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下册关雎教案设计
展开
12、诗经二首——关雎优质教学设计
课题 | 《关雎》 | 备课人: |
教学目标 | 1、了解有关《诗经》的文学常识,有感情地朗读并背诵古诗,把握这两首诗的内容及其思想感情。 2、2、学习《诗经》中赋、比、兴的创作手法及其章法节奏的特点;分析诗歌的语言特色,体会诗歌的音韵美、意境美、含蓄美。 3、感受诗歌的艺术魅力,正确认识古代劳动人民对美好爱情的追求。 | |
教学重难点 | 1、了解有关《诗经》的文学常识,有感情地朗读并背诵古诗,把握这两首诗的内容及其思想感情。(重点) 2、学习《诗经》中赋、比、兴的创作手法及其章法节奏的特点;分析诗歌的语言特色,体会诗歌的音韵美、意境美、含蓄美。(难点) 3、感受诗歌的艺术魅力,正确认识古代劳动人民对美好爱情的追求。(重点) | |
| 教学流程 《关雎》 一、【激发兴趣、导入课文】 导语: 爱情,是人类永恒的话题。爱情会让人盲目,会使人沉醉,会使人感到从未有过的喜悦和感动。对爱情的渴望和执著是人类的天性。自古以来我国在民间就流传着四大爱情故事,你知道吗? 明确:牛郎织女、孟姜女、白蛇与许仙、梁祝。 二、【走近诗经】 1、关于诗经 《诗经》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它收集了自西周初年至春秋时代大约500年间的305篇诗歌。在先秦古籍中,被称为《诗》、或《诗三百》。相传孔子曾整理过这些诗并用来传授弟子,所以后来被尊为儒家的“五经”之一,称为《诗经》,《诗经》开创了中国诗歌现实主义风格。 汉武帝将《诗》《书》《礼》《易》《春秋》称为五经。 2、《诗经》的“六义”:指风、雅、颂、赋、比、兴。 (1)三大基本内容:风、雅、颂 风:指十五国风,是各地的民 间歌谣。是诗经的核心内容。“风”和屈原的《离骚》并称为“风骚”。 雅:分大雅、小雅,大部分是贵族作品。西周王城区域朝会宴饮所用诗歌。 颂:是宗庙祭祀用的乐歌及史诗。 (2)三种表现手法:赋、比、兴 “赋者,敷陈其事而直言之也”——赋就是铺陈直叙,类似于排比,陈述。 “比者,以彼物比此物也”——比就是比喻 “兴者,先言他物以引起所咏之物也”——兴就是借助其它事物为所咏之内容作铺垫。(起兴)有时兴中有比,叫比兴。 3、《诗经》的特点 《诗经》以四言为主,兼有杂言。 在结构上多采用重章叠句的形式加强抒情效果。每一章只变换几个字,却能收到回旋跌宕的艺术效果。 在语言上多采用双声叠韵、叠字连绵词来状物、拟声、穷貌。“以少总多,情貌无遗”。 此外,《诗经》在押韵上有的句句押韵,有的隔句押韵,有的一韵到底,有的中途转韵,现代诗歌的用韵规律在《诗经》中几乎都已经具备了。 4、解题——关雎 《关雎》是《风》之始也,也是《诗经》第一篇。古人把它冠于三百篇之首,说明对它评价很高。 孔子说:“《关雎》乐而不淫,哀而不伤。”意思是说:“《关雎》这首诗,快乐却不是没有节制,悲哀却不至于过于悲伤。”其声、情、文、义俱佳,足以为《风》之始,三百篇之冠。 雎鸠在传说中是一种情意十分专一的水鸟,其一或死,另一就忧思不食,憔悴而死。 三、【听读朗读】 1、听读朗读诗歌 2、读准字音 雎鸠(jūjiū) 窈窕(yǎo tiǎo) 好逑(hǎo qiú) 荇菜(xìng) 寤寐(wù mèi) 辗转(zhǎn zhuǎn) 琴瑟(sè) 芼之(mào) 3、读出节奏 四言诗每句一般读成“二、二”节拍。 例如: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四、【初读感知】 结合注释了解诗歌内容。谈谈你从诗歌中读出了什么? 1、注释补充: 参差:长短不齐 辗转反侧:翻来覆去地睡不着觉。 2、本诗讲了一个什么故事? 明确:写一个男子对一位女子的相思和追求。 余冠英:这诗写男恋女之情。(《诗经选》) 陈子展:《关雎》,乐得淑女以配君子之诗。(《诗三百解题》) 赵浩如:这是一首民间的情歌,用兴起的艺术手法,写青年男子思恋少女。(《诗经选译》 3、读懂诗意 学生结合注释翻译诗句,想象画面。 经典翻译1: 雎鸠关关在歌唱,在那河中小岛上。