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会沟通交流》第三课时 教案01](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1/9/13234796/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学会沟通交流》第三课时 教案02](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1/9/13234796/0/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学会沟通交流》第三课时 教案03](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1/9/13234796/0/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政治 (道德与法治)五年级上册2 学会沟通交流第三课时教案
展开(第三课时)
班级: 课时: 课型:______
一、教材分析
本课题围绕人际交往中的沟通问题展开,设置了“正确对待不同看法”“真诚坦率很重要”“与人沟通讲方法”三个话题。
“正确对待不同看法”这个话题设置的目的是让学生了解不同的成长环境使人们在行为习惯、生活方式、看待问题的立场等方面有不同的看法,当产生矛盾和冲突时,要理性对待分歧。
“真诚坦率很重要”这个话题设置的目的是引导学生认识到,只有真诚坦率的沟通才可能有效地化解矛盾、促进和谐。
“与人沟通讲方法”这个话题设置的目的是引导学生掌握一定的与人沟通的方法和技巧,既要表达自己的意见,又要倾听他人的想法,还要给对方充分解释的机会。
这三个板块之间有先后的逻辑关系:先学习如何对待不同看法,理性对待分歧,再认识真诚坦率对于有效化解矛盾的重要性,最后学习一些与人沟通的方法和技巧。
二、学情分析
小学高年级的学生做事情更有主见,因此在交往过程中会坚持自己的观点,或者希望自己的观点得到伙伴的认同。再加上现在的孩子自私的倾向比较严重,因此容易对问题产生不同的看法,引起与伙伴之间的矛盾,严重的还会造成人际交往的心理障碍。所以小学高年级的学生更需要人际交往上的指导,逐步学会基本的人际交往能力,本课时的学习就是体现了学生的内在心理需求。
三、教学目标
1.学习与人沟通的方法和技巧。
2.建立良好人际关系。
四、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
既要表达自己的意见,又要倾听他人的想法,还要给对方充分解释的机会,达到有效沟通的目的。
【教学难点】
培养有效沟通的思维习惯。
五、教学过程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准备有关表达与倾听重要性的图文资料。
学生准备:尝试不同的表达方法。
(一)新课导入
1.话题讨论
教师出示图片,请同学观察图片,说说自己的发现。
教师:图片表达的是无效沟通的意思,在“说”和“听”两个环节都出现了问题。
由此看见,沟通由“听”和“说”两方面构成,请同学们从“听”和“说”两方面说说你对沟通的理解。
2.新课导入
课题明示:与人沟通讲方法
教师指导:
说→要勇于准确表达自己的意见。
听→学会倾听,理解和领会对方意思。
结果→无论沟通结果如何,都不要相互指责。
(二)案例分析
1.案例讨论
班长请生活委员通知同学们周一下午四点在操场集合,结果生活委员通知错了时间,发生了以下对话:
对话一:
班长:你怎么回事?竟然把时间弄错了!
生活委员:是你说错了吧。
……
对话二:
班长:我应该和你再确认一下时间的。
生活委员:我可能听错了。
……
教师:请按照两种不同的对话表演下去,看看结果分别会怎样?思考:我们为什么要学会与人沟通?
明示:学会与人沟通,对于我们生活中的问题解决有很大的益处,沟通不畅会产生很多不必要的矛盾和分歧。
2.学习表达
(1)阅读教材第15页“活动园”的内容,思考:两种表达句式有什么不同?
学一学:假如你和朋友约好一起去博物馆,他却临时说有事不能来。对此,你可能会有如下表达。
明示:“我”句式更能代表自己的观点,有商量的口气;“你”句式有指责性、命令性、要求性的语气。
(2)情境运用(完成表格)
情境:假如你和体育委员钱小明因为运动会项目报名的事发生争吵,本来你的强项是短跑,他却让你报跳远。你会怎么跟钱小明说?
(3)表达有方法
①每个人都有发表自己意见的权利,表达时要自信。
②说话前做好准备,明确观点,充分说理。
③表达是为了让对方能理解和接受自己的意见。说话要态度诚恳,语气平和,音量适中,有理有据,可以适当辅以手势。(手势辅助通常可以表示欢迎、请、赞同、感谢、愤怒、否定等多种意思。)
教师总结:说话是一门艺术,要想起到好的表达、沟通的效果,我们就必须要掌握一定的表达技巧和方法。
3.学会倾听
(1)出示问题:学会倾听在人际交往中有什么重要作用?
