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教版 (五四制)九年级全册3物质的溶解性随堂练习题
展开鲁教版(五四制)化学八年级全一册 1.3 物质的溶解性 同步练习
一、单选题
1.下列关于溶液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A.物质的溶解过程通常会伴随着能量的变化
B.搅拌和升温能加快溶质的溶解,是因为加快了微粒的运动速率
C.溶液加水稀释前后溶质的质量改变
D.改变条件,能够使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相互转化
2.关于溶解度说法正确的是
A.硝酸钾的溶解度为222g/100g 水 B.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升高
C.难溶物质的溶解度为零 D.溶解度可以定量的表示物质溶解性的大小
3.K2CO3和KNO3在不同温度时的溶解度及其溶解度曲线如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温度/C | 20 | 40 | 60 | 80 | |
溶解度/g | K2CO3 | 110 | 117 | 126 | 139 |
KNO3 | 31.6 | 63.9 | 110 | 167 |
A.曲线乙代表K2CO3的溶解度曲线
B.t应在40~60℃之间
C.t℃时甲、乙两物质所形成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相等
D.40℃时,100gKNO3饱和溶液中含63.9gKNO3
4.下列关于溶液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所有溶液都是均一、稳定、无色、透明的 B.饱和溶液就是不能再溶解任何物质的溶液
C.不饱和溶液中所含溶质一定很少 D.溶质可以是固体,也可以是液体或气体
5.20℃时分别取甲、乙、丙、丁四种纯净物各20g,分别加入到四个盛有50g水的烧杯中,充分溶解,其溶解情况如下表:
物质 | 甲 | 乙 | 丙 | 丁 |
未溶解固体的质量 | 4.2 | 2 | 0 | 9.2 |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所得四杯溶液都是饱和的 B.四种物质溶解过程中都放热
C.丁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最大 D.20℃时,四种溶质的溶解度关系是:丙>乙>甲>丁
6.甲乙丙三种物质均不含结晶水,溶解度曲线如下图所示,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A.将甲中A点变成B点可采用恒温蒸发溶剂的方法
B.将A点降温到t1℃甲、乙、丙均变为不饱和溶液
C.t2℃时,甲、乙、丙饱和溶液中,丙质量分数最大
D.甲中含有杂质乙,可采用加水溶解、蒸发浓缩、冷却结晶、过滤的方法提纯甲
7.如图为a、b、c三种不含结晶水的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物质a的溶解度最大
B.浓的a溶液中含有少量b,通常采用加热浓缩后降温结晶的方法得到a晶体
C.20℃时,a、b、c的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由大到小的顺序为b>a>c
D.10℃时,分别取用等质量溶剂配制成的b、c饱和溶液,再加热到70℃,若两溶液仍保持饱和状态,最多还能溶解b的质量小于析出c的质量
8.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天气炎热时,鱼塘里的鱼总喜欢往水底游动
B.用汽油或加了洗涤剂的水都能除去衣服上的油污
C.实验室常将固体配成溶液进行化学实验以控制反应速率
D.对于人体必需元素,也要注意合理摄入,摄入不足或过量均不利于人体健康
9.下表是氢氧化钠在水和酒精中的溶解度。下列有关分析错误的是
溶剂种类 | 20℃的溶解度 | 40℃的溶解度 |
水 | 109g | 129g |
酒精 | 17.3g | 40g |
A.温度和溶剂种类对氢氧化钠的溶解度都有影响
B.氢氧化钠的水溶液和氢氧化钠的酒精溶液都具有均一性和稳定性
C.40℃,40g氢氧化钠溶解在100g酒精中得到饱和溶液
D.将等质量40℃的饱和氢氧化钠的水溶液和饱和氢氧化钠的酒精溶液降温至20℃析出的晶体前者比后者多
