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课《行路难(其一)》课件(共59页)2021-2022学年部编版语文九年级上册01](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2/13195597/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第14课《行路难(其一)》课件(共59页)2021-2022学年部编版语文九年级上册02](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2/13195597/0/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第14课《行路难(其一)》课件(共59页)2021-2022学年部编版语文九年级上册03](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2/13195597/0/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第14课《行路难(其一)》课件(共59页)2021-2022学年部编版语文九年级上册04](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2/13195597/0/3.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第14课《行路难(其一)》课件(共59页)2021-2022学年部编版语文九年级上册05](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2/13195597/0/4.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第14课《行路难(其一)》课件(共59页)2021-2022学年部编版语文九年级上册06](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2/13195597/0/5.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第14课《行路难(其一)》课件(共59页)2021-2022学年部编版语文九年级上册07](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2/13195597/0/6.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第14课《行路难(其一)》课件(共59页)2021-2022学年部编版语文九年级上册08](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2/13195597/0/7.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初中语文人教部编版九年级上册行路难(其一)示范课课件ppt
展开唐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后世将李白和杜甫并称“李杜”。他的诗歌总体风格清新俊逸,既反映了时代的繁荣景象,也揭露了统治阶级的荒淫和腐败,表现出蔑视权贵,反抗传统束缚,追求自由和理想的积极精神。存世诗文千余篇,代表作有《望庐山瀑布》《行路难》《蜀道难》《将进酒》《早发白帝城》等,有《李太白全集》传世。“行路难”是乐府古题,多咏叹世路艰难、贫困孤苦的处境。李白以此为题写了三首诗,这里选的是第一首,这首诗在悲愤中不乏豪迈气概,在失意中仍怀有希望。
李白(701—762),字太白,号青莲居士。
①金樽(zūn):对酒杯的美称。樽,盛酒的器具。②斗十千:一斗值十千钱(即万钱),形容酒美价贵。③玉盘:对盘子的美称。④羞:同“馐”,美味的食物。⑤直:同“值”,价值。
酒杯里盛着价格昂贵的清醇美酒,
盘子里装满价值万钱的佳肴。
以叙事开篇,以极为夸张的笔法领起,写“金樽清酒”“玉盘珍羞”,仿佛在营造欢乐的宴饮气氛,使人感到似乎是一首庆祝饮酒的诗歌。
抽出宝剑四下看,心里(十分)茫然。
(面对这美酒佳肴)我却放下酒杯扔掉筷子,难以下咽,
①箸:筷子。②四顾:四下看。顾,看。③茫然:无所适从的样子。
内容上急转直下,“停”“投”“拔”“顾”,连续的动作形象地表现出了诗人内心的苦闷抑郁和感情的激烈变化。这里与前两句诗形成强烈的对比,衬托出诗人内心的悲苦。
(我)想渡黄河,却因坚冰堵塞大河不能行船,
(我)要登上太行山,可是大雪封山。
以“冰塞川”“雪满山”来比喻人生道路的艰难和仕途的阻塞,交代了诗人惆怅的原因,蕴含着无限的悲怆。这两句诗以形象化的语言写出了诗人受到重重阻力,理想无法实现的愁苦。
①太行:太行山,在今山西、河南、河北三省交界处。
①闲来垂钓碧溪上:相传姜尚(姜太公)未遇周文王前曾在渭水的磻(pán)溪垂钓,后辅佐周武王灭商。②忽复乘舟梦日边:相传伊尹受商汤任用前,曾梦见乘船经过太阳旁边。此处暗指作者希望自己会得到重用。
借用典故来表达自己的愿望。诗人希望自己能像姜尚和伊尹一样,有机会一展宏才,有为于当世。表现了诗人既愤恨现实,又寄希望于未来的复杂心情。
(还是像姜太公那样)闲来在碧溪边上垂钓,
也许会像伊尹那样梦见自己乘船经过太阳旁边。
理想和现实是有差距的,当诗人的思绪再次回到现实中的时候,他仍然感到了生活的艰难和对未来的迷茫,因而反复咏叹“行路难”。 语言上节奏短促,声调低沉,表现了诗人对理想抱负不能实现的慨叹。
今安在:“今在安”,宾语前置句。
①今安在:如今身处何方?也可理解为现在要走的路在哪里?
