全球变暖与土壤污染程度没有直接关系;热量条件变好,生产潜力可能上升,故B、C、D错无。
【点睛】本题难度一般,主要是分析出与现今相比,该区域17-18世纪出多年冻土偏南,位置的北移说明气候变暖。
专题20 中国地理-五年(2017-2021)高考地理真题分项详解(浙江专用)(解析版): 这是一份专题20 中国地理-五年(2017-2021)高考地理真题分项详解(浙江专用)(解析版),共2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9%大幅度提高到62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专题19 世界地理-五年(2017-2021)高考地理真题分项详解(浙江专用)(解析版): 这是一份专题19 世界地理-五年(2017-2021)高考地理真题分项详解(浙江专用)(解析版),共23页。试卷主要包含了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8亿吨,河口潮差达4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专题17 区域差异-五年(2017-2021)高考地理真题分项详解(浙江专用)(解析版): 这是一份专题17 区域差异-五年(2017-2021)高考地理真题分项详解(浙江专用)(解析版),共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 甲是, 四大地区中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