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高考地理二轮复习 专题4 综合提升练4第1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10/13195318/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2022年高考地理二轮复习 专题4 综合提升练4第2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10/13195318/0/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2022年高考地理二轮复习 专题4 综合提升练4第3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10/13195318/0/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2022年高考地理二轮复习 专题4 综合提升练4
展开
这是一份2022年高考地理二轮复习 专题4 综合提升练4,共6页。
综合提升练4(2021·江西进贤县第一中学月考)海底扩张理论认为地幔物质从海岭顶部的巨大开裂处涌出,冷却凝结形成新的大洋地壳,使海底向两边不断更新和扩张。这种主要发生在大洋洋壳区域的物质和能量流被称为洋壳流。南太平洋洋壳流向北运动时受美洲大陆陆壳阻挡,大部分洋壳流在北太平洋流向发生转折,由北偏东转为北偏西。地质时期,南美洲南端合恩角与南极半岛北端相连。下图为“德雷克海峡洋壳流运行路线图”及“夏威夷群岛分布图”。读图回答1~2题。1.受德雷克海峡洋壳流的影响,下列描述不正确的是( )A.合恩角与南极半岛因受冲击而断裂形成海峡B.合恩角和南极半岛端点指向东方且逐渐延伸C.南美洲南端西侧因拉伸裂离形成了众多岛屿D.马尔维纳斯群岛从南美洲南端分离并向西漂移2.夏威夷群岛是岩浆沿着一个固定的上涌通道喷发而成,其空间分布与洋壳流有关。推测下列火山岩年龄最老的岛屿是( )A.考艾岛 B.瓦胡岛C.毛伊岛 D.夏威夷岛答案 1.D 2.A解析 第1题,由图可知,原来南美洲南端合恩角与南极半岛北端相连,受德雷克海峡洋壳流的冲击,陆壳挤压断裂,形成德雷克海峡;南美洲南端合恩角和南极半岛北端受偏东洋壳流的影响均指向东方,并随洋壳流运动方向逐渐延伸;南美洲南端西侧多岛屿,而东侧岛屿较少,这是由于南美洲南端受洋壳流影响,向东弯曲,西侧因是弯背部而拉伸裂离,产生的碎块形成了众多的岛屿;南美洲南端一些陆地因拉伸断裂形成岛屿后,又随洋壳流向东漂移延伸,如马尔维纳斯群岛从南美洲南端分离后,随洋壳流向东漂移,D错误,选D。第2题,南太平洋洋壳流由于受南北美洲大陆阻挡,除部分洋壳流向大陆俯冲消减外,还引起南太平洋由南向北偏东的洋壳流发生转折,成为由南向北偏西的洋壳流,表明洋壳流在作自南向北偏西运动,因此夏威夷群岛火山岩年龄由东南向西北方向逐渐变老。A正确。(2021·北京昌平区期末)2020年11月3日,有网友晒出一张图片并配文字:“飞机上航拍的秦岭,以一己之力,挡住南下冷空气。”下图为该网友晒出的秦岭图片,回帖中对配文争议较大。有专家进行科普:“有云的一侧其实是南方。”据此完成3~4题。3.下列能够支撑专家说法的证据是( )A.山脉大致沿南—北方向延伸分布B.山脉阻挡使暖湿气流抬升形成云C.冷空气南下路途远不能翻山越岭D.落叶阔叶林蒸腾补充充足的水汽4.下列选项中能正确表示秦岭形成过程的是( )A.①③④② B.②①③④ C.③①④② D.④③①②答案 3.B 4.D解析 第3题,秦岭大致沿东-西方向延伸分布,A错误。秦岭阻挡了来自南方的暖湿气流,暖湿气流被迫抬升,形成了云,而另一侧南下的冷空气也被阻挡,但不会抬升形成云,所以是晴朗天气,B正确。