人生有那么多的岔路,(我)如今身在何处?
①长风破浪会有时:比喻终将实现远大理想。《宋书·宗悫(què)传》载,南朝时宗悫用“乘长风破万里浪”来形容自己的抱负。会,终将。②云帆:高高的帆。③济:渡。
最后两句在沉郁中振起,意境开阔,气势磅礴,表现了诗人自强不息的奋斗精神和身处逆境仍乐观进取的人生态度。这两句诗是鼓励人们奋发图强的千古传诵的名句。
高高地挂起云帆渡过大海。
终有一天,我会乘长风破万里浪,
《行路难》(其一)通过对诗人跌宕起伏的情感变化的描写,反映了诗人面对社会黑暗的苦闷、愤郁和不平,表现了诗人的自信和对理想执着追求的精神。
诗中“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两句诗连用两个典故,诗人自比姜尚、伊尹,表达自己渴望得到明君赏识以施展才能和抱负的愿望。“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诗人自比宗悫,可见其志向远大。
2.虚实结合,想象雄奇。
诗人展开想象的翅膀,一会儿飞到“冰塞川”的黄河,一会儿飞到“雪满山”的太行,一会儿想到碧溪垂钓、乘舟日边,一会儿又回到“多歧路”的现实,一会儿又要乘风破浪,高挂云帆远渡沧海。从上古写到未来,从现实写到幻境,虚实结合,想象雄奇。
运用典故是古代诗词中常见的写作手法。典故,可分为事典和语典两类,有时两者兼而有之。《行路难》(其一)“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两句,用姜尚、伊尹的故事,是事典,表明理想仍在;“长风破浪会有时”一语,用宗悫的故事,语典和事典交融,表明壮志未减。
1.如何理解古代诗词中的用典?
在这首诗中,李白停杯拔剑却又四顾茫然,欲过河山却又踟蹰不前,羡慕古人却又不可追攀,咏叹“行路难”却又迷失方向,誓将乘风破浪却又难以实现。诗人的自我形象,内心的孤独苦闷,情感的动荡不安,言辞的慷慨激昂,都跃然纸上。这其中,有理想的破灭,有梦想的启航,有永不言败的豪情,有舍我其谁的疏狂,其诗确为“仙翁剑客之语”。
2.如何理解在《行路难》(其一)中李白创造的自我形象?
答案 A B.“塞”应读“sè”。C.“琼”应读“qióng”。D.“柯” 应读“kē”。
答案 C A.羞:同“馐”,美味的食物。B.直:同“值”,价值。D.春:名 词用作动词,逢春。
3.下列诗句和原文一致的一项是 ( )A.停杯投著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B.怀旧空吟闻笛斌,到乡翻似烂柯人。C.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D.人有悲欢离和,月有阴晴圆缺。
答案 C A.著→箸。B.斌→赋。D.和→合。
4.文学常识填空。(1)《行路难》(其一),行路难,乐府古题。诗人 ,字 , 号 , (朝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 ”,与杜甫并称为“ ”。其代表作有《 》 《行路难》《蜀道难》《将进酒》《 》等。
答案 (1)李白 太白 青莲居士 唐代 诗仙 李杜 望庐山瀑布 早发白帝城
解析 文学常识可从“名、时、地、评、作”等几个方面入手识记。中国古代文学常识应特别识记作者生活的朝代,作者的字、号、谥号、别号等。
5.默写填空。(1)李白在《行路难》(其一)中“ , ”两 句,以姜尚、伊尹自比,希望将来也像他们那样得遇贤君明主,成就大 业。
答案 (1)闲来垂钓碧溪上 忽复乘舟梦日边
1.下列句子中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欲渡黄河冰塞川(sài)B.暂凭杯酒长精神(cháng)C.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mǐn)D.高处不胜寒(shèng)
答案 D A.塞sè。B.长zhǎng。C.眠mián。
2.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1)拔剑四顾心茫然 茫然: (2)多歧路,今安在 安:
答案 (1)无所适从的样子 (2)哪里
3.下列作家、作品、时代对应有误的一项是 ( )A.李白—《行路难》(其一)—唐代B.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唐代C.苏轼—《水调歌头》—宋代D.张岱—《湖心亭看雪》—宋代
答案 D 张岱是明末清初人。
