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安徽省亳州市蒙城县中考模拟化学试题(解析版)
展开注意事项:
1.化学试卷共两大题17小题,满分40分,化学与物理的笔试时间共120分钟。
2.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C-12 O-16 Ca-40
一、本大题包括12小题,每小题1分,共12分。每小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符合题意
1.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大会上提出“加大力度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要求;下列行为不符合这一要求的是
A. 利用廉价材料高效地将太阳能转化为电能
B. 使用新技术不断提高传统能源的利用效率
C. 合理施用农药和化肥提高农作物亩产量
D. 尽量使用一次性的餐具改进卫生水平状况
【1题答案】
【答案】D
【解析】
【详解】A、利用廉价材料高效地将太阳能转化为电能可以节约化石能源的使用,减少污染物的排放,故符合;
B、使用新技术不断提高传统能源的利用效率,可以节约化石能源消耗,减少能源浪费,故符合;
C、合理的施用农药和化肥提高农作物的亩产量,不会污染环境,故符合;
D、大量使用一次性的餐具,会造成环境污染,破坏森林等,故不符合;
故选D。
2. 下面是生活或生产中常见的物品,其中属于天然材料制作的是
A. 聚酯油漆B. 塑料门窗
C. 羊绒大衣D. 涤纶面料
【2题答案】
【答案】C
【解析】
【分析】天然材料包括棉花、羊毛、蚕丝等,合成材料包括塑料、合成纤维和合成橡胶;
【详解】A、聚酯油漆属于合成材料,故错误;
B、塑料门窗属于合成材料,故错误;
C、羊绒大衣属于天然材料制作,故正确;
D、涤纶面料属于合成材料,故错误;
故选C。
3. 化学与我们的人体健康关系密切。下列有关营养与健康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 甲醛会破坏蛋白质结构,因此不能用甲醛浸泡水产品
B. 饮料具有很好的口感,所以我们可以代替水长期饮用
C. 防腐剂对人体健康有影响,故食品尽量少添加防腐剂
D. 缺钙会引起佝偻病,故青少年可多食含钙丰富的食物
【3题答案】
【答案】B
【解析】
【详解】A、甲醛有毒,能破坏蛋白质结构,对人体有害,还能降低食品的质量,故正确;
B、饮料中含有大量的糖类,摄入过多的话会影响健康,故错误;
C、防腐剂大多是人工合成的过多食用会对人体健康有影响,食品尽量少添加防腐剂,故正确;
D、缺钙会引起佝偻病,青少年骨骼正处于发育期可多食含钙丰富的食物,故正确;
故选B。
【点睛】掌握人体健康与化学物质之间的关系是解题的关键;
4. 草酸钙(化学式为CaC2O4)是引起结石病的主要原因。下列有关草酸钙的说法正确的是
A. 属于氧化物
B. 草酸钙中碳元素+2价
C. 草酸钙是由一个钙原子、两个碳原子和四个氧原子构成
D. 草酸钙的相对分子质量为128
【4题答案】
【答案】D
【解析】
【详解】A、草酸钙由钙、碳、氧三种元素组成,不属于氧化物,错误。
B、钙元素+2价,氧元素-2价,设碳元素化合价为x,根据化学式中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零,,x=+3,错误。
C、一个草酸钙分子是由一个钙原子、两个碳原子和四个氧原子构成,错误。
D、草酸钙的相对分子质量为40+12×2+16×4=128,正确。
故选:D。
5. 碘被誉为“智慧元素”。其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信息及原子结构示意图如下图所示。则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碘是非金属元素B. m的数值为53
C. 碘原子在反应中易失去电子D. 碘的相对原子质量为126.9
【5题答案】
【答案】C
【解析】
【分析】本题考查元素周期表信息示意图的含义;
【详解】A、碘是带“石”字旁,所以碘元素是非金属元素,故正确;
B、由图中信息可知碘的原子序数为53,原子序数=核外电子数=53,m=53,故正确;
C、在原子中,质子数=核外电子数,由上述分析可知m=23,计算得出n=53-2-8-18-18=7,最外层电子数为7,在反应中易得到一个电子形成8电子稳定结构,故错误;