10.如图是A、B、C三种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变化趋势。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t1℃时ABC三种物质的溶解度由大到小的顺序是A>C>B
B.t1℃时30g A物质加入50g水中不断搅拌,形成的溶液质量是80g
C.A、B两种物质的混合溶液可通过蒸发结晶的方式提纯A
D.将t1℃时A、B、C三种物质饱和溶液的温度升高到t2℃时,三种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的大小关系是B>C>A
第II卷(非选择题)
请点击修改第II卷的文字说明
二、填空题
11..A、B、C三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请回答:
(1)t1℃时,将20gA固体加入到50g水中,充分溶解并恢复到原温度后,得到溶液的质量为 g。
(2)将t2℃时C的饱和溶液降温到t1℃,则其溶液的溶质质量
分数 (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3)现有下列操作步骤:a.溶解 b.过滤 c.降温结晶 d.加热浓缩。当 A固体中含有少量B,提纯A的操作步骤是 (填字母序号)。
12.A、B、C三种固体物质在水中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请回答:
(1) ℃时,A、B两种物质在100g水中达到饱和状态时溶解的质量相等;
(2)若B中混有少量的A,最好采用 的方法提纯B;
(3)现有接近饱和的C物质溶液,使其变成饱和溶液的方法有:①加入C物质;②恒温蒸发溶剂;③ ;
(4)t3℃时将20g A物质放入50g水中,充分搅拌,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是 ;
(5)将t3℃时等质量的A、B、C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降温至t1℃时,所得溶液的质量由大到小的顺序是 。
13.化学源于生活,生活离不开化学。
(1)古人会“钻木取火”,从燃烧的条件分析:在此过程中“钻木”的作用是_____。
(2)日常生活中,人们利用洗洁精的_____作用来清洗油污。
(3)有些青少年不爱吃蔬菜、水果,影响生长发育,这主要是由于摄入_____不足而引起的。
14.如图是甲、乙、丙三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请回答下列问题:
(1)三种物质中________(填“甲”、“乙”或“丙”)的溶解度随温度变化的趋势与气体溶解度随温度变化的趋势相似。
(2)将t2℃时甲、乙两物质的饱和溶液分别蒸发等质量的水,析出固体的质量:甲_______(填“>”、“<”或“=”)乙。
(3)若甲的饱和溶液中混有少量乙,可采用的________方法提纯甲。
(4)将t3℃时等质量的甲、乙、丙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同时降温至t1℃,所得溶液中溶剂质量由大到小的顺序为__________。
15.如图是甲、乙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
(1)如要使接近饱和的甲溶液变成饱和溶液,可采用的方法有______(写出一种),当甲中含有少量乙时,可采用_______的方法提纯甲。
(2)30℃时,将40g甲物质放入盛有50g水的烧杯中,所得溶液溶质的质量分数为_______。若将烧杯内物质升温到50℃(不考虑水蒸发),溶液中变化的是_________(选填序号)。
a.溶剂的质量 b.溶液的质量 c.溶质的质量分数
三、实验题
16.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根据下列图示回答问题。
①仪器a的名称是______。
②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______。所选用的发生装置是______(填序号)。若用E装置收集氧气,实验完毕后,先将导管从水槽中移出,再熄灭酒精灯的目的是______。
③氢气是一种清洁能源。实验室常用锌粒和稀硫酸来制取氢气,应选择的发生装置是______(填序号)。
17.现有以下仪器,请回答下列问题:
(1)仪器⑤的名称是_____;取用粉末状固体必须用到的仪器是______(填序号).
