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人教版欣赏 乌苏里船歌教学设计
展开《乌苏里船歌》
课时:一课时 课型:欣赏课
教学目标:
1、欣赏合唱歌曲《乌苏里船歌》,了解赫哲族人民的生活风俗习惯,拓展学生的音乐视眼,并由衷的对劳动人民的智慧发出赞
叹之情。
2、让学生了解合唱歌曲的形式与效果,感受合唱歌曲的和谐美
和丰满性。
教学重点、难点:
让学生对合唱的形式和效果有进一步感受。
教案分析:
《乌苏里船歌》是一首以东北赫哲族民歌为素材创作的歌曲,从60年代诞生以来一直传唱不衰。这课欣赏的是由男高音领唱的混声合唱的《乌苏里船歌》,歌曲为ABA的曲式结构,带有颤音的长音和迂回起伏的瑟音的引子前奏,先声夺人地勾勒出一幅乌苏里江清晨烟波浩渺、安逸宁静的恬美画面。“阿郎-赫呢哪”的呼唤与紧接的回声模仿,虚实相同,更使人感到晨曦未晞,迷蒙的水雾扑面而来。两小节间奏跌宕摇曳,宛如一叶扁舟翩然而来,人们仿佛看到勤劳的赫哲族渔民傲立船头,手执双桨在引吭高歌,朴实而明快地表现了他们对新生活、对祖国山河由衷的热爱和赞美。尾声是引子的再现,犹如拉近的镜头又慢慢地拉开,满载鱼虾和欢乐的渔船冉冉远去。全曲既充满诗情画意,又具有
鲜明的地方色彩和崭新的时代气息。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师生问好。
二、导入:
1、欣赏歌曲《让我们荡起双桨》
师:请大家来听听、哼哼这首歌,想想歌曲描绘了孩子们怎样生活?
生:孩子们在洒满阳光的湖面上愉快歌唱。
2、这歌是谁写的?
生:是乔羽爷爷作曲,刘帜爷爷作词而成的。
3、师:在我们学唱的歌曲中有的并不是由词曲家创作的,而是人们在长期劳动与生活中创作,并在世代的口头流传中得到加工
演变而成的。这样的歌曲叫民歌。
三、欣赏歌曲《乌苏里船歌》
1、初听录音
师:这不,有一群人唱着歌来了,请听一听歌曲情绪怎么样?
2.复听录音
(1)他们在唱什么,生活是怎样的?我们一起看着谱子来听一听。
生:他们在唱乌苏里江。他们在唱在江里捕鱼。在他们在歌唱美好的生活。
2)他们的劳动场所在哪儿?
生:江里。
3)这是什么江?
生:是乌苏里江。
(4)点题
师: 对了,所以我们今天要欣赏的歌曲就叫做《乌苏里船歌》。
3、介绍歌曲背景
(1)介绍赫哲族(出示赫哲族的图片)
师:在美丽的乌苏里江边生活着勇敢聪明的赫哲人民,赫哲族是我国最小的民族,据统计现在有4600多人口,捕鱼和狩猎是赫哲人衣食的主要来源。有句话是这样来形容他们的:鱼皮制衣酒敬神,狗拉雪橇赫哲人!
(2)介绍歌曲背景
师:这是一首根据赫哲族民歌为素材创作的歌曲,从60年代以来一直传唱不衰。
4、介绍合唱的形式
(1)你能听出这首歌曲是用什么样的声音在唱吗?
生:有男的声音也有女的声音。
师:恩,有男声有女声。所以这是一首合唱歌曲。
(2)谁知道合唱歌曲怎么来分类?
老师根据学生的回答加以引导。
(3)教师总结
合唱是以人声的分类为依据。按照不同的人声可分两大类:1、同声合唱2、混声合唱。
同声合唱是同类的人声组成的,有三类:1、童声合唱(比如说你们XX班的同学一起唱首合唱歌曲就是童声合唱)2、女声
合唱3、男声合唱、由女生(或童声)与男声混合组织的合唱叫混声合唱。
(4)那这首《乌苏里船歌》是什么样的合唱形式呢?
生:混声合唱
师:是哪两种声音的混合?
生:女声和男声。
5、感受合唱的效果
(1)听一听这首混声合唱的《乌苏里船歌》有几个声部?
(2)主旋律是在哪个声部上?
(对于这两个问题,学生的回答不一定会很正确,教师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加以总结,让学生了解这是一首男高音领唱的混声合唱歌曲。)
6、分段欣赏
师:歌曲可以分三段,下面我们来分段欣赏一下歌曲,感受一下歌曲声部之间的配合和变化。
(1) 前奏
A、用什么乐器演奏的?
生:钢琴
B、前奏带给你什么样的感受?
生:自由回答
师:带有颤音的和迂回起伏的瑟音的前奏引子,先声夺人的勾勒出一幅乌苏里江清晨烟波浩淼,安逸宁静的恬美画面。
(2) 第一段
A、描写了什么样的情景?
生:赫哲族的人们来到了江上。
(“阿朗赫赫尼哪”的呼唤,更使人感到晨曦未散,迷蒙的水雾扑面而来。)
B、一起来唱一唱“阿朗赫赫尼哪”
C、听录音,歌曲里的“阿朗赫赫尼哪”有什么特点。
生:一次高一次低。
师:为什么声音要一高一低呢?
生:是回声。
D、再唱一唱“阿朗赫赫尼哪”
师:恩,我们以前学过很多和回声有关的歌曲,也了解了回声的特点。下面我们一起在来唱一唱,体验一下“阿朗赫赫尼哪”的呼唤和回声实虚相间的感觉。(老师根据学生的表现加以引导)
(3)第二段
A、看谱子听歌曲,感受声部之间的变化
师:声部之间有什么变化?请你仔细看着歌谱听一听,认真思考。
生:声部在不停的变化
师:是啊,看看我们的声部本来是女低和男高音的领唱,接着就变成了四声部,在接着又变成了女高和女低,最后又回到了四声部,声部间在不停的缩小、扩张、缩小、再扩张。
C、听听主旋律的走向
师:声部在不停的变化,那看看我们歌曲的主旋律呢?有没
有变化。
生:主旋律在不同的声部之间变化,从男高音领唱移到了女
低音声部。
D、唱一唱主旋律
师:你们回答的很好。下面我们一起来把这段的主旋律唱唱。
(4)最后结尾
A、结尾和什么地方相似?
生:结尾和开头相似。
B、展现了什么样的情景?
生:自由回答。
师:结尾是开头的再现,展现了赫哲族的人们满载鱼虾摇船远去。
C、这首歌曲是ABA的曲式结构
师:这首歌曲前后相似,所以是ABA的曲式结构。
总结:本课欣赏了中国著名的民歌,你对歌曲的理解和感受在课后好好回忆。
初中音乐☆乌苏里船歌教案设计: 这是一份初中音乐☆乌苏里船歌教案设计,共3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教学⽬标,教学重难点,教学过程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音乐七年级上册欣赏 乌苏里船歌教案设计: 这是一份音乐七年级上册欣赏 乌苏里船歌教案设计,共2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学习目标,学习重点难点,学习方法,学习过程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初中人教版欣赏 乌苏里船歌教案设计: 这是一份初中人教版欣赏 乌苏里船歌教案设计,共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