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届高考生物三轮复习热点猜测——天价药降价第1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11/13216263/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2022届高考生物三轮复习热点猜测——天价药降价第2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11/13216263/0/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2022届高考生物三轮复习热点猜测——天价药降价第3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11/13216263/0/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2022届高考生物三轮复习热点猜测——天价药降价
展开
这是一份2022届高考生物三轮复习热点猜测——天价药降价,共10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项选择题,多项选择题,非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知识背景:
药物与生物学密切相关,无论是生物制药方式还是药物作用原理。生物制药涉及到基因工程、细胞工程、发酵工程等生物技术,药物的化学本质涉及到蛋白质、脂质等化合物代谢特点,药物作用原理涉及到新陈代谢、物质运输、免疫调节、激素调节、神经调节等等高中生物学主干知识网络。相关考题可以很全面深入的考查学生的知识架构。
笔者搜集了部分全国各地的相关模拟题,为高考备考出一份力。
热点链接:
2021年12月3日,我国入选医保的药品目录发布,此前号称“70万一针”的罕见病药诺西那声钠注射液位列其中。根据曝光的医保谈判现场视频,医保谈判局代表和企业代表在11月11日进行了长达9轮的“灵魂砍价”。
在谈判过程中,国家医保局谈判代表张劲妮软硬兼施,既称双方可能成为“平行线”,又说到“其实刚才我觉得眼泪都快要掉下来了……”企业代表回应:“我们也快掉眼泪了……”最终,诺西那声钠注射液以33000元/瓶的价格入选医保。
随后,国家医疗保障局召开新闻发布会公布2021年国家医保药品目录调整结果,74种药品新增进入目录。调整后,国家医保药品目录内药品总数为2860种,其中西药1486种,中成药1374种。中药饮片仍为892种。2022年1月1日开始执行。
全国各地模拟题(部分)
一、单项选择题
1.(2022·全国·高二)受中医古籍《肘后备急方》中将青蒿“绞汁”用药的启发,屠呦呦采用低温提取的方法,从黄花蒿中直接提取得到青蒿素,是治疗疟疾的特效药。青蒿素为脂类性物质,易溶于有机溶剂,不溶于水,不易挥发,对热不稳定。下列相关说法错误的是( )
A.青蒿素是在核糖体上合成的
B.疟原虫细胞吸收青蒿素不需要消耗ATP
C.从黄花蒿中提取青蒿素时,应采用萃取法
D.青蒿素的药用价值体现了生物多样性的直接价值
2.(2022·河北·高三)硝酸甘油(C3H5N3O9),又名三硝酸甘油酯,是一种爆炸能力极强的炸药,受暴冷暴热、撞击,摩擦,遇明火,高热时,均有引起爆炸的危险。硝酸甘油在医药上用作血管扩张药,是预防和紧急治疗心绞痛的特效药,该药的正确使用方法是舌下含服而不是吞服。舌下黏膜薄且有丰富的毛细血管﹐硝酸甘油在舌下溶于水后立即被吸收,最终到达心脏血管壁外的平滑肌细胞的细胞质基质中,并释放一氧化氮,使平滑肌舒张,扩张血管,从而在几分钟内缓解心绞痛。根据信息分析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心肌缺血引起的心绞痛,不可能是心肌细胞无氧呼吸产生酒精刺激心脏神经导致的
B.患者舌下含服硝酸甘油时,会使某些人的血压急剧下降,可能会造成昏迷跌倒危险
C.一氧化氮作为一种神经递质,可由突触前膜胞吐至突触间隙作用于突触后膜