教师:与人沟通,要学会倾听。这样做既是良好修养的体现,也能让我们准确理解和领会对方的想法和目的。
(2)阅读材料并思考:在一开始父子关系不好的原因是什么?后来是什么原因导致了父子关系的好转?
材料:有一对父子,一见面就争吵不休,儿子嫌父亲啰嗦,父亲嫌儿子不听话,总之是话不投机,见面说不上几句话就不欢而散。一次儿子说:“爸爸,你从来没有认真听我说过一句话,我现在只要你把我说的话重复一遍就行。”父亲答应了。当父亲重复了儿子的话,才发现儿子原来这么懂事,父子间关系变得非常融洽。
教师明示:学会倾听能够帮助我们更好地了解彼此,从而让沟通更加顺畅,使问题得到更好的解决。
(3)阅读教材第16页“活动园”的内容,交流:你是否遇到过类似的困惑?请根据自己的经验来补充。(学生自由发言)
补充:如,他总是时不时的打开手机看一下,好像不是很想和我交流。
教师:生活中与别人沟通时,我们可能会遇到对方有上述的一些反应,同时自己的心理也会受到影响,所以我们要学会倾听,重视倾听。
(4)倾听要耐心
①身体前倾,目光专注。
②边听边观察,从对方的表情、手势和语气中获取信息。
③从对方的发言中把握关键内容,做好回应的准备。
④用点头等方式表示你的认同或礼貌地提出自己的看法。
教师:同学们还可以根据自己的理解对倾听进行补充。
4.沟通结果
共同结果有两种,达成共识和未达成共识,如果不能达成共识,我们应该怎么办?
明示:与人沟通,即使未能达成共识,也不要相互指责。我们可以结合具体问题进行讨论,给对方充分解释的机会。
阅读教材17页“活动园”的内容,交流讨论:
问题一:你和同学沟通后,如果意见仍未达成一致,你会如何处理?
问题二:在与他人沟通过程中,如何做到始终尊重他人?
明示:问题一,例如:我会站在对方角度想一想,试着理解对方;我会对自己的意见进行反思,考虑自己意见的合理程度。
问题二:尊重他人是良好修养和素质的表现。在沟通中,即使出现沟通不顺畅或者激烈争论,都要处处体现对别人的尊重。例如:不打断别人说话;认真耐心倾听别人的讲述;不指责、不漫骂、不抱怨对方等。
(三)课堂总结
1.与人沟通要勇于表达自己的意见,沉默不语可能失去沟通的机会。
2.学会倾听能让我们准确理解和领会对方的想法和目的。
3.与人沟通未能达成共识,可以结合具体问题进行讨论,给对方充分解释的机会。
(四)素养提升
一、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1.与人沟通,要勇于表达自己的意见,沉默不语可能失去沟通的机会。
2.与人沟通还要学会倾听。这样做既是良好修养的体现,也能让我们准确理解和领会对方的想法和目的。
(五)板书设计
(六)布置作业
1.交流:关于沟通方法的建议见解。
2.实践:运用所学知识,有效化解生活中沟通的矛盾。 表达句式
可能的表达
可能的结果
以“我”为主语的句式
我有点失望!
允许对方解释并使友谊不受伤害
以“你”为主语的句式
你真不守信!
两人争吵起来
表达句式
可能的表达
可能的结果
以“我”为主语的句式
我还是再考虑一下吧
改报短跑项目
以“你”为主语的句式
你这是摆明了不想咱班短跑赢
两人发生争执
人教部编版五年级上册2 学会沟通交流教案: 这是一份人教部编版五年级上册2 学会沟通交流教案,共13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材分析,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法学法,资源与工具,教学过程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1学年2 学会沟通交流第二课时教案: 这是一份2021学年2 学会沟通交流第二课时教案,共8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教学目标,重点难点,教学过程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政治 (道德与法治)人教部编版2 学会沟通交流第一课时教案设计: 这是一份政治 (道德与法治)人教部编版2 学会沟通交流第一课时教案设计,共7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教学目标,重点难点,教学过程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