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届高考生物三轮复习热点猜测——遗传致死现象
展开
这是一份2022届高考生物三轮复习热点猜测——遗传致死现象,共9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项选择题,非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知识链接:
遗传学中的致死现象就包罗万象的,需要系统的进行总结归类。通过一轮、二轮复习以及模拟考试中遇到过得遗传致死试题,我们可以将遗传学中的致死现象分为显性纯合致死、隐性纯合致死、单基因致死、多基因致死、配子不融合致死、染色体缺失配子致死、基因互作致死、染色体缺失合子致死等,笔者对解题中遇到的遗传致死试题进行整理,帮助考生总结出解决致死现象的一般解题思路,提升实际解题能力。
全国各地模拟题(部分)
一、单项选择题
1.(2022春•石家庄月考)某科研小组利用三种植物两对等位基因均杂合(AaBb)的个体进行随机交配,来研究两对相对性状的遗传,实验结果分别是甲组:4:2:2:1,乙组:5:3:3:1,丙组:6:3:2:1。下列推断错误的是( )
A.三组实验中两对相对性状的遗传均遵循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
B.甲植物中任意一对基因显性纯合时可使胚胎致死
C.乙组可能是含有两个显性基因的雄配子和雌配子致死
D.丙组可能是其中某一对基因显性纯合时胚胎致死
2.(2022春•南阳期中)某种蚊子的抗病毒性受两对基因A/a、B/b控制,两对基因独立遗传。现有两只无抗性蚊子交配,F1均有抗性,F1相互交配,F2中无抗性蚊子所占的比例为。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亲本的基因型为AAbb和aaBB B.F1产生的含基因AB的雌配子或雄配子致死
C.F2抗性蚊子中纯合子占 D.F2无抗性蚊子的杂合子有2种基因型
3.某植物的叶色(绿色、紫色、红色和黄色)同时受E、e与F,f两对等位基因控制。基因型为E_ff的叶为绿色,基因型为eeF_的叶为紫色。将绿叶(♀)植株与紫叶(♂)植株杂交,F1全为红叶植株,F1自交得F2,F2的表现型及比例为红叶:紫叶:绿叶:黄叶=7:3:1:1。出现此现象最可能的原因为( )
A.基因型为Ef的雌配子或雄配子致死 B.基因型为eF的雄配子或雌配子致死
C.基因型为Ef的雌配子和雄配子都致死 D.基因型为eF的雄配子和雌配子都致死
4.(2022春•湖州期中)雌雄异株的高等植物剪秋罗有宽叶、窄叶两种类型,宽叶(B)对窄叶(b)为显性,等位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其中窄叶基因(b)会使花粉致死,如果杂合体宽叶雌株同窄叶雄株杂交,其子代的性别及表现型分别是( )
A.子代全是雄株,其中是宽叶,是窄叶
B.子代全是雌株,其中是宽叶,是窄叶
C.子代雌雄各半,全为宽叶
D.子代中宽叶雌株:宽叶雄株:窄叶雌株:窄叶雄株=1:1:1:1
5.(2022•宣城四模)某种昆虫(XY型)X染色体的数量直接影响个体的死活,不含X染色体或含有三条X染色体的个体都是致死的。科学家发现,该昆虫的两条X染色体可以连在一起成为并联X染色体,只含有并联X染色体的个体或带有一条并联X染色体和一条Y染色体的均表现为雌性可育。现有只含并联 X染色体、性染色体组成为XXY的纯合红眼(A)昆虫,与正常白眼(a)昆虫杂交得F1,眼色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不考虑其他变异,下列相关推断正确的是( )