D.已知单硝酸异山梨酯能快速舒张冠状动脉﹐则单硝酸异山梨酯与一氧化氮对心脏血管壁外平滑肌的作用效果相似
3.(2022·全国·模拟)新冠疫情爆发,随着病毒溯源工作的开展,有种观点认为某实验室可能是新冠病毒的最初来源。由此,生物安全问题开始受到广泛关注。下列做法不利于维护生物安全的是( )
A.实验室所用的生物材料进行严格管理,防止泄漏
B.构建严密的社会管理体系,应对突发生物安全事件
C.搜集并公开公众遗传数据,以便研究新冠特效药
D.在任何情况下均不发展、不生产、不储存生物武器
4.(2022·辽宁·二模)木耳长时间泡发可能会滋生椰毒假单胞菌,该细菌产生的米酵菌酸毒性强、耐高温,且无特效药可治疗,致死率极高。下列关于该细菌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细胞质中的RNA可在细胞核合成,经核孔输出
B.该细菌加工和分泌米酵菌酸需要高尔基体参与
C.泡好的木耳应在低温下保存,并及时烹饪食用
D.木耳炒熟后食用能降低米酵菌酸中毒的可能性
5.(2022·江西·高二)2021年12月8日,由中国自主研发并经过研究证明有效的抗新冠病毒特效药,获得中国药品监督管理局的应急批准上市。有关专家称,“特效药的治疗是跟新冠疫苗形成补充,适用于那些接种疫苗后抗体水平仍然较低的人群,以及一些癌症、高血压等疾病人群和免疫力较低人群。”而且该特效药对奥密克戎变异株的效果,专家也非常有信心。根据以上内容,有关的说法正确的是( )
A.特效药的治疗可以代替新冠疫苗
B.第三次接种新冠疫苗加强针后,记忆细胞能迅速增殖分化,快速产生大量的抗体
C.奥密克戎变异株的产生属于基因重组
D.接种疫苗后的人群就不再需要特效药
6.(2022·江西·高二)帕金森病的主要临床表现为静止性震颜、运动迟缓、肌强直和姿势步态障碍,主要与黑质损伤、退变和多巴胺合成减少有关。甲图是帕金森病患者的脑与脊髓调节关系示意图,脑内纹状体与黑质之间存在调节环路,其中“-”表示抑制,乙图是患者用某种特效药后的效果图。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脑内纹状体和黑质之间相互抑制,为负反馈调节
B.静止性震颤可能是b神经元释放乙酰胆碱过多导致的
C.黑质通过神经元a释放的多巴胺对脊髓运动神经元起抑制作用
D.使用该特效药后,多巴胺的合成、分泌增多,乙酸胆碱的合成、分泌减少
7.(2022·广东·模拟)脊髓性肌萎缩症(简称SMA)是一种单基因遗传病,在我国人群中的发病率约为1/10000。2021年,经国家的积极努力,其特效药——诺西那生钠注射液由70万元/针降价至约3万元/针,并纳入医保目录。图为某家庭中的SMA遗传系谱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SMA是一种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病B.Ⅱ-2为携带者的概率是1/3
C.推测Ⅲ–1患病的概率是1/303D.可通过产前B超检查诊断Ⅲ-1是否患病
二、多项选择题
8.(2022·江苏·高二)由清华大学张林琦教授领衔研发的新冠病毒特效药-安巴韦/罗米司韦单克隆抗体获准上市,其制作过程的操作步骤及每一步的目的或结果如下表。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①为获得已免疫的B淋巴细胞B.②是在特定的筛选培养基上培养
C.③是DNA分子杂交D.④是能分泌所需抗体的杂交瘤细胞
9.(2022·辽宁·高三)使用了半个世纪的治疗糖尿病的特效药二甲双胍还有减肥、防癌的作用,它通过抑制线粒体的功能而抑制细胞的生长。下图为在没有使用二甲双胍抑制线粒体功能时,细胞正常生长的机理示意图,ACAD10是新发现的酶。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
A.核膜有实现核质之间物质交换和信息交流作用
B.二甲双胍会影响激活型RagC通过核孔由质入核
C.二甲双胍发挥作用是在细胞质内,不影响细胞核内代谢
D.该图示可以支持细胞各部分既分工又合作,共同完成生命活动的观点