(2)如果用加热高锰酸钾的方法制取氧气,制气装置(即反应装置)应选仪器_____(填序号);收集氧气的方法有______和_______
(3)如果用过氧化氢溶液分解来制取氧气,制气装置(即反应装置)最好选用仪器______(填序号)
(4)把上面分解KMnO4制取氧气的仪器装配好后,检验该装置气密性的操作方法为:____
(5)实验室里用加热高锰酸钾的方法制取氧气,并用排水法收集氧气实待气泡放出时,不宜立即收集,其原因是____;应待____时,再收集.实验结束时应先把导管____,后熄灭____。
答案解析
1.C
【解析】
A. 物质的溶解过程通常会伴随着能量的变化,有的变化明显,有的变化不明显,此选项正确;
B. 搅拌和升温能加快溶质的溶解,是因为加快了微粒的运动速率,此选项正确;
C. 溶液加水稀释前后溶质的质量不变,此选项错误;
D. 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是指在一定温度下,一定量溶剂里,是否能够继续溶解该溶质的溶液,当外界条件改变时,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可相互转化,此选项正确。故选C。
2.D
【解析】
A、固体溶解度的概念是指在一定的温度下,某物质在100克溶剂里达到饱和状态时所溶解的质量,未指定温度则不知道物质溶解度,说法错误;
B、大部分固体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但也有的不是,如氢氧化钙随温度的升高溶解度减小,说法错误;
C、没有绝对不溶的物质,溶解度在0.1~0.01为难溶,溶解度不为零,说法错误;
D、溶解性是物质重要的物理性质,溶解度可以定量表示物质的溶解性,说法正确;
故选:D。
3.A
【解析】
A、分析甲、乙两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可知,在低于某温度时乙的溶解度大于甲,但在高于该温度时乙的溶解小于甲,再分析两物质的溶解度表可知,乙应该是碳酸钾,此选项正确;
B、已知在t℃时两物质的溶解度相等,分析两物质的溶解度表可知,该温度应该在60~80℃之间,此选项错误;
C、t℃时甲、乙两物质的溶解度相等,即该温度下两物质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相等,该选项中未说明溶液是否饱和,故无法比较溶质质量分数的大小,此选项错误;
D、40℃时,硝酸钾的溶解度是63.9g,即该温度下,100g水中溶解63.9g硝酸钾恰好形成饱和溶液,而不是100gKNO3饱和溶液中含63.9gKNO3,此选项错误。
故选A。
4.D
【解析】
A、溶液不一定无色,错误;B、饱和溶液是在一定温度下,一定量溶剂里,不能再溶解该物质的溶液,还能溶解其它物质,错误;C、不饱和溶液中所含溶质不一定很少,错误;D. 溶质可以是固体,也可以是液体或气体,正确。故选D。
5.D
【解析】
A、丙物质未溶解固体的质量为0可知丙溶液可能为饱和溶液,也可能为不饱和溶液,故A错误;B、此表中只是体现是种物质溶解过程中质量的变化情况,无法判断温度的变化,故B错误;C、溶剂质量相同而丁溶液的溶质质量最小,所以丁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最小,故C错误;D、溶剂质量相同而甲、乙、丙、丁四种溶液中溶质质量的大小关系为丙>乙>甲>丁,所以20℃时四种物质溶解度的关系为:丙>乙>甲>丁,故D正确。故选D。
6.B
【解析】
A、A点为不饱和溶液,B点为饱和溶液,将A变成B,可采用恒温蒸发溶剂的方法,选项A正确;
B、将A点降温到t1℃时,甲、乙的溶解度变小,有晶体析出,丙溶解度虽然增大,但溶质的量超过溶解度,溶液仍为饱和溶液,选项B不正确;
C、t2℃时,甲、乙、丙的溶解度大小关系为:丙>甲=乙,所以饱和溶液中,丙质量分数最大,选项C正确;
D、对于溶解度受温度影响较大的物质,从溶液中结晶析出的方法是冷却热饱和溶液;如果溶解度受温度影响不大的物质从溶液中结晶析出的方法是蒸发溶剂,因为甲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较大,可用降温结晶法,所以甲中含有杂质乙,可采用加水溶解、蒸发浓缩、冷却结晶、过滤的方法提纯甲,选项D正确。
故选B。
7.B
【解析】
A、由于为指明温度,故无法比较溶解度大小;
B、b的溶解度受温度的影响不大,要从含有少量a的b溶液中得到较多的b晶体,通常可采用蒸发结晶的方法,故B正确;
C、由于未指明20℃时,a、b、c的溶液是否饱和,故无法比较溶质的质量分数的大小,故C错误;
D、b的溶解度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增大,c的溶解度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减小,且c的溶解度很小;故10℃时,分别取用等质量溶剂配制成的b、c饱和溶液,再加热到70℃,若两溶液仍保持饱和状态,最多还能溶解b的质量大于析出c的质量.
故选B.