A.性染色体组成为XXY的昆虫可产生两种类型的配子,比例为2:1
B.F1中表现为红眼与白眼的个体比例为2:1,且一半昆虫染色体异常
C.F1中的雌雄个体随机交配,后代基因型和表现型的情况与亲本完全相同
D.F1中的红眼个体在减数分裂过程中可能出现染色体联会紊乱不能产生配子的现象
6.(2021秋•天津期中)烟草在受精时会出现配子不亲和现象,机理如图所示。通过调查发现,烟草的自然种群中没有基因型为S1S1、S2S2和S3S3的纯种。现有基因型为S1S2和S2S3两株烟草植株种植在一起,理论上得到的F1的基因型及比例为
( )
A.S1S2:S2S3=1:1B.S1S2:S1S3=1:1
C.S1S2:S2S3:S1S3=1:1:2D.S1S1:S2S2:S3S3=1:1:1
7.(2022春•漳州月考)基因型为AaBb的个体自交,下列有关子代(数量足够多)的各种性状分离比情况,分析有误的是( )
A.若子代出现6:2:3:1的性状分离比,则存在AA或BB纯合致死现象
B.若子代出现4:2:2:1的性状分离比,则具有A或B基因的个体表现为显性性状
C.若子代出现3:1的性状分离比,则存在aa或bb纯合致死现象
D.若子代出现9:7的性状分离比,则存在3种杂合子自交会出现性状分离现象
二、非选择题
8.(2022春•石家庄月考)某雌雄同株植物的高茎和矮茎由等位基因D、d控制,红花和白花由等位基因R、r控制。让两纯合植株杂交,得到的实验结果如表所示。回答下列问题:
(1)F2中出现四种表型的比例约为 。有同学认为出现该比例的原因是基因型DdRr个体致死,请分析是否可能并说明原因 。
(2)研究小组经分析又提出了以下两种假说,假说一:F2中有两种基因型的个体死亡,且致死个体的基因型为 。假说二: 。若假说二成立,则亲本的基因型为 。
(3)请利用上述实验中的植株为材料,设计一代杂交实验检验两种假说。简要写出实验设计思路,并指出支持假说二的预期实验结果。
实验设计思路: 。
预期实验结果: 。
9.(2022•江西模拟)果蝇是遗传学研究的经典材料,请回答下列有关果蝇的问题:
(1)果蝇的灰身和黑身、卷翅和直翅是两对独立遗传的性状(不考虑X、Y同源区段)。科研人员将黑身卷翅与灰身直翅果蝇分别进行正交和反交,发现F1灰身直翅与灰身卷翅果蝇各占;再将F1中的灰身卷翅雌雄个体相互交配,发现F2无论雄性还是雌性,卷翅果蝇与直翅果蝇的比例均为2:1。分析实验结果可知,果蝇的卷翅基因位于 (填“常”或“X“或“Y”)染色体上。上述F2中灰身卷翅:灰身直翅:黑身卷翅:黑身直翅= 。
(2)进一步研究发现,卷翅基因A所在染色体上还存在一个隐性基因b,该基因可能与致死有关,但不影响存活个体的其他性状,F1卷翅果蝇的相关基因在染色体上的位置如图甲。为了解释F2果蝇卷翅与直翅的性状分离比为2:1,有人提出两种假设,一种假设是AA纯合致死,另一种假设是bb纯合致死。现有下图所示的四种基因型的果蝇作为实验材料,需要通过一代杂交实验证明一种假设成立、另一种假设不成立(不考虑其他致死原因及交叉互换)。请完成下列有关的实验思路:
思路一:将 (填“甲、乙、丙、丁”中的一 种)基因型的雌雄个体相互交配。若子代 ,
则AA纯合致死:若子代 ,则bb纯合致死。
思路二:分别将甲与丙、甲与丁杂交,统计子代的表现型及比例。若前者的子代卷翅:直翅= ,后者卷翅:直翅=2:1,则AA致死:若 ,则bb纯合致死。
思路三:将 杂交,统计子代的表现型及比例。预期结果及结论略。
10.(2020•泰安一模)豌豆和玉米都是常见的遗传学实验材料,在科学研究中具有广泛的用途,请分析回答以下问题:
(1)因为豌豆和玉米都具有 ;繁殖周期短、繁殖能力强、后代数目多等优点,所以常用来做遗传学实验材料。在杂交实验中,为避免豌豆、玉米(玉米为雌雄同株异花植物)自交,常对未成熟花分别采取的措施是 、 。