三、非选择题
10.(2021·广西·模拟)干扰素是一类糖蛋白,具有抗病毒。抗肿瘤等作用,科技人员利用基因工程、胚胎工程等将哺乳动物转变成“批量生产药物的工厂”。下图为利用奶牛生产抗病毒的特效药——干扰素的基本流程。回答下列问题:
(1)由干扰素mRNA形成cDNA的①过程称作_____。②过程为了快速获得更多的干扰素基因常常采用_____进行扩增。利用乳腺生物反应器生产干扰素,获得的干扰素基因应与_____启动子重组在一起,从而确保干扰素定位表达于动物乳腺。为检测干扰素基因是否表达,可以采用_____的方法。
(2)形成受精卵的⑤过程主要包括精子穿越放射冠和透明带,进入卵黄膜,_____。在这个过程中,防止多精子入卵受精的屏障有_____(填两点)。
(3)在进行过程⑦之前,需对早期胚胎进行筛选和鉴定,科研人员取囊胚滋养层的细胞,利用SRY基因(位于Y染色体上)探针进行检测,将检测反应呈_____(填“阳”或“阴”)性的胚胎进行移植。
(4)如果我们采用蛋白质工程来合成人干扰素,可以通过_____,对现有蛋白质进行改造,或制造新的蛋白质,以满足人类生产和生活的需要。
11.(2022·江苏·模拟)1965年9月17日,中国在世界上首次人工合成蛋白质——具有生物活性的结晶牛胰岛素,为人类揭开生命奥秘、解决医学难题迈出重要一步。是中国人攀登世界科技高峰征程上的一座丰碑。
胰岛素是人和哺乳动物体内的一种蛋白质。1921年,加拿大班廷等首次提取到胰岛素,并成功地应用于治疗糖尿病;从1945年到1955年,英国桑格经10年努力,破解了牛胰岛素的化学结构。我国科学家在此基础上,分三步开展了人工合成胰岛素的研究:
a.把天然牛胰岛素的A、B两条链拆开,尝试把A、B两条链再重新组合成为牛胰岛素并获得成功(新组合后仍有活性);
b.分别合成牛胰岛素的A、B两条链,并用人工合成的B链同天然的A链结合生成半合成的牛胰岛素;
c.人工合成的A链与B链相结合后形成胰岛素。并通过小鼠惊厥实验证明了其具有和天然牛胰岛素相同的活性。
(1)上述每一过程都包含无数次的化学反应,而完成每一反应都经过了无数次的尝试。如下图中只是两种氨基酸(R1和R2)仅仅合成二肽时,脱水缩合就可能形成____________种二肽化合物。
每条肽链的一端有1个游离的氨基(肽链N端),另一端有1个游离羧基(肽链C端)。假设一个R1分子与一个R2分子合成一个二肽,拟定R1成为二肽的N端,需要先对R1的____________(“氨基”/“羧基”)进行保护,再让R1与R2进行反应。
(2)人和动物体内天然胰岛素的生物学活性(即功能)是促进全身组织细胞从血液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葡萄糖,促进肝脏和骨骼肌合成糖原以储存葡萄糖,从而使血糖水平降低。胰岛素是人体内唯一能够降低血糖的激素,如果人体内胰岛素减少,则血糖过高,会患1型糖尿病。
(3)胰岛素是治疗1型糖尿病的特效药,人胰岛素在细胞内(合成)加工的过程如下图所示。
目前人类主要利用基因工程方法生产药用人胰岛素。早期的基因工程都是大肠杆菌原核细胞为受体。所以,只能先按照人胰岛素A、B两条肽链的氨基酸序列合成两个基因,让大肠杆菌用这两个基因分别合成人胰岛素的A、B两条肽链。从大肠杆菌细胞中分别分离提纯肽链A和B后,再在细胞外将肽链A和B合成人胰岛素。从大肠杆菌细胞中分别分离提纯肽链A和B的主要步骤流程如下:____________→沉淀→过滤去除碎片等杂质→干燥结晶→层析提纯如果用真核生物酵母菌作为受体细胞生产胰岛素,则可尝试直接从转基因酵母菌中分离到胰岛素,而无需先分别生产A、B两条肽链。结合上图和已有知识分析原因:_________________。
(4)我国科学家人工合成胰岛素之后,选取了适量健康小鼠,随机分为A、B、C三组,A组注射适量的天然胰岛素,B组注射等量的人工合成的胰岛素,C组注射等量的生理盐水。20分钟后,A、B组小鼠逐渐出现四肢无力、活动减少,甚至昏迷等低血糖症状。C组小鼠的活动状况无变化。对A、B组小鼠,注射葡萄糖溶液后,上述症状得到缓解。本实验证明了:①胰岛素具有________的生物活性,②__________________。