D、根据图中信息可知碘的相对原子质量为126.9,故正确;
故选C;
【点睛】掌握元素周期表信息示意图的含义是解题的关键;
6. 化学是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下列常见的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A. 二氧化碳验满B. 测定溶液的pH
C. 稀释浓硫酸D. 蒸发食盐水
【6题答案】
【答案】D
【解析】
【详解】A、二氧化碳不能燃烧,也不支持燃烧,将燃烧木条放在集气瓶口,木条熄灭,说明二氧化碳收集满,故图示操作错误。
B、用pH试纸测定未知溶液的pH时,正确的操作方法为用玻璃棒蘸取少量待测液滴在干燥的pH试纸上,与标准比色卡对比来确定pH,不能将pH试纸伸入待测液中,以免污染试剂,故图示操作错误。
C、稀释浓硫酸时,要把浓硫酸缓缓地沿器壁注入水中,同时用玻璃棒不断搅拌,以使热量及时地扩散。切不可将水注入浓硫酸中,故图示操作错误。
D、蒸发食盐水,用玻璃棒搅拌,防止局部温度过高,液体飞溅,故图示操作正确。
故选D。
7. 随着我国科技的不断进步和发展,我国已经成功迈入航天大国行列。航天飞船上航天员饮用的是小分子团水,它的分子结构排列整齐,高密度,内聚高能量,具有较强的溶解力、乳化力和代谢力。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小分子团水的物理性质和普通水相同B. 小分子团水中的分子依然运动
C. 小分子团水和普通水的化学性质相同D. 小分子团水中分子间隔比普通水小
【7题答案】
【答案】A
【解析】
【详解】A、小分子团水,它的分子结构排列整齐,高密度,内聚高能量,具有较强的溶解力、乳化力和代谢力,小分子团水的物理性质和普通水不相同,故选项说法错误;
B、分子在不断运动,所以小分子团水中的分子依然运动,故选项说法正确;
C、小分子团水和普通水,都是水分子构成,化学性质相同,故选项说法正确;
D、小分子团水,它的分子结构排列整齐,高密度,小分子团水中分子间隔比普通水小,故选项说法正确。
故选A。
8. 证据推理是化学重要的核心索养。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 酸是含有氢元素的化合物,因此含有氢元素的化合物就是酸
B. 氢氧化钠和氢氧化钙都属于碱,因此用氢氧化钠溶液也可以检验二氧化碳
C. 碳酸盐与盐酸反应放出气体,所以与盐酸反应放出气体的物质一定是碳酸盐
D. 分子原子都是不显电性的粒子,不显电性的粒子不一定是分子或原子
【8题答案】
【答案】D
【解析】
【详解】A、酸是指在溶液中解离出的阳离子全部是氢离子的化合物,一定含有氢元素,但是含有氢元素的不一定是酸,例如水也含有氢元素,但不属于酸,故错误;
B、氢氧化钙可以检验二氧化碳是因为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这一明显的现象,而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钠反应生成碳酸钠没有明显的现象,不能用于检验二氧化碳,故错误;
C、能与盐酸反应生成气体的不一定是碳酸盐,因为活泼金属与盐酸反应生成氢气,故错误;
D、分子和原子都是不显电性的粒子,不显电性的粒子不一定是分子或原子,还可能是中子,故正确。
故选D。
9. 根据下列实验事实得出的结论正确的是
A. AB. BC. CD. D
【9题答案】
【答案】C
【解析】
【分析】本题考查氢氧化钠的物理性质、金属活动性顺序的比较、材料的区别、碱的通性;
【详解】A、氢氧化钠溶于水放热,但溶于水放热的固体不一定是氢氧化钠,如生石灰溶于水,温度也会升高,故错误;
B、未打磨的铝丝表面有致密的氧化铝保护膜,阻碍了铝与酸的反应,该方法不够严谨,故错误;
C、天然纤维燃烧有烧焦羽毛气味,合成纤维燃烧会凝固成硬质小球,通过燃烧可以鉴别,故正确;
D、该溶液不一定是碱的溶液,碱性溶液也能使酚酞溶液变红,碳酸钠溶液呈碱性,但碳酸钠属于盐,故错误;
故选C正确;
【点睛】掌握常见物质的物理、化学性质、金属活动性的比较、物质的鉴别是解题的关键;
10. 某空气污染物消除的反应微观示意图如下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该反应实现了无机物到有机物的转变B. 该反应前后分子个数、质量、种类均不变