(2)已知玉米的宽叶基因A对窄叶基因a为显性,相应基因位于9号染色体上,A﹣和a﹣表示该基因所在染色体发生部分缺失(缺失区段不包括A和a基因),缺失不影响减数分裂过程。染色体缺失的精子不育,而染色体缺失的卵细胞可育。
①现有基因型分别为AA、Aa、A﹣a、aa﹣、aa的5种玉米,欲设计实验验证“染色体缺失的精子不育,而染色体缺失的卵细胞可育”,选择基因型为 的测交亲本组合进行正反交实验。
②若上述结论成立,以A﹣a个体为母本,以Aa﹣为父本杂交得到子一代,子一代植株间随机传粉,则子二代中宽叶个体占 。
(3)豌豆的高秆对矮秆为完全显性,由一对等位基因B、b控制;花腋生对顶生为完全显性,由另一对等位基因D、d控制。某生物兴趣小组取纯合豌豆做了如下实验:
高茎腋生×矮茎顶生叶→F1:高茎腋生,F1自交→F2:高秆腋生:高秆顶生:矮秆腋生:矮秆顶生=66:9:9:16,分析实验结果可以得出以下结论:
①因为 ,所以,高茎和矮茎、腋生和顶生分别由一对等位基因控制,遵循基因的分离定律。
②因为 ,所以,高茎和矮茎、腋生和顶生两对基因的遗传不遵循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
③该小组同学针对上述实验结果提出了假说:
a.控制上述性状的两对等位基因位于 对同源染色体上;
b.F1通过减数分裂产生的雌雄配子的比例都是BD:Bd:bD:bd=4:1:1:4;
c.雌雄配子随机结合。
为验证上述假说,请设计一个实验并写出预期实验结果:
实验设计: 。
预期结果: 。
11.(2022春•大洼区校级月考)研究人员发现了大白菜核基因雄性不育甲和乙两品系,为研究其遗传特性,进行了相关实验,结果如下:
(1)依据杂交一和杂交二实验分析:母本均为 株,能否判断显性和隐性 ,依据是 。
(2)科研人员提出两种假说。假说一:白菜显性上位基因互作雄性不育遗传。即不育性受控于两对显性基因,不育基因A对可育基因a为显性,与其互作的显性上位基因为B。当B存在时,遮盖了A基因的表现,表现为可育。假说二:大白菜雄性不育是由1个核基因位点3个基因互作控制的,B′为显性恢复基因,B为显性不育基因,b为隐性可育基因,三者之间的显隐关系为B′>B>b。
①若假说一成立,杂交一、杂交二亲本基因型分别是AAbb×AABb、Aabb×aabb,则杂交三子代基因型是 。
②若假说二成立,杂交一、杂交二亲本基因型分别是BB×B′B、Bb×bb,则杂交三子代基因型是 。
(3)为验证上述假说,科研人员用杂交一可育株与杂交二可育株杂交,得到F1。F1可育植株自交得到F2。
预期结果:若假说一成立,F2代表现型及比例为 。若假说二成立,F2代表现型及比例为 。
三.解答题(共1小题)
12.(2022春•高密市校级月考)菠菜的叶型有宽叶和狭叶两种类型,宽叶(D)对狭叶(d)为显性,D、d均位于X染色体上,已知基因d为致死基因。某生物兴趣小组欲设计实验探究基因d的致死类型,可选亲本有杂合宽叶雌株菠菜、纯合宽叶雌株菠菜、狭叶雄株菠菜和宽叶雄株菠菜。
实验步骤:将 和 杂交,统计子代的表现型及比例。
实验结果及结论:
(1)若后代中 ,说明基因d使雄配子致死;
(2)若后代中 ,说明基因d使雌配子致死;
(3)若后代中 ,说明基因d纯合使雌性个体致死。
参考答案与解析
C
【分析】:基因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在减数分裂过程中,同源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彼此分离的同时,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
