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教材人教部编版小学语文《作文:写观察日记》写作指导 附习作范文(含点评)
展开人教部编版小学语文《作文:写观察日记》写作指导附习作范例【习作要求】《写观察日记》是人教部编版小学四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的作文内容。叶圣陶经过一段时间的观察,爬山虎是如何向上爬的,蟋蟀是怎样筑巢的,这都需要观察者长时间的观察才能知道。我们也尝试连续观察,用观察日记记录自己的收获吧。①我在花盆里种下几粒种子"观察种子发芽的过程。②秋天到了"有的树叶开始变色了"我要记录树叶颜色的变化。③月亮有时圆圆的"有时弯弯的"我要观察月亮变化的过程。 ④我要观察家里养的小猫。观察日记”就是把日常生活中的某一个侧面,通过有目的,细致的观察,把它记录下来。今天我们一起走进习作“写观察日记”,学习这种文体的写法。【习作内容】要求是写连续观察日记,用日记的格式和要求有条理的写下观察中的发现。几则日记间内容要衔接,事情要完整。种植花草果木、饲养小动物、观察气候变化、做科学小实验。围绕同一个观察内容来写,时间要有连续性,事物之间的衔接要紧密。【习作指导】习作范围:选择自己熟悉的事物进行观察,写下观察中的发现。1、回顾课文,学习方法。我们学习了《爬山虎的脚》、《蟋蟀的住宅》同学们知道这些作者为什么会写得这么:(1)与作者的认真观察分不开;(2)与作者的长期、连续的观察分不开。2、确定对象,认真观察确定自己要观察的事物:在花盆里种几粒种子,观察发芽过程;观察月亮的变化过程;秋天到了,观察树叶的颜色变化……调动多种感官,认真的观察,学会按一定的顺序,有条理地写下观察中新的发现,或是观察中发生的事。3、观察的法宝:看、听、闻、尝、触、想(1) 观察----看,用眼睛看所观察的事物有什么变化。(2)观察----听,用耳朵听到什么声音。(3)观察----闻,用鼻子听到什么味道。(4)观察----场,用舌头尝到什么味道感觉。(5)观察----触,用身体或者手碰到什么感觉。(6)观察----想,大脑想到什么,心中感受到什么? 4、怎样才能把写好观察日记呢?1.学习方法。 2.确定对象,认真观察。3.认真记录。5、注意观察对象的变化 我们在观察的过程中!一定要注意被观察对象的变化!对这种变化!我们可以用文字记录!可以用图画表示!也可以拍下照片及视频,这些观察所得的信息将是我们写好观察日记的关键,然后我们要将这些信息梳理成文!用生动形象的语言表达出来!日记就会真切'生动'具体。示例:我把袋子放进微波炉!再次观察起来, 只见袋子渐渐地鼓起来!真像一袋还没有开封的薯片;噼里,啪啦,原来是玉米粒在作响。 习作范文及点评:蚂蚁的力量8月25日 星期四 晴今天上午,我蹲在门口吃饭,几粒米饭掉在地上,引来了一只“侦察兵”蚂蚁。①它急匆匆地来到米粒旁边,那样子好像是一个三个月滴水未进的饿汉看到了山一般大的面包②——想将食物全搬走,可心有余而力不足,它使出全身的力气,却只搬得动一粒米。“唉,它太小了!”我自言自语地说道。蚂蚁“吃”心未死,它又紧抱米粒,一晃身子,将米粒背了起来,可就像一个人要搬走一座山一样,毫无希望,它只好悻悻而去。③“唉,毕竟是只蚂蚁!”我替它惋惜,“要是它力气大,那……”我刚要起身回家,奇迹便把我拉了过来:刚才的蚂蚁卷土重来,身后还跟着“大队人马”。一阵惊叹之后,我平静了:蚂蚁力量太小,多来十个也无用的!我讥讽着这些小精灵,觉得它们是痴心妄想。④只见它们有的聚气凝神,紧抱米粒;有的二蚁联手,奋力拼搏;有的发起蛮劲,搬米疾走……不多工夫,米粒便一粒接一粒地进了蚁穴。听了我的叙述,你还觉得蚂蚁的力量小吗?