12.(2022·湖北·高一)慢性粒细胞白血病(简称“慢粒”),是一种由骨髓造血干细胞恶性增殖引,我国秉承生命至上的理念,将治疗该病的某种特效药列入医保。下图表示髓造血干细胞有丝分裂模式图(图示只列出部分染色体的行为变化)。据图回答。
(1)该种特效药能抑制DNA的复制,在细胞周期的____________期发挥作用。
(2)研究发现,90%~95%的“慢粒”患者与染色体异常有关,染色体组成成分主要是DNA和____________。图中姐妹染色单体分开发生在____________(填字母)时期,染色体与核DNA的比例为1:2的时期有____________(填字母)。
(3)与骨髓造血干细胞相比,蛙红细胞分裂过程不会出现____________和染色体的变化。
(4)利用射线治疗“慢粒”时,也会导致正常细胞死亡,这些细胞的死亡属于____________。
13.(2022·浙江·高二)时至今日,新冠肺炎疫情仍在全球大流行,研究表明,新冠肺炎(COVID-2019)是由一种传染性极强的新型冠状病毒(2019-nCv,RNA病毒)引起的急性感染性肺炎。当新冠病毒侵入人体,机体会启动免疫反应对抗该病毒。下图为新冠病毒入侵人体引发的部分免疫反应(数字表示过程,字母表示细胞),请回答下列问题:
(1)2019-nCV主要通过呼吸道侵入人体,鼻腔中的黏膜属于人体免疫系统的第_____道防线,可抵御部分病原体的侵袭。
(2)图示过程为_____免疫的基本过程。过程①是新冠病毒被_____等摄取处理并呈递在细胞表面的过程,细胞b是_____细胞。
(3)当新冠病毒侵入患者细胞时,仅靠图中过程不能清除,需要启动_____免疫。该免疫的效应阶段起作用的细胞是_____,该细胞由_____细胞分裂分化产生。
(4)科研工作者已成功研制预防新冠肺炎疫苗,从免疫学角度讲,接种疫苗属于_____。(选填“主动免疫”或“被动免疫”)。疫苗需要接种2~3次,其目的是_____。
(5)目前针对新冠肺炎没有特效药,注射疫苗是预防新型冠状病毒的最有效途径。除了注射疫苗外你还有什么建议_____(答出两点即可)。
14.(2022·安徽·高二)炎症风暴是指机体在感染病原体等的情况下,免疫系统被过度激活,引起体液中多种炎症因子迅速大量产生,造成对机体自身损害的现象。请回答下列问题:
(1)当免疫系统释放的炎症因子未能将病原体清除时,机体会持续大量地释放更多的炎症因子,这个过程________(填“属于”或“不属于”)反馈调节。
(2)对于被甲病毒感染的重症患者,有专家提出:在缺乏疫苗和特效药的情形下,康复者血浆是重要的治疗资源。使用康复者血浆能达到治疗目的,其原理是___________________。
(3)IgM和IgG是机体受到抗原刺激后产生的两种抗体。人体感染某种病毒3~5天后,可在血清中检测到IgM,量少且存在时间短;10天后可检测到IgG,量多且存在时间长。检测IgM和IgG常作为诊断是否被感染的指标。对某病毒感染者的四位密切接触者进行抗体检测,结果如下:
注:“-”表示阴性,未检出相应抗体;“+”表示阳性,检出相应抗体。
从检测结果推测,乙、丙、丁已被感染,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最先被感染人的最可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4)免疫系统的功能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2022·湖南·高二)神经递质是突触传递中担当“信使”的特定化学物质,其种类很多,根据作用效果,可分为兴奋性神经递质和抑制性神经递质,它们共同参与生命活动调节,以维持内环境稳定。甲图是帕金森病患者的脑与脊髓调节关系示意图(脑内纹状体与黑质之间存在调节环路,其中“-”表示抑制),乙图是患者用某种特效药后的效果图。请回答下列问题:
(1)甲图中,黑质通过神经元a释放的多巴胺对脊髓运动神经元起抑制作用,这种调节方式属于:_____。
(2)研究发现,在神经元a的轴突末梢上也存在多巴胺受体(自身受体),如果自身受体与多巴胺结合,会导致Ca2+内流减少,使轴突末梢的兴奋性下降,从而_____(填:促进或抑制)多巴胺合成、释放。