【解答】:A、由题可知,三组实验F1中均出现了9:3:3:1的变式的分离比,所以均遵循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A正确;
B、4:2:2:1=(2:1)×(2:1),出现该比例的原因是由于甲植物中任意一对基因显性纯合时可使胚胎致死,即AA和BB致死,B正确;
C、如果含有两个显性基因的雄配子和雌配子致死,即AB的雄配子和AB的雌配子致死,则后代只有9种组合方式,而题中后代有5+3+3+1=12种组合方式,C错误;
D、丙组出现6:3:2:1=(3:1)×(2:1),所以丙组可能是其中某一对基因显性纯合时胚胎致死,即AA或BB致死,D正确。
2.C
【分析】:1、基因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是: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的分离或自由组合是互不干扰的;在减数分裂过程中,同源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彼此分离的同时,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
2、题意分析:某种蚊子的抗病毒性受两对基因A/a、B/b控制,两对基因独立遗传,两只无抗性蚊子交配,F1均有抗性,F1相互交配,F2中无抗性蚊子所占的比例为,则可能是抗性个体有部分死亡所致,根据死亡个体均为抗性个体,说明可能是AB配子有致死现象导致的。
【解答】:A、亲本的基因型为AAbb和aaBB,F1的基因型为AaBb,性状表现为有抗性,子二代中抗性个体与无抗性个体的比例为5:7,A正确;
B、若F1产生的含基因AB的雌配子或雄配子致死,会导致子二代中出现无抗性蚊子所占的比例为,B正确;
C、F2抗性蚊子的基因型为3AaBb、1AaBB、1AABb,显然纯合子的比例是0,C错误;
D、F2无抗性蚊的基因型为1AAbb、2Aabb、1aaBB、2aaBb、1aabb,显然杂合子有2种基因型,D正确。
3.A
【分析】:分析题意:绿叶(♀)与紫叶(♂)杂交,F1全为红叶,F1自交得F2,F2的表现型及比例为红叶:紫叶:绿叶:黄叶=7:3:1:1,F2为四种表现型且符合一定比例,说明F1为双杂合的个体,理论上讲,双杂合个体自交,后代表现型应该是9:3:3:1,而现在结果却是7:3:1:1,少了4份,说明存在某种配子致死的情况。
【解答】:A、根据选项分析,如果是基因型为Ef的雌配子或雄配子致死,与题干比例符合,A正确;
B、若是基因型为eF的雄配子或雌配子致死,则F2的表现型及其比例为红叶:紫叶:绿叶:黄叶=7:1:3:1,B错误;
C、若基因型为Ef的雌配子和雄配子都致死,则F2的表现型及其比例为红叶:紫叶:黄叶=5:3:1,C错误;
D、若基因型为eF的雌配子和雄配子都致死,则F2的表现型及其比例为红叶:绿叶:黄叶=5:3:1,D错误。
4.A
【分析】:根据题意分析可知:宽叶(B)对窄叶(b)是显性,等位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属于伴性遗传。杂合宽叶雌株同窄叶雄株杂交,其基因型分别为XBXb和XbY。
【解答】:杂合宽叶雌株的基因型为XBXb,产生XB、Xb两种卵细胞;窄叶雄株的基因型为XbY,产生Xb、Y两种花粉,其中Xb花粉致死,只有Y花粉参与受精,因此后代全部为雄株,为宽叶(XBY),为窄叶(XbY),A正确。
5.C
【分析】:亲本雄昆虫性染色体为XY,雌昆虫的性染色体为XXY,其中两条X染色体并联。后代的性染色体组成为:XXX(一条并联X染色体和一条正常X染色体的致死)、XY(雄昆虫)、XXY(一条并联X染色体和一条Y染色体的雌昆虫)、YY(没有X染色体的昆虫也是致死)。