1.下列句子中朗读停顿有误的一项是 ( )A.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B.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C.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D.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
答案 C 正确的划分是: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
2.苏东坡年轻时自以为饱读诗书,便写了一副对联:识遍天下字,读尽人 间书。后经过一老翁指点,他意识到了自己的浅薄与自负,于是将对联 改成“ 识遍天下字,立志读尽人间书”,以表明自己继续读书 学习的决心。(1)横线上补写的词语是: 。(2)请为苏东坡改后的对联拟一个四字横批: 。(3)对联一般竖贴在门的 ,上联应贴在门的 。
答案 (1)发愤(发奋) (2)博览群书(学海无涯、学无止境等) (3)左右 两侧 右边
解析(1)根据文本内容,“识遍天下字,读尽人间书”表现了作者的狂妄自大,而要改变这种浅薄与自负,就要让对联的内容表现出人应该有志气又不乏谦虚谨慎的特点。根据下联的“立志”,填写的词语可以是“发愤”等。(2)对联的横批要与对联的内容相关。从对联来看,讲的是读书学习,故横批要围绕读书学习来写。答案不唯一,符合题意即可。(3)依据古代书写“自右往左,自上往下”的规则,上联应贴在门的 右边,下联应贴在门的左边。
3.阅读下面的诗歌,回答问题。行路难(其一)李 白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羞直万钱。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1)“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运用了什么样的写作手法?作 用是什么?手法: 作用: (2)本诗题为“行路难”,但纵观全诗,作者的人生态度是怎样的?举例说 明。答:
答案(1)手法:用典。作用:借姜尚和伊尹的典故表达自己希望得到明君的赏识重用,实现“济苍生”的愿望。(2)以结尾两句诗为例,虽然李白在追求理想的道路上饱受挫折,但他仍然乐观、积极、向上,信心坚定。
解析 (1)相传姜尚在渭水的磻溪垂钓时遇周文王,后辅佐周武王灭商;商朝的伊尹在被商汤委以国政前,曾梦见自己乘船从太阳旁边经过。这两句诗写诗人自己对从政仍有所期待。(2)把握诗人的思想感情,结合其乐观自信的人生态度和执着追求理想的坚定信念作答即可。
1.(2019山东滨州期中,9—10)古诗词鉴赏。(5分)行路难(其一)[唐]李 白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羞直万钱。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1)(★★☆)下列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2分)( )A.诗歌采用乐府古题“行路难”,主要抒发了诗人在政治上遭遇挫折后的愤激之情,在悲愤中不乏豪迈气概,在失意中仍怀有希望。B.诗歌以叙事开篇,第一二句营造了欢乐的宴饮气氛;三四句急转直下,“停杯投箸”“拔剑四顾”写出了诗人内心的抑郁和苦闷。C.第五六句用“冰塞川”“雪满山”比喻仕途的艰难,形象化的语言中蕴含无限的失意。D.第七八句诗人巧用吕尚和伊尹的典故,表现诗人对乘舟垂钓悠闲生活的渴望和政治失意的悲愤。
(2)(★★☆)“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两句诗表现了诗人怎 样的思想感情?(3分)答:
答案 (1)D (2)诗人相信尽管前路障碍重重,但总有一天会乘长风破万里浪,实现自己的远大抱负。体现了诗人的信念和追求,表达了诗人积极进取、乐观向上的人生态度。
解析 (1)“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运用了姜尚垂钓与伊尹梦日的典故。姜尚与伊尹都是有才华和能力的人,也都得不到施展,但最终他们遇到了明主的赏识,理想得以实现。作者相信自己也一定会遇到明主,从而实现理想,表明诗人对自己未来的从仕之路仍有所期待。故选D。(2)解答此题,要结合诗歌的主题来理解作者的思想感情。解答时需要读懂诗歌的内容,能写出诗人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即可。
