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四年级上册《古诗三首》教案 部编版01](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1/2/13224843/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小学四年级上册《古诗三首》教案 部编版02](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1/2/13224843/0/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小学四年级上册《古诗三首》教案 部编版03](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1/2/13224843/0/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小学四年级上册《古诗三首》教案 部编版
展开语文部编版四年级上册
第21课《古诗三首》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一、知识技能。
1.学会本课生字词,理解重点词语的意思。
2.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重点是读准字音和断句。
二、过程与方法。
1、初读课文,扫清字词障碍。
2、指导书写课后田字格中的字。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课内外相结合,激发学生对古诗的兴趣以及对祖国灿烂文化的热爱之情。
教学重点:
识字、写字,通过语言文字展开想象,在脑海里再现课文所描写的生动情景。
教学难点:
课内外相结合,激发学生对古诗的兴趣以及对祖国灿烂文化的热爱之情。
教学过程:
一、课前导读:
引言
1.古诗是画与文字的结合,这样就构成了一幅幅美丽的画面,陶冶我的情操,给我带来了美的享受。你会背诵哪些唐诗?
学生交流讨论
(设计意图:让学生参与,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会让学生们有很好的共鸣感,也能快速的开启学生的童年记忆,为学好下文,做一个铺垫。)
2. 同学们,会读这三首古诗吗?
(设计意图:让学生们看着图片来读诗,遇到不会的地方来纠正,让学生印象更深刻。)
二、自读感悟
1.同学们,会读这三首古诗吗? 练一练。
《出塞》
[唐]王昌龄
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
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凉州词》
[唐]王翰
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
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
《夏日绝句》
[宋]李清照
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
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
2.比一比谁读的更准确?
你认识这三位作者吗?能不能搜集一些资料,来认识一下他们?
板书课题:三首诗的题目(齐读课题)
自读自查:
1.同桌互读课文,检查字音是否正确。
作者 | 年代 | 其他 |
王昌龄 |
|
|
王翰 |
|
|
李清照 |
|
|
2.填写表格:
3.认识三位作者。
结合学生找到的资料,来一起认识这三位作者。
三、字词揭秘
1.读课文,画出生字词语,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认识生字,读准字音
出示生字:塞 秦 征 将 杰
2.读课文,画出生字词语,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识记生字,理解词语。
(1)学生自主学习,交流。
(2)教师检查自学情况,指导:
出示生字:塞 秦 征 词 催 醉 杰 亦 雄 项
①谁能说一说自己识记生字字音字形的好方法?
②教师评价,重点指导:
塞:
结构:上下
部首:宀
组词:塞外 边塞
造句:战斗过后,边塞又恢复了往日的平静。
书写指导:宝盖头的字,此结构称为天覆。上面的宝盖要宽些,下面的笔画宜窄些,上面的才能盖住下面的单体。
秦:
结构:上下
部首:禾
组词:秦国 秦始皇
造句:秦始皇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皇帝。
书写指导:上面的笔画覆盖于下,下面的笔画穿插于上,上下互相契合,浑然一体。
征:
结构:左右
部首:彳
组词:征途 长征
造句:新时代的我们要发扬长征精神。