(3)帕金森病是一种常见于中老年人的神经系统变性疾病。研究发现其病因主要是黑质损伤、退变,多巴胺合成减少。由图中黑质一纹状体相互调节关系,可以推测帕金森病患者的纹状体合成乙酰胆碱_____(填:增加或减少)。对比甲、乙两图,请推测该特效药的作用机理可能是_____、_____等。
16.(2022·江苏·模拟)随着社会的发展,器官移植日渐普遍。大多数移植器官都来自意外事故中失去生命的人, 由于每年适合移植的器官太少,科学家开始寻找新的“人体配件”,比如说从动物身上获取。当患者获得他人或动物器官时,其免疫系统会很快发现有异物进入身体,而现在还没有特效药来阻止免疫排斥反应的发生,还没有任何药物能让人体把猪心当作自身心脏对待。
(1)研究工作在继续,借助基因技术,科学家已改变了猪的几种遗传物质,使它们的心脏和人类心脏更加接近。α-1,3 半乳糖苷转移酶是猪细胞表面存在而人体内没有的抗原,利用基因打靶技术对猪细胞α-1,3 半乳糖苷转移酶基因进行改造,去除α-1,3 半乳糖苷转移酶引起的免疫排斥反应,主要过程如图。
①构建打靶载体需要___________________(填酶的名称)。打靶载体构建后,“靶基因”即α-1,3 半乳糖苷转移酶基因________________(填“能”或“不能”)表达,原因是_____。
②利用克隆技术,使突变 ES 细胞增殖、分化,培育出不能合成α-1,3 半乳糖苷转移酶的猪器官, 但还不能将此器官直接移植入人体,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
(2)利用人体细胞克隆组织或器官,其和自身的组织或器官具有相同的___________, 这样不仅可以消除人体器官移植中的排异反应,而且可以解决可供移植的人体器官严重缺乏的难题。比如说,用心脏病患者的一个细胞克隆出一个新的心脏,然后移植到患者体内,患者不需要通过药物来避免排异反应,因为克隆出的心脏所用的原材料就来自他本人。
(3)我国“全面三孩”政策给一些高龄夫妇带来了福音,他们借助试管婴儿技术实现了自己的“三孩” 愿望。试管婴儿技术__________(填“属于”或“不属于”)克隆技术,其技术手段有_____________、早期胚胎培养和胚胎移植。胚胎培养液中除了一些无机盐和有机盐外,还需要添加“两素”(维生素、激素)、“两酸”等营养成分,以及血清等物质,其中“两酸”是指__________。
17.(2022·广东·一模)中国首个自主知识产权抗新冠特效药:安巴韦单抗和罗米司韦单抗获批。这不仅意味着,我国有了第一个抗新冠的“特效药”,也标志着我国抗击新冠疫情进入了有特效药可用的全新阶段。
(1)2020年1月10日,我国科学家发布了全球首个新冠病毒的基因组测序结果。新冠病毒的遗传物质是RNA,因此在体外扩增病毒核酸时需要先进行__________。
(2)新冠病毒感染人体细胞取决于病毒刺突蛋白受体结合区域(RBD)与宿主细胞上血管紧张素转化酶2(ACE2)受体的结合。据此推测抗新冠特效药作用机制是__________。
(3)在生产抗新冠的“特效药”单抗的过程中需要采取细胞融合技术,将致敏的B细胞和__________细胞融合形成__________细胞。
(4)对于任何一种疾病,预防是第一重要的,有了药,也要按要求接种疫苗。我国研制的重组新型冠状病毒疫苗在2021年2月25日获批上市,科研人员剔除了腺病毒中与复制相关的基因,再把新冠病毒刺突蛋白(S蛋白)的基因插入进去,该过程需要用的工具酶有__________。这个新插入的基因让重新组装的病毒进入人体后,在体内翻译出新冠病毒刺突蛋白,免疫系统发现刺突蛋白后会启动免疫应答,产生__________,下次碰到真的新冠病毒就会马上做出反应清除它们。
18.(2022·河北·高二)新冠病毒外壳中的S蛋白具有很强的抗原性,S蛋白与人细胞膜上ACE2受体结合后入侵人体细胞,导致人体患肺炎。抗体可阻断病毒的黏附或入侵。2021年12月8日,我国首个抗新冠病毒特效药---安巴韦单抗/罗米司韦单抗联合疗法特效药获得中国药监局的上市批准,这标志着中国拥有的首个全自主研发并证明有效的抗新冠病毒抗体特效药正式问世。回答下列问题:
(1)制备抗S蛋白单克隆抗体时,为获得大量免疫过的小鼠B淋巴细胞,可采取的措施是____________________。诱导小鼠B淋巴细胞和骨髓瘤细胞融合时,采用的诱导因素有____________(答两种)。
(2)经选择性培养的杂交瘤细胞,还要进行___________,经过多次筛选,才能获得足够数量的能分泌所需抗体的细胞。在体外培养杂交瘤细胞时,需通入95%空气+5%CO2的混合气体,其中CO2的主要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培养过程中为防止杂菌污染,通常还要在细胞培养液中添加一定量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抗S蛋白的单克隆抗体能准确诊断出某人是否感染新冠病毒,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诊断某人是否为新冠肺炎感染者,还可采用咽拭子取样检测,该技术检测的对象及物质是________。若某人已经确诊为新冠肺炎的重症患者,除注射抗S蛋白的单克隆抗体外,还可以注射已康复患者的_____________以达到治疗该病的目的。
19.(2022·重庆·高二)2021年11月24日,南非首次向WHO报告了新冠奥密克戎(Omicrn)变异株的感染病例,此后迅速成为南非主要流行株,并传播至全球多个国家和地区。科学家发现Omicrn变异株中突变氨基酸残基数量为43个,远高于Delta变异株,再结合南非的流行病情况,科学家猜测艾溢病患者更易感染Omicrn变异株。
(1)目前治疗艾滋病的药物有6大类30多种,其中有一类是有机小分子NRTls,其化学结构与___相似,可竞争性与___酶结合,从而阻止逆转录过程。
(2)请用所学免疫学知识解释艾滋病患者更易感染Omicrn变异株的原因:___。
(3)目前,接种新冠疫苗加强针是应对Omicrn的有效手段,已知S蛋白是新冠病毒识别宿主细胞受体的一种关键蛋白,我国科学家正在研制腺病毒载体重组疫苗。其中腺病毒是一种DNA病毒,毒性很弱,感染后一般不会出现严重症状,通过基因工程改造,使腺病毒携带能表达新冠病毒S蛋白的DNA片段,人接种疫苗后,改造过的腺病毒侵染细胞后不会在细胞内复制,但可以表达出S蛋白,诱导人体产生免疫反应。
①接种腺病毒载体重组疫苗后,机体产生的S蛋白被___(填一种即可)细胞识别并呈递给___细胞,产生特异性免疫。
②若在接种该种疫苗前,机体曾感染过腺病毒,则会使该种疫苗的有效性___。
(4)2021年12月8日,我国首个抗新冠病毒特效药获批上市,其有效成分是从新冠康复患者体内分离出的两种抗体,经评估该特效药Omicrn仍有效。则该特效药的使用方法是___。(填“口服”或“静脉注射”)
20.(2022·山东·模拟)胰岛素作为治疗糖尿病的特效药,市场潜力巨大,科学家利用转基因技术获得转入胰岛素基因的大肠杆菌,通过发酵工程,实现胰岛素的大量生产。图1表示胰岛素基因及其上的限制酶酶切位点,图2表示所用质粒的结构。回答以下问题。
(1)已知DNA复制时,子链延伸的方向是从5'→3',即沿着模板链的3'→5'。若要扩增出胰岛素基因并用于表达载体的构建,应选择的引物是___________,选择这两种引物的原因是___________。若要得到胰岛素基因,至少经过______________次循环。
(2)构建基因表达载体时,最好选择的限制酶是___________,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将重组质粒导入大肠杆菌时,需用___________处理大肠杆菌,其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为了将成功导入重组质粒的大肠杆菌筛选出来,甲同学在加入氨苄青霉素的培养基中进行接种,结果如图3。
乙同学认为该结果得到的菌落并不都是成功导入重组质粒的大肠杆菌,你认为乙同学判断的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1.A 2.C 3.C 4.C 5.B 6.A 7.C 8.ABD 9.BC