有时,人的力量可能比蚂蚁还小;但有时,蚂蚁的力量可能比人的力量还大。为什么呢?因为,人心散,搬米难;人心齐,泰山移。⑤句段赏析:①开头一句交代时间、地点及事件。②比喻形象、贴切。③这只蚂蚁搬不动米粒,只好悻悻而去。它干什么去了?是放弃了吗?留下悬念。④对“我”的心理描写,表现出了“我”的不屑,与下文情感的转变形成对照。⑤结尾段写出自己从这件事中悟出的道理,增加了这篇观察日记的内涵。总评:这篇日记记述了作者对蚂蚁的细心观察。作者观察和描写了一只“侦察兵”蚂蚁和其他蚂蚁搬运米粒的经过,使“我”从好奇惋惜到瞠目结舌再到感叹,从中悟出了“人心散,搬米难;人心齐,泰山移”这样深刻的道理。文章记述生动、形象,层次清晰。 引导学生再次完善自己的习作,誊写习作。 范文:观察日记三则2月27日 星期一 晴种下蒜(suàn)头今天,妈妈买来两头大蒜让我种。我看着白白的小球似的大蒜说:“圆滚滚的,叫我怎么种啊?”妈妈笑着说:“傻孩子,你把它们的外衣脱去就明白了。”①我剥去大蒜的外衣一看,原来,它是由11个“兄弟”组成的。浅白色的皮肤,肩挨着肩,紧紧地拥抱在一起,好像一个和睦的大家庭。我挑了两个“个头儿”大的种上,再向用杯子做成的透明的“花盆”里浇上一点儿水,最后我对大蒜说:“天气渐渐暖和了,你们快快发芽吧!”②3月5日 星期一 阴大蒜发芽放学回到家,我马上去阳台看大蒜。啊,大蒜已经发芽啦!那又绿又嫩的小芽好像刚出生的小宝宝,可爱极了!忽然,我看见透明的“花盆”里的泥土里有些白色的东西。仔细一看,原来是大蒜长出了根,白白的,一缕一缕的,像是老爷爷的白胡须。③3月11日 星期日 晴长出叶子大蒜长出了两片叶子,绿绿的,直直的,像亭亭玉立的少女。大蒜叶里又长出一片小蒜叶,好像袋鼠妈妈袋子里的小宝宝。再看根部,“白胡须”已经很长了,好像要把“花盆”的底部顶破似的。④啊,大蒜长大了,我的知识也增多了。明天我要把它带到学校去,让同学们也了解它。行文写法赏析❶描写了人物的语言,使日记更加真实生动。❷小作者的话语中,充满了希望——快快发芽吧!❸对大蒜发芽的样子进行了细致的描写,从中能体会到小作者兴奋不已的心情。❹观察细致,在描写时恰当地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方法。总评:1.从种子种下到发芽长叶,需要一定的时间,所以小作者将观察日记分成了“观察日记三则”,这样思路清晰,使读者一目了然。2.由于大蒜是小作者亲自种下的,所以每一次观察、每一个变化小作者都是兴致勃勃的。3.日记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方法,使得大蒜的每个生长过程都显得非常可爱。教学反思没有观察就没有所得。课上,教师努力让学生用自己的眼睛去观察、去发现、去感悟,真真正正地投入到观察实践中。一、以“绿豆”为媒,引导学生留心观察生活。“泡过不同天数的绿豆”——是教者为学生选择的观察的事物。常常被学生忽略掉的小事物恰恰是观察写作的最好“道具”,通过一系列的图片连续观察活动,通过几篇连续观察日记的写作,让学生从小小的绿豆中体验到了生命成长的历程,使学生明白了只要善于观察,生活中处处有文章,从而引导学生学会在生活中捕捉写作素材,培养学生对事物、对生活的兴趣和对自然界的热爱之情。二、以“训练”为核心,教给学生观察的方法。观察是写作的基本功。如何让学生“会观察”,“能观察得全面具体”,特别是把观察到的能有选择、有趣味、生动地写下来,绝非一日之功!教者在教学中采用“全方位感知训练”,让学生在课堂上充分运用口、耳、眼、鼻、手这五种感官,分别从味觉、听觉、视觉、嗅觉、触觉这五个角度去补充对事物的观察,使学生有章可循,有路可依,他们在老师的训练、指引下,学会了观察的方法,使自己的观察更趋于全面性、完整性,有了充分的感知、全面的观察,写作已不再是难事。 