南下冷空气能够翻山越岭,但秦岭海拔较高以及所处的地理位置刚好可以阻挡大部分南下的冷空气,C错误。根据时间,在秋末时节,北方的落叶阔叶林大部分已经落叶,加上气温较低,蒸腾作用较弱,无法补充充足的水汽,D错误。故选B。第4题,在早古生代秦岭附近受挤压形成断裂(④),南侧(现在秦岭所在的一侧)抬升成山地,北侧下降形成谷地(③);低洼的谷地长期接受堆积,其间有堆积中断并有不整合面形成(①);抬升了的秦岭因地形起伏而受流水侵蚀较强,泥沙在山麓堆积形成冲积扇,谷地因地势较低,渭河流经时泥沙堆积形成渭河平原(②)。故选D。(2021·吉林省吉林市模拟)呼伦湖是我国第四大淡水湖,地处半干旱地区,面积季节变化非常大。乌尔逊河、克鲁伦河是呼伦湖的主要补给河流,湖水经额尔古纳河注入黑龙江。呼伦湖西岸多陡崖,东岸平缓且湖底坡度小。西北环湖地带有植被覆盖,在湖泊东南沿岸分布有平均宽2.5 km、长90 km、高3~6 m的沙丘带,20世纪90年代沙丘带逐步扩大东移,周围50 km范围内无其他沙地。读下图,完成5~6题。5.该地区的主要盛行风风向是( )A.西北 B.东南 C.西南 D.东北6.湖泊东南岸沙丘带形成的外力作用过程为( )A.风力搬运—风力堆积—流水搬运—流水堆积B.流水搬运—流水堆积—风力搬运—风力堆积C.流水搬运—风力搬运—风力堆积—流水堆积D.风力搬运—流水搬运—流水堆积—风力堆积答案 5.A 6.B解析 第5题,沙丘带为风积地貌,形成的主要动力为盛行风。根据该地区地理位置,结合沙丘带位于湖泊的东南岸,且20世纪90年代沙丘带逐步扩大东移等信息,可以判断该地区的盛行风风向是西北风,故选A。第6题,风沙地貌形成的基本条件应是动力和沙源。东南岸有河流挟带泥沙入湖,且坡度较小,冬季枯水期时水位下降、湖底裸露,沙源物质丰富;冬季强劲的西北风挟带着湖底裸露地表的沙子向东南方向移动,当风力减弱时所挟带的沙子沉积下来,经过长期堆积,形成了沙丘带,选B。(2021·黑龙江哈尔滨三中模拟)阴山山脉是一座横亘于内蒙古中西部地区的掀斜式山脉(即南北两坡极不对称的山脉)。阴山南坡的河流在出山口位置发育了众多“叠瓦状”洪积扇(如下图中洪积扇形态)。据此完成7~9题。7.下列关于阴山掀斜式山脉成因描述正确的是( )A.阴山北坡断层面发育B.地处高原南缘断层处C.北坡外力作用较南坡弱D.南坡外力作用较北坡弱8.“叠瓦状”洪积扇的形成过程反映出阴山南坡( )A.河流流速快 B.气候变湿润C.植被覆盖率低 D.地壳间歇性抬升9.土默川平原农业生产过程中易导致( )A.石漠化 B.沙尘暴C.次生盐碱化 D.水土流失答案 7.B 8.D 9.C解析 第7题,从图中可知,阴山南坡是断层结构,地处高原南缘断层处,B正确。阴山南坡断层面发育,A错。掀斜式断块山是断块山的一个类型,是断块沿大断裂一侧隆起而成的山,与外力作用强弱无关,C、D错,选B。第8题,“叠瓦状”洪积扇的形成过程反映出阴山南坡地壳间歇性抬升,每一次抬升形成的洪积扇,像叠瓦一样叠在原来抬升形成的洪积扇上,故选D。第9题,土默川平原降水稀少,蒸发旺盛,在农业生产过程中,由于不合理灌溉,易导致次生盐碱化,故选C。长江荆江段以藕池河口为界,分为上荆江和下荆江,上荆江属微弯分汊形河道,下荆江属高弯曲流河道,其河流两岸地貌迥然不同。在上荆江两岸分布着决口扇沉积地貌,且北岸决口扇形成时间早于南岸,下荆江北岸牛轭湖地貌明显,下图为“长江荆江段河型及沉积类型示意图”。读图,完成10~12题。10.造成上荆江和下荆江河流沉积地貌不同的主要原因是( )A.河流流量大小 B.人为因素影响C.沿岸植被覆盖 D.河道弯曲程度11.关于上荆江两岸决口扇沉积地貌的叙述正确的是( )A.决口扇沉积地貌只出现在上荆江凹岸B.北侧决口扇形成前,北岸地势高于南岸C.