3.(2017河南郑州期末,20)阅读下面古诗,回答问题。(4分)行路难(其一)李 白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羞直万钱。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1)(★★☆)“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这两句诗运用了什么 典故?有何作用?(2分)答: (2)(★★☆)诗歌最后两句表现了作者什么样的人生态度?(2分)答:
解析(1)用典是指援引历史故事或古籍中的词句来说明自己观点的一种写作手法。用典有明用,也有暗用。用典的作用有:①使立论有根据,即引前人之言或事,以验证作者之理论;②可以委婉表意,即诗中有不便直述者,可借典故的暗示,婉转道出作者的心声;③减少语词的繁累;④充实内容、美化词句。本诗用典属于婉转道出作者的心声。(2)结合全诗作者思想感情的变化来探究这两句诗所表现的诗人的人生态度。诗人从怀才不遇和仕途不顺的苦闷到对前途的茫然,最后变为对未来充满希望和坚定的信念。
答案 (1)运用了姜尚(姜太公)、伊尹的典故表达了自己希望重新得到任用的愿望(或对从政仍有所期待)。(2)“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两句,表明诗人在仕途遭受重大挫折、心情极为苦闷之时,仍然对前途充满信心。
4.(2018河南中考,18—19)阅读下面一首诗,完成1—2题。(4分)行路难(其一)李 白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羞直万钱。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1)(★★☆)请任选一个角度赏析诗中的画线句。(2分)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答: (2)(★★★)“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是广为流传的佳句, 人们会在什么样的情况下引用它?为什么?(2分)答:
答案 (1)(示例1)用感叹句、问句,表达诗人内心的苦闷与迷惘。(示例2)用感叹号、问号,表达诗人内心的苦闷与迷惘。(示例3)用反复和设问的修辞方法,表达诗人内心的苦闷与迷惘。(示例4)连用四个三字句,节奏短促,表达诗人内心的焦灼与苦闷。(2)(示例1)在处于困境或遭遇挫折时。因为这句话可以用来激励自己或别人,战胜困难,坚定信心,鼓起前行的勇气。(示例2)在想要奋起前行、追逐梦想时。因为这句话可以用来鼓舞自己或别人,坚定信心,扬帆起航。
解析(1)赏析诗句一般从修辞、句式、语气、用词等角度考虑。本句诗,句式特点明显——短句,节奏简短有力,是在急促不安状态下的内心独白,表达前路虽艰辛,但想继续探索的复杂情感;感叹句,反复修辞,表达诗人歧路彷徨的苦闷之情;设问句,抒发作者面对前行之路的迷茫与彷徨。任选一个角度鉴赏即可。(2)本题考查对名句的理解与运用的能力。这两句是广为引用的名句,理解它的含意,不难知道它表达的是李白的豪情壮志、对未来的信心和前行的勇气,所以一般用来作为激励人的话语。
5.(2018广东广州中考,12)阅读下面这首古诗,然后回答问题。(5分)行路难(其一)李 白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羞直万钱。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 然。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 日边。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 海。
(1)(★★☆)诗中的“顾”“济”是什么意思?请选择一个回答。(2分)答: (2)(★★☆)诗句“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运用典故表达了 诗人怎样的愿望?请简要分析。(3分)答:
答案(1)顾:看。济:渡过。(2)“像姜尚垂钓碧溪,闲待东山再起;又像伊尹做梦,乘船经过日边。”诗人借用姜尚和伊尹的典故,表达了希望得到统治阶级的重视和任用,施展才华和抱负的思想感情。
解析(1)借助平时积累并结合语境,准确解释。(2)“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这两句暗用典故:姜尚曾在渭 水的磻溪钓鱼,得遇周文王,助周灭商;伊尹曾梦见自己乘船从太阳旁边 经过,后被商汤任用,助商灭夏。这两句表达诗人对自己能够从政仍有 期待。