【解答】:A、性染色体组成为XXY的昆虫可产生两种类型的配子,比例为1:1,因为并联在一起的X染色体在减数分裂过程中不能分开,一起进入子细胞中,A错误;
B、X染色体并联,性染色体为XAXAY的纯合红眼昆虫产生两种比例相等的配子,正常的白眼昆虫XaY产生两种比例相等的配子,杂交后形成性染色体为XAXAXa、XAXAY,XaY,YY四种类型的个体,其中含有三条X染色体和不含X染色体的个体是致死的,F1红眼与白眼的比例为1:1,且一半昆虫染色体异常,B错误;
C、F1雌雄个体性染色体组成为XAXAY、XaY,随机交配,后代基因型和表现型的情况与亲本完全相同,仍然只有两种类型的存活,C正确;
D、F1中红眼个体在减数分裂过程中不会出现染色体联会紊乱的现象,因为并联在一起的两条染色体可以看做一条染色体进行减数分裂,D错误。
6.C
【分析】:当花粉的S基因与母本的S基因相同时,花粉管的正常发育受阻而不能完成受精(花粉不亲合).若不同,则花粉可正常发育并与卵细胞结合,完成受精作用(花粉亲合).因此自然种群中,烟草不存在纯合体.
【解答】:基因型为S1S2(♀)和S2S3(♂)的烟草杂交,由于含有S2的花粉不亲和,因此子一代的基因型是S1S3和S2S3,如果反交,即S1S2(♂)×S2S3(♀),含有S2的花粉不亲和子一代的基因型是S1S2和S1S3,因此基因型为S1S2、S2S3烟草,可能发生正反交,子一代中的基因型及比例为S1S2:S1S3:S2S3=1:2:1.
7.B
【分析】:1、控制不同性状的遗传因子的分离和组合是互不干扰的,在形成配子时,决定同一性状的成对的遗传因子彼此分离,决定不同性状的遗传因子自由组合。
2、在生物体的体细胞中,控制同一种性状的遗传因子成对存在,不相融合,在形成配子时,成对的遗传因子发生分离,分离后的遗传因子分别进入不同的配子中,随配子遗传给后代。
【解答】:A、正常情况下,基因型为AaBb的个体自交,后代的表现型比例为9:3:3:1,如果存在AA或BB纯合致死现象,则AA__或__BB全部致死,则子代的性状分离比应出现6:2:3:1,A正确;
B、若子代的性状分离比会出现4:2:2:1,则存在AA和BB纯合致死现象,既AA__和__BB全部致死,B错误;
C、如果存在aa或bb纯合致死现象,则aa__或__bb全部致死,则子代出现3:1的性状分离比,C正确;
D、若子代出现9:7的性状分离比,表明只有同时存在A基因和B基因时才会表现出显性性状,因此只有AaBb、AABb、AaBB3种杂合子自交会出现性状分离现象,D正确。
8.【分析】:1、控制不同性状的遗传因子的分离和组合是互不干扰的,在形成配子时,决定同一性状的成对的遗传因子彼此分离,决定不同性状的遗传因子自由组合。
2、在生物体的体细胞中,控制同一种性状的遗传因子成对存在,不相融合,在形成配子时,成对的遗传因子发生分离,分离后的遗传因子分别进入不同的配子中,随配子遗传给后代。
【解答】:(1)根据表格可知,孟德尔在做两对杂交实验的时候,发现F2的分离比为9:3:3:1,提出性状是由基因控制的,并且两对等位基因独立遗传。F2中高茎红花:高茎白花:矮茎红花:矮茎白花=5:3:3:1。出现该比例的原因不可能是基因型DdRr个体致死,由比例分析可知,F1的基因型为DdRr,因此不可能是DdRr致死。
(2)若为假说一有两种基因型的个体致死,因为出现异常比例的是高茎红花,正常情况下高茎红花的基因型及比例为DDRR:DDRr:DdRR:DdRr=1:2:2:4,故致死个体的基因型为DDRr和DdRR。还有一种可能性即假说二是F1中基因型为DR的雌配子或雄配子致死,后代也会出现5:3:3:1。若假说二成立,即F1中基因型为DR的雌配子或雄配子致死,根据题意亲本为纯合子,则亲本的基因型为DDrr、ddRR。