书写指导:两部分要写紧凑,彳要写窄、两个丿的位置及长度合理,正字要整体向上倾斜,有前进之感。
词:
结构:左右
部首:讠
组词:词语 词典
造句:我们要学会查词典。
书写指导:两部分要写紧凑,讠要写窄、右半部分司要注意横河口的位置,口要写小,横要写短。
催:
结构:左右
部首:亻
组词:催促 催眠
造句:大潮要来了,管理员催促大家赶紧离开海边。
书写指导:催里面有两个亻,一个是偏旁,一个是隹的组成部分,要注意它们不同的位置。隹要写在山下,被山给整个压住。
醉:
部首:酉
结构:左右
组词:喝醉 陶醉
造句:我们被黄山的美景给陶醉了。
书写指导:左边酉要注意写瘦长,酉里面的一横要短,卒的宽度要酉配合,下横要比上横宽。
杰:
结构:上下
部首:灬
组词:杰出 英杰
造句:因为他的贡献巨大,被授予“杰出贡献奖”。
书写指导:木要写舒展,和灬要上下照应,灬的四个点,注意各自的位置和大小,要写扁而阔,给上面的笔画提供了一个扎实的舞台。
亦:
结构:上下
部首: 亠
组词:亦是 不亦可乎
造句: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
书写指导:两部分要写紧凑,亠要写宽,并向上倾斜,覆盖下半部分,下半部分要注意些舒展,丿的长度要注意。
雄:
结构:左右
部首:隹
组词:英雄 雄壮
造句:俗话说:乱世出英雄
书写指导:左右两边要注意整体布局。左边要注意丿和厶的配合,右半边的隹要注意亻的长度,以便支撑整个字的中心。
项:
结构:左右
部首:工
组词:项羽 项目
造句:项羽是西楚的霸王
书写指导:两部分要注意整体布局,左小右大。左面的工要注意变形,页要注意下半部分贝要写瘦长一些。两部分都要整体向上倾斜。
多音字学习:
塞 sāi塞 住 将jiāng将 军
sài边 塞 jiàng 将 领
(设计意图:本课生字较多,出示课件,学生交流,自学生字,有助于培养学生自学能力和合作精神。)
3.比一比:学过了字音,我们再来朗诵三首古诗,看看谁读的最流畅。
(设计意图:希望学生对这三首古诗内容熟知,为后面的学习打下好的基础。)
四、课堂小结。
这节课我们初步朗诵了三首古诗,认识了三位作者,熟知了字词。 这些都为我们下节课理解诗词做了充分地准备。
五、课堂练习:
1.看拼音,写词语。
chū sài zhēng bīng cuī cù hē zuì jié chū yīng xiòng
(出 塞) (征 兵) (催 促)(喝 醉 ) (杰 出 )(英 雄 )
2. 朗诵练习( ∕ 处换气)。
《出塞》
[唐]王昌龄
秦时∕ 明月∕ 汉时关,万里∕ 长征∕ 人未还。
但使∕ 龙城∕ 飞将在,不教∕ 胡马∕ 度阴山。
3.小组互查。
我来介绍三位作者:王昌龄、王翰、李清照。
教学反思:
提几点古诗学习的建议:
初读古诗时,学生要坚持课前预习古诗词,并要做到熟读古诗。其次,要了解作者,即诗人。学生可通过各种渠道,如图书、网络等,查找、探寻诗人的生平、经历、成就,做到了解诗人。再次,要求学生熟读古诗词。朗读是学习古诗的一个重要的途径,在读的过程中,要争取能背下来,为后面的古诗学习作好铺垫。
语文部编版四年级上册
第21课《古诗三首》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一、知识技能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分组学习自己感兴趣的部分,掌握主要内容。
3.借助课后注释及工具书,了解古诗大意。边读边想象,体会诗人丰富的情感,感受诗歌的意境。
二、过程与方法
诵读古诗,读悟结合,体会诗人丰富的情感,感受诗歌的意境。激发学生对古诗的兴趣以及对祖国灿烂文化的热爱之情。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课内外相结合,激发学生对古诗的兴趣以及对祖国灿烂文化的热爱之情。
教学重点:
诵读古诗,读悟结合,体会诗人丰富的情感,感受诗歌的意境。激发学生对古诗的兴趣以及对祖国灿烂文化的热爱之情。
教学难点:
课内外相结合,激发学生对古诗的兴趣以及对祖国灿烂文化的热爱之情。
教学过程:
一、课前导读。
1.引言
请同学们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朗读这三首诗,边读边结合诗句想象诗中的画面。
(出示相关的图片)
(设计意图:学生熟读古诗为深入理解课文做铺垫。)
二、课文精讲。
(一)出示第一首古诗。
1.自由朗读《出塞》。
(1)题目中的“塞”是什么意思?“出塞”又指什么?
分析:塞:边关要塞。
“出塞”到边疆戍守边关。
(2)边读边想想诗句的意思。
在边塞看到秦汉时的明月,照着边关。
万里出征的将士们仍未归还。
只要汉代的飞将军李广还在,
决不会让匈奴的军队越过阴山。
2.齐读《出塞》:
(1)描写边塞风光的句子是:秦时明月汉时关
夜深了,一轮明月照耀着清冷荒凉的边关。
(2)夜深了,一轮明月照耀着清冷荒凉的边关,此时此景作者会想些什么呢?
A 万里长征人未还
分析:思念家乡,思念亲人
守卫边关的将士们把思乡之情都寄托在了这一轮皎皎的明月上。他们何时能回到日思夜想的故乡?何时能回家与亲人团聚?