【佳作欣赏】 《麻雀》观察日记田园沃野中,有它活泼的身影,枝头梢木上,有它欢快的歌声。就是它麻雀。每时每刻都是那么欢乐的小动物。仔细欣赏麻雀那一身滑稽的打扮,一顶土灰色的小帽在头上,黄澄澄的眼睛总是好奇的瞅着四方,有光泽的小肚子,盖上一层软软的绒毛。那身灰灰的羽毛,使它显得朴实又不乏俏皮。大概是麻雀喜欢闲谈的原因,每天清晨,我总能看见不远处的老柳树上有一群麻雀。它们或在枝头蹦来蹦去锻炼身体,或是叽叽喳喳,高谈阔论! 鸟是噪音监测器,这是科学家的定论,不错,当中午出现人流不息,车水马龙景象的时候,麻雀便躲了起来,它好像对人类热闹的情景不感兴趣,甚至有些反感呢!夕阳懒懒地躺在云端,顽皮的麻雀总是三个一堆,五个一群地归巢了。什么巢呢?就是那几株大树呗。飞一天了,也不觉得累,依然是活蹦乱跳,喋喋不休,是在交流一天的见闻么? 麻雀貌不惊人,看似平淡无奇,不过,有句古话说的好人不可貌相,海水不可斗量,它们也是捉虫的高手呢!我是挺喜欢麻雀的,朋友,你呢? 【范文二】 观察日记《小乌龟》 7月19 日 星期五 阴 我家养了一只非常可爱的小乌龟!它是前几天我和妈妈在宠物店买的。它看起来很小,虽然在买时忘了问它有多少岁,但我猜它最多也只有两三岁吧。它有一个小小的脑袋,小脑袋上嵌着一对黑溜溜的小眼睛,眼睛四周还有一圈金边呢。眼睛的下面是嘴巴,嘴巴也很小, 别看嘴小但听爷爷说乌龟能把铁丝咬断呢;它的背上有坚硬的壳,仔细看去,硬壳上有许多规则的六边形, 它的四肢很短!走起路来也很慢,但是 一遇到敌人,它就迅速把头和四肢连同一条细细的小尾巴缩进壳里!这样敌人就攻击不到它了。它睡觉的样子也很可爱,睡觉时它也把头和四肢缩进壳里,就像遇到敌人一样"在给它喂食时如果放一些龟食,它一般先不吃,等观察周围确定一切安全之后才肯偷偷地吃。爷爷还告诉我乌龟可以好几天都不进食,寿命能长达几百年。小乌龟活动时!就会透透气,在饲养的盆里走走,一会儿动动一会儿又不动了。这大概就是乌龟的运动吧。我给它起了个名字叫灰灰,因为它全身上下都是灰色的。我非常喜欢它,每天都在精心地照料它。你也喜欢这只小乌龟灰灰吗。点评:这篇状物的文章小作者对小乌龟的外形描写细腻准确,对小乌龟的生活习性了如指掌,可见小作者是个细心观察生活的好孩子。文章语言生动活泼!语调轻松自如。范文三 泡茶 观察日记 5月 11 日 星期一 晴 作文课上,老师沏了一杯茉莉花茶让同学们观察。茶水喝过不少,可这么仔细地观察茶水,我还是第一次呢。讲台上放着一个玻璃水杯,杯子光滑透亮。开始沏茶了,老师先把茶叶投入杯中,接着将滚烫的热水倒进茶杯。茶叶柔柔地舒展开来,芽儿挨着芽儿,一片推动着另一片。茶叶吸足了水分后,轻盈地在水中漂来漂去。望着杯中淡淡的茶水,我忽然觉得这透亮的玻璃杯,好像一座小小的海底城堡,杯中的茶叶仿佛一个个活泼美丽的小公主拿着自己的小魔棒,正在嬉戏、玩耍。杯中的水平静了,茶叶有的沉在水底,有的浮在水面上。看,那片茶叶漂在水杯的中间,好像在跳舞;再看那片,一会儿向下沉,一会儿又向上浮,它可能在使用魔法吧。看,又来了一片,落叶似的沉了下去......慢慢地,茶水的色彩越来越浓。我把鼻子轻轻凑近杯口,一股清香扑鼻而来。我喝了一口茶,淡淡的茶香沁人心脾,让人难以忘怀"沏茶的时候,同学们全都围了上去,十分有趣。观察的时候,大家都很认真。这样的观察课能够让同学们乐在其中,并学会从观察中获得调查结果,获得生活经验。点评:观察目的明确,有的放矢。这是一篇典型的观察日记,小作者按照事先确认好的观察目的和观察方向,调动多种感官对泡茶的全过程进行了细致具体的描写。其中视觉观察是全文的重点,作者对茶叶入水后每一阶段的状态都描绘得很详细,加上嗅觉和味觉的辅助,将泡茶的过程展现得有声有色。