(3)因为根据测交后代的分离比,可推测测交亲本产生的配子及比例,故要验证两种假说哪种正确,可以选择F1中的高茎红花(DdRr)作为父本或母本分别与F2中的矮茎白花(ddrr)测交(或以F1中的高茎红花(DdRr)植株和F2中的矮茎白花(ddrr)进行正交和反交),观察子代的表现型并统计比例。如果是基因型为DR的雌配子或雄配子不育,则有一组测交后代不会出现高茎红花(或子代出现高茎白花:矮茎白花:矮茎红花=1:1:1),则假说二成立。
【答案】:(1)5:3:3:1 不可能,由比例分析可知,F1的基因型为DdRr,因此不可能是DdRr
(2)DdRR、DDRr F1中基因型为DR的雌配子或雄配子致死 DDrr、ddRR
(3)以F1中的高茎红花植株作为父本或母本分别与F2中的矮茎白花测交(或以F1中的高茎红花植株和F2中的矮茎白花进行正交和反交),观察并统计子代的表型及比例 若两种方式的测交实验(或正反交实验)中有一组子代出现高茎白花:矮茎白花:矮茎红花=1:1:1(或子代不出现宽叶红花),则假说二成立
9.【分析】:1、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的分离或组合是互不干扰的;在减数分裂过程中,同源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彼此分离的同时,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
2、正反交实验的结果相同,证明基因位于常染体上,正反交结果不同,证明位于性染色体上。
【解答】:(1)F1中的卷翅雌雄个体相互交配,发现F2代无论雄性还是雌性,卷翅果蝇与直翅果蝇的比例均为2:1,后代没有性别差异,说明控制卷翅的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F1中的灰身卷翅的基因型是AaBb,雌雄自由交配后,灰身:黑身=3:1,卷翅:直翅=2:1,则后代的表现型是灰身卷翅:灰身直翅:黑身卷翅:黑身直翅=6:3:2:1。
(2)F1中的卷翅雌雄个体相互交配,发现F2代无论雄性还是雌性,卷翅果蝇与直翅果蝇的比例均为2:1,本来是3:1,说明存在致死效应,可能是AA致死,或bb致死,通过给定的材料进行杂交实验判断是AA致死还是bb致死,则选取的材料杂交后应得到含AA或bb的基因型,则可以选取的材料进行的杂交实验为:
思路一:将乙基因型(子代有AA、bb类型)的雌雄个体相互交配,由于其产生的配子及比例为AB:ab=1:1,正常情况下子代基因型及比例为:AABB:AaBb:aabb=1:2:1,若AA纯合致死,则子代卷翅:直翅=2:1,若bb致死,则子代全为卷翅。
思路二:将甲(配子为Ab、aB)与丙(配子为aB、ab)、甲(配子为Ab、aB)与丁(AB、aB)杂交,若AA致死,前者的子代卷翅:直翅=1:1,后者卷翅:直翅=2:1;若bb纯合致死,前者的子代卷翅:直翅=1:2,后者卷翅:直翅=3:1。
思路三:分别将乙与丙、乙与丁杂交,统计子代的表现型及比例。
【答案】:(1)常 6:3:2:1
(2)乙 子代卷翅:直翅=2:1 子代全为卷翅 1:1 前者的子代卷翅:直翅=1:2,后者卷翅:直翅=3:1 乙与丙、乙与丁
10.【分析】:基因分离定律和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进行有性生殖的生物在进行减数分裂产生配子时,位于同源染色体的等位基因随同源染色体分离而分离,分别进入不同的配子中,随配子独立遗传给后代,同时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进行自由组合。