10.(1) 逆转录 PCR技术 乳腺蛋白基因 抗原—抗体杂交
(2)原核形成和融合 透明带反应和卵黄膜封闭作用 (3)阴 (4)基因修饰或基因合成
11.(1)4(四) 氨基 (2)摄取(吸收) 利用 (3)破碎细胞 酵母菌是真核生物,有内质网、高尔基体,可以对合成的胰岛素肽链进行加工,形成并分泌具有特定空间结构的胰岛素
(4) 胰岛素具有降低血糖含量 人工合成的胰岛素具有生物活性
12.(1)分裂间期 (2)蛋白质 C A、D (3)纺锤丝 (4)细胞坏死
13.(1)一 (2) 体液 吞噬细胞 辅助性T (3) 细胞 效应细胞毒性T细胞 细胞毒性T细胞或记忆细胞毒性T细胞 (初始或记忆细胞毒性T细胞) (4) 主动免疫 使机体产生更多的特异性抗体和记忆细胞,增强机体免疫力
(5)勤洗手、出门戴口罩、多运动等
14.(1)属于 (2)血浆中含有该病毒的抗体 (3) 三人均已产生相应抗体 丙 (4) 免疫防御 免疫自稳 免疫监视
15.(1)分级调节 (2)抑制 (3)增加 促进(神经元a)合成、分泌多巴胺 抑制(神经元b)合成、分泌乙酰胆碱
16.(1)限制酶和 DNA 连接酶 不能 基因结构被破坏 人体对猪细胞还存在其他抗原引起的免疫排斥反应 (2)遗传物质和性状 (3)不属于 体外受精 氨基酸、核苷酸
17.(1)将病毒RNA合成DNA(逆转录、反转录) (2)阻断新冠病毒刺突蛋白受体结合区域(RBD)与人体细胞ACE2受体的结合 (3)骨髓瘤 杂交瘤 (4)限制酶和DNA连接酶 抗体和记忆细胞(或记忆细胞)
18.(1)分多次间隔给小鼠注射S蛋白 灭活的病毒、电激、聚乙二醇(PEG)等
(2)克隆化培养和抗体检测 维持培养液的pH 抗生素
(3)抗S蛋白单克隆抗体纯度高、特性强,能准确识别抗原(新冠病毒)的细微差异并跟抗原(新冠病毒)发生特异性结合 新冠病毒的核酸(RNA) 血清
19.(1) 脱氧核苷酸 逆转录 (2)HIV裂解辅助性T细胞使艾滋病患者免疫功能减退,更易感染Omicrn变异株。 (3) 树突状细胞(或巨噬细胞) 辅助性T 降低
(4)静脉注射
20.(1)引物1和引物8 既能保证正常合成子链,又包含限制酶切割位点 3
(2)BamHⅠ和HindⅢ 既能防止质粒自身环化,又可以保证目的基因正确连接在质粒上
(3)Ca2+ 使大肠杆菌变为感受态细胞,便于从周围环境吸收DNA分子
(4)只导入了质粒的大肠杆菌也能在含有氨苄青霉素的培养基上形成菌落
操作步骤
目的或结果
处死注射了新冠病毒S蛋白的小鼠,取出脾脏
①
将上述细胞与和骨髓瘤细胞诱导融合
诱导细胞融合产生多种融合细胞
②
淘汰未融合的细胞及同种融合细胞
细胞生长孔内专一抗体检验
利用③技术简选出④
转移到健康小鼠体内
获得单克隆抗体
密切接触者
IgM
IgG
甲
-
-
乙
+
+
丙
-
+
丁
+
-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2022届高考生物三轮复习热点猜测——粮食安全,共11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非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2022届高考生物三轮复习热点猜测——两山理论,共9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项选择题,非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2022届高考生物三轮复习热点猜测——轮作、套作与间作,共10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非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文档详情页底部广告位](http://img.51jiaoxi.com/images/257d7bc79dd514896def3dc0b2e3f598.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