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连云港市2022年中考一模化学试题及答案
展开中考一模化学试题
一、单选题
1.保护环境是我们应尽的职责,下列做法正确的是( )
A.春节燃放烟花爆竹 B.在草坪上野炊
C.废旧电池随意丢弃 D.不乱扔果皮、纸屑
2.下列变化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
A.冰雪融化 B.电灯亮了 C.水的电解 D.酒精挥发
3.实验结束后,下列仪器放置方法正确的是( )
A. B.
C. D.
4.如图所示黄金面具是三星堆遗址出土的金器。经检测,其金含量约为85%,银含量约为13%至14%,还有其他杂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黄金面具属于混合物
B.金的活动性比银强
C.黄金面具是由金银分子构成的
D.黄金面具放在稀硫酸中会被溶解
5.对比是学习化学的重要方法,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金刚石和石墨性质存在明显差异,是由于它们的原子排列方式不同
B.钢和生铁的性能不同,是因为钢是纯净的铁,生铁中混有碳杂质
C.硫在空气和氧气中燃烧现象不同,是因为反应物的浓度不同
D.热固性塑料和热塑性塑料性质不同,是因为它们的分子结构不同
6.下图中甲图表示镓在元素周期表中的部分信息和核外电子排布情况,乙图表示Cl原子核外电子排布情况,据图所得信息描述正确的是( )
A.镓的相对原子质量为69.72g B.镓是一种金属元素
C.氯原子的核内中子数为17 D.氯化镓的化学式为GaCl2
7.向如图所示的烧杯中加入一种物质,搅拌后,发现塑料片上的水结了冰,则加入的物质是( )
A.生石灰 B.纯碱
C.硝酸铵 D.氢氧化钠固体
8.如图是某化学变化的微观模拟图,“ ”和“ ”表示不同元素的原子。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该化学变化属于化合反应
B.在该化学变化过程中物质种类发生了改变
C.该化学变化过程中分子个数不变
D.参加该化学反应的两种分子个数比为2:1
9.下列各组物质稀溶液,不用其他试剂就能鉴别出来的是( )
A.NaNO3、AgNO3、NaCl、Na2CO3 B.NaNO3、Na2CO3、Na2SO4、BaCl2
C.NaCl、CuSO4、Na2SO4、NaOH D.NaNO3、CuSO4、MgCl2、KOH
10.归纳总结是学习化学的重要方法之一,下列选项正确的是( )
A.金属的导电性:
B.身边一些物质的pH:
C.地壳中的元素含量:
D.人体内元素含量:
11.下列实验方案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
选项 | 实验目的 | 实验方案 |
A | 除去CO中少量CO2 | 通过灼热的氧化铜 |
B | 除去NaNO3中少量Ba(NO3)2 | 加入适量的碳酸钾反应,过滤,蒸发结晶 |
C | 除去铜粉中少量的铁粉 | 加入适量的硫酸铜溶液反应,过滤,干燥 |
D | 除去氢氧化钠固体中少量的碳酸钠 | 加入适量的稀盐酸反应,过滤,蒸发结晶 |
A.A B.B C.C D.D
12.初中化学常见的物质和相互转化关系如图所示,图中“→”表示一种物质可以一步转化为另一种物质,符号“—”表示两种物质可以发生化学反应。下表中甲、乙、丙三种物质与图示关系不符的一组是( )
选项 | 甲 | 乙 | 丙 |
A | H2O | H2 | O2 |
B | CaCO3 | CaO | H2O |
C | H2CO3 | H2O | CO2 |
D | KClO3 | KCl | O2 |
A.A B.B C.C D.D
二、填空题
13.化学在生产、生活中有着广泛应用。
(1)现有A.氢氧化钠、B.食盐、C.生石灰、D.熟石灰、E.小苏打、F.干冰、G.一氧化碳七种物质,请从中选择适当的物质并用其编号(字母)填空:
①可以用来人工降雨的是 ;
②可以用来作 食品干燥剂的是 ;
③可以用来改良酸性土壤的是 ;
④可以用来做炉具清洁剂的是 ;
⑤可以用来治疗胃酸过多症的是 ;
⑥可以用来冶炼金属的是 。
(2)糖尿病检验原理之一是将含有葡萄糖(C6H12O6)的尿液与新制的Cu(OH)2共热,产生砖红色沉淀,该沉淀为氧化亚铜。
①请用化学用语填空:
2个氢原子 ;2个氢氧根离子 。
②写出符号“ ”中“2”的含义:
符号正上方的“2” ,符号右下方的“2” 。
③写出一个可以制得氢氧化铜的化学方程式: 。
14.2022年“世界水日”的主题为“珍惜地下水,珍视隐藏的资源”,“中国水周"活动主题为“推进地下水超采综合治理复苏河湖生态环境”。
(1)下列有关水的说法正确的是______。
A.地下水是纯净物,可以直接饮用
B.淡水资源是取之不尽的
C.利用活性炭可以软化硬水
D.使用无磷洗涤剂可以减少水体污染
(2)冬天用氯化钠做融雪剂,渗入地下增加地下水的含盐量,会造成地下水污染。氯化钠在不同温度时的溶解度如下表所示:
温度/℃ | 20 | 40 | 60 | 80 | 100 |
溶解度/g | 36.0 | 36.6 | 37.3 | 38.4 | 39.8 |