C. 反应前后催化剂的质量和性质均不变D. 该反应生成的物质丙丁质量之比为22:9
【10题答案】
【答案】D
【解析】
【详解】A、甲是甲醛,属于有机物,丙和丁是二氧化碳和水,属于无机物,该反应是实现了有机物到无机物的转变,故错误;
B、该反应前后分子数、质量不变,但是分子种类改变了,有反应前的甲醛和氧气分子变成二氧化碳和水分子,故错误;
C、催化剂在反应前后本身的质量和化学性质都不改变的,故错误;
D、该反应生成的物质丙是二氧化碳,丁是水,质量之比是44:18=22:9,故正确。
故选D。
11. 甲、乙、丙三种固体物质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M点表示在t1℃时,乙和丙的溶解度相等
B. N点表示t1℃时,丙物质的不饱和溶液,其可以通过降温或加溶质的方式变为饱和溶液
C. t3℃时,将40g甲放入50g水中,充分溶解后所得溶液的质量为80g
D. 甲的浓溶液中含有少量的丙,可以通过降温结晶的方式提纯甲
【11题答案】
【答案】B
【解析】
【详解】A、在t1°C时,乙和丙溶解度曲线交于M点,说明乙和丙的溶解度相等,故正确;
B、丙物质的溶解度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减小,N点表示在t1°C时丙物质的不饱和溶液,可以通过升温的办法或增加溶质的方式变为饱和溶液,而不是降温,故错误;
C、t3°C时,甲的溶解度为60g,因此用50g的水只能溶解30g的甲物质,充分溶解后所得的溶液的质量为50g+30g=80g,故正确;
D、甲的溶解度随温度的降低而减小,丙的溶解度随温度的降低而增大,若甲的浓溶液中含有少量的丙,可以通过降温结晶的方式析出甲,从而提纯甲,故正确。
故选B。
12. 某校实验小组同学按如图装置探究过氧化钠(Na2O2)这种化学物质的性质,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若洗气瓶内石灰水始终不浑浊则证明CO2可以和过氧化钠反应
B. 导管口带火星的小木条复燃证明生成了氧气
C. 若反应,玻璃管内的生成物可能是氢氧化钠
D. 如果发生反应,此反应一定不属于置换反应
【12题答案】
【答案】C
【解析】
【分析】本题考察根据实验现象探究化学反应的生成物;
【详解】A、若洗气瓶内石灰水始终不浑浊说明二氧化碳在试管中被反应消耗,则能证明CO2可以和过氧化钠反应,故正确;
B、氧气可以使带火星的小木条复燃,导管口的气体能使带火星的小木条复燃证明生成了氧气,故正确;
C、该反应的反应物为CO2与Na2O2,没有氢元素的参与,而氢氧化钠中含有H,根据元素守恒不可能产生氢氧化钠,故错误;
D、置换反应是指由一种单质跟一种化合物起反应,生成另一种单质和另一种化合物的反应,该反应中CO2与Na2O2都是化合物,反应一定不是置换反应,故正确;
故选C正确;
【点睛】掌握反应物与生物的特点、元素守恒的应用及置换反应的定义是解题的关键;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包括5小题,共28分)
13. 阅读下列短文,回答同题,
关于什么是酸和碱,其理论的形成有如下发展历程。
观点1:17世纪前,人们对酸碱的认识模糊,只凭感觉器官的感受来判定。
观点2:17世起末,朴素的酸感理论,凡物质的水溶液能使石蕊试液变红的物质叫酸:使石蕊试液变蓝的物质叫碱。
观点3:19世纪末,酸碱电离理论:电离时所生成的阳离子全部是H+的化合物叫酸,电离时所生成的阴离子全是OH-的化合物叫碱。
观点4:20世纪初,酸碱质子理论,任何能给出质子的物质(分子、原于或离子)都是酸,任何能接受质子的物质(分子、原于或离子)都是碱,且酸碱有如下关系:酸→H++碱,两者彼此联系在一起叫做共轭酸碱对酸失去一个质子后形成的物质叫做该酸的共轭碱,碱结合一个质子后形成的物质叫做该碱的共轭酸。
(1)根据观点1的判断,人们常吃的柠檬中含有_________(选填“酸”或“碱”)。
(2)往碳酸氢钠溶液中滴加紫色石蕊溶液,变蓝,根据观点2,得到的结论是_________。
(3)硫酸氢钠溶液中含氢离子,钠离子和硫酸根离子,根据观点3,硫酸氢钠_________(填“是”或“不是”)酸。
(4)已知稀盐酸的电离方程式为 ,根据观点4,盐酸的共轭碱是_________;请写出稀硫酸的电离方程式_________。
【13题答案】
【答案】(1)酸 (2)碳酸氢钠是碱
(3)不是 (4) ①. Cl- ②. H2SO4=2H++SO42-
【解析】
【分析】本题考查根据题干信息理解酸碱的定义;