善良美丽的少女,小伙子理想的对象。 长长短短鲜荇菜,顺流两边去采收。善良美丽的少女,朝朝暮暮想追求。 追求没能如心愿,日夜心头在挂牵。长夜漫漫不到头,翻来复去难成眠。 长长短短鲜荇菜,两手左右去采摘。善良美丽的少女,弹琴鼓瑟表宠爱。 长长短短鲜荇菜,两边仔细来挑选,善良美丽的少女,钟声换来她笑颜。 经典翻译2: 在那河中的小沙洲上,一对雎鸠鸟相互啼鸣唱和。美丽娴静的女子,是男子渴望的好配偶。 参差不齐的荇菜,少女忽左忽右地采摘。美丽娴静的女子,小伙子日夜都想追求你。 追求不到,他在睡梦中都在思念。绵绵不尽的思念,翻来覆去难以入眠。 参差不齐的荇菜,少女左右来回采摘。美丽娴静的女子,小伙子要弹着琴瑟来亲近你。 参差不齐的荇菜,少女翩翩来回采摘,美丽娴静的女子,小伙子要敲着鼓来取悦你。 经典翻译3:余冠英 关雎鸟关关和唱,在河心小小洲上。好姑娘苗苗条条,哥儿想和她成双。 水荇菜长短不齐,采荇菜左右东西。好姑娘苗苗条条,日日夜夜追求她。 追求她成了空想,睁眼想闭眼也想。夜长长相思不断,尽翻身直到天亮。 长和短水边荇菜,采荇人左采右采。好姑娘苗苗条条,弹琴瑟迎她过来。 水荇菜长长短短,采荇人左拣右拣。好姑娘苗苗条条,敲击钟鼓使她快乐。 五、【细读品悟】 你觉得这首诗歌主要写了几层意思? 第一章(1-4句):见物起兴,直写自己的愿望(河边邂逅,一见钟情) 首章以立在河洲上鸣叫的关雎起兴,引出淑女是君子喜爱的配偶的情思,奠定全篇的基调。 知识链接——托物起兴 “兴”,对于诗歌中渲染气氛、创造意境起着极大的作用。开头以雎鸠和鸣的情景起兴,是为了渲染一种情意绵绵、痴心相恋的情调。 鸟儿的呼唤——“关关”,从听觉上触动了诗人的情怀; 随声望去——“在河之洲”,又从视觉上引起诗人的遐思——那“窈窕淑女”真是自己理想的伴侣呀!后文又多次以所爱的人劳动时的优美身姿起兴。 第二、三章(5-12句):写小伙子追求心上人而未得的相思之苦(心情:苦闷与焦灼) 这位采荇菜的姑娘在水边劳动时的窈窕身影,使他日夜相思,已到了长夜不眠的程度。 第四、五章(13-20句):是虚写君子在想象中(梦幻中)与这位淑女相会的情景。 诗歌仍以采摘荇菜的情景起兴,设想这位女子已经答应自己的要求,于是君子弹奏琴瑟来亲近她,敲击钟鼓使她快乐。 六、【主旨归纳】 这是一首古老的恋歌,描写了一个男子对一个美丽女子的思念、追求的过程,反映了他求之不得的焦虑和求而得之的喜悦。反映古代劳动人民对美好爱情的向往和追求。 七、【艺术手法】 这首情诗主要的艺术手法: 一、“起兴”。“兴”是触景生情,借助于其他事物引出所要表达的内容。诗歌开头以雎鸠和鸣的情景起兴,使人想到君子淑女必成佳偶。 二、重章叠句,反复咏叹。起到了加重感情,增强节奏感的艺术效果。 特色:1、重章叠句的表达方式; 2、综合运用赋、比、兴三种艺术手法; 3、双声叠韵,在变化中增强节奏与音乐美。如运用叠词(关关),运用双声(参差),运用叠韵(窈窕) 课堂小结:这首诗表现了古代劳动人民内心的朴实愿望,这是日常生活中思想感情的自然流露,所歌唱的是他们生活中真实感受到的,具有浓厚的乡土气息和生活情趣。抒发的感情热诚真挚、纯洁朴实,全无庸俗虚伪之态,有一种发自内心的纯真之美。 八、【拓展延伸】 钱钟书和杨绛 1932年,钱钟书在清华园认识了无锡名门才女杨绛,一见钟情。第二年,钱钟书与杨绛便举办了订婚仪式。据说这个书生气十足的清华才子,在家里对杨绛关怀备至。钱钟书每天早起做早餐,这个习惯一直保持到老。在二十世纪的中国,钱钟书和杨绛是天造地设的绝配。胡河清曾赞叹:“钱钟书、杨绛伉俪,可说是当代文学中的一双名剑。钱钟书如英气流动的雄剑,常常出匣自鸣,语惊天下;杨绛则如青光含藏的雌剑,大智若愚,不显刀刃。”在这样一个单纯温馨的学者家庭,两人过着“琴瑟和弦,鸾凤和鸣”的围城生活。钱钟书和杨绛晚年时期,爱女去世,钱钟书重病在床,杨绛悉心照顾 在旁,一个人默默撑起这个残缺的家。钱钟书去世后,杨绛悉心整理着他的书稿,依然坚守着他们的爱情,直至2016年5月25日离开人世。这对文坛伉俪的爱情,不仅有碧桃花下、新月如钩的浪漫,更有两人心有灵犀的默契与坚守。
九、【自我总结、反思促教】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