决口处向扇缘沉积物颗粒逐渐变细D.大堤外地形坡度缓利于形成面积较大的决口扇12.牛轭湖沉积地貌主要分布在下荆江北岸的原因最可能是( )A.北岸人为裁弯取直B.南岸基岩出露,难以侵蚀C.南岸植被覆盖率低D.北岸受地转偏向力作用明显答案 10.D 11.C 12.B解析 第10题,分析图文材料可知,上荆江和下荆江河道弯曲状况明显不同。与上荆江相比,下荆江河道更弯曲,河道裁弯取直,形成牛轭湖,而上荆江两岸分布的是决口扇沉积地貌。故造成沉积地貌不同的主要原因是河道弯曲程度。故选D。第11题,读图可知,决口扇沉积地貌在上荆江凹岸和凸岸均有分布;决口扇沉积地貌是指洪水期间,由于河水在天然堤低处溢出或天然堤决口,在堤的下坡及洪泛平原的外缘上形成的扇状堆积物,材料显示,北岸决口扇形成时间早于南岸,因此北侧决口扇形成前,北岸地势应低于南岸;决口扇沉积物主要由细砂岩、粉砂岩组成,粒度较天然堤沉积物稍粗,从决口处向扇缘沉积物颗粒逐渐变细,C正确;决口扇是泥砂砾快速沉积而形成的扇状地形,规模大小主要受决口时间影响,决口时间越长,决口扇的规模一般比较大。第12题,下荆江分布着众多的牛轭湖,既有人工裁弯形成的,也有自然裁弯形成的;因南岸基岩出露,难以侵蚀,因此牛轭湖沉积地貌主要分布在下荆江北岸,B正确;南北两岸地理环境相似,植被覆盖率相差不大;地转偏向力大小主要受纬度影响,南北岸纬度相差不大,因此受地转偏向力作用相差不大。13.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18分)“盐溶喀斯特”是喀斯特地貌的一种特殊类型,在我国,盐溶喀斯特地貌主要发育在盐岩地层中。盐岩是由蒸发海水或湖泊作用沉淀而成的一种沉积岩,主要成分是石盐(NaCl、KCl),通常也混有其他类型的沉积岩。2019年5月,地质学家在距离拜城县城西北23千米处的山区,发现了一处全国罕见的盐溶喀斯特地貌,形态为盐岩天坑和盐溶溶洞,盐岩天坑南北长约150米,东西宽约60米,深约50米,内部分布着近一百座尖锐挺拔的盐石林、石柱。距离天坑约1千米的一处峭壁上有一个盐溶溶洞,溶洞面积大约500平方米,分布有盐钟乳、盐柱、盐峰林等形态。新疆拜城县地处天山中段南麓、塔里木盆地北部,科学家曾经在塔里木盆地发现古海洋生物化石。(1)说出新疆拜城县“盐溶喀斯特”地貌形成的过程。(8分)(2)分析盐溶溶洞内盐钟乳形成的自然条件。(4分)(3)分析该处“盐溶喀斯特”地貌长期以来没有被人们发现的主要原因。(6分)答案 (1)古老的塔里木盆地在地壳的抬升作用下,由海洋逐渐演变为陆地湖泊;再后来的地质年代,塔里木盆地及周边地区气候趋于干旱,强烈的蒸发作用导致湖泊急剧萎缩,湖泊盐度不断增大至大量盐分析出;与此同时,周围山地岩石风化产物被外力作用搬运到湖中沉积,最终形成了以石盐为主,夹杂有其他类型沉积岩的盐岩地层;最后,随着地壳的抬升,该地区盐岩地层出露地表,经过流水的溶蚀作用,形成了盐岩天坑和盐溶溶洞。(2)物质条件:长期从溶洞壁或顶部渗出的高浓度卤水(矿化度大的水或含有大量盐分的水);溶洞内气候条件:空气干热。(3)该地区自然条件恶劣,位置偏僻;该处盐溶喀斯特地貌规模较小,隐蔽性强;石盐易溶于水,盐溶喀斯特地貌一般发育、形成较快,受外界自然条件变化影响大,存留时间相对较短(减少了被人们发现的几率)。
相关教案
这是一份2022年高考地理二轮复习 专题9 综合提升练9,共6页。
这是一份2022年高考地理二轮复习 专题5 综合提升练5,共6页。
这是一份2022年高考地理二轮复习 专题7 综合提升练7,共3页。
![文档详情页底部广告位](http://img.51jiaoxi.com/images/257d7bc79dd514896def3dc0b2e3f598.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