【小问1详解】
柠檬吃起来由酸味,根据观点一柠檬属于酸;
【小问2详解】
碳酸氢钠溶液能使紫色石蕊溶液变蓝,根据观点二可以得出碳酸氢钠属于碱;
小问3详解】
硫酸氢钠溶液中含氢离子,钠离子和硫酸根离子,观点三认为电离时所生成阳离子全部是H+的化合物叫酸,硫酸氢钠电离阳离子由钠离子和氢离子,故硫酸氢钠不是酸;
【小问4详解】
根据盐酸电离方程式,再结合观点四:酸失去一个质子后形成的物质叫做该酸的共轭碱,可知盐酸的共轭碱为Cl-,硫酸的电离方程式为:
【点睛】认真分析题干的知识点是解题的关键;
15. 气体制备是初中化学核心知识。请根据图示回答下列问题。
(1)装置B中仪器a的名称是_________。
(2)实验室用氯酸钾和二氧化锰制取并收集一瓶纯净的O2,装置是_________(填字母序号),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
(3)装置B的气密性检查方法是_________。
(4)用F装置收集一瓶CO2,气体应从装置_________(填“b”或“c”)端通入。
【15题答案】
【答案】(1)锥形瓶 (2) ①. A ②. 2KClO32KCl+3O2↑
(3)关闭在导管口的止水夹,往长颈漏斗中加水,当液面没过长颈漏斗后,观察到长颈漏斗中水无法再加入锥形瓶中;
(4)c
【解析】
【小问1详解】
根据图示可以辨认出a为锥形瓶;
【小问2详解】
氯酸钾与二氧化锰制取氧气需要加热,故选装置A;氯酸钾在二氧化锰催化及加热的条件下生成氯化钾与氧气,反应方程式为:2KClO32KCl+3O2↑
【小问3详解】
检查装置B的气密性的操作为:关闭在导管口的止水夹,往长颈漏斗中加水,当液面没过长颈漏斗后,观察到水无法再流进锥形瓶中证明气密性良好;
【小问4详解】
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大,先集中在装置下部,应从短口c端通入;
【点睛】掌握氧气与二氧化碳的制取实验装置,收集气体的方法是解题的关键;
17. 海水是重要的宝藏。从海水中提取金属镁的工艺流程如图。
(1)试剂X的化学式是 (填字母序号)。
A. HClB. H2SO4C. HNO3
(2)操作I之前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反应类型是_________。
(3)操作Ⅲ的名称是_________。
(4)操作Ⅲ后得到的氯化钠质量_________(填“>”、“<”或“=”)海水样品中的氯化钠。
【17题答案】
【答案】(1)A (2) ①. ②. 复分解反应
(3)蒸发结晶 (4)>
【解析】
【小问1详解】
溶液A中含有在操作I中加入过量的NaOH,所以要除掉过量的氢氧化钠又不能引入新的杂质,需要加入适量的盐酸除掉过量的氢氧化钠,因为盐酸和氢氧化钠反应生成氯化钠和水,不引入新的杂质,故选A;
【小问2详解】
氯化镁和氢氧化钠反应生成氢氧化镁沉淀和氯化钠,化学反应方程式:,这两种化合物互相交换成分,生成另外两种化合物,符合复分解反应的特点,故属于复分解反应;
【小问3详解】
操作III由氯化钠溶液变成氯化钠晶体,氯化钠溶解度受温度影响不大,故选用蒸发溶剂结晶法;
【小问4详解】
操作Ⅲ后得到的氯化钠质量大于海水样品中的氯化钠,因为在操作I之后加入了适量的盐酸除掉过量的氢氧化钠溶液,生成了新的氯化钠,故氯化钠的质量增大,大于海水样品中氯化钠的质量。
19. 关于金属的研究是一项重要的课题。某小组以“铝及其性质”为主题开展项目式学习。
【任务一】铝的物理性质
(1)飞行器的制作常用到铝及其合金,主要利用了它们的性质是______。
【任务二】铝与氧气的反应
(2)铝制品的表面不需要像铁那样涂油或刷漆,原因是________。
【任务三】铝与酸的反应
小组同学用打磨过的大小相同的金属铝分别与pH相同的稀盐酸,稀硫酸反应(右图议管),观察到的现象如下表。
(3)图中x=_______,请写出铝与稀盐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
针对这一异常现象,小组同学们提出了以下猜想:
猜想1:盐酸中的氯离子对反应起了促进作用。
猜想2:硫酸中的硫酸根离子对反应起了阻碍作用。
(4)小组同学设计以下实验验证猜想。
(5)在老师指导下,小组用温度传感器和压强传感器测得下图密闭装置放有另一段未打磨铝片的三颈烧瓶中温度和压强随过量稀盐酸加入的变化曲线。
①AB段压强变化不大的可能原因是________;反应在________点停止.