B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分析:李广,西汉名将。匈奴畏服,称之为飞将军。
希望能有一位像李广一样能征善战的将军来带领他们保家卫国,希望朝廷能够起用良将……
(3)这首诗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情感?忧思、同情远征的人们、安居乐业的愿望。
(二)出示第二首古诗:《凉州词》。
1.写作背景
《凉州词》为盛唐时流行的一种曲子(凉州歌)配的唱词,不是诗题,而是一种曲调名。当时许多诗人都喜欢这个曲调,为它填写新词。因此,唐代许多诗人都写有《凉州词》。
2.自由朗读《凉州词》。
(1)边读边想想诗句的意思。
精致的酒杯中斟满了葡萄酒,将士们正准备举杯痛饮,却听到了战马上弹起琵琶,在催人出发了。将士们喝醉了躺在战场上。也请你不要笑话,自古以来当兵打仗,有几个能从战场上平平安安地返回家乡?
(2)这首诗也是描写边塞的,诗中描写的是什么样的场景?
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
分析:豪华的筵席所呈现出的热烈气氛,催人出发的琵琶声和战马的嘶鸣。
(3)思想情感
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
分析:表现将士们豪放、开朗、旷达的感情,以及将士们视死如归的勇气。“几人回”则表现出战争的残酷,渲染了悲壮的氛围。
(三)出示第三首古诗:《夏日绝句》。
1.自由朗读《夏日绝句》。
(1)边读边想想诗句的意思。
活着就要当人中的俊杰,
死了也要做鬼中的英雄。
人们到现在还思念项羽,
只因他不肯偷生回江东。
(2)诗中作者思念了一个人,这个是谁?
A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
项羽,秦朝末年的起义军领袖,曾领导起义军消灭秦军主力,自称“西楚霸王”,后被刘邦打败,不愿屈服投降、苟且偷生,在乌江边自刎而死。
B“思”表达了诗人对项羽深深的怀念。
C作者为什么要思念项羽呢?
在那个国破家亡,风雨飘摇的时代,老百姓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而南宋统治者却整日沉迷于享乐,不思恢复中原。李清照途经当年项羽自刎的乌江渡口,触发了她的无限感慨,写下了这首著名的《夏日绝句》。
(3)这首诗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
分析:人杰,人中豪杰。 鬼雄,鬼魂中的英雄。
不仅是李清照做人的标准:有正气、有骨气、有气节,更表达了她宁死不屈的爱国热情。
(四)朗诵大比拼
比一比谁背诵的诗歌最准确、最流畅。
比一比谁朗诵的诗歌最能表达作者的思想情感。
(设计意图:通过多角度赏析句子,让学生更深入的理解文章的内涵以及作者想要表达的思想情感)
三、课堂小结
古诗的学习,重点是是在朗读的基础上,去体会关键词的含义,感悟关键句的思想情感,并联系作者的人生经历,想象当时的场景,从而感受作者的思想情感。
板书设计:
《出塞》 边塞、战争的疾苦,安居乐业的愿望
边塞诗
《凉州词》 边塞、战争的疾苦,誓死如归的勇气
借古讽今 《夏日绝句》 借历史人物,宁死不屈的爱国热情
四、课后延伸
好诗推荐:
凉州词 [唐]王之涣
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
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从军行七首(其一)
[唐]王昌龄
烽火城西百尺楼,
黄昏独上海风秋。
更吹羌笛关山月,
无那金闺万里愁
五、家庭作业
1.积累优美词句。
2.选取自己喜欢的诗歌,想象诗中描写的场面,写一写。
教学反思:
当代和古代使用语言的习惯差别已经很大了,小学生的语言基础本来就很差,所以疏通句意对于小学生学习古诗来说很重要,特别是关键字词的讲解尤为重要。对古诗词中关键字、词的正确理解,是理解诗中情感意境的基础,是学好古诗词的前提,特别是对初学者激发浓厚学习兴趣和古典文化积累起着重要作用。因此,抓住重点字、词分析理解诗意是古诗词教学中的重点。同时,结合具体的诗句,联系背景,想象诗句呈现的画面也是帮助学生理解古诗中蕴含思想情感的重要方法。
![语文朗读宝](http://img.51jiaoxi.com/images/1e41ebcccc04eaa268448ce0aefdaca6.p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