8.A
【解析】
A.气体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减小。天气炎热时,水中氧气的含量降低,鱼塘里的鱼总喜欢往水面游动,故符合题意;
B.用汽油或加了洗涤剂的水都能除去衣服上的油污,汽油对油污有溶解作用,洗涤剂对油污有乳化作用,故不符合题意;
C.通常,浓度越大,反应速率越快,实验室常将固体配成溶液进行化学实验以控制反应速率,故不符合题意;
D.对于人体必需元素,也要注意合理摄入,摄入不足或过量均不利于人体健康,故不符合题意。故选A。
9.D
【解析】
A、根据表格中数据可知,溶剂种类不同时,氢氧化钠的溶解度不同,温度不同,氢氧化钠的溶解度不同,所以温度和溶剂种类对NaOH的溶解度都有影响,故A正确;
B、溶液是均一、稳定的混合物,所以氢氧化钠的水溶液和氢氧化钠的酒精溶液都具有均一性和稳定性,故B正确;
C、40℃,NaOH在酒精中的溶解度是40g,根据溶解度概念可知,40℃时,40g氢氧化钠溶解在100g酒精中得到饱和溶液,故C正确;
D、40℃NaOH在水溶液中的溶解度是129g,20℃NaOH在水溶液中的溶解度是109g,所以差值是20g;40℃NaOH在酒精中的溶解度是40g,20℃NaOH在酒精中的溶解度是17.3g,差值是22.7g,所以将等质量40℃的饱和NaOH水溶液和饱和NaOH酒精溶液降温至20℃,析出的晶体前者比后者少。故D错误。故选D。
10.D
【解析】
A、由曲线图可知t1℃时A、B、C三种物质的溶解度由大到小的顺序为B、C、A,故A错误;
B、由曲线图可知,t1℃时A物质的溶解度为30g,30gA物质加入到50g水中不断搅拌只能溶解15g,形成的溶液质量是65g;故B错误;
C、A物质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变化较大,B物质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变化较小,所以要从A、B两种物质的混合溶液中提纯A可用降温结晶的方法,故C错误;
D、将t1℃时A、B、C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升温到t2℃时,A、B的溶解度增大,C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A、B没有晶体析出,质量分数不变, C有晶体析出,质量分数变小,溶液仍为饱和溶液,一定温度下饱和溶液的溶质分数=,溶解度越大,质量分数越大,t1℃时B的溶解度大于t2℃时C的溶解度大于t1℃时A的溶解度,所以t1℃时三种物质的溶质质量分数由大到小的顺序是B>C>A,故D正确。故选D。
11.(1)65 (2)不变 (3)adcb(2分)
【解析】
试题分析:t1℃时,将20gA固体加入到50g水中,充分溶解并恢复到原温度后,A此时的溶解度为30g,所以50g水中最大溶解15g,所以所得的溶液质量为65g,将t2℃时C的饱和溶液降温到t1℃,C的溶解度是增大的,所以C会由饱和溶液变成不饱和溶液,其溶质质量分数是不变的,当 A固体中含有少量B,提纯A的操作步骤是溶解,加热浓缩,冷却结晶,过滤,应该选择adcb。
考点:溶解度,溶解度曲线
12.(1)t2(2)蒸发结晶(或蒸发溶剂)(3)升高温度(4)20﹪(5)C>B>A
【解析】
从图示看:t2℃时,A、B两种物质在100g水中达到饱和状态时溶解的质量相等;若B中混有少量的A,最好采用蒸发结晶(或蒸发溶剂),因为B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变化较小;现有接近饱和的C物质溶液,使其变成饱和溶液的方法有:①加入C物质;②恒温蒸发溶剂;③升高温度因为C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较小,t3℃时将20g A物质放入50g水中,充分搅拌,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是12.5克/62.5克=20%,将t3℃时等质量的A、B、C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降温至t1℃时,所得溶液的质量由大到小的顺序是C>B>A,因为C没有结晶析出,而B析出的比A小。
13. 使温度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 乳化 维生素
【解析】
(1)古人会“钻木取火”,钻木取火的过程中,钻木不断的摩擦枯木或干草,使温度逐渐升高,引起枯木或干草燃烧,从燃烧的条件分析,在此过程中“钻木”的作用是使温度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
(2)日常生活中,人们利用洗洁精的乳化作用来清洗油污。
(3)蔬菜、水果中含有大量的维生素,能促进青少年的生长发育,有些青少年不爱吃蔬菜、水果,影响生长发育,这主要是由于摄入维生素不足而引起的。
14.(1)丙
(2)>
(3)冷却热的饱和溶液或降温结晶
(4)丙>乙>甲
【解析】
(1)