【解答】:(1)豌豆和玉米都有稳定的易于区分的相对性状、繁殖周期短、繁殖能力强、后代数目多等优点,所以常用来做遗传学实验材料。豌豆是自花传粉,因此在母本花未成熟时要进行去雄、套袋处理,玉米是雌雄异花,因此不需要对母本进行去雄,但是在花未成熟前需要对雌花进行套袋。
(2)①测交实验是杂合子与隐性纯合子进行杂交实验,要设计实验验证“染色体缺失的精子不育,而染色体缺失的卵细胞可育”,由于题干给出的亲本基因型是AA、Aa、A﹣a、aa﹣、aa,基因型为A﹣a×aa或者是A﹣a×aa﹣,进行正交、反交实验,如果“染色体缺失的精子不育,而染色体缺失的卵细胞可育”,正交、反交后代性状比例不同,因此可以用这两个杂交组合验证结论。
②A﹣a个体为母本,产生的配子类型及比例是A﹣:a=1:1,以Aa﹣为父本,产生的可育精子是A,杂交后代的基因型及比例是A﹣A:Aa=1:1,子一代植株间随机传粉,先算子一代雌雄配子的基因型及比例,雌配子的基因型及比例是A﹣:A:a=1:2:1,可育雄配子是A:a=2:1,随机交配后代aa=,表现为窄叶,宽叶A_+A﹣_=。
(3)①由于子二代高秆腋生:高秆顶生:矮秆腋生:矮秆顶生=66:9:9:16,高茎:矮茎=3:1、花腋生:顶生=3:1,因此高茎和矮茎、腋生和顶生分别由一对等位基因控制,遵循基因的分离定律。
②子二代中高茎:矮茎=3:1、花腋生:顶生=3:1,但是高秆腋生:高秆顶生:矮秆腋生:矮秆顶生=66:9:9:16,而不是9:3:3:1,因此2对等位基因不遵循自由组合定律。
③两对等位基因不遵循自由组合定律,因此2对等位基因可能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上。如果减数分裂过程发生交叉互换,子一代BbDd产生的配子类型及比例是BD:Bd:bD:bd=4:1:1:4,测交后代的基因型及比例是BbDd:Bbdd:bbDd:bbdd=4:1:1:4,高秆腋生:高秆顶生:矮秆腋生:矮秆顶生=4:1:1:4。
【答案】:(1)稳定的易于区分的相对性状 去雄 雌花套袋
(2)①A﹣a×aa,(或A﹣a×aa﹣)
②
(3)①F2中高茎和矮茎的比为3:1,腋生和顶生的比也为3:1
②F2中四种表现型的比不等于9:3:3:1
③一 将两纯合亲本杂交得到的F1与纯合矮秆顶生的豌豆杂交,观察并统计子代的表现型及比例
所得子代出现四种表现型,且比例为:高秆腋生:高秆顶生:矮秆腋生:矮秆顶生=4:1:1:4
11.【分析】:雄性不育系是雌雄同株植物中,雄蕊发育不正常,不能产生有功能的花粉,但它的雌蕊发育正常,能接受正常花粉而受精结实,并能将雄性不育性遗传给后代的植物品系。雄性不育一般可分为3种类型:
(1)细胞质雄性不育型,简称质不育型,表现为细胞质遗传;
(2)细胞核雄性不育型,简称核不育型,表现为细胞核遗传;
(3)核质互作不育型,表现为核质互作遗传。
【解答】:(1)杂交一和杂交二亲本均为不育株与可育株杂交,由于甲、乙两品系为大白菜核基因雄性不育,故两杂交组合的母本均为不育株,由于亲本两种表现型,子代不育:可育=1:1,故不能判断显性和隐性性状。
(2)①若假说一成立,大白菜显性上位基因互作雄性不育遗传。即不育性受控于两对显性基因,不育基因A对可育基因a为显性,与其互作的显性上位基因为B。当B存在时,遮盖了A基因的表现,表现为可育。则可推知,表现型可育的个体对应的基因型为:__B_、aabb;不育个体基因型为A_bb,则杂交一、杂交二亲本基因型分别是AAbb×AABb、Aabb×aabb,则杂交三亲本为杂交一子代不育AAbb和杂交二子代可育aabb,子代基因型是Aabb,表现为不育。②若假说二成立,大白菜雄性不育是由1个核基因位点3个基因互作控制的:B′为显性恢复基因,B为显性不育基因,b为隐性可育基因,3者之间的显隐关系为B′>B>b。则可推知,表现型可育的个体对应的基因型为:B′_、bb;不育个体基因型为B_,杂交一、杂交二亲本基因型分别是BB×B′B、Bb×bb,则杂交三亲本为杂交一子代不育BB和杂交二子代可育bb,子代基因型是Bb,表现为不育。