②BC段压强增大较快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
【19题答案】
【答案】(1)密度小 (2)铝和氧气生成致密氧化膜,阻止铝的进一步腐蚀
(3) ①. 5 ②. 2Al+6HCl=2AlCl3+3H2↑
(4) ①. 反应II中加入少量氯化钠 ②. 反应迅速产生大量气泡
(5) ①. 氧化铝和稀盐酸生成氯化铝和水 ②. C ③. 稀盐酸和铝反应生成氢气,并放出热量
【解析】
【小问1详解】
飞行器的制作常用到铝及其合金,主要利用了它们的性质是密度小,故填:密度小。
【小问2详解】
铝和氧气生成一层致密氧化膜氧化铝,使铝具有抗腐蚀性,故铝制品的表面不需要像铁那样涂油或刷漆,故填:铝和氧气生成致密氧化膜,阻止铝的进一步腐蚀。
【小问3详解】
为保证单一变量,x=5mL,铝和稀盐酸生成氯化铝和氢气,故填:5;2Al+6HCl=2AlCl3+3H2↑。
【小问4详解】
反应II中加入少量氯化钠,对比之前反应,反应迅速产生大量气泡,说明反应速度加快,猜想1正确,故填:反应II中加入少量氯化钠;反应迅速产生大量气泡。
【小问5详解】
①铝的表面有氧化铝,AB段压强变化不大的可能原因是氧化铝和稀盐酸生成氯化铝和水;B点开始稀盐酸和铝反应生成氢气,并放出热量,C点压强最大,反应在C点停止,故填:氧化铝和稀盐酸生成氯化铝和水;C。
②B点开始稀盐酸和铝反应生成氢气,并放出热量,故BC段压强增大较快,故填:稀盐酸和铝反应生成氢气,并放出热量。
21. 为了测定某石灰石矿中碳酸钙质量分数,兴趣小组同学将50g石灰石进行了煅烧,完全反应后称得剩余固体为36.8g(杂质不与酸反应)。则:
(1)如何判断剩余固体中有无碳酸钙残余?
(2)该石灰石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为多少?
【21题答案】
【答案】(1)取少量的剩余固体放入烧杯中,往烧杯中加入过量的稀盐酸,观察有无气泡产生,有气泡产生证明碳酸钙有剩余,没有气泡产生证明无碳酸钙剩余;
(2)解:碳酸钙受热分解为氧化钙和二氧化碳气体,根据质量守恒可以得出二氧化碳的质量为50g-36.8g=13.2g
设碳酸钙的质量为x
x=30g
故碳酸钙的质量分数为
答:该石灰石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为60%。
【解析】
【小问1详解】
碳酸钙能与盐酸反应生成二氧化碳气体,故验证有无碳酸钙剩余的操作为取少量的剩余固体放入烧杯中,往烧杯中加入过量的稀盐酸,观察有无气泡产生,有气泡产生证明碳酸钙有剩余,没有气泡产生证明无碳酸钙剩余;
【小问2详解】
见答案;
【点睛】掌握碳酸钙的化学性质及质量守恒定律的使用是解题的关键;
实验事实
结论
A
将某固体投入到装有水的烧杯中,外壁发烫
该固体是氢氧化钠
B
将未打磨的铁丝和铝丝分别放入稀盐酸中,铁丝表面有气泡产生,铝丝表面无变化
铁的金属活动性比铝强
C
将两根未知成分的衣服纤维用火柴引燃,一个有烧焦羽毛味,一个无气味纤维融化后凝固成硬质小球
有烧焦羽毛味的是天然纤维,凝固成硬质小球的是合成纤维
D
向某无色溶液中滴加无色酚酞溶液,颜色变红
该溶液是碱的溶液
反应时间(分钟)
1
2
5
15
20
稀盐酸
少量气泡
较多气泡
大量气泡
反应剧烈
反应结束
稀硫酸
无明显现象
无明显现象
极少量气泡
少量气泡
少量气泡
实验步骤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________
________
猜想1正确
2023年安徽省亳州市蒙城县部分学校中考化学模拟试卷: 这是一份2023年安徽省亳州市蒙城县部分学校中考化学模拟试卷,共1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流程题,科普短文题,实验题,探究题,计算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3年安徽省亳州市蒙城县中考三模化学试题(含解析): 这是一份2023年安徽省亳州市蒙城县中考三模化学试题(含解析),共1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填空题,实验题,流程题,计算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3年安徽省亳州市蒙城县部分学校4月中考模拟联考化学试题(含解析): 这是一份2023年安徽省亳州市蒙城县部分学校4月中考模拟联考化学试题(含解析),共14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科普阅读题,实验题,流程题,科学探究题,计算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