气体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由图可知,甲、乙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丙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故填:丙;
(2)
t2℃时,溶解度:甲>乙,故该温度下,将t2℃时甲、乙两物质的饱和溶液分别蒸发等质量的水,析出固体的质量:甲>乙;
(3)
由图可知,甲、乙的溶解度均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甲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较大,乙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较小,故若甲的饱和溶液中混有少量乙,可采用降温结晶的方法提纯甲;
(4)
t3℃时,溶解度:甲>乙>丙,该温度下,等质量的甲、乙、丙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甲>乙>丙,溶质质量:甲>乙>丙,溶剂质量:甲<乙<丙,降温后,溶剂质量不变,故所得溶液中溶剂质量由大到小的顺序为:丙>乙>甲。
15.(1) 加入甲物质##蒸发水##降温 降温结晶
(2) 37.5% bc##cb
【解析】
(1)
甲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故要使接近饱和的甲溶液变成饱和溶液,可采用降温、加溶质或蒸发水分的方法;乙物质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变化不大,甲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变化较大,故当甲中含有少量乙时,可采用降温结晶的方法提纯甲;
(2)
根据溶解度曲线可知,30℃时甲的溶解度为60g,故50g水中最多溶解30g甲,形成饱和溶液,故30℃时,将40g甲物质放入盛有50g水的烧杯中,形成的是甲的饱和溶液,溶质质量分数为;若将烧杯内物质升温到50℃,甲的溶解度变大,未溶解的甲继续溶解,溶液中的溶质质量和溶液质量增大,溶质质量分数变大,不变的是溶剂的质量,故选bc。
16. 集气瓶 A 防止水倒流,使试管炸裂 B
【解析】
①据图可知仪器a的名称是集气瓶;
②如果用高锰酸钾制氧气就需要加热,所选用的发生装置是A,高锰酸钾受热分解生成锰酸钾和二氧化锰和氧气,化学反应方程式为;若用E装置收集氧气,实验结束应先移出导管,后熄灭酒精灯,其原因是:防止水倒流,使试管炸裂;
③用锌粒和稀硫酸在常温下制取氢气的发生装置为固液常温型,故选装置B;
17. 试管 ① ③⑦ 排水法 向上排空气法 ④⑤⑥ 将导管插入水中,用手握住(或点燃酒精灯微热)试管,如果导管口有少量气泡逸出,放开手后能在导管中形成稳定的水柱,则气密性良好 先排出的主要是装置中的空气 气泡连续均匀地冒出 移出水槽 酒精灯
【解析】
(1)仪器⑤的名称是试管;取用粉末状固体必须用到的仪器是药匙故选①。
(2)用加热高锰酸钾的方法制取氧气,制气装置应该为固固加热型装置,应选仪器为发生容器⑦和导出气体的装置③,故选③⑦。氧气的密度比空气大采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不易溶于水采用排水法收集,因此收集氧气的方法有排水法和向上排空气法;
(3)用过氧化氢溶液分解来制取氧气,制气装置应选用固液反应型装置,需要试管、长颈漏斗和双孔塞,因此选用仪器为④⑤⑥;
(4)把上面分解KMnO4制取氧气的仪器装配好后,检验该装置气密性的操作方法为:将导管插入水中,用手握住(或点燃酒精灯微热)试管,如果导管口有少量气泡逸出,放开手后能在导管中形成稳定的水柱,则气密性良好。
(5)实验室里用加热高锰酸钾的方法制取氧气,并用排水法收集氧气时待气泡放出时,不宜立即收集,其原因是先排出的主要是装置中的空气;应待气泡连续均匀地冒出时,再收集.实验结束时应先把导管移出水槽,后熄灭酒精灯。防止水槽中的水被倒吸入热的试管内,使试管炸裂。
初中化学鲁教版 (五四制)九年级全册3 海水“制碱”同步达标检测题: 这是一份初中化学鲁教版 (五四制)九年级全册3 海水“制碱”同步达标检测题,共12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填空题,实验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初中化学鲁教版 (五四制)九年级全册2 海水“晒盐”测试题: 这是一份初中化学鲁教版 (五四制)九年级全册2 海水“晒盐”测试题,共11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填空题,实验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初中化学鲁教版 (五四制)九年级全册3物质的溶解性复习练习题: 这是一份初中化学鲁教版 (五四制)九年级全册3物质的溶解性复习练习题,共1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填空题,实验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