(3)预期结果:若假说一成立,杂交一可育株AABb与杂交二可育株aabb杂交,得到F1为AaBb(可育):Aabb(不育)=1:1。F1可育植株AaBb,自交得到F2。F2代9种基因型,表现型及比例为可育植株(12_B_、1aabb):不育株(3A_bb)=13:3。若假说二成立,杂交一可育株B′B与杂交二可育株bb杂交,得到F1为B′b(可育):Bb(不育)=1:1。F1可育植株B′b自交得到F2。F2代3种基因型,表现型均可育(1B′B′、2B′b、1bb)。
【答案】:(1)不育 不能 子代不育:可育=1:1
(2)①Aabb ②Bb
(3)可育株:不可育株=13:3 全部为可育株
12.【分析】:菠菜的叶型有宽叶和狭叶两种类型,宽叶(D)对狭叶(d)为显性,D、d均位于X染色体上,属于伴性遗传。在不致死的情况下,宽叶植株的基因型有XDXD、XDXd、XDY,狭叶植株的基因型有XdXd、XdY。
【解答】:本实验的目的是探究基因d的致死类型,可选杂合宽叶雌株菠菜(XDXd)和狭叶雄株菠菜(XdY)作为亲本,进行杂交,统计子代的表现型及比例,再统计基因d的致死类型。
(1)若基因d使雄配子使致死,则后代的基因型为XDY、XdY,表现为雄性宽叶:雄性狭叶=1:1。
(2)若基因d使雌配子致死,则后代基因型及比例为XDXd:XDY=1:1,即后代只有宽叶植株,且雌:雄=1:1(或雌性宽叶:雄性宽叶=1:1);
(3)若基因d纯合使雌性个体致死,则后代基因型及比例为XDXd:XdXd(致死):XDY:XdY=1:1:1:1,即后代雌性植株都是宽叶,雄株既有宽叶又有狭叶,且雌株与雄株的比为1:2(或雌性宽叶:雄性宽叶:雄性狭叶=1:1:1)。
【答案】:实验步骤:杂合宽叶雌株菠菜 狭叶雄株菠菜
实验结果及结论:
(1)基因d使雄配子使致死
(2)基因d使雌配子使致死
(3)雌株都是宽叶,雄株既有宽叶又有狭叶,且雌株与雄株的比为1:2(或雌性宽叶:雄性宽叶:雄性狭叶=1:1:1)
亲本组合
F1
F2
高茎红花
高茎红花
高茎白花
矮茎红花
矮茎白花
高茎白花×矮茎红花
67
102
59
61
22
组别
杂交一
杂交二
杂交三
亲本
甲品系:不育株×可育株
乙品系:不育株×可育株
杂交一子代不育×杂交二子代可育
子代
不育:可育=1:1
不育:可育=1:1
不育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2022届高考生物三轮复习热点猜测——天价药降价,共10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项选择题,多项选择题,非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2022届高考生物三轮复习热点猜测——粮食安全,共11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非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2022届高考生物三轮复习热点猜测——两山理论,共9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项选择题,非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