①80℃时,将38 g氯化钠放入到100 g水中,搅拌至固体全部消失,此时为 溶液(填“饱和”或“不饱和");冷却到室温(20℃),有 g晶体析出。
②如图是NaCl和KNO3的溶解度曲线图。
30℃时,NaCl的溶解度 KNO3的溶解度(填写“>”“=”或“<”)。
(3)天然水转化为自来水,消毒常用液氯消毒剂,发生的反应为:Cl2+H2O=HCl+HClO。小明用自来水直接配制硝酸银溶液发现产生了白色沉淀,请写出化学方程式 。
(4)生活中含氮有机物分解等会造成废水中氨氮(以NH3形式存在)含量过高,直接排放会导致水体富营养化。次氯酸(HClO)可以除去废水中的NH3,若废水碱性过强(pH>10),NH3的去除率会显著降低,原因是 。
三、综合题
15.小明同学计划在实验室配制50 g质量分数为3%的氯化钠溶液,但是实验室只找到了粗盐。那么为了完成实验,需要先提纯后配制。回答下列问题:
(1)粗盐提纯需要用到的玻璃仪器有 (填写编号),要完成粗盐提纯,还需要补充仪器 。
(2)溶解时,玻璃棒的作用是 。
(3)最后配制的氯化钠溶液,经科学仪器测定发现质量分数偏小,可能原因是 (任写一条)。
16.2020年9月,中国向世界宣布了2030年前实现碳达峰、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的目标。
(1)造成温室效应加剧的主要原因是煤、石油和 等化石燃料的过度使用。为了减缓大气中二氧化碳的增加,我们生活中可以 (任写一条)。
(2)某兴趣小组在实验室中制取纯净、干燥的CO2,并探究CO2的性质。
根据下图回答问题:
Ⅰ、仪器x的名称是 。
Ⅱ、实验室中制取纯净、干燥的CO2,应选择的实验装置从左到右依次是 (填写编号),如何证明二氧化碳已收集满 。
Ⅲ、要证明二氧化碳可以与水作用,请利用以上装置设计实验 。
Ⅳ、将二氧化碳通入氢氧化钠溶液中无明显现象,为了探究它们是否发生了化学反应,兴趣小组同学设计了如图装置(图甲)测定二氧化碳浓度的变化,并绘制成曲线(图乙)。
分析: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钠发生反应的时间段为 。mn段二氧化碳浓度不变的原因是 。
(3)二氧化碳的资源化利用是实现碳减排的重要途径。近年,我国科学家合成了一种新型催化剂,可以将二氧化碳和氢气转化为清洁的液体燃料甲醇(CH3OH)和水,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4)实验室用100g含杂质(杂质不和稀盐酸反应) 20%的石灰石与稀盐酸充分反应,生成二氧化碳气体多少?(写出计算过程)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D
2.【答案】C
3.【答案】A
4.【答案】A
5.【答案】B
6.【答案】B
7.【答案】C
8.【答案】C
9.【答案】D
10.【答案】A
11.【答案】C
12.【答案】D
13.【答案】(1)F;C;D;A;E;G
(2)2H;2OH-;二氧化碳中氧元素显-2价;每个二氧化碳分子中含2个氧原子;
14.【答案】(1)D
(2)不饱和;2;<
(3)
(4)碱性过强会消耗HClO,使次氯酸的浓度降低,导致NH3的去除率降低
15.【答案】(1)BCEF;蒸发皿
(2)搅拌,加速溶解
(3)取食盐时有少量食盐撒落;量水时,仰视量取等合理即可
16.【答案】(1)天然气;少用一次性筷子(合理即可)
(2)长颈漏斗;ACBF;用燃着的木条放在集气瓶口,熄灭则证明已经收集满了;ABHJ.将干燥的二氧化碳分别通过H、J,H中没有现象,J中紫色变为红色,说明二氧化碳可以和水作用;t2~t3;CO2已在水中达到饱和
(3)
(4)解:100g含杂质20%的石灰石中,碳酸钙的质量=100g×﹙1-20%﹚=80g,
设生成的二氧化碳质量为x
x=35.2g
答:生成二氧化碳气体为35.2g。
2023年江苏省连云港市中考二模化学试题(含解析): 这是一份2023年江苏省连云港市中考二模化学试题(含解析),共1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填空题,综合应用题,科学探究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3年江苏省连云港市海州区中考一模化学试题(含答案): 这是一份2023年江苏省连云港市海州区中考一模化学试题(含答案),共1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非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2年江苏省连云港市海州区中考二模化学试题(word版含答案): 这是一份2022年江苏省连云港市海州区中考二模化学试题(word版含答案),共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下列生活用品中属于金属材料的是,下列化学用语表述正确的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