(2018山东济宁中考)语言运用。5月18日是“国际博物馆日”,当天,学校组织“走进太白楼”活动,你参 与活动的宣传工作。请根据要求,完成下面的任务。[走进直播间] 5月18日,《千古风流太白楼》在央视中文国际频道 《国宝档案》播出,节目全长13分钟,讲述了济宁太白楼的前世今生。 为了这期节目的播出,栏目摄制组于3月6日走进济宁太白楼,采用多种 方式对建筑、碑刻等有关遗迹进行拍摄。《国宝档案》是国内极具知 名度的一档文博类栏目,以高标准、高品位、高水准深受文博界专家和 海内外收藏爱好者的好评。
(1)请为这则新闻拟写一个标题。(20字以内)答: [推介太白楼] 太白楼乃任城古八景之一,名传于世千余载,现为山东省 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诗人李白曾居住在任城(今济宁),常在此与朋友一 起饮酒。太白楼作为中国历史文化名楼之一,其悠久的历史见证着诗仙 李白文化在济宁的传承。(2)请参考以上资料,写一句生动的宣传语,吸引更多同学走进太白楼。答:
答案 (1)(示例1)济宁太白楼亮相《国宝档案》(示例2)《千古风流太白楼》在《国宝档案》播出(2)(示例1)我和“诗仙”有个约会(示例2)登太白楼,开启诗意之旅(示例3)仰望诗酒英豪,邂逅快意人生
解析(1)本题考查拟写标题的能力。在整体感知新闻内容的基础上, 先确定新闻的导语,然后依照“人、事、物+地点(时间)+结果”的模式 概括即可。语言必须做到简明、连贯、准确,注意不要超过20个字。(2)本题考查语言的运用能力。[走进直播间]主要说了“《千古风流太 白楼》在央视中文国际频道《国宝档案》播出”,[推介太白楼]介绍太 白楼的文化价值及其历史意义,着重点是济宁的太白楼曾经是“诗仙” 李白与友人饮酒的地方。宣传标语的语言要简明、生动,具有鼓动性。
(2017内蒙古呼和浩特中考)龙华中学语文组举办中华传统文化竞赛活动,你是参赛选手。这次活动有三道竞赛题,设置两个奖项。第一题:中国是一个诗的国度,唐诗是近体诗的高峰,近体诗包括 和 。第二题:认真阅读杜甫的《江畔独步寻花》,根据要求答题。黄四娘家花满蹊,千朵万朵压枝低。留连戏蝶时时舞,自在娇莺恰恰啼。(1)下面四项对诗歌的评价,哪一项与诗人的想法相距甚远?( )A.首句“黄四娘家花满蹊”。点明寻花的地点是在“黄四娘家”的小路上。“蹊”是小路。
B.第二句“千朵万朵压枝低”。“千朵万朵”形容花的数量之多。 “压枝低”,形象地描绘了花儿密密层层,沉甸甸地把枝条都压弯了。C.第三句“留连戏蝶时时舞”。是说花枝上彩蝶蹁跹起舞,这才是最动 人的景致。如果没有彩蝶起舞,花也就没有什么看头。D.第四句“自在娇莺恰恰啼”。表面上好像完全在描写娇莺清脆悦耳 的鸣叫声,其实,这是一种衬托手法,主要是在表现黄四娘家花的美丽与 魅力。(2)你认为诗中的“留连戏蝶时时舞”用了什么修辞方法?这样写能够 表现出黄四娘家花怎样的特点?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答:
第三题:下面是拆乱了的与中华文化有关的一副对联,请你运用学过的 对联知识,重组成一副完整的对联。传统 的 精华 学习 里 经典 继承 之 中 国学答:
答案第一题:绝句 律诗第二题:(1)C (2)用了拟人的修辞方法。写出了黄四娘家花的浓密、艳丽与香气扑鼻。表现诗人对花的喜爱,以及他闲散与快乐的心情。第三题:学习国学里的经典 继承传统中之精华
人教部编版九年级上册第三单元14 诗词三首行路难(其一)教学ppt课件: 这是一份人教部编版九年级上册第三单元14 诗词三首行路难(其一)教学ppt课件,共19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余光中,走近作者,写作背景,整体感知,行路难一,自由朗读,合作探究,品读诗歌,布置作业,拓展延伸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人教部编版九年级上册行路难(其一)说课ppt课件: 这是一份人教部编版九年级上册行路难(其一)说课ppt课件
人教部编版九年级上册行路难其一课前预习ppt课件: 这是一份人教部编版九年级上册行路难其一课前预习ppt课件,共19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自主学习,不是写实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语文朗读宝](http://img.51jiaoxi.com/images/231c23b6141fe3610b7ae5ce90bd68e9.p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