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动物笑谈教案
展开
这是一份初中语文动物笑谈教案,共3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导入新课,预习展示,初读感知,合作探究,拓展提升,总结反思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1. 默读课文,用简洁的语言概述文章内容。
2. 学习课文幽默风趣的语言风格。
3. 感受科学工作者专注、忘我的精神培养良好的个人素养。
教学重点:
默读课文,用简洁的语言概述文章内容。
教学难点:
学习课文幽默风趣的语言风格。
教学方法:朗读法、自主、合作、探究
教学用具:多媒体课件
一、导入新课
动物是人类最亲密的朋友。动物也有灵性和个性,本文作者作为一个动物行为学家,将为我们讲述他在研究动物行为时发生的趣事。
二、预习展示
1.字词注音
哺乳( ) 羞怯( ) 驯养( ) 禁锢( ) 匍匐( )
障碍( ) 滑翔( ) 收敛( ) 余晖( ) 鹦鹉( )21世纪 怪诞不经( ) 神采奕奕( )
2.解释词语的含义。
怪诞不经:
大相径庭:
神采奕奕:
张牙舞爪:
恋恋不舍:
3.作家作品展示
康拉德•劳伦兹(1903~1989),生于维也纳,奥地利动物行为学家、科普作家,他是世界动物行为学研究的开山鼻祖。代表作有《所罗门王的指环》《狗的家世》《攻击的秘密》《雁语者》。1973年获得了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
三、初读感知
1.默读课文,用简洁的语言概述文章内容。
明确:本文写了作者做小水鸭认母的实验、养黄冠大鹦鹉的趣事。
2.理清文章思路,把握段落大意。
明确:
一、(1)总写“我”研究高等动物行为是发生的趣事,常被人当做疯子。
二、(2~9)“我”观察水鸭子的趣事。
三、(10~19)写大鹦鹉“可可”的趣事。
四、合作探究
1.新出生的小水鸭有什么本能?为了让小水鸭跟着“我”走,“我”是怎样做鸭妈妈的?
明确:新出生的小水鸭对母鸭的叫声有本能的反应,会跟着叫声走。“我”学着母水鸭的叫声,不停地唤着它们。“我”匍匐在草中,蹲着走,蹲在地上爬行,还不停的嘎嘎叫。(屈着膝,弯着腰,低着头在草地上爬着,一边不时回头偷看,一边大声地学着鸭子叫声。)
2.黄冠鹦鹉“可可”喜欢做什么事?
明确:喜欢跟我在一起;爱搞恶作剧:咬衣服上的扣子,把毛线团缠在树上。
3、本文语言幽默风趣,有时还带有调侃的味道,试举几例赏析。
例一:他们大概被眼前的景象惊呆了,因为他们只看到一个有着大把胡子的大男人,屈着膝,弯着腰,低着头在草地上爬着,一边不时回头偷看,一边大声地学着鸭子的叫声
明确:“屈、弯、低、爬、偷看”等动词生动形象地描绘出我模仿母鸭爬行的姿态;“大把胡子”“大男人”具有调侃的意味;也突出了作为科学工作者对工作的专注。
例二:如果一个人用尽全身之力,把嗓子憋得尖尖的,发生“哦——啊”的叫声,虽说比不上大鹦鹉的气势,听起来也蛮像了。
明确:“憋得尖尖”一词形象地写出了“我”模仿黄冠鹦鹉声音时的神态,表现了“我”极高的专业素养。
例三:可可似乎很清楚那一团团柔软的毛线是干什么用的,它总是一口咬住露在外面的活线头,很快地飞到空中,把一整团线都打开来,就像一个纸风筝拖着一条极长的尾巴。它总是蹿得高高的,然后绕着我们的屋子前面的柠檬树有规则地打起转来。
明确:咬、飞、蹿、打转等动词运用得准确生动,将“可可”打开线团缠绕在树上的过程描绘得栩栩如生,让人有身临其境之感。表现“我”对“可可”的喜爱之情。
4、透过这些文字,我们可以感受到作为一个科学工作者的什么品质?
明确:专注忘我的精神和极高的专业素养。
五、拓展提升
模仿课文的写法,写自己和动物之间发生的一件趣事,200字左右。
六、总结反思
1.学后反思
学生谈感受,谈收获,反思不足等。
2.教后反思
教师总结学习重点,目标达成,学生表现等。
达标测试
1.学生做“当堂达标检测题”,教师监考。
2. 学生做完后,组内相互批改, 多媒体课件展示答案
3.各组汇报批改情况,尤其是错得比较多的题。
板书:
观察水鸭子的趣事 极高的专业素养
动物笑谈 热爱动物
饲养大鹦鹉“可可”的趣事专注忘我的精神
相关教案
这是一份初中语文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上册动物笑谈教案及反思,共7页。
这是一份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上册动物笑谈教学设计,共6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学目标,教学重点,教学难点,教学过程,板书设计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语文七年级上册动物笑谈教学设计及反思,共3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再读课文,品析语言特点,讨论交流,感悟提升,课堂总结,作业布置,板书设计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